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朱陸異同爭論史」中的保守調和模式—李紱《朱子晚年全論》評析

并列篇名

The Moderate Reconciliation Approach of "The History of the Controversy over the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between Zhu and Liu": A Critique of Li Fu's "Zhu Zi Wan Nian Quan Lun" ("The Later Zhu Zi")

作者

蔡龍九(Lung-Chiu Tsai)

关键词

《朱子晚年全論》 ; 朱陸異同 ; 朱熹 ; 陸象山 ; 李紱 ; "Zhu Zi Wan Nian Quan Lun" ("The Later Zhu Zi") ; the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between Zhu and Liu ; Zhu Zi ; Liu Xiang Shan ; Li Fu

期刊名称

東吳哲學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7期(2013 / 02 / 01)

页次

1 - 3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簡要敘述「朱陸異同」的爭論思想史脈絡下,其中採取調和立場的李紱所著之《朱子晚年全論》的內容要旨,並探討其中的得失。筆者發現,李紱雖屬「調和朱陸」立場,但他的資料引用以及評論內容相較於前人來說較為詳盡、中肯,而且有獨到的看法。亦即他區分「朱子與陸子之學」與「朱子與陸子互論」下的不同,來考察兩人思想上「可同」的內容。另方面,除了說明李紱的貢獻之外,亦針對《朱子晚年全論》的內容作出評析,點出此書的貢獻及其失誤之處。

英文摘要

Li Fu, a reconciler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between Zhu and Liu”, elucidates this controversial history in his ”Zhu Zi Wan Nian Quan Lun” (”The Later Zhu Zi”), which I aim to evaluate and criticize. In my opinion, although Li adopts a reconciliatory position, he sets himself apart by his exhaustive quotations and insightful comments. He distinguishes ”the thinkings of Zhu and Liu” from ”the critical exchanges between Zhu and Liu” to scrutinize their compatibility. In addition to the attempt to elucidate Li's contribution, I also evaluate ”Zhu Zi Wan Nian Quan Lun” (”The Later Zhu Zi”) in terms of its contribution and flaw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蔡龍九(2008)。論陳建《學蔀通辨》之貢獻與失誤。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36,149-192。
    連結:
  2. (1969)。景紫堂全書。臺北縣:藝文出版社。
  3. (2000)。朱陸學術考辨五種。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
  4.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 (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 (1971)。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 (2000)。朱陸學術考辨五種。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
  9. (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
  10. (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 (2000)。朱陸學術考辨五種。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
  12. 元許衡(2007)。許衡集。北京:東方出版社。
  13. 宋朱熹(1999)。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
  14. 宋朱熹(1986)。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
  15. 宋朱熹(2005)。四書集注。臺北:頂淵文化。
  16. 宋陸象山(1974)。陸象山全集。臺北:世界書局。
  17. 明王陽明(2006)。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8. 明馮柯(1994)。貞白五書五。上海:上海書店。
  19. 清張烈(1982)。王學質疑。臺北:廣文書局。
  20. 史革新(2007)。清代理學史。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21. 牟宗三(2006)。心體與性體。臺北縣:正中書局。
  22. 束景南(2001)。朱熹年譜長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3. 勞思光(1997)。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24. 劉述先(1995)。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5. 蔡龍九(2011)。《朱子晚年定論》與朱陸異同。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26. 蔡龍九(2011)。《朱子晚年定論》與朱陸異同。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田富美(2019)。朱陸異同論爭下的「陸-王」學術史脈—從陽明《朱子晚年定論》談起。北市大語文學報,二十一,33-54。
  2. 田富美(2022)。清初心學家視域下的朱陸異同論爭-論李紱《朱子晚年全論》。政大中文學報,38,9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