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李明輝(1994)。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
連結:
-
李明輝(1994)。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
連結:
-
李明輝(1994)。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
連結:
-
唐皮日休。皮子文藪。
-
唐韓愈。韓昌黎全集。
-
Bloom、 Irene(1994).Mencian Arguments on Human Nature.Philosophy East and West,44(1),19.
-
Graham, A. C.(1967).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
Lau, D. C.(1953).Theories of Human Nature in Mencius and Shyuntzy.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15
-
Richard, I. A.(1923).The Meaning of Meaning.
-
Richards, I. A.(1930).Mencius on the Mind: Experiments in Multiple Definition.
-
Schwartz、 Benjamin I.(1985).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
Shun, Kwong-loi.Mencius and Early Chinese Thought.
-
三宅正彥(1966)。伊藤仁斎と宋元明の儒書─古義學形成の契機とその特質。日本歴史,222,61-78。
-
大室幹雄。孟子における歴史の不幸。東京支那學報,15,1-16。
-
大濱皓(1977)。中國古代思想論。
-
山井湧。宇野哲人先生白寿祝賀紀念東洋学論叢。
-
井上順理(1980)。池田末利博士古稀紀念東洋學論叢。
-
井上順理(1972)。本邦中世までにおける孟子受容史の研究。
-
加賀榮治(1980)。孟子。
-
市川本太郎(1974)。孟子之綜合的研究。
-
伊東倫厚(1943)。孟子─その行動と思想。
-
安田二郎(1941)。孟子字義疏證の立場。支那學,10,747。
-
池田知久(1993)。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
-
池田知久(1993)。馬王堆漢墓帛書五行篇研究。
-
牟宗三。圓善論。
-
牟宗三(1965)。中國哲學的特質。
-
牟宗三(1979)。從陸象山到劉蕺山。
-
西嶋定生(1973)。東アジア世界の形成(一)。
-
余英時(1974)。戴東原與伊藤仁齋。食貨月刊,復刊4(9),369。
-
岑溢成(1995)。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
-
李幼蒸(1994)。結構與意義─現代西方哲學論集。
-
李明輝(1990)。儒家與康德。
-
李明輝(1994)。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
-
李明輝(1995)。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
-
李明輝(1991)。儒學與現代意識。
-
周兆茂(1993)。戴震《孟子私淑錄》與《緒言》寫作先後辨析。中國哲學史研究,1993(2),110-120。
-
岡田武彦(1982)。江戸期の儒學─朱王學の日本的展開。
-
岡田武彦(1994)。儒教精神と現代。
-
林慶彰(1995)。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
-
近藤正則(1988)。張九成の《孟子傳》について。日本中國學會報,40,109-123。
-
近藤正則(1982)。告子章句上「對告子性論争」を中心とする孟子所論の性に対する朱子の解釈。東洋文化,50,33-42。
-
金谷治(1966)。孟子。
-
阿部吉雄。日鮮中三國の新儒學の発展を比較して。東京支那學報,12,1。
-
青木晦藏。伊藤仁斎と戴東原。斯文,8(1),21-49。
-
胡毓寰(1977)。孟子事蹟考略。
-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
-
徐洪榮(1993)。唐宋間的孟子升格運動。中國社會科學,1993(5),101-116。
-
徐復觀(1979)。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
-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
-
袁保新(1992)。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
-
高橋正和。孟子字義疏證と語孟字義。別府大學國語國文學,10
-
高橋正和。孟子字義疏證における「道」について。別府大學國語文學,9,1-7。
-
高橋正和。孟子字義疏證の立場─アソチ本來主義。別府大學國語文學,2,35-44。
-
梁啟超(1983)。梁啟超論孟子遺稿。學術研究,1983(5)=60,77-102。
-
梁啟超(1963)。儒家哲學。
-
野口武彦。江戸陽明學と《孟子》。文學,49(2/3),639-657。
-
陳大齊(1968)。孟子的名理思想及其辯說實況。
-
陳熙遠(1995)。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
-
渡邊浩(1985)。近世日本社会と宋學。
-
黃俊傑(1995)。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
-
黃俊傑(1990)。荀子非孟的思想史背景─論「思孟五行說」的思想內涵。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15,30。
-
黃俊傑(1993)。孟子。
-
黃俊傑, Chun-Chieh(1982).The Synthesis of Old Pursuites and New Knowledge: Chu Hsi's Interpretation of Mencian Morality.New Asia Academic Bulletin,3
-
黃俊傑(1984)。近代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
-
黃俊傑(1994)。傳統儒學的現代詮釋。
-
黃俊傑(1991)。孟學思想史論(卷一)。
-
黃俊傑, Chun-Chieh.The Mencius and Historical Hermenuetics.清華學報,新19(2)
-
黃俊傑, Chun-Chieh(1993).Rightness'(i) versus 'Profit' (li)in Ancient China: The Polemics between Mencius and Yang Chu, Mo Tzu, and Hsün Tzu.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3(1),59-72.
-
黃俊傑(1991)。孟學思想史論(卷一)。
-
黃俊傑(1989)。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
-
楊祖漢(1995)。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
-
楊儒賓(1990)。論孟子的踐形觀─以持志養氣為中心展開的工夫論面相。清華學報,新20(1)
-
楊儒賓(1995)。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
-
楊儒賓(1993)。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
-
楊儒賓(1992)。中國文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
-
溝口雄三(1989)。方法としての中國。
-
蔣年豐(1993)。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
-
蔣秋華(1995)。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
-
橋本高勝(1976)。中國哲學史の展望と摸索。
-
錢穆(1978)。孟子要略。
-
錢穆(1981)。朱子新學案(第一冊)。
-
錢穆(1980)。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
-
濟寧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1991)。孟子家世。
-
鍾彩鈞(1995)。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
-
浅井茂紀(1982)。孟子の禮知と王道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