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

并列篇名

The Study of "Family Structure, Parents-child Interactio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Peers"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DOI

10.6251/BEP.20041123

作者

羅品欣(Pin-Hsin Lo);陳李綢(Lee-Chou Chen)

关键词

同儕互動關係 ; 家庭結構 ; 情緒智力 ; 親子互動關係 ; Peer interaction ; family structure ; emotional intelligence ; parents-child interaction

期刊名称

教育心理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6卷3期(2005 / 03 / 01)

页次

221 - 24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三:一、編纂一份適用於評量國小學童之同儕互動關係的量表,以瞭解不同性別與年級的國小學童,其同儕互動關係的差異情形。二、探討不同家庭結構與親子互動關係的國小學童,其同儕互動關係的差異情形。三、修訂「國小學童情緒智力量表」,並探討情緒智力表現不同的國小學童,其同儕互動關係的差異。本研究以1393名國小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結果發現:一、女生在正向同儕關係的發展優於男生,男生在負向同儕關係的發展上比女生明顯。二、六年級學童之正向同儕關係的發展較好,但其在負向同儕關係上,也比其他年級明顯。三、雙親家庭的學童在正向同儕關係的發展上優於單親家庭的學童,而單親家庭的學童之負向同儕關係的發展較雙親家庭的學童更為明顯。四、在親子互動關係中,「聚頻心繫」型的學童之正向同儕互動關係優於「聚疏心離」的學童,而「聚疏心離」的學童之負向同儕互動關係比「聚頻心繫」者更為明顯。五、情緒智力為「高分組」的學童,其正向同儕互動關係優於「低分組」的學童,但「低分組」的學童之負向同儕互動關係比「高分組」的學童更為明顯。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1) edit a scale to evaluate the interactions among schoolchildren, and go on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among schoolchildren of genders and grades. (2)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interaction among schoolchildren of several sorts of family structures and various parents-child interaction. (3) revise ”the scal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for elementary students”, and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among schoolchildren of variou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Our research targets are 1393 elementary students. We have found that: (1) the development of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peers for schoolgirls is better than schoolboy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ga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peers for schoolboys is more obvious than schoolgirls. (2) the development of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peers for the sixth grade is superior to other grades.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nega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peers for the sixth grade is more obvious than other grades. (3) the development of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peers for who live with parents is superior to those living with a single parent; 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nega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peers for those who live with a single parent i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of those living with their parents. (4) the development of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peers for the type of ”frequent-connection-and-mental-cohesiveness” schoolchildren is superior to that of ”infrequent-connection-and-mental-incohesiveness” schoolchildren, 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nega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peers for the type of ”infrequent-connection –and –mental -incohesiveness” schoolchildren is more obvious than to the ”frequent-connection-and-mental-cohesiveness” schoolchildren. (5) the development of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peers for schoolchildren who score high i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s superior to those who score low i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nega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peers for those who score low i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s more obvious than those who score high i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Berndt, T. J.,Hawkins, J. A.,Hoyle, S. G.(1986).Changes in friendship during a school year: Effect on children's and adolescents’ impression of friendship and sharing.Child Development,57,1284-1297.
  2. Berndt, T. J.,Perry, T. B.(1986).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friendship as supportive relationship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2(5),640-648.
  3. Boggiano, A. K.,Klinger, C. A.,Main D. S.(1986).Enhancing interest in peer interation: A developmental analysis.Child Development,57,852-861.
  4. Carson, J. L.,Parke, R. D.(1996).Reciprocal negative affect in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and Children's peer competence.Child Development,67,2217-2226.
  5. Cassidy, J.,Parke, R. D.(1992).Family-peer connections: The role of emotional expressiveness within the family and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emtions.
  6. Furman, W.,Bierman, K.L.(1984).Children's conceptions of friendship: A multimethod study of developmental change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5),925-931.
  7. Gifford-Smith, M. E.,Brownell, C. A.(2003).Childhood peer relationships: Social acceptance, friendships, and peer networks.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41,235-284.
  8. Goleman, D.(1995).Emotional Intelligence.New York:Bantam Books.
  9. Hartup, W. W.(1974).Aggression in childhood: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American Psychologist,29,336-341.
  10. Jessica, L.,Thomas, G.(1997).Mother's awareness of their early adolescents’ stressors.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17,371-389.
  11. Ladd G.W.(1999).Peer relationships and social competence during early and middle childhood.Annual Reviews,50,333-359.
  12. Liu Y. L.(2003).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nd children's depress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nd children's depression in Taiwan.Journal of Adolescence,26,447-457.
  13. Masselam, V. S.,Marcus, R. F.(1990).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family functioning, and school performance.Adolescence,25,725-737.
  14. Salovey, P.,Mayer, J. D.(1990).Emotional intelligence.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9,185-211.
  15. Schutte, N. S.,Malouff, J. M.,Bobik, C.,Coston, T. D.,Greeson, C.,Jedlicka, C.,Rhodes, E.,Wendorf, G.(2001).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41(4),523-536.
  16. Sullivan, H. S.(1953).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New York:Norton.
  17. 方慧民(1985)。離婚因素:親子關係及學童之適應。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
  18. 王文秀(1988)。孩子的友誼世界。台北:時報文化。
  19. 江文慈(1997)。諮商與輔導
  20. 何美瑤(2002)。國中生家庭結構、學業成就與偏差行為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21. 吳立嫣(1987)。兒童也需要友誼。台北:桂冠。
  22. 吳虹妮(1998)。單、雙親家庭青少年知覺之父母衝突、親子關係與其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
  23. 吳靜樺(1994)。離婚家庭青少年期子女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24. 周文欽、歐滄和、許澤基、盧欽銘、金樹人、范德鑫(1995)。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心理。
  25. 林仁和(2000)。與情緒共舞-掌握與開發你的情緒潛力。台北:新視野。
  26. 林玉慈(1999)。親子溝通品質與青少年生活適應、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27. 林淑華(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28. 林雯菁(2001)。國小兒童社會計量地位與自評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
  29. 林翠湄(1995)。社會與人格發展。台北:心理。
  30. 邱發志、陳學志(2003)。軍事服從態度良表發展暨其效度之研究。復興崗學報,79,79-106。
  31.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32. 胡斐斐(1986)。家庭穩定性、母親教育程度、及子女性別對母親教養態度與兒童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
  33. 孫毓英(1985)。親子互動模式與青少年社會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
  34. 張淑媛(2002)。高職學生人格特質、情緒智力與學習成就-以高雄市立海青工商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
  35. 陳彥穎(2001)。國小高年級兒童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因素探討。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
  36. 陳春秀(2001)。國小中高年級學童親子溝通、家庭氣氛與親子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37. 陳若男(1993)。兒童手足關係與友誼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
  38. 陳騏龍(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39. 曾瑞真(2000)。兒童行為評估與輔導。台北:天馬。
  40. 曾瑞真(1998)。兒童行為評估與輔導。諮商輔導,147,38-42。
  41. 黃牧仁(1999)。兒童到青少年期的友誼發展。台北:五南。
  42. 黃彩雲(1998)。父母離異兒童對父母離婚事件歸因與因應之研究-以一個團體諮商歷程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43. 黃惠如(2002)。影響單親家庭生活品質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
  44. 黃惠惠(2002)。情緒與壓力管理。台北:張老師文化。
  45. 楊添圍、周仁宇(1999)。人我之間。台北:心理。
  46. 詹珮宜(2000)。智障學生之國小正常手足的親子互動關係、手足關係、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47. 劉永元(1988)。單親兒童與正常兒童人際關係、行為困擾及自我概念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48. 鄭秋紅(1993)。單親家庭國中生親子互動關係、自我尊重、社會支持與寂寞感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
  49. 賴怡君(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發展、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蔡秀玲、陳秉華(2007)。受督者在諮商督導情境中的情緒覺察歷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8(3),311-329。
  2. 蔡盈修,黃曉伊(2021)。大專院校境外學生對微歧視社會覺知與社會文化適應之研究。台灣健康照顧研究學刊,23,52-103。
  3. 曹傑如、張妤婷、侯禎塘(2010)。臺灣中區國小資優生情緒智力與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4(1),195-219。
  4. 陳紅蓮,吳和堂(2022)。高中職學生的父母親情感支持、情緒智力與主觀幸福感之關係:中介效果的分析。教育心理學報,53(3),565-585。
  5. 陳李綢(2008)。中學生個人特質測量與適應性指標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0(2),323-339。
  6. 程景琳、胡肇勳(2007)。國小低年級孩童與父母在不同領域衝突的反應方式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8(4),481-499。
  7. 程景琳、林慧姿(2006)。國小六年級學童自尊、情緒調節與友誼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8(2),177-193。
  8. 高三福、林子群(2012)。教練家長式領導與選手同儕互動關係。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1(2),25-33。
  9. 胡秀媛,邱紹一,丘金蘭(2019)。父母教養方式、教師期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北區大學生為例。育達科大學報,47,75-117。
  10. 黃開成(2019)。高職學生受凌學校因素之研究-身心障礙生與普通生做比較。犯罪學期刊,21(1),100-138。
  11. 黃瓊儀、游錦雲、吳怡慧(2018)。國中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親子互動、自我概念與學校適應之關係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3(1),103-140。
  12. 黃秀霜、陳密桃、李新民(2007)。台灣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實用智能、情緒智能與專業表現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2),295-316。
  13. 林怡君、沈慶盈(2013)。人際發展介入團體對弱勢兒童同儕關係影響之研究─以南投縣課後照顧服務為例。臺灣社會工作學刊,12,1-35。
  14. 潘秋燕,張弘勳(2018)。台南市國中生同儕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114,81-108。
  15. 蘇玲慧(2015)。國小學生學業情緒與幸福感之模式研究—以同儕互動為中介變項。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11,111-136。
  16. 汪慧玲、沈佳生(2014)。學齡兒童家庭休閒活動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研究。美和學報,33(1),259-276。
  17. 王文伶(2019)。學術性向資優青少年之情緒智力、班級人際關係與學習投入的關係:一個雙中介因子模型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49,1-34。
  18. 謝敏雅,黃國光(2020)。花蓮地區國小學童家長休閒參與、休閒阻礙與親子關係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14(3),1-16。
  19. 葉靜宜,黃郁婷(2018)。國小六年級學童之同儕關係與自尊-母親原國籍之比較分析。學校行政,117,103-126。
  20. 張妤婷(2014)。國小資優學生與普通學生情緒智力之多群組比較研究。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學報,7,51-73。
  21. 趙梅如、王世億(2013)。大學生同性友誼品質之內涵驗證及性別差異分析。教育心理學報,44(4),829-852。
  22. 趙曉美(2009)。國小高年級兒童在校情緒表現與教師介入策略之研究—教師的觀點。教育心理學報,41(2),405-425。
  23. 鄭家惠、廖焜福、廖莉安(2010)。國小學童性別及動作技能與同儕互動關係研究。北體學報,19(2),1-11。
  24. 鄭麗媛、劉巧凡、許建民(2018)。合作學習不同教學策略運用對國小學童同儕互動關係與動作技能學習之研究。臺灣運動教育學報,13(1),65-80。
  25. (2005)。編修「國小兒童情緒能力量表」。教育學誌,18,25-58。
  26. (2009)。「中學生人際關係量表」之發展。測驗學刊,56(3),343-368。
  27. (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與情緒智力之研究。正修通識教育學報,6,201-232。
  28. (2010)。國小學童知覺到的導師權力類型、人際關係與學校壓力關係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4,155-185。
  29. (2012)。多元智能、父母管教方式對自我概念影響之階層線性模式分析─新移民子女與本籍生之比較。教育研究學報,46(1),69-96。
  30. (2014)。都是為了孩子?父母離婚負面影響之重新評估。臺灣社會學刊,54,31-73。
  31. (2015)。單親幼兒的家長參與、同儕人際及學習表現之探析─以幼兒園之教保服務人員觀點為例。朝陽人文社會學刊,13(2),79-96。
  32. (2015)。父母情緒智力與幼兒社會行為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17(1),55-82。
  33. (2016)。音樂活動發展幼幼班幼兒正向情緒及人際互動之研究。朝陽人文社會學刊,14(2),79-100。
  34. (2019)。表達性藝術團體對兒童人際關係及情緒管理之影響。靜宜人文社會學報,13(3),67-104。
  35. (2023)。繁體中文版情緒覺察量表使用於臺灣國小學童之效度研究。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24,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