题名

「散」與「文」的辯證:「說話」與現代中國的散文美學

并列篇名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an" (散) and "Wen" (文): "Speech" and Modern Chinese Prose Aesthetics

DOI

10.6503/THJCS.2015.45(1).04

作者

劉正忠(Zheng-Zhong Liu)

关键词

說話 ; 白話散文 ; 現代性 ; 五四運動 ; 新文人 ; speech ; vernacular prose ; modernity ; May 4th movement ; new literati

期刊名称

清華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5卷1期(2015 / 03 / 01)

页次

101 - 14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說話」因素如何介入並改變漢語書寫傳統,主導著白話散文的美感模式。五四新文人有一種集體的失聲焦慮,他們認為,書寫必須打開體系、改組權力、重新收納口語,乃能取回聲音、展布血氣、創造詩意。在社會改造上,係以說話為解放;在文學革新上,則以說話為創造。於是說話被提昇到價值重估與美感變更的層次,生產一種力量,催動了「文」由古典向現代的轉移。本文將藉由「散」和「文」這兩個具有辯證關係的概念,詳考白話散文在現代中國的建構歷程與美學意涵,進而省思其利弊得失。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speech" became involved in and changed 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writing, initiating the pattern of poetic production in vernacular prose. The May Fourth new literati experienced collective anxiety over losing their voice. They believed that writing should open up the system, reconfigure authority, and integrate the vernacular in order to obtain its voice, display vigor, and create poetic sentiment. With respect to social reformation, they regarded "speech" as an act of libera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literary revolution, they regarded it as a process of creating poetic language. Therefore speech, a daily behavior, suddenly became a ritual of revaluation, which produced the force necessary to stimul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prose from classical to moder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黃錦樹(2003)。文之餘?論現代文學系統中之現代散文,其歷史類型及與週邊文類之互動,及相應的詩語言問題。中外文學,32(7),47-64。
    連結:
  2.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 錢玄同,〈中國今後的文字問題〉,《新青年》,4.4,北京:1918,頁350-356
  4. 錢鍾書,〈中國新文學的源流〉,《新月月刊》,4.4,北京:1993,「書報春秋」欄,頁11
  5. 張若英編,《中國新文學運動史料》,上海:光明書局,1935 Zhang, Ruoying (ed.). Zhongguo Xinwenxue Yundong Shiliao (The Historical Records of Chinese New Literature Movement). Shanghai: Guang-ming Bookstore, 1935
  6. 魯迅,《魯迅三十年集》,上海:魯迅紀念委員會,1941 Lu, Xun. Luxun Sanshi Nian Ji (Lu Xun Three Decades Collection Set). Shanghai: Lu Xun Memorial Committee, 1941.
  7. 陳柱,《中國散文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8. 許地山,《空山靈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2 Xu, Dishan. Kongshan Lingyu (The Ethereal Rain on an Empty Mountain). Shanghai: Commercial Press, 1932
  9. 胡適,〈建設的文學革命論: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新青年》,4.4,北京:1918,頁16-17
  10. 錢鍾書,〈近代散文鈔〉,《新月月刊》,4.7,北京:1933,「書報春秋」欄,頁2
  11. 錢玄同,〈致陳獨秀〉,《新青年》,2.6,北京:1917,「通信」欄,頁85
  12. 李長之,《迎中國的文藝復興》,上海:商務印書館,1946
  13. 徐志摩,《巴黎的鱗爪》,上海:新月書店,1930 Xu, Zhimo. Bali de Linzhua (The Dribs and Drabs of Paris). Shanghai: Cresent Moon, 1930
  14. 梁實秋,〈論散文〉,《新月月刊》,1.8,北京:1928,頁1-5 Liang, Shiqiu. “Lun Sanwen (On Prose),” Xinyue Yuekan (Cresent Moon Society Monthly), 1.8, 1928, pp. 1-5
  15. 朱自清,《背影》,上海:開明書店,1928 Zhu, Ziqing. Beiying (Retreating Figure). Shanghai: Kaiming, 1928
  16. 梁實秋,〈談志摩的散文〉,《新月月刊》,4.1,北京:1932,頁1-3
  17. Blanchot, Maurice,Hanson, Susan(trans.)(1993).The Infinite Conversation.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8. Derrida, Jacques,Spivak, Gayatri Chakravorty(trans.)(1976).Of Grammatology.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 Frisby, David(1985).Fragments of Modernity: Theories of Modernity in the Work of Simmel, Kracauer and Benjamin.Cambridge:Polity Press.
  20. Gunn, Edward M.(1991).Rewriting Chinese: Style and Innovatio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Prose.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1. Schwartz, Sanfond(1985).The Matrix of Modernism.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2. 刁晏斌(2006)。現代漢語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3. 方梅(2000)。自然口語中弱化連詞的話語標記功能。中國語文,2000(5),459-470。
  24. 毛晉編(1992)。宋人題跋。臺北:世界書局。
  25. 王弼注、孔穎達疏(1981)。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26. 卡林內斯庫、顧愛彬譯、李瑞華譯(2002)。現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務印書館。
  27. 白居易(1984)。白居易集。臺北:漢京文化。
  28. 朱世英、方遒、劉國華(1995)。中國散文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9. 朱自清(1983)。朱自清古典文學論集。臺北:宏業書局。
  30. 朱熹注、趙順孫編纂(1980)。四書纂疏。臺北:學海出版社。
  31. 江藍生(2000)。古代白話說略。北京=Beijing:語文出版社=Yuwen Press。
  32. 佛斯特編、呂健忠譯(1998)。反美學。臺北:立緒文化。
  33. 余光中(1965)。逍遙遊。臺北:文星書店。
  34. 余光中(2009)。分水嶺上。臺北:九歌出版社。
  35. 杜預注、孔穎達疏(1981)。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36. 周作人(1992)。周作人全集。臺北:藍燈文化。
  37. 林語堂、沈永寶編(1998)。林語堂批評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
  38. 俞元桂編(1986)。中國現代散文理論。臺北:蘭亭書店。
  39. 施蟄存編(1977)。晚明二十家小品。臺北:新文豐出版。
  40. 胡適(1986)。胡適作品集。臺北:遠流出版社。
  41. 荀卿、李滌生集釋(1979)。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2. 高友工(2004)。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43. 高辛勇(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臺北:聯經出版。
  44. 郜元寶(1999)。在語言的地圖上。上海:文匯出版社。
  45. 張隆溪(2006)。道與邏各斯:東西方文學闡釋學。南京=Nanjing:江蘇教育出版社=Jiangsu Education Press。
  46. 曹雪芹(1973)。紅樓夢。臺北:三民書局。
  47. 許慎、段玉裁注(1979)。說文解字注。臺北:學海出版社。
  48. 郭紹虞(1985)。照隅室語言文字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9. 郭紹虞編、羅根澤編(1988)。中國近代文論選。臺北:木鐸出版社。
  50. 郭慶藩(1989)。莊子集釋。臺北:世界書局。
  51. 陳平原(2008)。千年文脈的接續與轉化。香港:三聯書店。
  52. 陳平原(2003)。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53. 舒衡哲、劉京建譯(2000)。中國啟蒙運動。臺北:桂冠圖書。
  54. 黃維樑(2001)。散文與結構。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54,20-25。
  55. 楊牧(2002)。失去的樂土。臺北:洪範書店。
  56. 葉維廉(1988)。歷史、傳釋與美學。臺北:東大圖書。
  57. 葉維廉(1992)。解讀現代後現代:生活空間與文化空間的思索。臺北=Taipei:東大圖書=Dong Da Tushu。
  58. 葛紅兵(2002)。魯迅在「發音」、「言語」、「語言」、「文字」之間的選擇─論文字對言語、聲音的遺忘與壓抑。聯合文學,208,144-150。
  59. 劉半農、瘂弦編(1977)。劉半農文選。臺北:洪範書店。
  60. 劉正忠(2003)。詩化散文新論:漢語性與現代性。時代與世代:臺灣現代散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61. 劉禾(1999)。語際書寫。上海:三聯書店。
  62. 劉勰、周振甫注(1984)。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
  63. 鄭玄注、孔穎達疏(1981)。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64. 鄭玄注、賈公彥疏(1981)。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65. 鄭玄箋、孔穎達疏(1981)。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66. 鄭明娳(1987)。現代散文類型論。臺北:大安出版社。
  67. 盧卡契、楊恆達編譯、丘為君校訂(1997)。小說理論。臺北:唐山出版社。
  68. 錢鍾書(1997)。錢鍾書散文。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
  69. 韓愈、馬通伯校注(1986)。韓昌黎文集校注。臺北:華正書局。
  70. 龔鵬程(1992)。文化符號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劉佳蓉(2022)。周作人早期宗教視域及漢語小說論述的轉折。漢學研究,40(2),157-189。
  2. (2021)。「青年」與僧詩體式的轉型。東亞觀念史集刊,19,373-412。
  3. (2023)。梁遇春的小品文翻譯與美感實驗。中國現代文學,44,14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