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中國古代的貨幣區系、黃金流動與市場整合

并列篇名

Currency Areas, Circulation of Gold and the Integration of Markets in Ancient China

DOI

10.6253/ntuhistory.2005.36.06

作者

陳彥良(Yeng-Liang Chen)

关键词

貨幣區 ; 黃金 ; 市場整合 ; 戰國 ; 經濟史 ; the Warring States ; currency area ; gold ; integration of market ; common currency

期刊名称

臺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6期(2005 / 12 / 01)

页次

217 - 26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春秋以前中國貨幣制度之發展已頗成熟。從春秋到戰國時期,貨幣的流通呈現出多元的形式,包含以三晉地區的布幣,東方齊、燕的刀幣,西方周、秦地區的圓錢,以及南方楚國的以銅貝為主的貨幣系統等四種。戰國後期由於跨國交易的拓展和延伸,四個不同貨幣區塊彼此逐漸相互匯流,加上此時黃金躍身成為戰國列國共同的貨幣,古代經濟世界遂發生了更根本性的變化。 先秦黃金產於南方,長江流域為主要產地。考古發現戰國時代做為交易媒介與貯藏之用的金版、金餅為數甚多。出土的戰國金版上呈現的鈐印文字和切成零細小塊的現象,以及伴隨出土為數不少之天平與砝碼,表示黃金不但做為長途貿易、巨額交易以及儲藏的可靠工具,同時也擔負了日常交易的貨幣職能。另一方面,先秦文獻亦見許多戰國黃金流動的史料或思想紀錄。黃金的越區流動,表明黃金已經成為跨國、跨區域市場的共同貨幣。 先秦黃金貨幣的確立,標誌著各個不同貨幣區之間分散割裂的市場限隔的打破,使得一個統一的貨幣體系得以形成。整個看來,戰國黃金具有的國際貨幣性質與發揮的作用,是中國古代經濟史的一個重要發展。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currency areas, gold circul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markets in ancient China.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ith the split-up of the country, different areas of currency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vast territory. The eminent four currencies were Bu (布幣) of ”three Tsins” (三晉), Dao (刀幣) of Ch'i (齊) and Yen (燕), Chien of Ch'in (秦) and Chou (周), and copper cowrie of Chu (楚). They were, namely, spade, knife, round coin and imitation cowry. By the end of the 3rd century B.C., market functions and the Ch'in laws helped to create a common currency in the former international market. That is, the circulation of gold superseded the four existing currencies, thereby forming a unitary market. The unitary market formed in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established the groundwork for the subsequent economic history in China.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on ward, the currency system gradually developed from separation to consolidation. The monetary partition was ended with the official introduction of gold and half tael coin (半兩錢) by the Ch'in government. My purpose here is to analyze the origins, courses and effects of the change of money institutions in ancient China. The formation of a unitary market and the appearance of a common currency are crucial issues in study of Chinese economic histor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1973)。考古
  2. 周左丘明(1980)。國語
  3. 周管仲(1983)。管子
  4. 周韓非(1980)。韓非子
  5. 東漢班固(1962)。漢書
  6. 唐孔穎達(1955)。毛詩正義
  7. 梁沈約(1974)。宋書
  8. 清段玉裁(1989)。說文解字注
  9. 清孫詒讓(1987)。墨子閒詁
  10. 清郭慶藩(1961)。莊子集釋
  11. 漢司馬遷(1959)。史記
  12. 漢劉向(1978)。戰國策
  13. 戰國孟子(1955)。孟子
  14. Mundell, Robert A.(1961).A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1(4)
  15. 于中航、賀傳芬(1999)。戰國金幣小議。中國錢幣,1999(2)
  16. 于柯(1962)。北京朝陽門外出土的戰國貨幣。考古,1962(5),255。
  17.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2004)。中國考古學.兩周卷
  18. 文物編輯委員會(1979)。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
  19. 王軍、朱京葛、喻戰勇(2005)。河南長葛出土加蓋戮記的楚「呈爰」。中國錢幣,2005(2)
  20. 王素芳、石永士(1992)。中國錢幣論文集(第二輯)
  21. 王素芳、石永士(1983)。試論「□」字刀化的幾個問題。考古與文物,1983(6)
  22. 王毓銓(1990)。中國古代貨幣的起源和發展
  23. 王穎(2004)。從包山楚簡看戰國中晚期楚國的社會經濟。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4(3)
  24. 王獻唐(1979)。中國古代貨幣通考
  25. 四川省博物館、青川縣文化館(1982)。青川縣出土秦更田律木牘。文物,1982(1)
  26. 白秦川(1997)。先秦貨幣二考。歷史研究,1997(2)
  27. 白秦川(1989)。聳肩尖足空首布起源於耒說。中國錢幣,1989(1)
  28. 石永士(1982)。中國考古學會第二次年會論文集
  29. 石永士(1989)。就燕下都出土的布幣範試談「安陽」布的幾個問題。中國錢幣,1989(1)
  30. 任乃強(1987)。華陽國志校補圖注
  31. 匡得鰲(1982)。浙江安吉發現「郢爰」。考古,1982(3)
  32. 后德俊(1997)。關於楚國黃金貨幣稱量的補充研究:從楚墓出土的三組有銘青銅砝碼談起。中國錢幣,1997(1)
  33. 后德俊(1995)。「糴種」考。中國農史,1995(4)
  34. 安志敏(1973)。金版與金餅─楚、漢金幣及其有關問題。考古學報,2,61-90。
  35. 朱活(1956)。文物
  36. 朱活(1958)。試論我國古代貨幣的起源。文物參考資料,1958(8)
  37. 朱活(1984)。古錢新探
  38. 何炳棣(2002)。有關《孫子》《老子》的三篇考證
  39. 何清谷(1996)。秦幣辨疑。中國錢幣,1996(2)
  40. 吳良寶(1998)。試論幾種平首布幣形制關係。江漢考古,1998(2)
  41. 吳連城(1958)。山西省芮城縣出土戰國的貨幣。文物參考資料,1958(5)
  42. 吳榮曾(2003)。秦漢時的行錢。中國錢幣,2003(3)
  43. 扶溝縣文化館、河南省博物館(1980)。河南扶溝古城村出土的楚金銀幣。文物,1980(10)
  44. 李家浩(1973)。試論戰國時期楚國的貨幣。考古,1973(3)
  45. 李祖德(1997)。試論秦漢的黃金貨幣。中國史研究,1997(1)
  46. 李滌生(1979)。荀子集釋
  47. 李學勤(2005)。中國古代文明研究
  48. 李學勤(1991)。東周與秦代文明
  49. 李學勤(1998)。中國錢幣論文集(3)
  50. 李學勤(1999)。沖繩出土明刀論介。中國錢幣,1999(2)
  51. 杜正勝(1992)。古代社會與國家
  52. 杜維善(2000)。半兩考.戰國時期半兩
  53. 汪慶正(1984)。中國歷代貨幣大系‧先秦貨幣
  54. 汪慶正(1965)。十五年來古代貨幣資料的發現和研究中的若干問題。文物,1965(1)
  55. 林巳奈夫(1968)。戰國時代の重量單位。史林,51(2)
  56. 咸陽市博物館(1973)。咸陽市近年發現一批秦漢遺物。考古,1973(8)
  57. 姚遷(1982)。江蘇盱南窯莊楚漢文物窖藏。文物,1982(11)
  58. 施正康(1995)。中國經濟通史
  59. 段渝(2004)。商代黃金製品的南北系統。考古與文物,2004(2)
  60. 秦暉(1993)。漢「金」新論。歷史研究,1993(5)
  61. 陝西省博物館文管會勘查小組(1974)。秦都咸陽故城遺址發現的窯址和銅器。考古,1974(1)
  62. 高至喜(1972)。湖南楚墓中出土的天平和砝碼。考古,1972(4)
  63. 高婉瑜(2003)。布幣流通的歷史解釋。中國錢幣,2003(2)
  64. 涂書田(1980)。安徽省壽縣出土一大批楚金幣。文物,1980(10)
  65. 張弛(1997)。論先秦刀布並行流通現象的產生與發展。中國錢幣,1997(4)
  66. 張鴻雁(1988)。春秋戰國城市經濟發展史論
  67. 許倬雲(1985)。中國上古史待定稿(3)
  68. 郭建邦(1986)。河南襄城出土一批古代金幣。文物,1986(10)
  69. 郭彥良(2004)。先秦黃金與國際貨幣系統的形成─黃金的使用與先秦國際市場。新史學,15(4),1-40。
  70. 郭樹金、楊宏偉(1998)。長平之戰遺址出土半兩錢分析。安徽錢幣,1998(1)
  71. 陳奇猷(1985)。呂氏春秋校釋
  72. 陳振裕(1988)。湖北秦漢半兩錢的考古發現與研究。江漢考古,1988(3),86。
  73. 陳爾俊(1995)。江蘇出土的楚國郢爰。考古,1995(3)
  74. 傅淑敏(1972)。祁縣下王莊出土的戰國布幣。文物,1972(4)
  75. 傅筑夫(1987)。中國經濟史論叢
  76. 傅築夫(1988)。中國經濟史論叢續編
  77. 彭信威(1988)。中國貨幣史
  78.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1991)。包山楚簡
  79. 童書業(1986)。中國手工業商業發展史
  80. 賀凌虛(1988)。商君書今詮今譯
  81. 項春松(1984)。內蒙古赤峰地區發掘的錢幣。考古,1984(2)
  82. 黃盛璋(1984)。關於圓餅金幣若干問題新考。考古與文物,1984(6)
  83. 黃盛璋(1989)。出土文獻研究論集
  84. 黃德馨(1996)。湖北出土的爰金為什麼這樣少。中國錢幣,1996(2)
  85. 黃錫全(2001)。先秦貨幣通論
  86. 黃錫全(1999)。「□比堂忻」應讀做「視金」。中國錢幣,1999(2)
  87. 黃錫全(2001)。先秦貨幣研究
  88. 黑光、朱捷元(1964)。陝西興平縣念流寨和臨潼縣武家屯出土古代金餅。文物,1964(7)
  89. 楊楓、羅運環(1997)。蟻鼻錢發微。中國錢幣,1997(1)
  90. 楊寬(1997)。戰國史
  91. 葉世昌(2002)。鏟形銅鑄幣在戰國時即已稱布。中國錢幣,2002(2)
  92. 裘錫圭。古文字論集
  93. 裘錫圭(1976)。近幾年來山西省出土的一些古代貨幣。文物,1976(10)
  94. 路遠、陳遵祥(1987)。首帕張堡窖藏秦錢清理報告。中國錢幣,1987(3)
  95. 鄒寶庫(1980)。遼陽出土的戰國貨幣。文物,1980(4)
  96.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1990)。睡虎地秦墓竹簡
  97. 趙德馨(2004)。論先秦貨幣的兩種體系─從貨幣文化的視角考察楚國與黃河流域各國貨幣的異同。江漢論壇,2004(9)
  98. 趙德馨(1996)。楚國的貨幣
  99. 劉向群(1965)。西安漢城發現一枚「郢爰」。文物,1965(1)
  100. 劉和惠(1987)。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一集)
  101. 劉和惠(2000)。關於郢爰一則史料辨誤。中國錢幣,2000(2)
  102. 劉宗漢(1993)。「□比堂忻」布新考。中國錢幣,1993(2)
  103.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1982)。廣西貴縣羅泊灣二號漢墓發掘簡報。考古,1982(4)
  104. 蔣若是(1994)。論秦半兩錢。華夏考古,1994(2)
  105. 鄭家相(1958)。中國古代貨幣發展史
  106. 鄭紹宗(1981)。河北省發現西漢金餅和元代銀錠。文物,1981(4)
  107. 戴志強、周衛榮(1995)。中國早期的稱量貨幣:青銅─長江下游地區出土青銅塊的科學驗證。中國錢幣,2
  108. 魏航空、方勍(1997)。楚國貝幣思考。江漢考古,1997(1)
  109. 羅運環(1995)。楚錢三考。江漢考古,1995(3)
  110. 譚維四、白紹芝(1983)。淺論曾侯乙墓的黃金製品。江漢考古,1983(3)
被引用次数
  1. 蔡佩玲、游逸飛、張莅、高震寰、林益德(2012)。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錢律》譯注。史原,復刊3期=24期,295-352。
  2. (2015)。譾論古代財產刑處罰方式的演變:以戰國後期至漢初為中心。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61,1-28。
  3. (2023)。黃金一斤值錢萬──漢代法律制度中的黃金問題。新史學,34(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