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莊子的逍遙之道-道家的休閒智慧

并列篇名

Chuang Tzu's Hsiao-Yao Philosophy: The Taoist Wisdom of Leisure

DOI

10.6130/JORS.2003.16(3)1

作者

葉智魁(Chih-Kuei Yeh)

关键词

渙卦 ; 翱翔 ; 無爲 ; 無己 ; 無用之用 ; Huan hexagram ; ao-hsiang ; non-action ; selflessness ; uselessness

期刊名称

戶外遊憩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6卷3期(2003 / 09 / 01)

页次

1 - 2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首先點出西方古典休閒觀與莊子之逍遙概念的相容性;進而對逍遙概念之可能淵源,進行其形上淵源的探索以及語源上的追溯;接著將重心放在探討莊子的終極理想-逍遙遊、剖析莊子哲學體系中的「逍遙」義涵、以及闡述莊子的逍遙之道:鑒於人生的困頓多半係源於「有」-有待、有繫縛、有執著,因此莊子提出「無待」作爲化解之道。由於生活中的紛擾多半係因有所執著、放不下所致-也就是因爲不能「忘」或無法「忘」,莊子認爲「忘」可以化解這些紛擾。體會到生命的災難多半係隨著「有用」而來-莊子建議藉「無用」之道來化解。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first reveals the comparability of the classical Western idea of leisure and Chuang Tzu's idea of hsiao-yao. Next, both the metaphysical origin and the etymological origin of hsiao-yao are traced. Then, Chuang Tzu's ideal of hsiao-yao and some relevant ideas are discussed.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much on Chuang Tzu's philosophy of how to attain hsiao-yao, an ideal of reaching the ultimate state of being, the absolute freedom and true happines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地理及區域研究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Aristotle(1962).Nicomachean Ethics.New York:Bobbs-Merrill Company.
  2. Aristotle(1981).The Politics.New York:Penguin Books.
  3. De Grazia, S.(1962).Of time, work, and leisure.New York:Doubleday & Company, Inc..
  4. Gooddale, T., Godbey, G.(1988).The evolution of leisure.PA:Venture Publishing.
  5. Gray, D.(1973).Reflections on the Park and Recreation Movement.Dubuque, Iowa:Wm. C. Brown Company Publishers.
  6. Kelly, J.(1996).Leisure.New York:Allyn & Bacon.
  7. Murphy, J.(1974).Concepts of leisure: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s.New Jersey:Prentice Hall.
  8. Ostwald, M.(1962).Aristotle Nicomachean Ethics.New York:Bobbs-Merrill Company.
  9. Pieper, J.(1963).Leisure: The basis of culture.New York:New American Library.
  10. Yeh, C. K.(1993).Hsiao-Yao: The Chinese way of leisure.Urbana-Champaign, IL:University of Illinois.
  11.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所(1991)。中國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2. 王先謙(1988)。莊子集解。臺北:木鐸。
  13. 甘允良(1996)。中西休閒本質之探討。大專體育 The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27
  14. 吳光明 Wu, Kuang-Ming(1988)。莊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5. 呂建政 Lu, Chien-Cheng(1994)。開展休閒教育的幾個課題。訓育研究 Studies of Guidance and Moral Education,33(2)
  16. 李日章(2000)。莊子逍遙境的裡與外。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7. 李勉(1990)。莊子總論及分篇評註。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8. 周滿江(1990)。詩經。臺北市:萬卷樓。
  19. 林語堂(1976)。生活的藝術。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
  20. 胡楚生(1992)。老莊研究。臺北:學生書局。
  21. 徐復觀(1969)。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學生書局。
  22. 徐復觀(1966)。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學生書局。
  23. 高伯園(1992)。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24. 高懷民(1978)。大易哲學論。臺北:成文出版社。
  25. 高懷民(1975)。先秦易學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6. 張成秋(1983)。先秦道家思想研究。臺北:台灣中華書局。
  27. 張希烽(1994)。莊子的智慧。臺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8. 傅偉勳(1994)。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正中書局。
  29. 彭德中(1989)。餘暇社會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30. 程兆熊(1985)。道家思想-老莊大義。臺北:明文書局。
  31. 葉海煙(1990)。莊子的生命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32. 葉智魁 Yeh, Chih-Kuei(1994)。「逍遙」與「schole」:莊子與Aristotle之休閒觀。戶外遊憩研究 Journal of Outdoor Recreation Study,7(3)
  33. 董小蕙(1993)。莊子思想之美學意義。臺北:學生書局。
  34. 鄔昆如(1982)。莊子與古希臘哲學中的道。臺北:台灣中華書局。
  35. 鄔昆如(1994)。道家哲學與歐洲哲學之比較。哲學雜誌,7
  36. 劉笑敢 Liu, Xiao-Gan(1994)。兩種自由的追求-莊子與沙特。臺北:正中書局。
  37. 滕志賢(2000)。新譯詩經讀本。臺北市:三民書局。
  38. 顏崑陽 Yan, Kuen-Yang(1985)。莊子藝術精神析論。臺北:華正書局。
  39. 顏崑陽 Yan, Kuen-Yang(1996)。人生因夢而真實。臺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