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以詩詮禮-先秦禮儀中《詩》所開顯的感通、達類與修身、倫理實踐

并列篇名

Using Poetry to Interpret the Rites: Perceiving Connections, Realizing Categories, and Practicing Ethics in Pre-Qin Rituals

DOI

10.6503/THJCS.2015.45(4).01

作者

林素娟(Su-Chuan Lin)

关键词

禮 ; 詩 ; 感通 ; 倫理 ; 詮釋 ; 民性 ; rites ; poetry ; connections ; ethics ; interpretation ; the people's character

期刊名称

清華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5卷4期(2015 / 12 / 01)

页次

519 - 55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先秦時論述「禮」往往透過《詩》以進行詮釋,儀式中亦大量引用《詩》。以《詩》詮禮並不只是便於解釋某些情境;《詩》之「引譬連類」亦不只是修辭的方式,其中還牽涉與自然萬物的關係,以及因氣化共感而興發的原初情感與倫理課題。本文透過先秦禮儀論述中以《詩》詮禮,以及儀式中之引《詩》現象,說明禮儀的精神,並重新思考禮儀與「民性」的關係。同時透過論述禮儀、道德、為學工夫時,往往以《詩》進行詮解的現象,探討以《詩》詮禮與修身的關係。最後透過詩、樂、舞之整體情境探討其於血氣心知轉化的意義。本文希望透過《詩》之詮釋與實踐等角度,重新思考禮儀如何回應自然、身體、倫理等課題,以展開充滿生生不息動力與情感的禮儀風景。

英文摘要

Pre-Qin interpretations of "rites" cited extensively from the Book of Ode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interpretation of certain contexts. The practice of "analogizing categories", for example, was a rhetorical method that implicated relationships with all things in nature and, through the mutual stimulation of "qi"氣, gave rise to issues related to both the original emotions and ethics.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spirit of Pre-Qin rituals and reconsid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tes and "the people's character" through reference to the poetic interpretation of rites as well as citations from the "Book of Odes". At the same time, it argues that imagery from the "Book of Odes" produces possibilities for new connections and new meanings. The article moreover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poetry, music, and dance in rituals as they are converted to blood, "qi", body, and heart. Finally, in an effort to show how rites can be lively and emotional, it considers how rituals can be read as responses to the nature, the body, and ethic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吳冠宏(2010)。仁心詩興的進路—從馬浮的經學思想到蔣年豐的經學解釋學。臺大文史哲學報,73,37-62。
    連結:
  2. 林素英(2008)。論「禮制」與民性的關係—以〈孔子詩論〉中的〈葛覃〉組詩為詩論中心。哲學與文化,35(10),5-24。
    連結:
  3. 黃冠閔(2006)。音詩水想—倫理意象之一環。藝術評論,16,101-124。
    連結:
  4. 黃冠閔(2010)。生動性:想像力與自然場所。哲學與文化,37(4),93-128。
    連結:
  5. 楊儒賓(2013)。屈原為什麼抒情。臺大中文學報,40,101-14。
    連結:
  6. 楊儒賓(2009)。理學的仁說—一種新生命哲學的誕生。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6(1),29-63。
    連結:
  7. 楊儒賓(2013)。詩禮樂的「性與天道」論。中正漢學研究,22,15-43。
    連結:
  8. 楊儒賓(2013)。詩禮樂的「性與天道」論。中正漢學研究,22,15-43。
    連結:
  9. 鄧育仁(2005)。生活處境中的隱喻。歐美研究,35(1),97-140。
    連結:
  10. 《清代詩文集彙編》編纂委員會編(2010)。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 中村雄二郎、吳神添譯(2004)。哲學的現代觀。臺北:群策會出版社。
  12. 王先謙(1996)。荀子集解。北京=Beijing:中華書局=Zhonghua Book Company。
  13. 卡西勒、于曉譯、張思明校閱(1990)。語言與神話。臺北:桂冠圖書。
  14. 伊利亞德、楊素娥譯(2001)。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
  15. 朱淵清編、廖名春編(2002)。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
  16. 朱熹(1983)。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17. 吳冠宏(2005)。重禮與崇質之際—《論語.八佾》「巧笑」章的詮釋爭議義理探微。孔孟學報,85,269-298。
  18. 呂不韋、陳奇猷校釋(2002)。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李學勤(2002)。《詩論》說《關睢》等七篇釋義。齊魯學刊,167,90-93。
  20. 沈培(2003)。試說郭店楚簡〈性自命出〉關於賚、武、韶、夏之樂一段文字中的幾個字詞。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
  21. 阮元校刻(2001)。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22. 阮元校刻(2001)。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23. 阮元校刻(2001)。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24. 阮元校刻(2001)。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25. 阮元校刻(2001)。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26. 阮元校刻(2001)。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Taipei:藝文印書館=Yee Wen Publishing。
  27. 阮元校刻(2001)。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Taipei:藝文印書館=Yee Wen Publishing。
  28. 周策縱(1986)。古巫醫與「六詩」考—中國浪漫文學探源。臺北:聯經出版。
  29. 季旭昇編、陳霖慶、鄭玉姍、鄒濬智(2007)。《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讀本。臺北=Taipei:萬卷樓圖書=Wanjuanlou Publishing。
  30. 屈守元(2012)。韓詩外傳箋疏。四川:巴蜀書社。
  31. 林素英(2007)。論〈邦(國)風〉中「風」之本義。文與哲,10,29-55。
  32. 林素英(2008)。從〈孔子詩論〉到《詩序》的詩教思想轉化—以〈關睢〉組詩為討論中心。文與哲,12,71-101。
  33. 林啟屏(2005)。古代文獻中的「德」及其分化—以先秦儒學為討論中心。清華學報,35(1),103-129。
  34. 胡厚宣(2002)。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35. 韋昭注、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1978)。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6. 孫詒讓(1987)。墨子閒詁。臺北:華正書局。
  37. 徐復觀(1979)。兩漢思想史.卷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8. 海德格爾、成窮譯、余虹譯、作虹譯、唐有伯校(1992)。海德格爾詩學文集。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39. 班固、顏師古注(1979)。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40. 荊門市博物館編(2002)。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41. 郝大維、安樂哲、何金俐譯(2005)。通過孔子而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2. 郝敬(1991)。毛詩原解。北京:中華書局。
  43. 馬浮(1964)。復性書院講錄。臺北:廣文書局。
  44. 梁濤編、斯云龍編(2012)。出土文獻與君子慎獨─慎獨問題討論集。桂林:漓江出版社。
  45. 莫里斯.哈布瓦赫、畢然譯、郭金華譯(2002)。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6. 許慎、段玉裁注(1979)。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47. 陳世驤(1972)。陳世驤文存。臺北:志文出版社。
  48. 陳夢家(1988)。殷虛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
  49. 陳劍(2002)。《孔子詩論》補釋一則。國際簡帛研究通訊,2(3),10-13。
  50. 楊晉龍(2006)。《五行篇》的研究及其引用《詩經》文本述評。經學研究集刊,2,159-196。
  51. 楊儒賓編(1997)。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
  52. 虞萬里(2006)。從先秦禮制中的爵、服與德數位一體詮釋《緇衣》有關章旨。禮學與中國傳統文化:慶祝沈文倬先生九十華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
  53. 雷可夫、詹森、周世箴譯注(2006)。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Taipei:聯經出版=Linking Publishing。
  54. 廖名春(2001)。新出楚簡試論。臺北:臺灣古籍出版。
  55. 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洪漢鼎譯(1993)。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臺北=Taipei:時報出版社=China Times Publishing。
  56. 劉勰、黃叔琳注、李詳補注、楊明照校注(2000)。增訂文心雕龍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57. 蔣年豐(2000)。文本與實踐(一)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臺北=Taipei:桂冠圖書=Laureate Book。
  58. 蔡瑜編(2012)。迴向自然的詩學。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59. 鄭毓瑜(2012)。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出版。
  60. 謝君直(2012)。《詩》《書》與成德之教─郭店楚簡〈五行〉與〈緇衣〉引《詩》《書》的儒學詮釋。經學研究集刊,12,195-216。
  61. 顏崑陽(1998)。從「言意位差」論先秦至六朝「興」義的演變。清華學報,28(2),143-172。
  62. 魏慈德(199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63. 龐樸(2000)。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臺北=Taipei:萬卷樓圖書=Wanjuanlou Publishing。
  64. 嚴可均校輯(2001)。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65. 蘇以文(2006)。隱喻與認知。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被引用次数
  1. 李松駿(2021)。「盡美矣,又盡善也」:季札與孔子的詩樂論。東吳中文學報,42,21-48。
  2. (2018)。新見《壽「四每」尊》銘文所見「卜馬」字試釋。嶺南學報,10,33-47。
  3. (2024)。共生哲學視野下的戴震哲學相偶性。淡江中文學報,50,109-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