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山在瑤波碧浪中-總論明人的臺灣認識

并列篇名

Ming Conceptions of Taiwan: From Silhouettes to Islands

DOI

10.6253/ntuhistory.2007.40.04

作者

周婉窈(Wan-Yao Chou)

关键词

臺灣 ; 海禁 ; 夷洲 ; 流求 ; 琉球 ; 小琉球 ; 雞籠嶼 ; 澎湖彭湖 ; 海寇 ; 東番 ; Ming's conceptions of Taiwan ; Yi-chou ; Liu-ch'iu ; P'eng-hu ; pirates ; Tung-fan ; the VOC's occupation of Taiwan

期刊名称

臺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0期(2007 / 12 / 01)

页次

93 - 14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臺灣在明朝不是中國的領土,雖然距離沿海信地澎湖很近,但明朝人對臺灣的認識很不切合實際。這篇論文昌在探討明人的臺灣認識的情況,以及此一認識由粗淺的印象到具體接觸的演變過程。 正文分為五節。首先討論有關中文文獻之「夷洲」與「流求」的長年論爭,特別側重明人的理解。由於中國和琉球國(沖繩,今屬日本)往來密切,臺灣逐漸浮現在明人的視野中。在處理十五至十七世紀初環中國海域的人群活動時,我們必須了解:明朝實施海禁,以及其後的局部開放海禁(隆慶元年,1567)是整個歷史進程的大背景。第二至第五節分別探討外人對臺灣的「逐步」認識。起初明朝出使琉球的封舟把臺灣當成海上航行的定位指標。隨著海寇問題的深化及侵犯範圍的南移,臺灣成為海盜的據點或海外的巢穴(以被稱為「東番」的西南靠海地區為主)。在明朝禁止人民和日本貿易的時代,臺灣成為中日貿易的轉運點;日本人靚靚它,幾度想加以招撫,甚至于以佔領。面對日本的野心,明朝士大夫認為它是大明東南海防的最前線雖不必為我領土,但也不能為他人所佔。其後,到東方尋找貿易據點的荷蘭人原本對這個(群)島嶼不感興趣,但在古領彭湖不逆之後,最後還是決定白領大員,將臺灣帶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路向。 臺灣這個島嶼,不論亞洲大陸的統治者如何認識它-夷洲也好,流求也好,或竟皆不是,它的土著民兀自過著近乎與世隔絕的生活。然而,它的四周來自不同歷史脈絡的發展不容許它「自外」於這一切。外人對這個島嶼的認識,從海上航行中的某個角度看到它的側影,逐漸因為各種具體的接觸而認為它是二個島嶼,或三個島嶼,最後大約在荷蘭人白領後,臺灣在外人的視野中才變成南北連成一氣的島嶼。此後,臺灣捲入複雜的歷史進程中,原本「遺世獨立」的島民則被動地進到對他們而言全然陌生的世界中。

英文摘要

Taiwan was not part of the territory of Ming China, albeit very near the Pescadores (the P'eng-hu Islands), which was within the Chinese maritime patrol circle. Initially Ming people knew very little about the island of Taiwan, but as time progressed Taiwan gradually emerged in their mind with clearer and concrete images, though still far away from its real shape. This article aim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through which the Ming people formed their conceptions of Taiwan and the changes of these conceptions until the time when Taiwan was occupied by the Dutch. This article first discusses the centuries-old controversies concerning the islands of Yi-chou and Liu-ch'iu, with emphases on the Ming knowledge of Liu-ch'iu (the Ryukyu islands, now Okinawa prefecture, Japan). The Ming policy of banning maritime trade provides crucial background for understanding the human activities around the China Sea (East China Sea and South China Sea) du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15th to the early 17th century. The rest of this work establishes the following points: (1) Part of Taiwan (at most a silhouette) was used as ”landmark” by people on their danger-ridden way to the Ryukyu Islands. (2) During the times when southeast China coast was preyed upon by pirates, certain areas of Taiwan became the hideouts of those pirates. (3) Due to its good location, Taiwan became an important trading post for the illegal yet lucrativ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s a result Japan showed interest in Taiwan and attempted to conquer it, but to no avail. (4) For the scholars and officials concerned with the security of the southeast coast, Taiwan emerged as the front-line of naval defense. Although few proposed occupying Taiwan, they held that it should not to be taken by other powers. (5) In the early 17th century, the Dutch twice occupied the Pescadores, but failed in securing it as a VOC stronghold. The Dutch initially had little interest in Taiwan, but was persuaded to occupy the port of Ta-yuan (today's An-p'ing, Tainan, Taiwan) instead. Taiwan thus became a trding post and a colony of the VOC. Only years after the Dutch occupied Taiwan did the outside world come to know that Taiwan is a big island instead of consisting of two or three islands. After the Dutch occupation, the aboriginal peoples on the island were unknowingly involved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larger ”world”, of which they knew almost nothi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1964)。明世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 (1964)。明熹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3. (1964)。明神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4. (1964)。明穆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5. 元汪大淵著、蘇繼廎校釋(2000)。島夷誌略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6. 元脫脫(1985)。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7. 日石原道博(1996)。倭寇。東京:吉川弘文館。
  8. 明宋濂(1995)。元史。北京:中華書局。
  9. 明沈有容輯(1956)。閩海贈言。臺北:杭縣方氏慎思堂。
  10. 明沈有容輯(1959)。臺灣文獻叢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1. 明沈演。止止齋集。國家圖書館漢學中心。
  12. 明茅瑞徵(1966)。四部叢刊·三編·史部:皇明象胥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3. 明夏子陽、王士禎撰、黃潤華、薛英編(2000)。國家圖書館藏琉球資料匯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14. 明夏子陽、王士禎、屈萬里主編(1969)。明代史籍彙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5. 明張燮著、謝方點校(2000)。東西洋考。北京:中華書局。
  16. 明曹學佺。曹能始先生石倉全集(二十一)。內閣文庫。
  17. 明許孚遠。許敬庵先生敬和堂集:敬和堂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8. 明郭汝霖(1996)。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雜史類:重編使琉球錄。臺南:莊嚴文化。
  19. 明陳子龍輯(2002)。皇明經世文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 明陳侃(1966)。四部叢刊·三編·史部:使琉球錄·夷語夷字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1. 明楊英(1931)。延平王戶官楊英從征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2. 明葉向高(1994)。蒼霞草全集(八)。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
  23. 明董應舉(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崇相集。北京:北京出版社。
  24. 明鄭若曾(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鄭開陽雜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5. 明鄭若曾(1971)。鄭開陽雜著。臺北:成文出版社。
  26. 明鄭若曾(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鄭聞陽雜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7. 明鄭若曾、黃潤華、薛英編(2000)。國家圖書館藏琉球資料匯編:琉球圖說。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8. 明鄭舜功(1939)。日本一鑑·窮河話海。臺北:臺灣大學。
  29. 明蕭崇業、謝杰(1969)。使琉球錄。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0. 南朝宋范曄(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31. 唐魏徵(1987)。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32. 晉陳壽(1994)。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33. 清查繼佐(1966)。四部叢刊·三編·史部:罪惟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4. 清郁永河(1959)。臺灣文獻叢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5. 清徐葆光、黃潤華、薛英編(2000)。國家圖書館藏琉球資料匯編:中山傳信錄。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36. 清秦炯纂修(2000)。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31:詔安縣志。上海:上海書局出版社。
  37. 清張廷玉(2003)。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38. 清陳盛韶著、劉卓英標點(1983)。問俗錄。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39. 清黃叔璥(1957)。臺灣文獻叢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0. 清顧炎武(1996)。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天下郡國利病書。臺南:莊嚴文化。
  41. Blussé, Leonard,Marius P. H. Roessingh.(1984).A visit to the past: Soulang, a Formosan village anno 1623.Archipel,27
  42. Blussé, Leonard,Natalie Everts,Evelien Frech (eds.)(1999).The Formosan Encounter: notes on Formosa`s aboriginal Society: a selection of documents from Dutch archival sources.Taipei:Shung Ye Museum of Formosan Aborigines.
  43. 小島幸技(1989)。長崎代官村山等安―その愛と受難。長崎:聖母?騎士社。
  44. 干治士、葉春榮譯註(1994)。荷據初期的西拉雅平埔族。臺灣風物,44(3)
  45. 方豪(1969)。方豪六十自定稿。臺北:學生書局。
  46. 包樂史、劉序楓主編(2005)。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海洋史研究專題中心。
  47. 田中健夫(1966)。倭寇と勘合貿易。東京:至文堂。
  48. 向達校注(2006)。兩種海道針經。北京:中華書局。
  49. 江樹生譯(1985)。蕭壠城記。臺灣風物,35(4)
  50. 江樹生譯註(2003)。梅氏日記―荷蘭土地測量師看鄭成功。漢聲雜誌,132
  51. 呂理政、魏德文主編(2006)。經緯福爾摩沙―16~19世紀西方人繪製臺灣相關地圖。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
  52. 呂理政、魏德文主編(2006)。經緯福爾摩沙―16~19世紀西方人繪製臺灣相關地圖。臺北:南天書局。
  53. 村上直次郎譯注、中村孝志校注(1987)。バタヴイア城日誌。東京:平凡社。
  54. 周婉窈(2003)。陳第〈東番記〉-十七世紀初臺灣西南地區的實地調查報告。故宮文物月刊,241
  55. 周婉窈、李毓中、吳佰祿、石文誠編輯(2006)。艾爾摩莎:大航海時代的臺灣與西班牙。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
  56. 岩生成一(1941)。豐臣秀吉の臺灣島招諭計畫。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史學科研究年報,7
  57. 岩生成一(1934)。長崎代官村山等安の奎灣遠征と遣明使。臺北帝國大学文政學部史学科研究年報,1
  58. 岩生成一著、許賢瑤譯、村上直次郎、岩生成一、中村孝志、永積洋子著、許賢瑤譯(2001)。荷蘭時代臺灣史論文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59. 岩生成一、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編(1939)。創立三十年記念論文集。臺北: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協會。
  60. 凌純聲(1952)。古代閩越人與臺灣土著族。學術季刊,1(2)
  61. 格斯·冉福立、江樹生譯(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臺灣老地圖―論述篇。漢聲雜誌,106
  62. 格斯·冉福立、江樹生譯(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臺灣老地圖·圖版篇·解讀篇。漢聲雜誌,105
  63. 國史編纂委員會(1955)。朝鮮王朝實錄四。漢城:株式會社東國文化社。
  64. 張崇根(1991)。臺灣歷史與高山族文化。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
  65. 張增信(1988)。明季東南中國的海上活動。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66. 張增信、張炎憲主編(1988)。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67. 曹永和(1997)。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
  68. 曹永和(2000)。中國海洋史論集。臺北:聯經。
  69. 梁嘉彬、杜維運編(1976)。中國史學論文選集。臺北:幼獅文化。
  70. 許雪姬、Christine Vertente、吳密察主編(1991)。先民的足跡―古地圖話臺灣滄桑史。Knokke:Mappamundi。
  71. 許雪姬、Christine Vertente、吳密察主編(1991)。先民的足跡―古地圖話臺灣滄桑史。臺北:南天書局。
  72. 陳宗仁(2005)。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台灣早期史研究,1400~1700。臺北:聯經。
  73. 陳國棟(2005)。東亞海域一千年。臺北:遠流。
  74. 程紹剛譯註(2000)。荷蘭人在福爾摩莎。臺北:聯經。
  75. 詔安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1999)。詔安縣誌。北京:方志出版社。
  76. 黃寬重(1986)。南宋「流求」與「毗舍耶」的新文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7(3)
  77. 楊國禎(2003)。十七世紀海峽兩岸貿易的大商人―商人Hambuan文書試探。中國史研究,2
  78. 滿井錄郎、土井進一郎(1974)。新長崎年表(上)。長崎:株式會社長崎文獻會。
  7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2)。臺灣文獻叢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80. 盧嘉興(1961)。蚊港與青峯闕考。臺南文化,7(2)
被引用次数
  1. 陳芷凡(2008)。從東番到Formosa—試探〈東番記〉、〈福爾摩沙報告〉中的性別書寫。臺灣文學研究學報,6,75-101。
  2. 陳芷凡(2010)。海洋作為一種「視野」—台灣鄭和傳說中的文化他者與想像。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1,221-256。
  3. 洪健榮(2015)。清代臺灣方志輿圖的政治文化意識。輔仁歷史學報,35,153-206。
  4. 黃樹仁(2016)。望見流求:從福建沿海觀測紀錄論宋元明人的臺灣認識。成大歷史學報,50,37-84。
  5. (2014)。渡海東來忽幾秋:明清之際渡臺文士的見聞與際遇。臺灣文獻,65(2),115-157。
  6. (2016)。明朝晚期〈福建海防圖〉的繪製及其時代背景。臺灣史研究,23(3),1-42。
  7. (2019)。賊諜四出廣招徠:鄭氏諜報網、清帝國初期的東南海島認識與《臺灣略圖》。臺灣史研究,26(1),1-58。
  8. (2021)。福爾摩沙之源起與林氏侯登(Linschoten)的海誌(1540-1580 年代)。臺灣史研究,28(3),1-50。
  9. (2022)。流求與「流求論」。臺灣史研究,29(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