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旌表制度、傳記體例與女性史傳-論《清史稿•列女傳》賢母傳記之復興
|
并列篇名
|
The Official Reward System, Biographical Style and Women's Biography: Wise Mothers in the Qingshi gao
|
DOI
|
10.6253/ntuhistory.2008.41.04
|
作者
|
衣若蘭(Jo-Lan Yi)
|
关键词
|
列女傳 ; 清史稿 ; 賢母 ; 母儀 ; 旌表制度 ; 方志 ; Women's biography Lienü zhuan ; Qingshi gao Qing Dynastic History Draft ; wise mothers ; motherhood ; reward system jingbiao ; gazetteers
|
期刊名称
|
臺大歷史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41期(2008 / 06 / 01)
|
页次
|
165
-
202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中國歷史上將女性別立於史冊〈列女傳〉中,已有長久的歷史,各篇〈列女傳〉在選材標準與書寫重點上,稍有差異。本文以《清史稿•列女傳》為例,旨在探討編纂女性史傳時採摭女德類型之傾向與史學、制度之間的關係。
本文共分為三部分。首先分析《清史稿•列女傳》的傳記類型,以做為討論傳中女德採摭的基礎,發現本傳除了以節烈為大宗之外,亦相當重視母親的角色。第二部分觀察歷朝正史〈列女傳〉母儀寫作之傳統,以做為瞭解《清史稿•列女傳》與歷代母親形象塑造重點之異同,並凸顯《清史稿•列女傳》重銜母儀書寫傳統之特色。最後由旌表制度細則與傳記體例的變化,來論《清史稿•列女傳》著重母儀的書寫脈絡與時代背景。總之,本文試圖藉由《清史稿•列女傳》之分析,由史學發展的縱軸與橫軸,探究《清史稿•列女傳》母儀書寫的意義,以瞭解女性史傳之產生與時代制度、史學書寫風氣之間的關連性。
|
英文摘要
|
Women have been included in Chinese standard histories for many centuries. Each of these histories had slightly different criteria for both the compilation and styles of writing women's biographies. This paper uses a case study of women's biographies in Qingshi gao (Qing Dynastic History Draft) to explore how the complex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rends in categorizing female virtue, ideas of historiography and the nature of institutions shaped the writing of these biographie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Firstly, it analyzes the types of women's biographies in Qingshi gao, and finds a strong emphasis on both female chastity and also motherhood. Secondly, the paper traces the development of motherhood in women's biographies throughout the standard histories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women's biographies in Qingshi gao. Thirdly, it considers both the institutional and historiographical contexts in order to assess the role played by the official system of conferring honors upon individuals, and women's biographical accounts in local gazetteers in promoting accounts of wise motherhood.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歷史學
|
参考文献
|
-
莊吉發(2005)。清史館與清史稿:清史館未刊紀志表傳的纂修及其史料價值。故宮學術季刊,下(2)
連結:
-
馮明珠(2005)。故宮博物院與《清史稿》。故宮學術季刊,23(1)
連結:
-
馮明珠(2005)。國史館人表屬辭則例-兼介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清國史館檔大臣年表。故宮學術季刊,22(3)
連結:
-
馮明珠(2007)。鉅編零簡匯為淵藪-「史館檔」的滄桑與展望。故宮學術季刊,24(4)
連結:
-
劉靜貞(2003)。歐陽脩筆下的宋代女性-對象、文類與書寫期待。臺大歷史學報,32
連結:
-
清史館書庫書籍目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
清國史館續辦儒林文苑循吏孝友列傳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
-
軍機處檔摺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
(1970)。清高宗實錄。臺北:華文書局。
-
(1971)。政府公報。臺北:文海出版社。
-
元脫脫(1977)。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
元脫脫(1974)。遼史。北京:中華書局。
-
元脫脫(1975)。金史。北京:中華書局。
-
北齊魏收(1974)。魏書。北京:中華書局。
-
宋王溥(1991)。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宋歐陽修(1975)。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
明申時行修(1989)。明會典。北京:中華書局。
-
明宋濂(1976)。元史。北京:中華書局。
-
明俞汝楫(1984)。文淵閣四庫全書:禮部志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明陳善修、彭澤修編(1965)。明代方志選:杭州府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明喻政修、林材纂、中國科學院圖書館選編(1992)。稀見中國地方志彙刊:福州府志。北京:中國書店。
-
南朝宋范曄(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
後晉劉昫(1975)。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
唐房玄齡(1974)。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
唐魏徵撰(1973)。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
清尹會一、北京圖書館編(1999)。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尹太夫人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
清王肇渭修、郭崇輝纂(1989)。龍泉縣志。臺北:成文書局。
-
清王鴻緒。橫雲山人集明史列傳藁。北京:北京大學圖書館。
-
清田雯(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古歡堂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清何治基撰(1967)。安徽通志。臺北:華文出版社。
-
清完顏惲珠。蘭閨寶錄。北京:北京圖書館。
-
清李桓輯。國朝賢媛類徵初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
清李瑞鍾纂修(1975)。常山縣志。臺北:成文書局。
-
清狄學耕修、黃昌蕃纂(1989)。都昌縣志。臺北:成文書局。
-
清和珅奉敕撰(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欽定大清一統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清勒德洪(1970)。大清世宗憲(雍正)皇帝實錄。臺北:華文書局。
-
清崑岡修、劉啟端纂(1963)。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臺北:啟文出版社。
-
清張廷玉(1974)。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
清清世祖御定、傅以漸奉敕纂(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御定內則衍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清陳壽祺撰(1967)。福建通志。臺北:華文出版社。
-
清楊芳燦撰(1967)。四川通志。臺北:華文出版社。
-
清趙弘恩監修、黃之雋編纂(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江南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清劉鎔修、施景舜纂(1968)。項城縣志。臺北:成文書局。
-
清蔡方炳撰(1990)。長洲縣志。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
清鄭鍾祥重修、龐鴻文纂(1975)。江蘇省重修常昭合志。臺北:成文書局。
-
清戴綱孫纂(1967)。雲南省昆明縣志。臺北:成文書局。
-
清韓文焜纂(1976)。利津縣新志。臺北:成文書局。
-
清顧炎武(1965)。四部叢刊初編:亭林餘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漢劉向撰、清梁端校注(1972)。列女傳校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
Chen, Hsi-yuan.(2006).Last Chapter Unfinished: The Making of the Official Qing History and the Cri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istoriography.Historiography East and West,2(2)
-
Chiu-Duke, Josephine.(2006).Mothers and the Well-being of the State in Tang China.Nan Nü: Men, Women and Gender in Early and Imperial China,8(1)
-
Elvin, Mark.(1984).Female Virtue and the State in China.Past and Present,104
-
Hinsch, Bert.(2006).Cross-Genre Influence on the Fictional Aspects of Lienü Narratives.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41(1)
-
Holmgren, Jennifer.(1981).Widow Chastity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The Lieh-nü Biography in the Wei-Shu.Papers on Far Eastern History,23
-
Lu, Weijing.(2008).True to Her Word: The Faithful Maiden Cult in Late Imperial Chin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Mann, Susan.(1987).Widows in the Kinship, Class, and Community Structures of Qing Dynasty China.Journal of Asian Studies,46(1)
-
Mann, Susan.(1997).Precious Records: Women in China`s Long Eighteenth Century.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Mou, Sherry J.(2004).Gentlemen`s Prescriptions for Women`s Lives: A Thousand Years of Biographies of Chinese Women.Armonk, N.Y.:M. E. Sharpe.
-
Yi, Jo-Lan.(2007).Social Hierarchy, Gender Division and Institutions: Sources relating to Women in the Standard Histories.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Sources for Chinese Women`s History
-
孔繁銀編(1980)。曲阜孔府檔案史料選編:第三編「清代檔案史料」。濟南:齊魯書社。
-
衣若蘭(200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
衣若蘭、周愚文、洪仁進主編(2005)。中國傳統婦女與家庭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
吳士鑑、朱師轍編著(1971)。清史述聞。臺北:樂天出版社。
-
李鍾嶽修、孫壽芝纂(1975)。浙江省麗水縣志。臺北:成文書局。
-
林志宏(2005)。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
林維紅(1991)。中國婦女史初探-問題的起源與近代特色。臺北:知音出版社。
-
柯麗德、李小江、朱虹、董秀玉主編(1994)。性別與中國。北京:三聯書店。
-
夏日璈修、王韌纂(1970)。浙江省建德縣志。臺北:成文書局。
-
徐世昌(1968)。大清畿輔先哲傳:大清畿輔列女傳。臺北:大通書局。
-
馬場將三(1995)。『清史稿』の版本をめぐって。東洋大學大學院紀要(文學研究科),32
-
高世瑜(1999)。歷代《列女傳》演變透視。中國社會歷史評論,1
-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1978)。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
張爾田、朱師轍編著。清史述聞。
-
張濤(2001)。被肯定的否定-從《清史稿·列女傳》中的婦女自殺現象看清代婦女境遇。清史研究,3
-
梁啟超、朱師轍編著。清史述聞。
-
符廷銓、蔣應澍纂(1967)。雲南省昭通縣志。臺北:成文書局。
-
莊吉發、陳捷先、成崇德、李紀祥主編(2006)。清史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
郭松義(2000)。倫理與生活:清代的婚姻關係。北京:商務印書館。
-
陳青鳳(1988)。清朝の婦女旌表制度について-節婦·烈女を中心に。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16
-
陳姃湲(2005)。從東亞看近代中國婦女教育-知識分子對「賢妻良母」的改造。臺北:稻鄉出版社。
-
傅振倫(1931)。清史稿評論上。史學年報,1(3)
-
傅振倫、朱師轍編著。清史述聞。
-
費絲言(1998)。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
閔爾昌、周駿富輯(1985)。清代傳記叢刊:碑傳集補。臺北:明文書局。
-
馮明珠、陳捷先、成崇德、李紀祥主編(2006)。清史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
黃彰健編(1979)。明代律例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楊中潤纂(1967)。雲南省路南縣志。臺北:成文書局。
-
董家遵(1995)。中國古代婚姻史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
鄒愛蓮(2002)。清代的國史館及其修史制度。史學集刊,4
-
鄒愛蓮(2003)。《清史稿》體例的討論與確立。清史研究,3
-
熊秉真、盧建榮主編(2001)。性別、政治與集體心態:中國新文化史。臺北:麥田出版社。
-
趙爾巽(1981)。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
劉詠聰、周愚文、洪仁進主編(2005)。中國傳統婦女與家庭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
蔡依靜(2005)。劉向《列女·母儀傳》中的母親。中國文學研究,21
-
韓永福(2004)。《清史稿》的編修過程。歷史檔案,1
|
被引用次数
|
-
(2014)。從貞烈節孝到多元並舉─臺中新舊方志之女性入傳書寫現象探析。朝陽人文社會學刊,12(2),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