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杜宜展(2007)。大學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研究。實踐博雅學報,8,111-148。
連結:
-
陳佑甄、金瑞芝(2010)。兒童隱藏情緒理解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2(2),253-276。
連結:
-
陳昭雄、林合懋(2005)。大專院校社團幹部參與校園社團活動自我成長認知態度之探討。弘光學報,46,59-76。
連結:
-
趙善如(2006)。家庭資源對單親家庭生活品質影響之探究:以高雄市為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3,109-172。
連結:
-
Terman, L. M., & Miles, C. C. (1936). Sex and personality: Studies in 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 New York, NY: Mc Graw-Hill.
-
Bem, S. L.(1977).On the utility of alternative procedures for assessing psychological androgyny.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45,196-205.
-
Bem, S. L.(1974).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42(2),155-162.
-
Bem, S. L.,Lenney, E.(1976).Sex typing and the avoidance of cross-sex behavior.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3,48-54.
-
Blee, K. M.,Tilamyer, A. R.(1995).Racial differences in men's attitudes about women's gender roles.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7,21-30.
-
Constantinople, A.(1973).Masculinity femininity: An exception to a famous dictum?.Psychological Bullet,80,389-407.
-
Cunningham, M.(2001).The influence of parent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on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 gender and household labor in early adulthood.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63,111-122.
-
Elegant, S.(2007).China's me generation.Times,7,26.
-
Funk, R. B.,Willits, F. K.(1987).College attendance and attitude change: A panel study.Sociology of Education,60,224-231.
-
Helgeson, V. S.(2005).Psychology of gender.New Jersey, NJ:Prentice Hall.
-
Helmreich, R. L.,Spence, J. T.,Holahan, C. K.(1979).Psychological androgyny and sex role flexibility: A test of two hypothes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7(10),1631-1644.
-
Hofstede, G.(1980).Culture's consequences.California, CA:Sage.
-
Hogan, R.,Johnson, J.,Briggs, S. R.(1997).Handbook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San Diego, CA:Academic Press.
-
Jackson, L. A.(1983).The perception of physical androgyny and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Two is better than one.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9,405-413.
-
Langlois, J. H.,Downs, A. C.(1980).Mothers, fathers, and peers as socialization agents of sex-stereotyped play behaviors in young children.Child Development,51,1217-1247.
-
Lewn, M.(Ed.)(1984).In the shadow of the past: Psychology portrays the sexes.New York, 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Robert, J. L.(Ed.)(1964).The woman in America.Boston, MA:Boston Press.
-
Segars, A. H.,Grover, V.(1993).Re-examining ease of use and usefulness: A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MIS Quarterly,17(4),517-527.
-
Shaffer, D. R.(1996).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New York, NY:Brooks/Cole.
-
Signorielli, N.,McLeod, D.,Healy, E.(1994).Gender stereotype in MTV commercials: The beat goes on.Journal of Broadcas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38,91-101.
-
Slavkin, M.,Stright, A.(2000).Gender role differences in college students from one-and two-parent families.Sex Roles,42(1),23-37.
-
Thornton, A.,Alwin, F.,Camburn, D.(1983).Causes and consequence of sex-role attitude chang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8,211-227.
-
丁慕玉(2007)。科技大學生在性別角色與學業成就及相關因素的研究—以虎尾科技大學為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73-84。
-
毛晉平(2011)。大學生學習適應性與氣質性樂觀、目標定向、自我效能的關係。高等教育研究,32(4),77-80。
-
王登峰、崔紅(2007)。中國人性別角色量表的建構及其與心理社會適應的關係。西南大學學報,33(4),1-9。
-
王登峰、崔紅(2005)。解讀中國人的人格。北京=Beijing, China:社會科學文獻=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
王樹青、張文新、陳會昌(2006)。中學生自我同一性的發展與父母教養方式、親子溝通的關係。心理與行為研究,4(2),126-132。
-
王麗、傅金芝(2005)。國內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發展研究。心理科學進展,13(3),298-304。
-
付迎春、李嬌麗、牛宏偉(2008)。大學生性別角色調查研究。社會心理科學,23(96),40-46。
-
任伯緒、張曉方(2006)。大學生性別特質分佈特點研究。中國學校衛生,27(2),147-148。
-
何英奇(1981)。大學生性別角色與自我概念的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4,221-230。
-
吳淑玲(1999)。Tainan, Taiwan,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Graduate Institut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National Tainan Teachers College。
-
呂玉瑕、周玉慧(2009)。青少年性別角色態度之變遷:性別的比較。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第三次學術研討會,台北=Taipei:
-
呂玉瑕、周玉慧(2011)。青少年性別角色態度之形成與變遷。臺灣—香港社會學與社會意向研討會,台北=Taipei:
-
宋岩(2011)。影響性別角色形成的因素分析。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1(41),84-87。
-
李少梅(1998)。大學生雙性化性別特質與人格特徵的相關研究。陝西師範大學學報,1998(4),148-152。
-
李美枝(1981)。性別特質問卷的編製及男女大學生四種性別特質類型在成就動機,婚姻,事業及性態度上的比較。中華心理學刊,23(1),23-37。
-
李美枝(1984)。女性心理學。台北=Taipei, Taiwan:臺北大洋=Ocean Press。
-
李曙光、鄭豔(2006)。父母教養方式對兒童性別雙性化發展影響的研究。石家莊學院學報,8(3),99-102。
-
李霞(2010)。Suzhou, China,蘇州大學教育學院研究所=School of Education of Soochow University。
-
李麗娜、侯瑞合(2006)。學生幹部人格特質的探討。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2006(6),718-719。
-
沈秋宏(2011)。Chiayi, Taiwan,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Graduate Institute of Guidance & Counseling,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
車薇(2003)。Taipei, Taiwan,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
周芸慧(2010)。Taipei, Taiwan,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研究所=Department of Recreation and Leisure Industry Management, National Taiwan Sport University。
-
周淑儀(2000)。Taichung, Taiwan,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Graduate Institut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National Taichung Teachers College。
-
周麗莎、覃玉宇(2007)。醫學院校大學生應對方式調查研究。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4,352-353。
-
林邦傑(1981)。性別角色與自我防衛、生活適應、認知能力的關係。中華心理學刊,23(2),107-129。
-
林曉珊(2009)。青少年中性化風潮的源起:社會建構論的視角。中國青年研究,2009(9),10-14。
-
邱桂貞(2007)。Taipei, Taiwan,私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Ming Chuan University。
-
金忻瑩(2010)。Taipei, Taiwan,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
洪嘉謙(2001)。Taichung, Taiwan,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系研究所=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 Child Welfar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苗荃(2010)。大學新生雙性化人格特徵研究。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73-74+79。
-
徐平(2007)。現階段我國大學生學科選擇性別取向分析。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8(1),17-19。
-
徐振華、劉電芝、黃頎、劉金光、張姣、李宇青(2010)。大學生性別角色形成研究—雙性化與未分化個案的對比研究。心理科學,2010(1),219-222。
-
袁虹(2002)。海峽兩岸大學生價值觀比較研究。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4(3),78-80。
-
馬錦華(2001)。大學生雙性化人格模式與心理健康關係探析。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1(4),87-89。
-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Taipei, Taiwan:東華=Tung Hua Press。
-
張美麗(2004)。Changhua, Taiwan,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
張莉(2003)。Yunnan, China,雲南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研究所=School of Education,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
張曉(2007)。Wuhan, China,華中科技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Department of Educatio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張曉芳、任伯緒(2006)。137 名醫科大學生性別特質分佈及與學習成績的關係。中國行為醫學科學,15(10),936。
-
強海燕(2000)。性別差異與教育。西安=Xi-an, China:陝西人民教育=Shanxi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
許貞、張世其、鄭心琳、沈真宇(2010)。消費者對油電混合車之使用態度及行為意圖之研究。臺灣銀行,61(1),272-294。
-
許嬋貞(2007)。Guangzhou, China,華南師範大學心理系研究所=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
陳虹餘(2003)。Taipei, Taiwan,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研究所=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
陳婉琪、許雅琳(2011)。重探高等教育科系性別隔離的影響因素:技職與學術取向教育之對比。臺灣社會學刊,12,151-199。
-
陳靜穎(2011)。Taipei, Taiwan,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Department of Sociology, Soochow University。
-
彭莉惠、熊瑞梅(2010)。科系與職業選擇的性別信仰。學用之間:臺灣高等教育與勞務市場的變遷學術研討會,台北=Taipei:
-
曾玟文(2008)。Chiayi, Taiwan,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Graduate Institute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
曾昱(2012)。父母教養方式與大學生人格特徵的關係研究。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34(5),50-54。
-
華樺(2006)。論性別角色中性化的形成與原因分析。上海教育科研,2006(12),13-15。
-
黃文三(1994)。Kaohsiung, Taiwan,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研究所=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黃頎、劉電芝(2011)。大學生主動性人格及其與性別角色的關係。中國學校衛生,32(12),1436-1437。
-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Taipei, Taiwan:五南=Wu-Nan。
-
黃馨慧(2003)。性別與溝通—兩性差異與溝通。性別議題導論,台北=Taipei, Taiwan:
-
楊明磊、方剛(2007)。兩岸男大學生性別角色內涵之對比研究—以北京與臺北為例。中國青年研究,2007(8),52-57。
-
楊美貞(2004)。Taipei, Taiwan,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Department of Tourism, Ming Chuan University。
-
楊茜如(2000)。Changhua, Taiwan,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
楊琇雅(2006)。已婚職業婦女性別角色與婚姻滿意度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5
-
楊麗娟、林萍(2009)。當今臺灣青少年道德教育現狀與分析。青年探索,2009(3),88-92。
-
葉至誠(2001)。職業社會學。台北=Taipei, Taiwan:五南=Wu-Nan。
-
劉宏宇(2012)。我國大學生性別角色類型研究—對武漢市三校 507 名大學生的調查。武漢紡織大學學報,25(1),83-88。
-
劉宏宇、陳潔珂(2013)。「90 後」大學生性別角色教育對策探討。心理健康教育,2013(4),37-39。
-
劉博宇、陳利(2004)。關於性別角色認同研究的深層思考。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60-62。
-
劉電芝、徐振華、劉金光、張姣、黃頎、李宇青(2009)。當代大學生性別角色發展現狀調查分析。教育研究,2009(12),41-46。
-
劉電芝、黃會欣、賈鳳芹、龔茜、黃頎、李霞(2011)。新編大學生性別角色量表揭示性別角色變遷。心理學報,43(6),639-649。
-
蔡華儉、黃玄鳳、宋海榮(2008)。性別角色與主觀幸福感的關係模型:基於中國大學生的檢驗。心理學報,40(4),474-486。
-
鄭杭生(2007)。性別社會學。武漢=Wuhan, China:華中師範大學=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
盧勤、蘇彥捷(2004)。性別角色與基本人格維度的相關研究。北京大學學報,2004(4),642-651。
-
錢銘怡、張光健、羅珊紅(2000)。大學生性別角色量表(CSRI)的編製。心理學報,32(1),99-104。
-
勵驊、曹杏田(2011)。大學生心理資本與就業能力關係研究。中國高教研究,2011(3),54-56。
-
韓彩燕(2008)。Hsin-Chu, Taiwan,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Institute of Sociology,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
魏彤儒、郭牧琦(2012)。我國青少年學生群體性別角色發展錯位現象探究。中國電力教育,34,144-147。
-
羅燦英(2000)。從媒體的性別到性別的媒體。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1,26-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