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921地震災區寄讀學童經歷地震災難及參與心理重建團體心理轉變之歷程分析

并列篇名

An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Primary School Boarding Students from the 921-Earthquake Disaster Area and Psychological Reestablishment Group

DOI

10.6251/BEP.20010409

作者

羅廷瑛(Ting-Ying Lo);張景媛(Ching-Yuan Chang)

关键词

災區寄讀學童 ; 心理轉變歷程 ; 心理重建團體 ; Boarding Students ; Psyc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Process ; Psychological Reestablishment Group

期刊名称

教育心理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3卷1期(2001 / 10 / 01)

页次

31 - 4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921地震後災區寄讀學童經歷地震災難與參與研究者所設計的心理重建圑體心理轉變的歷程。參與對象为六名國小寄讀學童,以質性研究法蒐集學童在圑體裡對地震認知、情緒與行为反應的資料,透過逐字稿的分析,並佐以參考圑體口誌及相關研究後,詮釋與分析寄讀學童經歷地震災難與圑體介入心理轉變之歷程。本研究詮釋及整理寄讀學童心理轉變的歷程如下:階段一「驚嚇下的心理煎熬」:地震当时的所见所聞,產生恐懼等負面的情緒,表现出慌亂無章的行为,也導致質疑生命的意義。階段二「純真中的早熟」:災區的生活,使學童體會父母的辛苦,學會獨立自主,但是對災區的生活和再回去災區的感受,仍不掩飾純真的本性来看待生活的變動。階段三「感恩中的失落」:學童雖感激寄讀亲友無微不至的照顧,但也產生了失落感。階段四「走過悲傷」:參與本研究所設計的心理重建圑體,學童漸漸調適失落感,雖偶會出现地震的後遺症,但是對災難漸充满了積极的危機意識。階段五「心理重建」:回顧災難中的自助和助人事件,讓學童覺察到地震的正面性意義,走出地震陰霾,積極構思回災區的重建事宜。最後根據上述的研究結果加以以討論,並提出建議以供實務工作者參考。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process of change in analogy reasoning ability of transitional stage childrenbased on learning potential assessment.The subjects were sixty children with the age of six or seven.Three-way mixed design was used.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analogy reasoning module instruction.Thecontrol group received no instruction.The subtest of Inductive Reasoning Ability Test and clinical interviewwere conducted as pretest and posttest.Three-way mixed design analysis of Variance was used to verify theeffects of promotion.Interview data were analyzed by types of analogical solutions explored changes ofcognitive function.Furthermore the protocol analysis of two cases from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used toexplicate the process of transition in analogy reasoning.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d(1)Learningpotential assessment effectively promoted analogy reasoning ability in transitional stage children.Learningpotential assessment also generally changed types of analogical solutions and activated cognitive function.For instance,mapping ability was enhanced in seven years old children.And(2)Six-or seven-year-oldchildren could gradually infer and map relations correctly;resist counter suggestions;and explain the reasonfor the answer during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potential assessment.Compared to the seven years old children,the six years old children's cognitive functions were more easily affected by the mode and difficulty of tasks. Six years old children needed more guidance to achieve correct solutions.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鄭芬蘭(2003)。技職大學生自卑感受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師大學報教育類,48(1)
    連結:
  2. (1999)。921大震後的心理手冊。中華民國讀書會發展協會、泰山文化基金會、台灣大學921災後心理復健小。
  3. Burton, I.,Kates, R.,White, G. F.(1978).The environment as haza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4. Case, C.(1980).The Expression of loss in art therapy.Birmingham Polytechnic.
  5. Izard, C. E.,Kobak, R. R.(1991).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 regulation and dysregulatio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 Jackson, B.(1975).Urban social and educational issues.
  7. Jackson, M. L.(1995).Handbook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8. Scanlon-Schlipp, A. M.,Levesque, J.(1981).Help the patient cope with the sequelae of Trauma through the Self-help group approach.The Journal of Trauma,21,135-139.
  9. Tedeschi, R. G.,Calhoun, L. G.(1995).Trauma and transformation.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 Inc..
  10. Worden(1982).Grief counseling and grief therapy.New York:Spring.
  11. 林金蟬(1995)。後天性顏面傷殘成人悲傷反應之特徵及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
  12. 徐藝華(1998)。為生命評分-曉明女中倫理課打開思想空間。師友 The Educator Monthly,375,4-7。
  13. 晏涵文(1991)。做毎 剛柔並濟的人--學習新的性別角色
  14. 張耐 Jang, Nay(1997)。如何與兒童談論生與死。師友 The Educator Monthly,355,4-7。
  15. 陳增潁(1998)。同儕死亡對青少年之死亡態度、哀傷反應、因應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
  16. 心理衛生專業人員手冊
  17. 翟宗悌(1997)。職業傷害致殘勞工的心理調適歷程及心理輔導人員的介入策略、角色與功能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18. 鄭如安 Chen, Zu-An(1993)。國小輔導人員之社會支持、輔導自我效能與輔導成效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19. 鄭芬蘭(2000)。技職幼保系大學生自卑心理特徵的分析暨健康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學報,2(9)
  20. 鄭芬蘭、林清山(1997)。目標導向因果模式之驗證。教育心理學報,29
  21. 鄧博仁(1999)。地震災後心理創傷:認識與處置。輔導通訊 The Guidance Information of High School in Taiwan Province,59,23-26。
  22. 黎麗貞(1997)。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23. 賴念華 Lai, Nien-Hwa(2000)。中國輔導學會2000年諮商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
  24. 賴怡妙(1998)。死亡教育團體方案對台灣師大學生死亡態度及生命意義感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25. 羅廷瑛 Lo, Ting-Ying(1996)。重新作決定學派對國小單親男童忠誠性衝突、社會焦慮及生命腳本之諮商效果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陳欣蘭,洪怡芬(2021)。高齡者持續參與志願服務之個案研究。育達科大學報,49,35-61。
  2. 陳怡良、李昆霖(2017)。資訊科技融入體育教學對學習動機及成效之影響─以慢動作錄影融入排球低手發球為例。管理資訊計算,6(S1),171-186。
  3. 何欣姿(2007)。公立幼稚園教師在合作教學上之問題及其影響因素。致遠管理學院學報,2(1),29-56。
  4. 黃美凰(2007)。同儕教導對護理技能學習之成效研究—以身體評估課程爲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1),50-71。
  5. 黃美瑤、林信宏、周建智、石國棟(2006)。國小學童動作技能表現、運動技能概念與學習動機之關聯。大專體育學刊,8(1),47-58。
  6. 黃揚婷(2007)。主修鋼琴的音樂資優生應具備之心理與生理條件。特教論壇,2,14-22。
  7. 黃昭勳(2013)。國小學童利社會行為之引發與培養。國教新知,60(1),88-94。
  8. 李翠媚、王藍亭(2017)。插畫創作融入課程實施效益之研究。書畫藝術學刊,23,31-53。
  9. 李盈瑩、何長珠、王枝燦(2014)。大學生傷慟因應智能量表之應用研究。生死學研究,16,35-75。
  10. 林宗弘,周偉賢(2019)。社會資本、制度創新與九二一災後集合住宅重建。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2(4),367-405。
  11. 劉文琪、張嘉育(2010)。臺北縣公立幼稚園協同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學校行政,68,152-168。
  12. 潘柏年、林曉筠(2017)。論修身行善教育之實施-以「易經與現代人生」課程設計為例。亞東學報,37,15-30。
  13. 潘裕豐、吳秀娟(2007)。主題統整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及學業成就的影響之研究。資優教育研究,7(2),71-101。
  14. 蘇志汾、許玉容、張露娜(2014)。以持續性健康促進活動關懷風災地區學童之實務經驗分享。學校衛生,64,109-118。
  15. 巫宜靜(2007)。同儕教導對國小聽覺障礙學生社交技巧學習之研究。特教論壇,2,82-95。
  16. 吳和堂、王美華(2007)。國小慈濟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爲之研究。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6,126-163。
  17. 謝淑瑛、黃任閔、柳立偉、呂謙(2014)。自行車騎乘者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臺中科大體育學刊,10,55-79。
  18. 楊牧貞、陳沐新(2011)。利他意願在調節負向情緒上的效果。教育心理學報,42(4),701-718。
  19. 楊雅婷、陳奕樺(2013)。競賽數位遊戲結合學生出題運用於國小電磁教學之研究。數位學習科技期刊,5(4),1-25。
  20. 張靜儀(2005)。國小自然科教學個案研究—以ARCS動機模式解析。科學教育學刊,13(2),191-216。
  21. 鄭采珮、劉志昀、李安明(2011)。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生學習成就之研究。學校行政,75,1-20。
  22. (2003)。大學生英文學習問題之研究-以義守大學為例。人文與社會,3,319-342。
  23. (2004)。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成人的靈性智能。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2,98-122。
  24. (2005)。中小學教師如何強化創造力提昇競爭力。教育研究月刊,133,11-18。
  25. (2007)。動機綜效觀點及其在創意教學上的應用。國立編譯館館刊,35(2),87-94。
  26. (2007)。對應教學策略之圖像呈現原則於概念型知識內容之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82,68-82。
  27. (2007)。我國外籍配偶學習問題之研究。國教學報,19,49-78。
  28. (2008)。職業類科教師有效教學的關鍵。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2),205-229。
  29. (2009)。從寫作理論談國小學生常見的寫作錯誤及其在教學上的啓示。教育研究,17,205-218。
  30. (2010)。體育課選修動機與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以高雄醫學大學選修網球課為例。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16,1-10。
  31. (2013)。問題解決取向之資訊融入教學發展原則分析。教育研究月刊,236,57-71。
  32. (2016)。「救急」的媒介溝通效果:以災難新聞為例。傳播與社會學刊,38,37-82。
  33. (2021)。商品獨特性是否會影響收受者的心理感受─以水墨商品為例。亞東學報,41,16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