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歷史未停滯:從中國社會史分期論爭看全漢昇的唐宋經濟史研究
|
并列篇名
|
History was Not in Stagnation: Understanding Chuan Han-sheng's Study of Tang-Song Economic History by the Controversy over the Stage-Division of Chinese Social History
|
DOI
|
10.6253/ntuhistory.2005.35.01
|
作者
|
梁庚堯(Ken-Yao Liang)
|
关键词
|
全漢昇 ; 唐宋經濟史研究 ; 中國社會史分期 ; 中國歷史停滯論 ; 社會史論戰 ; 史學思想 ; 現代中國史學 ; Chuan Han-sheng ; Study on Tang-Song Economic History ; Historical Thought ; The Stage-Division of Chinese Social History ; Chinese Social History Controversy ; The Views on the Stagnation of Chinese History ; Co
|
期刊名称
|
臺大歷史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35期(2005 / 06 / 01)
|
页次
|
1
-
53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文著重在探討全漢昇的史學研究對於時代的回應,以了解這位傑出的經濟史學者與二十世紀中國史學發展演變的關聯。全漢昇的唐宋經濟史研究,可以說是陶希聖與傅斯年兩人學風的結合。他的研究在工夫上是踏實的,在方法上是嚴謹的,可是卻不僅僅是就史料以探史實而已。他所得到的結論,糾正了當時知識界對中國歷史演變的誤解。這種誤解以唯物史觀為認識中國歷史的基礎,因民國二十年至二十二年的中國社會史論戰而大為流行,雖然有各種不同的講法,但多將中國歷史從戰國以後到近代以前視為一個階段,而將歷史上這段時期的社會看成是停滯而沒有明顯變動的。這樣的誤解,導源於對中國歷史沒有下過踏實工夫的研究,而只套用外國的理論。曾參與中國社會史論戰的陶希聖對此有所領悟,而改弦更張,在作於民國二十二年的〈中國社會史叢書刊行緣起〉裡,強調從史料下工夫的重要,正是對當時知識界盛行藉唯物史觀來了解中國歷史的嚴厲批評。而他的這項主張,和傅斯年發表於民國十七年的〈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所提倡的研究態度,有可以接合之處。所不同的是,陶希聖對中國歷史上的社會究竟如何演變的問題,仍然至為關切。全漢昇深受陶希聖與傅斯年的影響,以踏實嚴謹的態度研究唐宋經濟史,得出唐代中葉以前和唐代中葉以後是兩個不同階段社會的看法,對停滯論者做了有力的反駁。
|
英文摘要
|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Chuan Han-sheng (全漢昇) responded to his time, thereby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is excellent economic historian and the evolution of historiography in China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re are two main problems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 (1) How the attitude and style of Chuan Han-sheng's study of Tang-Song economic history was influenced by Tao Hsi-sheng (陶希聖) and Fu Ssu-nien (傅斯年). (2) How Chuan Han-sheng's viewpoint on Tang-Song (唐-宋) economic history constituted a refutation of the theory of Chinese Marxist historians, who advocated that there was a prolonged stagnation in Chinese social history from the third century B.C.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歷史學
|
参考文献
|
-
鄧廣銘(1996)。懷念我的恩師傅斯年。臺大歷史學報,20,1-18。
連結:
-
(1933)。《中國社會史論戰》第4輯。讀書雜誌,3(3、4)
-
(1932)。《中國社會史論戰》第1輯。讀書雜誌,1(4、5)
-
(1978)。兩宋田賦制度。臺北:食貨出版社。
-
(1969).Medieval Cities: Their Origins and the Revival of Trad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32)。《中國社會史論戰》第2輯。讀書雜誌,2(2、3)
-
(1932)。《中國社會史論戰》第3輯。讀書雜誌,2(7、8)
-
(1990)。中國社會史的論戰。上海:上海書店。
-
Arif Dirlik(1976).The Limit of Change: Essays on Conservative Alternatives in Republic China.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Arif Dirlik(1978).Revolution and History: The Origins of Marxist Historiography in China, 1919-1937.Berkeley‧Los‧Angeles‧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Fan-sen Wang(2000).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大事記編輯小組(1998)。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年大事記。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內藤虎次(1969)。內藤湖南全集。東京:筑摩書房。
-
日野開三郎(1934)。北宋時代における貨幣經濟の發達と國家財政との關係についての一考察。歷史學研究,2(4)
-
日野開三郎、高叔康(1935)。北宋時代銅鐵錢的鑄造額。食貨,2(1),21-43。
-
王業鍵(1985)。全漢昇在中國經濟史研究上的重要貢獻。食貨,14(11、12),1-14。
-
王學珍、郭建榮(2000)。北京大學史料第二卷(1912~1937)。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加藤繁、周乾濚(1937)。宋金貿易論。食貨,5(9),10-29。
-
加藤繁、傅安華(1934)。唐代絹帛之貨幣用途。食貨,1(2),14-27。
-
白鋼(1984)。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問題論戰的由來與發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皮倫(1944)。評陶希聖武仙卿著南北朝經濟史。文史雜誌,4(5、6),52-56。
-
全漢昇(1936)。清末反對西化的言論。嶺南學報,5(3、4)
-
全漢昇(1935)。清末的「西學源出中國說」。嶺南學報,4(2)
-
全漢昇(1935)。宋代東京對於杭州都市文明的影響。食貨,2(3),31-34。
-
全漢昇(1976)。中國經濟史研究。香港:新亞研究所。
-
全漢昇(1972)。中國經濟史論叢。香港:新亞研究所。
-
全漢昇(1935)。南宋杭州的外來食料與食法-南宋都市間的關係之一。食貨,2(2),42-44。
-
全漢昇(1935)。鬼子市與黑市。食貨,1(8),17。
-
全漢昇(1935)。中古佛教寺院的慈善事業。食貨,1(4),1-7。
-
全漢昇(1934)。中國廟市之史的考察。食貨,1(2),28-33。
-
全漢昇(1989)。第一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全漢昇(1967)。《大陸雜誌史學叢書》第2輯第2冊。臺北:大陸雜誌社。
-
全漢昇(1936)。清末西洋醫學傳入時國人所持的態度。食貨,3(12),43-53。
-
全漢昇(1988)。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
-
全漢昇(1978)。中國行會制度史。臺北:食貨出版社。
-
全漢昇(1935)。宋代女子的職業與生計。食貨,1(9),5-10。
-
全漢昇(1984).The Changing Role of Copper Cash and Silver in the Public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from the Northern Sung to the Ming Period.
-
全漢昇(1934)。宋代都市的夜生活。食貨,1(1),23-28。
-
全漢昇(1942)。秦漢以後的社會是停滯不進的嗎?。文史雜誌,2(5、6)
-
全漢昇(1998)。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週年紀念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全漢昇院士治喪委員會(2002)。故中央研究院院士全漢昇先生事略。國史館館刊,33,261-265。
-
何格恩(1937)。唐代嶺南的虛市。食貨,5(2),35-37。
-
何茲全(1949)。東晉南朝的錢幣使用與錢幣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4,21-56。
-
何茲全(1934)。魏晉時期莊園經濟的雛形。食貨,1(1),6-10。
-
何茲全(1988)。悼念我師陶希聖先生。傳記文學,53(2),56-58。
-
何漢威(2002)。中央研究院院士全漢昇先生傳。新亞研究通訊,15,4-6。
-
何漢威(2001)。薪火集:傳統與近代變遷中的中國經濟:全漢昇教授九秩榮慶祝壽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
-
何漢威(2002)。全漢昇與中國經濟史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3,146-149。
-
吳安家(1987)。三十年代學者有關「封建制度」的論戰(下)。東亞季刊,19(1),72-89。
-
吳安家(1987)。三十年代學者有關「封建制度」的論戰(上)。東亞季刊,18(4),23-52。
-
吳宗汾(1974)。十年來之中國經濟,1936-1945。臺北:文海出版社。
-
呂振羽(2001)。呂振羽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李木妙(1986)。全漢昇。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2,53-68。
-
李木妙(1991)。享譽中外的中國經濟史家-全漢昇教授生平及其著述。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會刊,4、5,109-118。
-
李旭(1934)。魏晉南北朝時政治經濟中心的轉移。食貨,1(1),11-13。
-
李泉(2000)。傅斯年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
-
李麥麥(1932)。中國封建制之崩潰與專制君主制之完成。讀書雜誌,2(11、12)
-
周筠溪(1936)。西漢財政制度之一斑。食貨,3(8),8-36。
-
武仙卿(1934)。魏晉時期社會經濟的轉變。食貨,1(2),1-13。
-
武仙卿(1937)。隋唐時代揚州的輪廓。食貨,5(1),7-25。
-
長春藤書坊中國通史集論編輯小組(1972)。中國通史集論。臺北:長春藤書坊。
-
胡伊默(1970)。中古歐洲社會經濟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胡秋原(1932)。專制主義論。讀書雜誌,2(11、12)
-
范石軒(1936)。漢代的徭役及人頭稅。食貨,3(7),35-39。
-
徐素貞(1989)。「食貨半月刊」研究(一九三四~一九三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
馬承風(1935)。從西周到隋初之一千七百餘年的經濟轉移。食貨,2(9),28-38。
-
馬非百(1935)。秦漢經濟史資料(手工業)。食貨,2(8),22-33。
-
馬非百(1936)。秦漢經濟史資料(七)-租稅制度。食貨,3(9),9-33。
-
馬非百(1935)。秦漢經濟史資料(貨幣制度)。食貨,3(2),2-25。
-
馬非百(1935)。秦漢經濟史資料(農業)。食貨,3(1),9-31。
-
馬非百(1935)。秦漢經濟史資料(商業)。食貨,2(10),7-32。
-
張家駒(1935)。南宋兩浙之鹽政。食貨,1(6),19-25。
-
張家駒(1935)。宋室南渡後的南方都市。食貨,1(10),36-43。
-
張家駒(1936)。宋室南渡前夕的中國南方社會。食貨,4(1),28-41。
-
梁庚堯(2003)。結網二編。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
陶希聖(1935)。編輯的話。食貨,1(9),53。
-
陶希聖(1935)。戰國至清代社會史略說。食貨,2(11),17-19。
-
陶希聖(1935)。五代的都市與商業。食貨,1(10),31-35。
-
陶希聖(1972)。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食貨出版社。
-
陶希聖(1970)。潮流與點滴。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
陶希聖(1935)。編輯的話。食貨,3(1),38。
-
陶希聖(1972)。中國社會之史的分析。臺北:食貨出版社。
-
陶希聖(1935)。編輯的話。食貨,2(5),40。
-
陶希聖(1936)。編輯的話。食貨,3(12),56。
-
陶希聖(1971)。中國社會與中國革命。臺北:食貨出版社。
-
陶希聖(1936)。冀筱泉著中國歷史上的經濟樞紐區域。食貨,4(6),40-43。
-
陶希聖、武仙卿(1979)。南北朝經濟史。臺北:食貨出版社。
-
陶希聖、鞠清遠(1968)。唐代經濟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傅安華(1935)。唐代官僚地主的商人化。食貨,1(6),15-18。
-
傅安華(1937)。關於奴隸社會理論的幾個問題。食貨,5(6),11-21。
-
傅安華(1936)。東漢社會之史的考察。食貨,3(10),1-9。
-
傅斯年(1980)。傅斯年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傅筑夫(1987)。中國經濟史論叢。臺北:谷風出版社。
-
程維新(1935)。宋代廣州市的對外貿易的情形。食貨,1(12),26-31。
-
黃君默(1937)。元代之鈔幣制度-元代貨幣論之二。食貨,6(1),19-23。
-
黃君默(1936)。兩漢的租稅制度。食貨,3(7),30-35。
-
黃君默(1936)。唐代的貨幣。食貨,4(11),1-15。
-
漆俠(1988)。兩宋政治經濟問題。上海:知識出版社。
-
趙慶河(1995)。讀書雜誌與中國社會史論戰(一九三一~一九三三)。臺北:稻禾出版社。
-
劉道元(1935)。商鞅變法與兩漢田賦制度。食貨,1(3),1-13。
-
劉道元(1978)。中國中古時期的田賦制度。臺北:食貨出版社。
-
劉道元(1994)。九十自述。臺北:龍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劉樊(1936)。五代的錢幣。食貨,4(2),20-34。
-
歐陽哲生(1996)。傅斯年與北京大學-紀念傅先生一百周年紀念。傳記文學,69(2),16-22。
-
鄭學稼(1965)。「社會史論戰」的起因和內容。臺北:中華雜誌社。
-
黎志剛、林燊祿(1986)。全漢昇院士。漢學研究通訊,5(1),12-15。
-
戴振輝(1935)。五代貨幣制度。食貨,2(1),16-20。
-
鞠清遠(1978)。唐代財政史。臺北:食貨出版社。
-
鞠清遠(1978)。唐宋官私工業。臺北:食貨出版社。
-
鞠清遠(1936)。唐宋時代四川的蠶市。食貨,3(6),28-34。
-
鞠清遠(1935)。南宋官吏的私營工商業-讀朱文公集隨筆。食貨,2(8),37-39。
-
韓克信(1935)。兩漢貨幣制度。食貨,1(12),8-21。
-
蘇雲峰(2004)。清華大學師生名錄資料彙編,1927-1949。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顧潮(1993)。顧頡剛年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被引用次数
|
-
陳慈玉(2007)。全球化的省思—全漢昇與近代中國經濟史研究。臺大歷史學報,39,77-106。
-
劉光臨(2013)。傳統中國如何對流通商品徵稅─關於宋代和晚清商稅徵收的比較研究。臺大歷史學報,52,145-249。
-
徐兆安(2022)。古老的社會幽靈:陶希聖與王亞南的社會科學官僚論。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4(3),425-464。
-
(2007)。禮律研社會—陶希聖研究中國社會史的歷程。新史學,18(1),1-60。
-
(2009)。民國六十年間的明史研究:以政治、社會、經濟史研究為主(中)。明代研究,13,187-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