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抗戰前中日“廣田三原則”談判(1935~1936)-著重其背景、緣起與議題之探討

并列篇名

The Negotiations on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Hirota" and the Sino-Japanese Relation (1935~1936)

DOI

10.6253/ntuhistory.2006.37.04

作者

李君山(Chun-Shan Li)

关键词

中日關係 ; 廣田三原則 ; 廣田弘毅 ; 汪精衛 ; 張羣 ; 盧溝橋事變 ; Three Principles of Hirota 廣田三原則 ; Hirota Koki 廣田弘毅 ; Marco Polo Bridge Incident ; Sino-Japanese Relation ; crisis of north China ; Wang Ching-wei 汪精衛 ; Chang Chun 張羣

期刊名称

臺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7期(2006 / 06 / 01)

页次

217 - 26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廣田三原則」係1935年10月由日本外相廣田弘毅提出,目的是針對中國,重啟對話的一次攻勢。從「九一八」至「七七」(1931~1937)間雙方關係的波折來看,這次談判既是希望將所有「懸案」作整體性解決的最深刻的一次嘗試,也是彼此互動走入盡頭的險峻下坡。 本文針對此一談判的背景、綠起與議題作一剖析。強調:第一,三原則本是南京主動,目的在促成兩國中央的「直接交涉」、「一元外交」,以期使極度惡化的雙方關係能夠一舉正常化。第二,談判過程中,中、日兩方都顯現出所謂「二元政策」,也就是軟硬兩手、黑臉白臉的交替運用;反映的正是雙邊關係的圖窮匕現。第三,在最後階段,南京內部「和平派」地位已不再穩固;「一元外交」的推動始終夾雜著「促蔣出面」的呼聲,實際成為和、戰兩派的角力所在。這也構成此時南京政局的微妙內幕。 「廣田三原則」的提出與談判,乃是抗戰前的中日危機中,具有相當意義的一段過程。雙方都拿下「親善」假面,攤出各自底牌;針鋒相對程度迥非此前歷次談判所可比擬。正因如此,談判的破局,同步象徵著彼此互動已走到盡頭。於是,在日使離京後不過半年,盧溝橋事變發生,日軍「膺懲暴支」之聲就響徹雲霄了。

英文摘要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Hirota” were advanced by the Japan foreign minister Hirota Koki (廣田弘毅) in October, 1935. In negotiations with China, Japan planned to solve of Tokyo's so-called ”unsettled issu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erefore, both sides had a showdown during the process of negotiation and were highly agitated to the last negoti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is negotiations of in 1935~1936, starting with its background. The Nanjing government took the first action, and both sides were using a ”two hand” policy under the negotiations. In addition, the factions who supported war and those against it fiercely argued inside Nanjing in unbelievable circumstances. To an extent, the breakdown of this negotiation symbolizes that China and Japan had no way to solve their conflict but war. As a result, only half a year after the Japanese ambassador left Nanjing, the Marco Polo Bridge incident took place, Therefore, negotiations over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Hirota became a symbol showing that the Sino-Japanese relations were breaking down before the war.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李君山(2004)。1935年「華北自治運動」與中國派系之爭。臺大歷史學報,34
    連結:
  2. 革命文獻拓影,統一時期·華北局勢與對日交涉。蔣中正總統檔案,26
  3. (1964)。現代史資料。東京:???書房。
  4. 「領袖特交文電專案整理」:「侵擾熱河」、「迭肇事端」、「卵翼傀儡」。蔣中正總統檔案。
  5. 一週間國內外大事述要。國聞週報。
  6. (1988)。有關張羣出任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長期間,中日交涉的一組史料。民國檔案,2
  7. 「特交檔案分類資料.中日戰爭」:「國交調整」、「華北局勢」。蔣中正總統檔案。
  8. Crowley, James B.(1966).Japan's Quest for Autonomy: National Security and Foreign Policy, 1930-1938.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9. Snyder, Glenn H.,Paul Diesing(1977).Conflict Among Nation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0.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1981)。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緒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11. 中華民國外交問題研究會編(1966)。蘆溝橋事變前後的中日外交關係。中日外交史料叢編,4
  12. 戶部良一(2000)。日本陸軍と中國-「支那通」にみる夢と蹉跌。東京:株式會社講談社。
  13. 日本國際政治學會「太平洋戰爭原因研究部」編(1962)。太平洋戰爭への道。東京:朝日新聞社。
  14. 外務省編(1965)。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東京:外務省。
  15. 李玉貞譯(1991)。近代史資料。北京:
  16. 李炯喆(1987)。軍部の昭和史。東京:日本放送出版協會。
  17. 李義彬(1991)。南京國民政府的聯蘇制日方針。歷史研究,1
  18. 沈亦雲(1968)。亦雲回憶。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19. 沈雲龍編著(1976)。黃膺白先生年譜長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0. 周開慶(1985)。抗戰以前之中日關係。臺北:學生書局。
  21. 梁敬錞(1968)。廣田三原則-日本侵略華北史述(初稿)之五。傳記文學,12(4)
  22. 郭廷以編(1984)。中華民國史事日誌,3
  23. 陳公博原著、趙令揚編註、李鍔編註、汪瑞炯編註(1979)。苦笑錄-陳公博回憶,1925-1936
  24. 陳立夫(1977)。參加抗戰準備工作之回憶。近代中國,2
  25. 劉維開(1995)。國難期間應變圖存問題之研究。臺北:國史館。
  26. 鄭會欣(1984)。試論1935年白銀風潮的原因及其後果。歷史檔案,2
被引用次数
  1. 李君山(2006)。「九一八」後之熱河危機(1932-33)—國民政府決策及派系隔閡之探討。興大人文學報,37,261-294。
  2. 李君山(2009)。對日備戰與中蘇談判(1931-1937)。臺大歷史學報,43,8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