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清代臺灣朱一貴事件後的義民議敘

并列篇名

The Granting Procedures of Yimin Status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Zhu Yigui Uprising in Qing Taiwan

DOI

10.6253/ntuhistory.2013.51.02

作者

李文良(Wen-Liang Lee)

关键词

臺灣 ; 社會動亂 ; 義民 ; 朱一貴事件 ; 旌表

期刊名称

臺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51期(2013 / 06 / 01)

页次

81 - 11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動亂、義民及其敘獎,相生又相剋,是清代臺灣的獨特現象,可作為理解國家與社會互動發展的關鍵線索。本文將具體說明,當時被中央官員視為史無前例的義民議敘之政治過程、實質意涵,及其對地方控制與社會發展的意義。本文澄清,清朝官府發給臺灣義民的文件,並非一般所聲稱係為證明其擁有王朝認可之義民身分的「義民劄付」,而是具有把總、千總等基層武職任用資格的證明書。因此,關鍵在於,經由相關法律程序獲得官方文件之後,義民就有機會從「民」轉換為「官」,擁有鄉紳身分,開啟仕宦之途,特別是自清領伊始即因閩籍漢民之積極抵制,而在地權、科考等方面受到嚴重阻礙的粵籍移民。清朝官府獎敘臺灣義民,源於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貴(1690-1722)等動亂勢力幾已控制全臺,官府為了有效分化反叛勢力,奪回臺灣的統治權而來。清廷藉由義民旌表與議敘而展現的社會控制極具成效。一旦動亂發生,地方往往迅速相應出現組織義民的風潮,他們試圖和叛亂團體區分開來,甚至積極動員人力、物力與之對抗。即使臺灣整體的社會經濟規模到了十九世紀中葉已經有顯著的成長,但駐臺官兵數量依然維持清初的水平。由此推知,義民行為的表彰與其自我認同,應是僻處邊疆、軍事力量與社會控制相對薄弱的臺灣,能長期維持穩定的重要基礎之一。

英文摘要

History of Qingperiod Taiwan was rife with cycles of disturbances, yimin pacification and government bestowal. Clarifying this cycle will provide a clue to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political process of awarding yimin status, which was regarded unprecedented by Qing’s central officials, to castlight on its nature and impact on local contro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Qing’s official document bestowed upon yimin was not the ”yimin directive” (yiminzhafu) which have been pervasively recognized by scholars as to show their state-recognized status. Rather, the documents were in reality certificates of low-level military position’s qualification. The impact of the yimin bestowment, therefore, was that the official documents accredited via legal procedures turned yimin from ”civilians” into ”official,” thereby opening the yimin’s way to become gentry or petty officials. This channel wa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the Guangdong immigrants who were seriously impeded in their rights to land and civil examinations by the more powerful Fujian immigrants and neighbors.The awarding of yimin in Taiwan can be traced to the Zhu Yiqui Uprising in 1721 when, on the one hand, a massive Qing force was dispatched to Taiwan to pacify the situation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Qing government also differentiated the rebel forces through their commission to yimin groups. The social control exercised by the Qing government via yimin’s ”public commendation” (jingbiao) and ”honors and awards” (jiangxu) was very successful. Once local disturbances broke out, the local society soon assembled yimin groups in distinction from the rebel groups. Even when Taiwan’s population and economy gradually expended in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the number of Qing troops stationed in Taiwan had remained at roughly the same level as in early Qing. Indeed, the recommendation and bestowment of yimin actions were the foundation for the government to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in a geographically marginal and socio- and militarily-weak Qing Taiwa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2006)。大清五朝會典。北京:線裝書局。
  2. (2006)。大清五朝會典。北京:線裝書局。
  3. 《內閣大庫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4. (2006)。大清五朝會典。北京:線裝書局。
  5. (2001)。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
  6. (2000)。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
  7.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 〔清〕邱維藩彙集,邱炳華抄錄,《六堆忠義文獻》抄本。
  9. 清王瑛曾編纂(2006)。乾隆《重修鳳山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0. 清黃叔璥(1957)。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1. 清諸家(1972)。臺灣關係集零。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2. 清鄭兼才(1962)。六亭文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3. 清盧德嘉纂輯(2007)。鳳山縣采訪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4. 清蕭奭、朱南銑點校(1959)。永憲錄。北京:中華書局。
  15. 清藍鼎元(1958)。東征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6. 清藍鼎元(1958)。平臺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7. Wu, Silas H. L.(1979).Passage to Power: K'ang-hsi and His Heir Apparent, 1661-1722.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8.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1997)。明清史料.丁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1953)。明清史料.戊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1980)。天地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2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2009)。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北京:九州出版社。
  22. 中華書局編(1985)。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23. 佐藤學(1985)。明代「義民」旌表制度考:創行期正統年間を中心に。明代史研究,13,7-25。
  24. 李文良(2008)。從「客仔」到「義民」:清初南臺灣的移民開發與社會動亂(1680-1790)。歷史人類學學刊,5(2),1-38。
  25. 李文良(2011)。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179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6. 李豐春(2011)。中國古代旌表制度。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27. 姜亞沙編(2011)。清抄稿本奏議二十一種。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
  28. 酒井惠子(2009)。明代正統・景泰年間における義民旌表と納粟入監。名古屋大學東洋史研究報告,33,51-75。
  29.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1982)。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30.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2009)。臺灣傳統民俗節慶講座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31. 張本政編(1993)。清實錄臺灣史資料專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32. 張莉編譯(1988)。臺灣朱一貴抗清史料(下)。歷史檔案,1988(4),14-19。
  33. 張莉編譯(1988)。臺灣朱一貴抗清史料(上)。歷史檔案,1988(2),19-30。
  34. 許大齡(2000)。清代捐納制度。明清史論集,北京:
  35. 許雪姬(1987)。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36. 費絲言(1998)。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
  37. 黃典權(1972)。清林爽文之變中的義民首證。臺南文化,9(3),21-24。
  38. 黃卓權(2008)。進出客鄉:鄉土史田野與研究。臺北:南天書局。
  39.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2004)。明清臺灣檔案彙編。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40.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4)。臺案彙錄己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1. 劉子揚(2001)。清代內閣六科史書述評─以雍正朝吏科史書為例。歷史檔案,2001(4),122-128。
  42. 盧嘉興(1981)。明鄭時來臺開拓的陳登昌與後裔。臺灣研究彙集,21
  43. 賴玉玲(2005)。褒忠亭義民爺信仰與地方社會發展:以楊梅聯庄為例。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44. 賴澤涵編、傅寶玉編(2005)。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臺北:南天書局。
  45. 謝宏武(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張繼瑩(2018)。清初姜瓖之變與山西社會秩序的重建。臺大歷史學報,62,103-138。
  2. 鄭雅文,宋立文(2020)。從忠義亭的興衰探究清朝六堆之組織內涵演變。建築學報,114,1-19。
  3. (2018)。林爽文事件中的彰化戰役:兼論人群對立與官方剿撫策略。臺灣文獻,69(2),13-25。
  4. (2024)。海峽兩岸關於清代臺灣林爽文事件的研究回顧:以專書、期刊論文為中心。漢學研究通訊,43(3),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