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司馬光《通鑒考異》與裴松之《三國志注》
|
并列篇名
|
Ssu-ma Kuang's Examination of Differences in the Sources Used in Parts of the Comprehensive Mirror for Aid in Government and P'ei Sung-chih's Commentary to 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
DOI
|
10.6253/ntuhistory.1997.21.06
|
作者
|
逯耀東(Yao-Tung Lu)
|
关键词
|
|
期刊名称
|
臺大歷史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21期(1997 / 12 / 01)
|
页次
|
125
-
145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穎川荀氏,累世傳經,漢魏之際名族。荀彧幼有王佐之譽,漢末天下大亂,荀彧舉宗族,走河北依袁紹。後又間關歸曹操,竭力爲其策劃,終成霸業。至曹操欲進爵國公,九錫備物,荀彧期期以爲不可。曹操由是心中不平,荀彧遂飲藥而卒。《後漢書》、《三國志》并爲荀彧立傳。於是,魏晉間乃有荀彧爲漢臣或魏臣之議。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歷史學
|
参考文献
|
-
(1996)。《史記》列傳及其與本紀的關係。臺大歷史學報,2
連結:
-
宋司馬光。司馬文公傳集。
-
宋司馬光。司文公傳。
-
宋歐陽修。歐陽忠公文集(卷七)。
-
東漢荀悅。漢紀。
-
唐杜牧。樊川文集。
-
唐劉知幾。史通.論贊篇。
-
梁蕭統。昭明文選序。
-
清牛運震。讀史糾謬。
-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
-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
-
清趙翼。廿二史劄記。
-
牟潤孫(1990)。注史齋叢稿。
-
李宗侗(1979)。中國史學史。
-
邱居里(1985)。從《通鑒考異》看通鑒材料來源與選材特點。史學史研究,3
-
張須。通鑒學。
-
湯用彤。魏晉南北朝佛教史(上)。
-
逯耀東。裴松之與魏晉史評論。食貨,15(3/4)
-
逯耀東(1985)。經史分途與史學評論節萌芽。大陸雜誌,70(4)
-
逯耀東(1974)。裴松之與其《三國志注》。國立編譯館館刊,3(1)
-
逯耀東(1973)。魏晉對歷史人物評價標準的轉變。食貨月刊,3(1)
-
逯耀東(1986)。勞貞一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
-
逯耀東(1991)。第三屆史學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
逯耀東(1980)。從《隋書.經籍志.史部》的形成論魏晉史學轉變的歷程。食貨,10(4)
-
逯耀東(1992)。史傳論贊與《史記》「太史公曰」。新史學,3(2)
|
被引用次数
|
-
高齡芬(2014)。試論《三國演義》中人物品評所揭櫫之文化意義。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3,71-85。
-
王文進(2010)。論「赤壁意象」的形成與流轉─「國事」、「史事」、「心事」、「故事」的四重奏。成大中文學報,28,83-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