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做為蒙學與女教讀本的《孝經》-兼論其文本定位的歷史變化

并列篇名

The Evolution of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Elementary Education and the Shaping of Women

DOI

10.6253/ntuhistory.2008.41.01

作者

呂妙芬(Miaw-Fen Lu)

关键词

孝經 ; 蒙學 ; 女教 ; elementary education ; female education ;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期刊名称

臺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1期(2008 / 06 / 01)

页次

1 - 6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探討《孝經》做為蒙學和女教教材的情形,兼論《孝經》文本在中國歷史上的變化。全文從一史料現象談起,即男女傳記明載傳主接受《孝經》的數量,在歷時性變化上呈現逆反的趨勢。婦女傳記的情形呼應著我們的預期,顯示宋代以降有愈來愈多士人家庭以《孝經》教育女兒,同類史料在元明以降更激增;男性傳記卻相反,唐以前的記錄比元明以降更多,顯示《孝經》在近世逐漸淡出士人傳記書寫。本文試圖從《孝經》文本性質的變化,對此現象提出解釋,並探討《孝經》與近世蒙學和女教的關係。全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除了說明男女傳記資料記載傳主閱讀《孝經》的數量差異與變化外,也討論婦女與士人家庭教育、《孝經》與女性傳記書寫的關係,說明傳文中標榜婦女閱讀《孝經》等儒家正統典籍,除了記實,更具有象徵女德的意涵。 第二部分比較唐宋以前和元明以後《孝經》相關的史料內容,分析《孝經》文本性質在不同時代的變化。唐宋以前,《孝經》在政治與士人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頻繁出現在政治禮儀、教化、朝議辯論、宗教禮誦、驅鬼、醫療等場景,也與文人自我表述、警誡與書寫密切相關,展現多元豐富的樣貌。元明之後的《孝經》史料在樣貌上明顯較單純,但做為庶民教化與女教的史料大增,顯示該書已逐漸從朝廷政治核心舞臺淡出,轉向地方庶民教化的領域,主要以蒙書的姿態出現。因此,《孝經》在近世以士人為主的男性傳記中隱微化的現象,應反映著該書在政治與士人教育中地位的變化;而造成這種變化的主因之一便是《孝經》不再做為科舉的必試科目。 第三部分繼續討論《孝經》在明清蒙學中的地位。將首先說明研究傳統中國蒙學的困難與限制,再嘗試從兩個比較宏觀的角度-朱子理學所構想的為學次第及其影響,以及蒙學教材不斷推陳出新所造成的市場競爭-說明在近世較開放而多元的蒙學環境中,《孝經》所面臨的競爭及其維持不墜的原因。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oles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played in elementary and female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evolution of the text in Chinese history.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First, I point out an interesting phenomenon revealed in historical records. Namely, the way in which female biographies indicate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in female education during late imperial China. Interestingly, male biographies demonstrate the opposite trend. Mentions of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in male biographies are more popularly seen in records before the Sung dynasty. Based on more than two hundreds records, I also discuss certain aspects of female education in literati families, and analyze the patterns of biographical writing.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often appeared in female biographies along with The Analects and The Biographies of Women (Lie Nu Zhuan), which, in addition to delineating the facts, served primarily to indicate the moral characters of the biographees. Second, I provide some explanations for the aforementioned phenomenon revealed in historical records. I suggest that this phenomenon does not reflect the actual reception of the text, but rather a change in its status. Based on an investigation of historical records related to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in Chinese history, which I searched using the Scripta Sinica Database, I found that the text that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political culture before the Sung become mainly a primer after the Southern Sung and Yuan Dynasties. Even though as a primer it might have reached a larger audience, the marginalization of the text in political and elite circles caused it to figure less prominently in male biographies. Finally, I discuss the role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played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during late Imperial China. I point out how the Neo-Confucian educational proposals and gradually competitive environments in the market of education caused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to cease to be the most significant or popular primer. Even so, it continued to occupy a fair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its rich historical heritage prevented it from a total decline. I also offer three early-Qing cases to illuminate how the state and literati would promote the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along with their political and educational agenda.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呂妙芬(2008)。做為儀式性文本的《孝經》:明清士人《孝經》實踐的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60
    連結:
  2. 呂妙芬(2004)。晚明士人論《孝經》與政治教化。臺大文史哲學報,61
    連結:
  3. 呂妙芬(2005)。晚明《孝經》論述的宗教性意涵:虞淳熙的孝論及其文化脈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8
    連結:
  4. 林麗月(1998)。孝道與婦道:明代孝婦的文化史考察。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6
    連結:
  5. 勞悅強(2004)。《孝經》中似有還無的女性-兼論唐以前孝女罕見的現象。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4
    連結:
  6. 劉祥光(1997)。中國近世地方教育的發展-徽州文人、塾師與初級教育(1100-180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8
    連結:
  7. (1911)。繪圖孝經讀本。上海:錦章圖書局。
  8. (1959)。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中華佛教文化館影印大藏經委員會。
  9. 元元好問著、姚奠中主編(1990)。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0. 元馬澤修、袁桷纂(1990)。延祐四明志。北京:中華書局。
  11. 元脫脫(1985)。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12. 元脫脫(1975)。金史。北京:中華書局。
  13. 元許衡(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魯齋遺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4. 元揭傒斯(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文安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5. 元揭傒斯著、李夢生點校(1985)。揭傒斯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6. 元程端禮(1981)。中國學術名著·第五輯: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臺北:世界書局。
  17. 宋文彥博(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潞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8. 宋方大琮(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鐵菴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 宋王溥(1974)。中國學術名著·第二輯:唐會要。臺北:世界書局。
  20. 宋司馬光(1956)。資治通鑑。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21. 宋司馬光(1992)。家範。山東:山東友誼書社。
  22. 宋朱熹(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晦庵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3. 宋吳泳(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鶴林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4. 宋宋祁(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景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5. 宋李心傳編(1967)。建炎以來繫年要錄。臺北:文海出版社。
  26. 宋李燾(1979)。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27. 宋范祖禹(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范太史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8. 宋范純仁(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范忠宣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9. 宋孫應時(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燭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0. 宋徐鉉(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騎省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1. 宋真德秀(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西山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2. 宋袁燮(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絜齋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3. 宋許景衡(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橫塘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4. 宋陸九淵(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象山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5. 宋曾協(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雲莊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6. 宋趙汝騰(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庸齋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7. 宋趙蕃(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淳熙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8. 宋劉清之(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戒子通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9. 宋歐陽修(1975)。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40.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1987)。朱子語類。臺北:華世出版社。
  41. 宋穆修(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穆參軍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2. 宋魏了翁(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鶴山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3. 明天然癡叟(1969)。石點頭。臺北:文光出版社。
  44. 明王守仁(1979)。王陽明全書:王陽明年譜。臺北:正中書局。
  45. 明王直(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抑菴文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6. 明王恭(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白雲樵唱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7. 明朱升著、劉尚恒點校(1992)。朱楓林集。合肥:黃山書社。
  48. 明朱鴻輯(1995)。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孝經類:孝經總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9. 明何喬新(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椒邱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0. 明何景明(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大復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1. 明何瑭(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柏齋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2. 明吳悌(1996)。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傳記類:吳疎山先生遺集。臺南:莊嚴文化事業。
  53. 明宋濂(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文憲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4. 明宋濂(1976)。元史。北京:中華書局。
  55. 明李東陽(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懷麓堂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6. 明李樂(1986)。見聞雜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7. 明汪道昆著、胡益民、余國慶點校(2004)。太函集。合肥:黃山書社。
  58. 明林俊(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見素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9. 明邵寶(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容春堂別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0. 明胡直(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衡廬精舍藏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1. 明唐文鳳(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梧岡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2. 明唐順之(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荊川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3. 明孫承恩(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文簡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4. 明海瑞撰(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備忘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5. 明馬文升(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馬端肅奏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6. 明張嶽(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小山類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7. 明梁潛(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泊菴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8. 明許相卿(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雲村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9. 明陸人龍編撰(1992)。型世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70. 明陸深(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儼山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1. 明陶宗儀(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輟耕錄。臺北:臺灣商印務書館。
  72. 明程敏政(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篁墩文集。臺北:臺灣商印務書館。
  73. 明馮從吾(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少墟集。臺北:臺灣商印務書館。
  74. 明馮夢龍(1995)。古今小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5. 明黃佐(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泰泉鄉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6. 明楊士奇(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東里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7. 明楊榮(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文敏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8. 明楊爵(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楊忠介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9. 明葉春及(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石洞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0. 明葛昕(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集玉山房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1. 明虞淳熙、明朱鴻輯(1995)。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孝經類:孝經總類:孝經集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2. 明管志道(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雜家類:從先維俗議。臺南:莊嚴文化事業。
  83. 明劉宗周(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劉蕺山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4. 明鄭真(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滎陽外史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5. 明韓邦奇(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苑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6. 明韓雍(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襄毅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7. 明歸有光(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震川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8. 明顧憲成。涇皋藏稿。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
  89. 南朝宋范曄(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90. 後晉劉昫(1975)。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91. 唐令狐德棻(1971)。周書。北京:中華書局。
  92. 唐李百藥(1972)。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
  93. 唐房玄齡(1974)。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94. 唐姚思廉(1973)。梁書。北京:中華書局。
  95. 唐姚思廉(1972)。陳書。北京:中華書局。
  96. 唐柳宗元(1988)。筆記小說大觀·八編:河東先生龍城錄。臺北:新興書局。
  97. 晉司馬彪、周天游輯注(1986)。八家後漢書輯注:司馬彪續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8. 晉袁宏著、周天游校注(1987)。後漢紀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99. 梁沈約(1974)。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100. 梁蕭子顯(1972)。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
  101. 清文聚奎修、吳增逵纂(1989)。新喻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102. 清毛奇齡(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西河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03. 清王相箋注(1885)。狀元閣女四書集註。臺北: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圖書館。
  104. 清王琛修、張景祁纂(1967)。邵武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105. 清冉覲祖(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孝經類:孝經詳說。臺南:莊嚴文化事業。
  106. 清皮名振(1981)。新編中國名人年譜集成:清皮鹿門先生錫瑞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07. 清仲振履原修、張鶴齡續纂(1966)。興寧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108. 清朱彝尊著、許維萍點校(1999)。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古籍整理叢刊:點校補正經義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109. 清李之素(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孝經類:孝經內外傳。臺南:莊嚴文化事業。
  110. 清李海觀(1990)。歧路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1. 清李顒著、陳俊民點校(1996)。二曲集。北京:中華書局。
  112. 清周春著、管庭芬批訂(1983)。海昌勝覽。臺北:成文出版社。
  113. 清宮懋讓修、李文藻纂(1976)。諸城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114. 清國家圖書館分館北京編(2002)。裘氏重修家譜。北京:線裝書局。
  115. 清屠英修、江蕃纂(1967)。肇慶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116. 清張伯行(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小學集解。臺南:莊嚴文化事業。
  117. 清張伯行編(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學規類編。臺南:莊嚴文化事業。
  118. 清張廷玉(1974)。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119. 清張寶琳修、王棻纂(1983)。永嘉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120. 清陳其元(1997)。庸閒齋筆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1. 清陳治安輯。孝經合解。北京:北京國家圖書館。
  122. 清章學誠(1974)。筆記小說大觀·五編:婦學。臺北:新興書局。
  123. 清斐大中修、秦緗業纂(1970)。無錫金匱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124. 清湯斌著、范志亭、范哲輯校(2003)。湯斌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25. 清黃奭輯(1997)。黃氏逸書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6. 清董誥編(1983)。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
  127. 清蔣繼洙修、李樹藩纂(1970)。廣信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128. 清藍鼎元(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鹿洲初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29. 清藍鼎元(1997)。叢書集成·三編:女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30. 清顏元著、王星賢、張芥塵、郭征點校(1987)。顏元集。北京:中華書局。
  131. 清關培鈞修、劉洪澤纂(1975)。新化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132. 漢應劭撰、清錢大昕輯、王利器校注(1981)。風俗通義。北京:中華書局。
  133. Birge, Bettine.,Wm. Theodore de Bary,John W. Chaffee (eds.)(1989).Neo-Confucian Education: The Formative Stage.Taipei:SMC Publishing Inc..
  134. Bol, Peter.(1992).This Culture of Ours.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35. Chu, Ron-Guey,Wm. Theodore de Bary,John W. Chaffee (eds.).Chu Hsi and Public Instruction.Neo-Confucian Education.
  136. Ebrey, Patricia.(1992).The Inner Quarter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37. Hsiung, Ping-chen.(2005).A Tender Voyage: Children and Childhood in Late Imperial Chin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38. Kelleher, M. Theresa.,Wm. Theodore de Bary,John W. Chaffee (eds.).Back to Basics: Chu Hsi`s Elementary Learning (Hsiao-Hsüeh).Neo-Confucian Education.
  139. Ko, Dorothy.(1994).Teachers of the Inner Chambers.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40. Lee, Thomas H. C.,Sigrid Paul (ed)(1984).Kulture: Begriff und Wort in China and Japan.Berlin:Dietrich Reimer Verlag.
  141. Lee, Thomas H. C.,Wm. Theodore de Bary,John W. Chaffee (eds.).Sung Schools and Education Before Chu Hsi.Neo-Confucian Education.
  142. Leung, Angela Ki Che.,Benjamin Elman,Alexander Woodside (eds.)(1996).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600-1900.Taipei:SMC Publishing Inc..
  143. Mann, Susan.(1997).Precious Records: Women in China`s Long Eighteenth Century.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44. Rowe, William.,Benjamin Elman,Alexander Woodside (eds.).Education and Empire in Southwest China.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600-1900.
  145. Schneewind, Sarah.(2006).Community Schools and the State in Ming Chin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46. Wu, Pai-yi.,Wm. Theodore de Bary,John W. Chaffee (eds.).Education of Children in the Sung.Neo-Confucian Education.
  147. Zürcher, Erik.,Wm. Theodore de Bary,John W. Chaffee (eds.).Buddhism and Education in T`ang Times.Neo-Confucian Education.
  148. 大澤顯浩(2005)。啟蒙と舉業のあいだ-傳統中國における知識の階層性。東洋文化研究,7
  149. 山崎純一、鄧小南編(2003)。唐宋女性與社會。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50.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輯校(1966)。明武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5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整理(1984)。康熙起居注。北京:中華書局。
  152. 內藤湖南、劉俊文主編(1992)。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
  153. 王力堅(2006)。清代才媛文學之文化考察。臺北:文津出版社。
  154. 王光宜(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155. 王振忠(2002)。徽州社會文化史探微。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
  156. 吉川忠夫(1984)。六朝精神史研究。京都:同朋舍。
  157. 朱鳳玉、周愚文、洪仁進主編(2005)。中國傳統婦女與家庭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158. 朱鴻林(2005)。中國近世儒學實質的思辨與習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59. 江乾益(1993)。漢儒論明堂制度。興大中文學報,6
  160. 池小芳(1998)。中國古代小學教育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61. 佐藤廣治著、羅霖譯(1934)。孝經在經學上地位之考察。國立中山大學文史學研究所月刊,3(2)
  162. 冷德熙(1996)。超越神話-緯書政治神話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
  163. 吳洪成主編(2006)。中國小學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64. 呂妙芬。晚明到清初《孝經》詮釋的變化。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165. 呂妙芬、高明士編(2005)。東亞傳統教育與學禮學規。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166. 李弘祺(1994)。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臺北:聯經。
  167. 李敏修編撰。中州先哲傳。經川圖書館。
  168. 周天游輯注(1986)。八家後漢書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69. 周振鶴(2006)。聖諭廣訓集解與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170. 周紹良、趙超主編(1992)。唐代墓誌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71. 周紹良、趙超主編(2001)。唐代墓誌彙編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72. 周愚文、周愚文、洪仁進主編(2005)。中國傳統婦女與家庭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173. 尚聖德主編(2002)。中華經典蒙書集注。北京:華文出版社。
  174. 林惠勝(2000)。試說南朝孝倫理:以《南史·孝義傳》為主的析論。暨大學報,4(2)
  175. 邵治國(2005)。武則天明堂政治和明堂大火考。唐都學刊,21(2)
  176. 侯外廬主編(1984)。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177. 胡文楷編(1985)。歷代婦女著作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78. 胡吉勛(2004)。明嘉靖中天地分祀、明堂配享爭議關係之考察。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44
  179. 胡美琦(1990)。中國教育史。臺北:三民書局。
  180. 胡曉真(2003)。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臺北:麥田。
  181. 唐長孺(1982)。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
  182. 徐梓(1996)。蒙學讀物的歷史透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183. 徐梓、王雪梅編(1991)。蒙學要義。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84. 徐復觀(1983)。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學生書局。
  185. 馬孟晶、劉芳如、張華芝編(2003)。群芳譜-女性的形象與才藝。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86. 高明士(2005)。中國中古的教育與學禮。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187.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1994)。四庫經籍提要索引。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
  188. 常建華(2005)。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189. 康樂(1995)。從西郊到南郊:國家祭典與北魏政治。臺北:稻禾出版社。
  190. 張兵(2002)。望社的形成與詩文化活動。西北師大學報,39(6)
  191. 張志公(1992)。傳統語文教育教材論-暨蒙學書目和書影。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2. 郭志高、李達林、朱方楓編(1998)。陳宏謀研究論文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93. 陳國燦、吳愛芬(1998)。宋代兩浙路蒙學初探。浙江師大學報,6
  194. 陳雯怡(2004)。由官學到書院:從制度與理念的互動看宋代教育的演變。臺北:聯經。
  195. 陳鐵凡(1986)。孝經學源流。臺北:國立編譯館。
  196. 陶晉生(1996)。北宋士族婦女的教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7(1)
  197. 游惠遠、周愚文、洪仁進主編(2005)。中國傳統婦女與家庭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198. 程端禮(1981)。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臺北:世界書局。
  199. 華瑋(2003)。明清婦女之戲曲創作與批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 費絲言(1996)。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201. 馮力行(1996)。陳宏謀教育思想與教學實踐。社會科學家,5、6
  202. 黃寬重(2004)。家族興衰與社會網絡:以宋代的四明高氏家族為例。東吳歷史學報,11
  203. 楊果(2004)。宋人墓誌中的女性形象解讀。東吳歷史學報,11
  204. 董倩(1998)。明代社會述論。青海師範大學學報,4
  205. 詹石窗(2000)。明堂思想考論。中國哲學史,4
  206. 賈志揚(1995)。宋代科舉。臺北:東大出版社。
  207. 鄒志勇(2001)。唐代蒙學述略。山西大學學報,6
  208. 熊賢君(2006)。中國女子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9. 趙克生(2004)。明代郊禮改制述論。史學集刊,2
  210. 劉尚恒(2003)。徽州刻書與藏書。揚州:廣陵書社。
  211. 劉禺生著、錢實甫點校(1960)。歷代史料筆記叢刊·清代史料筆記:世載堂雜憶。北京:中華書局。
  212. 劉靜貞(1983)。女無外事?-墓誌碑銘中所見之北宋士大夫社會秩序理念。婦女與兩性學刊,4
  213. 劉靜貞(2002)。書寫與事實之間-《五代史記》中的女性像。中國史學,12
  214. 劉靜貞(2000)。歐陽脩筆下的宋代女性-對象、文類與書寫期待。臺大歷史學報,32
  215. 蔣竹山(1995)。湯斌禁毀五通神-清初政治菁英打擊通俗文化的個案。新史學,6(2)
  216. 鄭振滿(1991)。中國家族史研究:歷史學與人類學的不同視野。廈門大學學報,4
  217. 盧建榮(1997)。從在室女墓誌看唐宋性別意識的演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5
  218. 閻鴻中(199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219. 濮傳真(1994)。南朝孝經學與玄理之關係。孔孟月刊,32(8)
  220. 韓錫鐸主編(1993)。中華蒙學集成。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221. 羅傳奇、吳雲生(1991)。王安石教育思想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22. 鐵愛花(2005)。宋代女性閱讀活動初探。史學月刊,10
被引用次数
  1. 王鴻泰(2023)。學屬對覘器識──明清士人的啟蒙教育、對句練習與文人性格的形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94(2),369-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