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王國維〈北伯鼎跋〉看周初“邶入於燕”的史事

并列篇名

A Study of Some Historical Events during the Shang to Zhou Transition in Light of Wang Guowei's "Postscript to the Bei Bo Ding"

DOI

10.6253/ntuhistory.2003.31.01

作者

陳致(Zhi Chen)

关键词

王國維 ; 邶國 ; 武庚 ; 燕匽國 ; 金文 ; State of Bei ; Wu Geng ; Wang Guowei ; Shang and Zhou Transition ; Bronze Inscriptions

期刊名称

臺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1期(2003 / 06 / 01)

页次

1 - 4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王國維在〈北伯鼎跋〉中,因北國銅器出於河北而提出「邶即燕,鄘即魯」的重要論斷,然徵之商周史事,紂子武庚與三監據以叛之地,不當遠自燕魯求之,故陳夢家復提出「邶入於燕」的主張。本文考察王國維與陳夢家二氏所據以論斷之證據,又根據上世紀後來發現的考古與古文字資料,指出邶國始封仍在朝歌之北故殷之地,武庚與三監之亂起,國與殷遺俱移,先徙入商奄之地,復遁「入於燕」。至召公北定燕地,殷遺之叛始平,其子亦獲封於燕。

英文摘要

Wang Guowei, in his ”Postscript to Bei Bo Ding”, identifies the state of Bei with the state of Yan, the early Chou state founded by Duke of Shao. While supplying us with a new vision of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states of Yan and Bei, Wang's theory offers no explanation as to why the state of Yan would also be named Bei, and how Wu Geng, the crown heir of Di Xin, the last king of Shang, would have been related to Yan. Chen Mengjia locates the State of Bei at a place north of Zhaoge but within the former domain of the Yin. He also postulates that the state of Bei was moved to Yan, in modern Hebei, after the Duke of Zhou and King Cheng's suppression of the rebellion led by Wu Geng. This paper reviews the literature and various sources regarding the State of Bei and the founding of the State of Yan since Wang Guowei published his celebrated paper. While partly agreeing with Chen Mengjia's opinion that the state of Bei moved to the location of Yan,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first place where Wu Geng took refuge after his defeat in the rebellion was not modern Hebei, but modem Shandong. He fled to the north after his second failure, in the rebellion of Eastern States of the Shang. From reading bronze inscriptions and consulting historical records, one sees that the rebellion of Wu Geng was not put down until fairly late. Yan was a place both of origin and of refuge for the Shang people. Duke of Shao adopted the place name Yan for his state partly for the sake of pacifying the Shang loyalist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竹書記年。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2. 清 雷學淇(1995)。續修四庫全書、第 176 冊。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
  3. 《韓非子‧說林子》(1986)。韓非子集解。上海:上海書店。
  4. Chen Zhi(1999).Monumenta Serica 47.
  5. Chen Zhi(1999).A New reading of Yen-yen, Mao 28 of the Book of songs,T'oung Pao 85.1.Netherlands:Leiden.
  6. 丁 山(1988)。商周史料攷證。北京:中華書局。
  7. 丁山。甲骨文所見氏族及其制度
  8.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2001)。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
  9. 于省吾(1972)。從甲骨文看商代的農墾殖
  10.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管理處,房山縣文教局,琉璃河考古工作隊(1974)。北京附近發現的西周奴隸殉葬墓
  11.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管理處,房山縣文教局,琉璃河考古工作隊(1984)。1981-1983 年琉璃河西周燕國墓地發掘簡報
  12.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管理處,房山縣文教局,琉璃河考古工作隊(1990)。北京琉璃河 1193號大墓發掘簡報
  13.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研究所(1980)。小屯南地甲骨,922-923。
  14.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研究所編(2001)。殷周金文集成釋文
  15. 中譯修訂稿(2002)。陸曉光主編。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16. 尹盛平(1993)。新出太保銅器銘文及周初分封諸侯授民問題。西周史論文集
  17. 孔潁達注(1963)。尚書注疏及補正。台北:世界書局。
  18. 方濬益(1976)。綴遺齋器考釋。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
  19. 王引之(2000)。經義述聞。南京:江蘇古藉出版社。
  20. 王采枚(1995)。論周初封燕及其相關問題。陳光匯編,《燕文化研究論文集》,151-152。
  21. 王國維(1959)。觀堂集林。北京:中華郵局。
  22. 王燦熾(1981)。中國地方史志通訊。北京:
  23. 正義引。楊寬
  24. 正義引 、皇甫謐(1998)。帝王世紀。濟南:齊魯書社。
  25. 正義引 、徐宗元。帝王世紀輯存
  26. 何建章(1992)。戰國策注釋。北京:中華書局。
  27. 吳式芬(1993)。攗古錄。揚州:廣陵書局影清刊本。
  28. 吳澤主編(1985)。王國維全集‧書信
  29. 呂氏春秋校釋(1984)。呂氏春秋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
  30. 宋康王(1631)。史記
  31. 李學勤(1990)。遼寧出土青銅器與周初的燕。新出青銅器研究,47
  32. 李學勤,〈長子、中子和別子〉(2001)。故宮博物院刊,3(6)
  33. 杜正勝(1992)。古代社會與國家。台北:允晨文化實業。
  34. 杜克海姆, E. Durkheim , 莫斯, M. Mauss(1903).De quelques formes primitives de classification: contribution a letude des representations collectives,"Annee Sociologique".Paris:Rodney Needham.
  35. 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
  36. 金岳(1995)。滹沱河商族方國考 -- 論燕初併滅商族方國。文物春秋,2,59-69。
  37. 金景方(1978)。中華文史論叢。北京:中華書局。
  38. 侯仁之。論北京建城之始。王夢旦編,《金文論文選》 第 1輯,2(86)
  39. 契居番。路史‧國名紀
  40. 帝王世紀。帝王世紀輯存
  41. 唐蘭說見丁山(1988)。甲骨文所見民族及其制度。北京:中華郵局。
  42. 孫詒讓(1986)。墨子閒詁。上海:上海書店。
  43. 孫稚雛(1981)。古文字研究,第 5輯
  44. 容庚(1973)。商周羿器通考。臺北:大通書局。
  45. 徐宗元(1964)。帝王世紀輯存。北京:中華郵局。
  46. 殷瑋璋(1991)。考古學報
  47. 殷瑋璋 、曹淑琴(1991)。周初太保器綜合研究
  48. 班固(1962)。漢書。北京:中華郵局。
  49. 馬王堆漢墓帛書(1976)。第三編、冊一。北京:文物出版社。
  50. 高鴻晉(1974)。金文詁林。香港中文大學。
  51. 陜西歷史博物館編(1993)。西周史論文集,872-887。
  52. 常徵。召公封燕及燕都考 : 兼辦燕山、燕易王、燕昭王。燕文化研究論文集,133-134。
  53. 張亞初(1993)。太保壘、盉銘文的再探討
  54. 張懋鎔(1991)。史密簋與西周鄉遂制度一附論「周禮在齊」
  55. 許倬雲(1993)。西周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56. 許慎(1963)。說文解字。北京:中華郵局。
  57. 郭仁、田敬東(1995)。琉璃河商周遺址為周初燕都說。陳光匯編,《燕文化研究論文集》,123
  58. 郭沫若(1963)。跋江陵與壽縣出土鋼器群
  59. 郭沫若(1961)。輔師嫠簋考釋。收入 《文史論集》
  60. 陳 平。克罍、克盉銘文及其有關問題。燕文化研究論文集,266-277。
  61. 陳 槃。第 2 冊
  62. 陳公柔、李學勤、劉雨、杜迺松、孫華等(1989)。北京琉璃河出土西周有銘銅器座談紀要
  63. 陳壽(1980)。考古與文物
  64.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
  65.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王夢旦編金文論文選第 1 輯,1(7)
  66. 陳夢家。王夢旦編,金文論文選第 1 輯
  67.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王夢旦編,金文論文選 第 1 輯,2,86-87。
  68. 陳夢家(1936)。燕京學報
  69. 陳夢家(1968)。西周綱器斷代。王夢旦編,《金文論文選》,3
  70. 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
  71. 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第 5 冊
  72. 傅斯年(1935)。慶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北京:國立中央研究院。
  73. 博斯年(1930)。大東小東說。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101-102。
  74. 彭裕商(1998)。考古與文物
  75. 程長新(1983)。北京順義縣牛欄山出土一組周初帶銘銅氣
  76. 黃懷信 、張懋鎔 、田旭東撰(1995)。逸周書彙校集注,545-546。
  77. 楊柏峻(1983)。春秋左傳汪。北京:中華郵局。
  78. 楊寬(1999)。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79. 葛英會。燕國的部族及部族聯合。燕文化研究論文集
  80. 漢書‧楚元王傳(1970)。移讓太常博士書。北京:中華書局。
  81. 銘文云。「天子觚」
  82. 劉 恕。資治通鑑外紀。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明刊本。
  83. 劉 鹗(1959)。鐵雲藏龜。台北:廣文印書館。
  84. 劉起釪謂(1991)。《古史續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85. 劉起釪謂。劉起釪,〈周初的「三監」與邶鄘衛三國及康叔的封地問題〉
  86. 劉體智(1979)。小校經閣金石文字。臺北:大通書局。
  87. 鄭玄 、阮元校刻(1980)。詩邶鄘謂譜。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295。
  88. 魯公鼎,陳夢家。周公作文王鼎
  89. 錢穆(2001)。史記地名考。北京:商務印書館。
  90. 錢穆(1990)。先泰諸子繁年。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
  91. 鍾柏生(1989)。殷商卜辭地理論叢‧卜辭中所見殷王田獵地名考。臺北:藝文印書館。
  92. 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
  93. 羅振玉(1968)。貞松堂集古遺文。香港:崇基書店。
  94. 譚其驤(1982)。中國歷史地圖集,第 1 冊,13-14。
  95. 酈道元(1935)。水經注。上海:商務印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