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耆年冠帶-關於明代“壽官”的考察

并列篇名

An Honorary Hat Given to the Elders: A Look at Ming Dynasty's System of "Honorable Aged Gentlemen"

DOI

10.6253/ntuhistory.2000.26.07

作者

邱仲麟(Chung-Lin Ch'iu)

关键词

明代 ; 養老制度 ; 壽官 ; 地域社會 ; 社會史 ; Ming Dynasty ; aged honorary system ; Honorable Aged Gentlemen ; local society ; social history

期刊名称

臺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6期(2000 / 12 / 01)

页次

207 - 26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在探究明代養老制度中賜予老人冠帶(即所謂的「壽官」)的問題。全文分為三個部份,首先介紹整個制度的發展,其次談及「壽官」的遴選過程及其弊端,最後討論「壽官」制度與社會勢力的互動情況,於結論的地方並稍為提及清代「壽官」制度的情況。明英宗天順二年(1458)以後出現的這種「壽官」,是逢恩詔頒下時才賜予的一個頭銜,在整個明朝僅僅頒給十九次,因此對當時人來說格外珍貴。「壽官」是經由地方推舉的方式產生的,其頒給乃由地方,不由中央,因此當中存在著地方官與當地人士(如士大夫、商人及宗族組織等)之間的權力運作關係。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is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Ming Dynasty's senior citizen honorary system, by which a respected old man was given a hat by the emperor. This article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firstly the evolution of this system, secondly the election of the ”honorable aged gentlemen” and its abuses, and thirdly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e local governments and local elites. The counterpart system of the Qing Dynasty will be mentioned briefly in the Conclusions. The system of ”Honorable Aged Gentlemen” was invented in 1458, which was a title given by the emperor out of his own charity. Throughout the Ming Dynasty, the honorary title was given only 19 times. Since the honored ones were selected by local governments. We can view it as kind of interplay between the local officials and local elit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1975)。寧遠縣志
  2. 光山縣志
  3. (1968)。榆林府志
  4. (1987)。靖遠衛志
  5. 明憲宗實錄
  6. (1975)。清朝文獻通考
  7. 蘭谿縣志
  8. (1985)。毫州志
  9. (1976)。虞城縣志
  10. 清文宗顯皇帝實錄
  11. (1970)。固原州志
  12. (1983)。龍泉縣志
  13. (1968)。綿州志
  14. (1992)。昌化縣志
  15. (1987)。客座贅語
  16. 明世宗實錄
  17. (1990)。通許縣志
  18. (1989)。信豐縣志
  19. (1968)。清河縣志
  20. (1974)。遂溪縣志
  21. (1969)。邢臺縣志
  22. (1983)。溧陽縣續志
  23. (1976)。南召縣志
  24. (1964)。清高宗純皇帝實錄
  25. (1989)。靖安縣志
  26. (1983)。廬江縣志
  27. (1983)。會稽縣志
  28. (1970)。震澤縣志
  29. 徽州府志
  30. (1985)。太湖縣志
  31. (1976)。昌邑縣志
  32. 明武宗實錄
  33. 明神宗實錄
  34. (1975)。涇縣志
  35. (1967)。福寧府志
  36. (1975)。商水縣志
  37. (1983)。溧陽縣志
  38. (1976)。廣靈縣志
  39. (1969)。贊皇縣志
  40. 光化縣志
  41. (1989)。玉山縣志
  42. (1970)。崇陽縣志
  43. (1989)。萬載縣志
  44. (1968)。夏津縣志
  45. (1975)。旌德縣志
  46. (1976)。廣靈縣補志
  47. (1983)。慶元縣志
  48. (1975)。黃巖縣志
  49. (1989)。廣信府志
  50. (1984)。鄢陵縣志
  51. 揭陽縣志
  52. (1989)。分宜縣志
  53. (1989)。奉新縣志
  54. 新昌縣志
  55. (1985)。太平縣志
  56. (1976)。長山縣志
  57. (1985)。廣德州志
  58. (1983)。潁上縣志
  59. (1987)。吳江縣志
  60. 常熟縣志
  61. (1957)。奉化縣志
  62. (1983)。衢州府志
  63. (1992)。崇明縣志
  64. (1970)。狄道州志
  65. 明英宗實錄
  66. (1983)。金山縣志
  67. (1983)。紹興府志
  68. (1967)。景東縣志稿
  69. (1970)。義烏縣志
  70. (1967)。續修興業縣志
  71. (1989)。萬安縣志
  72. 丹徒縣志
  73. (1985)。東流縣志
  74. (1970)。金華縣志
  75. (1985)。蒙城縣志
  76. 汝州志
  77. (1976)。杞縣志
  78. (1967)。直隸南雄州志
  79. 新城縣志
  80. (1970)。嘉善縣志
  81. (1968)。薊州志
  82. (1989)。上猶縣志
  83. (1962)。明太祖實錄
  84. (1989)。湖口縣志
  85. (1983)。廬陵縣志
  86. (1992)。上海縣志
  87. (1989)。上高縣志
  88. (1985)。句容縣志
  89. (1968)。重修泰安縣志
  90. (1968)。南皮縣志
  91. (1985)。涇縣續志
  92. (1984)。宿松縣志
  93. 清穆宗毅皇帝實錄
  94. 武寧縣志
  95. (1962)。續溪縣志
  96. 大清宣統政紀實錄
  97. (1968)。光緒武進陽湖縣志
  98. (1974)。銅陵縣志
  99. (1987)。鹽城縣志
  100. 清德宗景皇帝實錄
  101. (1967)。臨桂縣志
  102. (1976)。平原縣志
  103. (1989)。石城縣志
  104. 清宣宗成皇帝實錄
  105. (1976)。扶溝縣志
  106. (1968)。趙州志
  107. (1970)。德化縣志
  108. 尉氏縣志
  109. (1989)。貴溪縣志
  110. 潮陽縣志
  111. (1968)。興化府莆田縣志
  112. (1985)。霍邱縣志
  113. (1975)。長沙縣志
  114. (1983)。石埭縣志
  115. 明于慎行。榖城山館文集
  116. 明方孝孺(1983)。遜志齋集
  117. 明王世貞。弇州續稿
  118. 明王襞。東崖先生遺集
  119. 明田藝蘅(1992)。留青日札
  120. 明申時行。申文定公賜閒堂集
  121. 明余繼登。淡然軒集
  122. 明吳子玉。大鄣山人集
  123. 明吳寬。家藏集
  124. 明李東陽。文後稿
  125. 明李開先(1959)。閒居集
  126. 明李維楨。大泌山房集
  127. 明邵寶。容春堂續集
  128. 明徐渭(1977)。徐文長逸稿
  129. 明陳子龍(1977)。安雅堂集
  130. 明程敏政。篁墩文集
  131. 明劉元卿。劉聘君全集
  132. 明歐陽德。歐陽南野先生文集
  133. 明鄭曉。端簡鄭公文集
  134. 明謝肇淛。小草齋文集
  135. 明羅欽順。整菴存稿
  136. 清蔡清(1976)。虛齋蔡先生文集
  137. 清魏禧。魏叔子文集外篇
  138. 清魏禧(1973)。魏叔子日錄
  139. 〈明〉汪道昆。太函集
  140. 山田賢(1999)。中國明清時代「地域社會論」研究的現狀與課題。暨南史學,2,45-49。
  141. 毛紀。鼇峰類稿
  142. 毛澄。三江遺稿
  143. 王九思(1976)。渼坡集
  144. 王价(1994)。新中國出土墓誌‧河南(一)下冊
  145. 王定璋(1994)。中國古代敬老養老風俗
  146. 王越(1970)。黎陽王襄敏公集
  147. 朱一桂(1991)。江西出土墓誌選編
  148. 何塘。柏齋集
  149. 佚名(1994)。新中國出土墓誌‧河南(一)下冊
  150. 吳中行。賜餘堂集
  151. 吳宗器(1976)。莘縣志
  152. 呂柟。涇野先生文集
  153. 李春芳。貽安堂集
  154. 李嗣京(1967)。冊府元龜
  155. 來儼然。自愉堂集
  156. 周瑛。翠渠摘稿
  157. 季道統(1994)。新中國出土墓誌‧河南(一)下冊
  158. 邱仲麟(2000)。誕日稱觴─明清社會的慶壽文化。新史學,11(3),101-156。
  159. 姜寶。姜鳳阿文集
  160. 胡纘宗。鳥鼠山人小集
  161. 夏鍭。夏赤城先生文集
  162. 孫樓。孫百川先生文集
  163. 孫鏊。端峰先生松菊堂集
  164. 孫繼皋。宗伯集
  165. 徐問。山堂續稿
  166. 殷士儋。金輿山房稿
  167. 崔桐。崔東洲集
  168. 張悅。定庵集
  169. 郭子章。蠙衣生粵草
  170. 陳卜。過菴遺稿
  171. 陳堯。梧岡文正續兩集合編
  172. 陳棐。陳文岡先生文集
  173. 陸文衡(1969)。嗇菴隨筆
  174. 傅鳳翔(1956)。皇明詔令
  175. 彭時(1965)。彭文憲公筆記
  176. 彭韶。彭惠安集
  177. 馮皋謨。豐陽先生集
  178. 馮琦(1970)。北海集
  179. 溫純。溫恭毅集
  180. 趙之德(1996)。洛陽新獲墓誌
  181. 劉初東(1994)。新中國出土墓誌‧河南(一)下冊
  182. 歐陽鐸。歐陽恭簡公遺集
  183. 蔣冕。湘皋集
  184. 鄭岳(1970)。鄭山齋先生文集
  185. 鄭若庸。蛣蜣集
  186. 鄧元錫。潛學編
  187. 魯鐸。魯文恪公集
  188. 穆文熙。穆考功逍園集選
  189. 韓邦奇。苑洛集
  190. 嚴果(1997)。天隱子遺稿
  191. 嚴寶善(1994)。販書經眼錄
  192. 顧鼎臣。顧文康公文草
被引用次数
  1. 邱仲麟(2005)。敬老適所以賤老—明代鄉飲酒禮的變遷及其與地方社會的互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1),1-79。
  2. (2024)。飲食與延壽:民國時期上海地區對老人養生議題之討論。中國飲食文化,20(2),135-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