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莊子》「天人不相勝」的自然觀-神話與啟蒙之間的跨文化對話

并列篇名

The View of Nature in the “Tianren bu xiangsheng” Section of the Zhuangzi: The Transcultural Dialogue of Myth and Enlightenment

DOI

10.6503/THJCS.2016.46(3).01

作者

賴錫三(Hsi-San Lai)

关键词

《莊子》 ; 阿多諾 ; 神話 ; 啟蒙 ; 自然 ; 跨文化 ; Zhuangzi ; Adorno ; myth ; enlightenment ; nature ; transcultural dialogue

期刊名称

清華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6卷3期(2016 / 09 / 01)

页次

405 - 45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在於重新評估《莊子》的天人思維,尤其回應「蔽於天而不知人」這一類批評,實未能完整把握《莊子》天人「兩行」的辯證思維。為了講明莊周平衡「天/人」雙重身分的當代意義,筆者嘗試與法蘭克福學派創始者阿多諾《啟蒙的辯證》進行跨文化對話。就阿多諾而言,人文的啟蒙未必直線進步,反而啟蒙與神話應該重新辯證,人應該再度與自然重新和解。本文認為阿多諾對啟蒙辯證的文化批判治療,以及否定辯證的文化生成邏輯,極富啟發性。因此嘗試和《莊子》的天人思維,進行跨文化對話。最後,筆者重新定位《莊子》的天人思維在於:神話與啟蒙之間的來回運動,莊周乃具有自然之子(天)與啟蒙之子(人)的雙重身分,並嘗試讓「天人不相勝」地「兩行」運動,這同時也是人文化成生生不息的關鍵。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reevaluates the ideas of heaven and man depicted in the Zhuangzi, particularly regarding criticisms made against the subject of “knowing only nature but not people” (biyu tian er buzhi ren 蔽於天而不知人). It is contended here that these criticisms fail to fully grasp the text’s concept of liangxing 兩行, or the nature of affairs in balance. In order to explain Zhuangzi’s efforts to balance the roles of heaven and humans, comparisons are made between the aforementioned concepts and the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written by 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 founder of the Frankfurt School. For Adorno, enlightenment in the humanities should not evolve on its own; myths and enlightenment should develop together and the meaning of the human and of nature should be reexamined. This study finds the criticisms made in the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to be highly insightful, and the said work is compared with the Zhuangzi. This study repositions the ideology of humans and nature as a catalyst that transforms myth into enlightenment. Zhuangzi played the roles of the son of nature (heaven) and of a teacher (human) to facilitate the teaching of tianren bu xiangsheng 天人不相勝and liangxing, enabling our human-centric culture to continue to prosper.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何乏筆(2004)。如何批判文化工業?阿多諾的藝術作品論與美學修養的可能。中山人文學報,19,17-35。
    連結:
  2. 何乏筆(2012)。氣化主體與民主政治:關於《莊子》跨文化潛力的思想實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2(4),41-73。
    連結:
  3. 黃冠閔(2009)。觸覺中的身體主體性─梅洛龐蒂與昂希。臺大文史哲學報,71,147-183。
    連結:
  4. 賴錫三(2015)。《老子》的渾沌思維與倫理關懷。臺大中文學報,49,1-42。
    連結:
  5. 賴錫三(2012)。《莊子》身體觀的三維辯證:符號解構、技藝融入、氣化交換。清華學報,42(1),1-43。
    連結:
  6. 賴錫三(2011)。論惠施與莊子兩種思維差異的自然觀。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8(2),129-176。
    連結:
  7. 賴錫三(2014)。莊子自然觀的批判考察與當代反思。東華漢學,19,1-76。
    連結:
  8. 賴錫三(2013)。《莊子》的物化差異、身體隱喻與政治批判。臺大中文學報,40,55-100。
    連結:
  9. Allison, Robert E.(1989).Chuang-Tzu for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0. Girardot, Norman J.(1983).Myth and Meaning in Early Taoism: The Theme of Chaos (Hun-tun).Oaklan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1. 王弼(2008)。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
  12. 吉爾.德勒茲、陳永國編譯(2003)。游牧思想:吉爾.德勒茲 菲力克斯.瓜塔里讀本。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3. 吉爾.德勒茲、周穎譯、劉玉宇譯(2001)。尼采與哲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4. 安居香山編、中村璋八編(1978)。重修緯書集成。東京:明德出版社。
  15. 朱熹(2011)。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
  16. 何乏筆(2011)。身體與山水─探索「自然」的當代性。藝術觀點,45,57-63。
  17. 何乏筆(2004)。絕望與激昂之間:阿多諾哲學的當代啟示。當代,198,25-45。
  18. 李昉(1998)。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
  19. 李勉註譯(1994)。管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0. 林遠澤(2007)。評Heiner Roetz: Die chinesische Ethik der Achsenzeit。中央大學人文學報,31,289-298。
  21. 林遠澤(2009)。林遠澤,〈評《軸心時期的儒家倫理》。國際漢學,18,266-286。
  22. 保羅.呂克爾、翁紹軍譯(1992)。惡的象徵。臺北=Taipei:桂冠圖書=Laureate Book。
  23. 恩斯特.卡西勒、于曉譯(2002)。語言與神話。臺北:桂冠圖書。
  24. 恩斯特.卡西勒、甘陽譯(1990)。人論。臺北:桂冠圖書。
  25. 恩斯特.卡西勒、黃龍保選譯、周振選譯、柯禮文校(1992)。神話思維。北京=Beijing: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26. 袁珂(1987)。中國神話傳說。臺北:里仁書局。
  27. 袁珂(1986)。古神話選釋。臺北:長安出版社。
  28. 袁珂校注(1982)。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29. 馬克斯.霍克海默、提奧多.阿多諾、林宏濤譯(2009)。啟蒙的辯證:哲學的片。臺北=Taipei:商周出版社=Business Weekly Publications。
  30. 張亨(1997)。莊子哲學與神話思想─道家思想溯源。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
  31. 張亨(2001)。《莊子》中「化」的幾重涵義。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32. 張君房纂輯、蔣力升校注(1996)。雲笈七籤。北京:華夏出版社。
  33. 郭慶藩輯、王孝魚整理(1985)。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
  34. 陳瑞文(2004)。阿多諾美學理論。臺北=Taipei:左岸文化=Rive Gauche Press。
  35. 華特.本雅明、許綺玲譯(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臺灣攝影工作室。
  36. 愛蓮心、周熾成譯(2004)。嚮往心靈轉化的莊子:內篇分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37. 楊儒賓(1999)。道與玄牝。臺灣哲學研究,2,163-195。
  38. 楊儒賓(1989)。昇天、變形與不懼水火─論莊子思想中與原始宗教相關的三個主題。漢學研究,7(1),223-253。
  39. 路先.列維─布留爾、丁由譯(1994)。原始思維。北京:商務印書館。
  40. 劉文典、馮逸點校、喬華點校(1985)。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41. 劉國英(2005)。現象學可以還中國哲學一個公道嗎?─試讀老子。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現象學與道家哲學專輯,香港:
  42. 賴錫三(2015)。《莊子》的自然美學與氣氛倫理─「自然、氣化、身體」的跨文化對話。文與哲,26,85-146。
  43. 賴錫三(2010)。論先秦道家的自然觀:重建一門具體、活力、差異的物化美學。文與哲,16,1-44。
  44. 賴錫三(2013)。他者暴力與自然無名─論道家的原始倫理學如何治療罪惡與卑污。沉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論集,臺北:
  45. 賴錫三(2008)。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46. 賴錫三(2013)。朱利安與莊子相遇於渾沌之地—中西跨文化交流的方法反思。文與哲,23,389-428。
  47. 謝永康(2008)。形而上學的批判與拯救:阿多諾否定辯證法的邏輯和影響。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48. 羅哲海、陳咏明譯、瞿德瑜譯(2009)。軸心時期的儒家倫理。鄭州=Zhengzhou:大象出版社=Daxiang Press。
  49. 關子尹(2005)。海德格的「同一性」思維與道家哲學。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現象學與道家哲學專輯,香港=Hong Kong:
被引用次数
  1. 許從聖(2018)。虛靜.壹一.清明.水喻―莊子與荀子的心論異同重探。臺大中文學報,60,45-93。
  2. 許明珠(2019)。「天刑」:孔子不走逍遙路。興大中文學報,46,1-27。
  3. 賴錫三(2017)。《儒門內的莊子》與「跨文化臺灣《莊子》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7(1),3-30。
  4. 賴錫三(2017)。《莊子》與霍耐特的跨文化對話—承認自然與承認人文的平等辯證。國文學報,61,23-68。
  5. 賴錫三(2019)。《莊子》的他者倫理─以〈德充符〉的文學書寫為例。東華漢學,30,1-52。
  6. 賴錫三(2021)。參究《莊子》的天人之際-弔詭兩行與共生雙贏-。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4,1-16。
  7. 賴錫三(2022)。《莊子》「天、人、物」三緯交織的人像。清華學報,52(2),303-344。
  8. 潘怡帆(2023)。布朗肖的「說,不是看」:言說自身的無盡對話。中外文學,52(3),157-192。
  9. 徐聖心(2017)。位移•開眼•合一•反相―《莊子》論天人關係重探。臺大中文學報,57,17-58。
  10. 鍾振宇(2022)。海德格的同一性思維與共在:關子尹教授新作商量。鵝湖月刊,559,45-48。
  11. (2016)。曲通三統?關於現代政治的規範性弔詭。文與哲,28,233-268。
  12. (2018)。《莊子》的童心遊戲、視點轉化、倫理呼喚。文與哲,33,3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