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顏山農的「七日閉關法」兼論明代中後期的儒學宗教化傾向

并列篇名

On Yan Shannong's Method of "Shutting Onself in for Seven Days" and the Religious Tendency in Mid to Late Ming Confucianism

DOI

10.6503/THJCS.201809_48(3).0001

作者

韓曉華(Hon Hiu-wah)

关键词

顏山農 ; 七日閉關法 ; 神秘體驗 ; 靜坐 ; 三教合一 ; Yan Shannong 顏山農 ; shutting oneself in for seven days ; mystical experience ; meditation ; syncretism

期刊名称

清華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8卷3期(2018 / 09 / 01)

页次

457 - 48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顏山農(1504-1596)「化儒學為宗教」的思想傾向之理論根據在於他的「七日閉關法」。「七日閉關法」作為宋明理學中「靜坐」工夫的獨特形態,不單塑造了顏山農的儒學思想,更在他使用「七日閉關法」為工夫教法中,把其所得的「天機先啟,孔昭煥發」之神秘體驗作為「執體以應用」的為學取向。如此,顏山農在「七日閉關法」中的悟道與證道體驗遂成就了他具有「化儒學為宗教」思想傾向的獨特定位。從宋明理學「靜坐」工夫傳統看,顏山農的「七日閉關法」是「靜坐」工夫有取於二氏的過渡型態;從「三教合一」思想的發展看,顏山農雖有取於二氏的「宗教形式」卻有別於後來林兆恩(1517-1598)的三一教。

英文摘要

Yan Shannong's 顏山農 religious conception of Confucianism was based on his method of "shutting oneself in for seven days" (qiri biguan fa 七日閉關法). This method not only shaped Yan's view of Confucianism, but it also informed his teaching and his description of mystical experience as zhiti yi yingyong 執體以應用. Yan's theory of enlightenment and his personal preaching experience endowed him with a unique position in the Taizhou 泰州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o- Confucianism's meditative practice and syncretic development, it is apparent that Yan's method of "shutting oneself in for seven days" had a special meani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Tainan:莊嚴文化=Zhuangyan wenhua。
  2. (1999)。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Beijing:北京圖書館出版社=Beijing tushuguan chubanshe。
  3. (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Beijing:北京出版社=Beijing chubanshe。
  4. 王心齋Wang Xinzhai,《明儒王心齋先生遺集》Mingru Wang Xinzhai xiansheng yiji 卷2,上海Shanghai:國粹學報館Guocui xuebaoguan,1912。
  5. 王守仁、吳光編校(2011)。王陽明全集。上海=Shanghai:上海古籍出版社=Shanghai guji chubanshe。
  6. 王畿、吳震編校整理(2007)。王畿集。南京=Nanjing:鳳凰出版=Fenghuang chubanshe。
  7. 任文利(2005)。心學的形上學問題探本。鄭州=Zhengzhou:中州古籍出版社=Zhongzhou guji chubanshe。
  8. 朱熹、朱傑人編(2002)。朱子全書。上海=Shanghai:上海古籍出版社=Shanghai guji chubanshe。
  9. 朱熹、朱傑人編(2002)。朱子全書。上海=Shanghai:上海古籍出版社=Shanghai guji chubanshe。
  10. 吳震(2009)。泰州學派研究。北京=Beijing: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Zhongguo renmin daxue chubanshe。
  11. 沈志佳編(2004)。余英時文集。桂林=Guilin: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Guangxi shifan daxue chubanshe。
  12. 林月惠(2005)。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臺北=Taipei: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Guoli Taiwan daxue chuban zhongxin。
  13. 荒木見悟、廖肇亨譯(2006)。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臺北=Taipei:聯經出版=Lianjing chuban。
  14. 馬淵昌也(2013)。宋明時期儒學對靜坐的看法以及三教合一思想的興起。東亞的靜坐傳統,臺北=Taipei:
  15. 馬曉英(2007)。出位之思:明儒顏鈞的民間化思想與實踐。銀川=Yinchuan:寧夏人民出版社=Ningxia renmin chubanshe。
  16. 陳來(2010)。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Beijing:三聯書店=Sanlian shudian。
  17. 陳榮捷(1983)。王陽明傳習錄詳注集評。臺北=Taipei:臺灣學生書局=Taiwan xuesheng shuju。
  18. 彭國翔(2005)。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北京=Beijing:三聯書店=Sanlian shudian。
  19. 黃宗羲(2008)。明儒學案。北京=Beijing:中華書局=Zhonghua shuju。
  20. 楊儒賓(2013)。主敬與主靜。東亞的靜坐傳統,臺北=Taipei:
  21. 楊儒賓(2005)。一陽來復─《易經.復卦》與理學家對先天氣的追求。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Taipei:
  22. 楊儒賓(2004)。宋儒的靜坐說。臺灣哲學研究,4,39-86。
  23. 楊儒賓(2012)。明儒與靜坐。跨文化視野下的東亞宗教傳統.個案探討篇,臺北=Taipei:
  24. 蔡金昌(2006)。憨山大師的三教會通思想。臺北=Taipei:文津出版社=Wenjin chubanshe。
  25. 鄭志明(1988)。明代三一教主研究。臺北=Taipei:臺灣學生書局=Taiwan xuesheng shuju。
  26. 鄭宗義(2011)。明末王學的三教合一論及其現代回響。多元範式下的明清思想研究,北京=Beijing:
  27. 鍾彩鈞(1998)。泰州學者顏山農的思想與講學─儒學的民間化與宗教化。中國哲學,19,22-44。
  28. 聶豹、吳可為編校整理(2007)。聶豹集。南京=Nanjing:鳳凰出版=Fenghuang chubanshe。
  29. 顏鈞、黃宣民點校(1996)。顏鈞集。北京=Beijing: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Zhongguo shehui kexue chubanshe。
  30. 羅汝芳、方祖猷編(2007)。羅汝芳集。南京=Nanjing:鳳凰出版=Fenghuang chuban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