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郭店楚簡〈窮達以時〉所蘊含的義命問題

并列篇名

The Question of Justice and Fate on "Qiong-da-yi-shi" of Guo-dian Bamboo

DOI

10.29732/SJPS.200702.0002

作者

謝君直(Chun-Chih Hsieh)

关键词

郭店楚簡 ; 窮達以時 ; 天人 ; 義命 ; Guo-dian Bamboo ; Qiong-da-yi-shi ; Heaven and Human beings ; Justice and Fate

期刊名称

東吳哲學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5期(2007 / 02 / 01)

页次

79 - 10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郭店楚簡〈窮達以時〉「察天人之分」之相關論述以天人有分或天人為二為主流觀點,然而參照《孟子》文獻,〈窮達以時〉之天人論述其實反應更深刻的義命問題。對於先秦儒學天人關係所蘊含之義命問題,勞思光與唐君毅二位先生分別提出「義命分立」與「義命合一」二種迥異的哲學詮釋。分析二位先生對孔子與孟子思想之理解,勞先生乃以應然與實然二分的架構詮釋義命問題與天人關係,因而天(命)與道德主體當無任何意義關連。唐先生則拋開西方傳統哲學的架構,從生命實感與存在情境聯繫義與命之關係,道德實踐乃在天之意義脈絡中直接面對人之實存,存有與價值亦纔能相合。職是之故,反省學者們對〈窮達以時〉之種種有關窮達與道義之研究,義命合一應是最適宜的詮釋進路。

英文摘要

The sentence ”observ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 beings” of ”Qiong-da-yi-shi” of Guo-dian bamboo maybe a topic that about Non-connection between the heaven and human beings or the Heaven/Human beings dichotomy. However, comparing with Mencius, ”Qiong-da-yi-shi” implies a deep Question of Justice and Fate. About this Confucian question in the Pre-Chin Period has two views: ”division of the Justice and Fate” of Professor Lao Sze-Kwang, and ”the Unity of the Justice and Fate” of Professor Tan Chun-Yi. Professor Lao explicates the relationship of heaven and human beings by the framework of ought/is, so Heaven(destiny) and Justice is non-connection. Professor Tan explicat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Justice and Fate is Unity of Heaven and Human beings or Heaven and Human beings as one, so life and reality is Harmony. According the text and context, I think the Harmony-Unity between Justice and Fate is the best explanation of ”Qiong-da-yi-shi”.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梁濤(2006)。先秦儒家天人觀辨証-從郭店竹簡談起。哲學與文化,32(1),123-141。
    連結:
  2. 中國哲學,20
  3. 宋朱熹(2000)。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
  4. 現代荊門巿博物館所編(1998)。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5. 丁四新(2000)。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
  6. 王志平、廖名春編(2000)。清華簡帛研究第一輯。北京:清華大學文化研究所。
  7. 朱心怡(2004)。天之道與人之道。臺北:文津出版社。
  8. 池田知久、黃秀敏譯(2000)。郭店楚簡「窮達以時」研究(下)。古今論衡,4,65-103。
  9. 池田知久、黃秀敏譯(2000)。郭店楚簡「窮達以時」研究(上)。古今論衡,4,58-86。
  10. 牟宗三(1974)。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學生書局。
  11. 牟宗三(1985)。圓善論。臺北:學生書局。
  12. 「簡帛研究網站」論文
  13. 李杜(1978)。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天帝。臺北:聯經出版事業。
  14. 李家浩。中國哲學,20
  15. 李家浩、姜廣輝編(1999)。郭店楚簡研究。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16. 李零(2002)。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7. 李學勤(1999)。中國傳統哲學新論-朱伯崑教授七十五壽辰紀念文集。北京:九洲出版社。
  18. 林啓屏(2003)。先秦儒學思想中的「遇合」問題-以〈窮達以時〉爲討論起點。鵝湖學誌,31,85-121。
  19. 唐君毅(1988)。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學生書局。
  20.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卷十四
  21.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卷十二
  22. 唐君毅(1988)。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學生書局。
  23. 袁保新(2001)。秩序與創新-從文化治療學的角度省思道家哲學的現代義涵。鵝湖,314,11-23。
  24. 袁保新(2000)。從「義命關係」到「天人之際」-兼論「自由」在孔孟儒學中的二重義涵。「第一屆倫理思想與道德關懷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
  25. 涂宗流、劉祖信(2001)。郭店楚簡先秦儒家佚書校釋。臺北:萬卷樓圖書。
  26. 張立文、姜廣輝編(1999)。郭店楚簡研究。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27. 張立文、姜廣輝編。中國哲學,20
  28. 淺野裕一、佐藤將之監譯(2004)。戰國楚簡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
  29. 陳偉(2003)。郭店竹書別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30. 傅佩榮(1985)。儒道天論發微。臺北:學生書局。
  31. 勞思光(1984)。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
  32. 馮友蘭(1991)。中國哲學史新編(一)。臺北:藍燈文化事業。
  33. 廖名春、姜廣輝編(1999)。郭店楚簡研究。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34. 劉釗、武漢大學中國文化學院編(2000)。讀郭店楚簡字詞札記。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
  35. 劉樂賢(2000)。郭店楚簡雜考(五則)。古文字研究,22,205-209。
  36. 戴璉璋、鍾彩鈞編(1999)。儒家天命觀及其涉及的問題。傳承與創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十周年紀念論文集,臺北:
  37. 顏世鉉(2000)。郭店楚簡散論(二)。江漢考古,1,38-41。
  38. 龐樸、武漢大學中國文化學院編(2000)。天人三式-郭店楚簡所見天人關係試說。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
  39. 羅光(1982)。中國哲學思想史(先秦篇)。臺北:學生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