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十九世紀臺江海埔墾地開發與臺灣郡城的官商利益結構

并列篇名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Tai-jiang Reclaimed Land and the Government-Business Interest Structure of Taiwan Prefectur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DOI

10.6253/ntuhistory.2015.55.03

作者

曾品滄(Pin-Tsang Tseng)

关键词

臺灣史 ; 臺江海埔 ; 曾文溪 ; 魚塭 ; 官商利益結構 ; history of Taiwan ; Tai-jiang reclaimed land ; Tseng-wen River ; saline pond ; government-business interest structure

期刊名称

臺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55期(2015 / 06 / 01)

页次

125 - 17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臺灣西南部沿海的浮覆地-臺江海埔的開發為取徑,探討以臺灣郡城為地緣核心的官商利益結構,及其對清代後期臺灣政治的影響。自清初以來,臺灣西南部沿海浮覆地因可從事築塭養魚或開埕曬鹽等事業,其土地開發早就成為知縣、衙役與地方有力者共同獲取利益的領域,有力者以報納塭餉為手段,取得海坪、海埔,築塭養魚,知縣則徵收塭餉但不奏銷,兩者互取其利。道光三年(1823),曾文溪氾濫造成臺江內海浮覆,該浮覆地鄰近郡城,且面積廣達5,000甲以上。臺灣道員以籌措清理軍工廠港道經費為由,將此浮覆地交給以郡城紳商為主的墾戶開墾,並徵收包含稅及租金性質的海埔租,使這片墾地脫離國家賦稅行政的管轄,成為道員、管事與郡城紳商彼此互惠的利益結構之一環。由道員與郡城紳商為主體的利益結構,不僅涉足臺江海埔的土地開發,也包含樟腦專賣、生息銀兩、義倉管理等各方面。此利益結構的形成,有助於道員開闢非正式經費來源,雖不乏中飽私囊者,但也有道員將此資源投入各種地方建設,彌補地方財政不足。到了光緒十年(1884)前後,道員劉璈(?-1889)與劉銘傳(1836-1896)展開政爭,原有郡城官商利益結構因而遭受打擊,影響力趨於沒落,代之而起的是劉銘傳與臺灣中、北部紳商相結合的另一個利益更龐大的官商利益結構。

英文摘要

Focusing on the Tai-jiang reclaimed land in the southwest coastal area of Taiwan,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government-business interest structure of Taiwan prefecture and its influences on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in the later period of Qing dynasty. The exploitation of reclaimed land in the southwest coastal area of Taiwan had been a field entangled with power struggles and interest competition since the early-Qing dynasty. Because the reclaimed land consisted in sites suitable for aquaculture and salt production, the 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powerful local figures cooperated to gain benefits from the exploitation. While the powerful local figures got the coastal beaches to develop their aquaculture business by paying the brackish water pond tax, the 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s got these local taxes under the table, getting rid of the accounting system of provincial expenditure. The Tai-jiang reclaimed land, which was more than 4,850 hectares, was a significant example. It appeared nearby the prefecture because of the flooding of the Tseng-wen River in 1823. The Taotai, the superintendent of Taiwan, opened it for exploitation by local gentries and imposed the "reclaimed tax" by reason of clearing the port of a military factory. Consequently, the vast land was placed out of the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entangled with interest competition. The interest structure of Taotai and prefecture gentries existed not merely in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Tai-jiang reclaimed land but also in the businesses of camphor monopoly, banking, and relief granaries. For theTaotai, such interest structures contributed to the informal funds which could improve the poor local financial conditions, though some officials took money for private use. The interest structure operated until about 1884, when the power struggle between the Taotai, Liu Ao, and Liu Ming-chuan arose. Another larger-scale interest structure constituted of Liu Ming-chuan and gentries in central and northern Taiwan emerged and played a more influential rol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李文良(2014)。清代臺灣的「港戶」及其水域權利—以臺江內海新灣二港為例。臺大歷史學報,54,211-246。
    連結:
  2. 李其霖(2009)。清代臺灣軍工廠的沒落。暨南史學,12,157-200。
    連結:
  3. 林文凱(2014)。晚清臺灣開山撫番事業新探—兼論十九世紀臺灣史的延續與轉型。漢學研究,32(2),139-174。
    連結:
  4. 邱澎生(2001)。十八世紀滇銅市場中的官商關係與利益觀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2(1),49-119。
    連結:
  5. 許雪姬(1985)。二劉之爭與晚清臺灣政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4,127-161。
    連結:
  6. 曾品滄(2006)。從番社到漢庄─十七至十九世紀麻豆地域的拓墾與市街發展。國史館學術集刊,7,1-44。
    連結:
  7. 賴惠敏(1997)。乾隆朝內務府的當舖與發商生息(1736-179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8,133-175。
    連結:
  8.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臺灣土地慣行一斑》。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5
  9. 臺灣慣習研究會編,〈第九回臺南慣習研究會問答筆記〉,《臺灣慣習記事》第4 第5 號,1904,臺北,頁38-43
  10.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第1 卷。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0-1911
  11.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12. 〔日〕安藤靜,〈臺灣南部的海埔、溪埔及人造陸地之舊慣(續前)〉,《臺灣慣習記事》第5 卷第8 期,1905,臺北,頁51-56
  13. The Foreign Office Documents: FO678/3011、FO 228/481。
  14. 臺灣日日新報
  15.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16. 清丁曰健輯(1997)。治臺必告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7. 清丁紹儀(1957)。東瀛識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8. 清左宗棠(1987)。左宗棠全集。長沙:岳麓書社。
  19. 清余文儀(1962)。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0. 清周鍾瑄(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1. 清季麒光(2004)。東寧政事集。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22. 清姚瑩(1960)。中復堂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3. 清姚瑩(1957)。東槎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4. 清唐贊袞(1958)。臺陽見聞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5. 清高拱乾(1960)。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6. 清陳文達(1961)。鳳山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7. 清陳文達(1961)。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8. 清陳國瑛採輯(1959)。臺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9. 清程榮春(2004)。泉州從政紀略。北京:九州出版社。
  30. 清劉璈(1958)。巡臺退思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1. 清蔣毓英(1993)。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32. Speidel, William M.(1976).The Administrative and Fiscal Reforms of Liu Ming-Ch'uan in Taiwan, 1884-1891: Foundation for Self-strengthening.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35(3),411-459.
  33. 吳建昇(201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34. 吳茂成(2012)。臺江內海及其庄社:大洪水裡的小地方記憶。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35. 林文凱(2006)。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36. 林朝棨(1957)。臺灣地形。臺中:臺灣省文獻會。
  37. 林德政(1997)。安南區志。臺南:安南區公所。
  38. 洪安全編(1994)。清宮月摺檔臺灣史料。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39. 范勝雄(1993)。台南市安南區之寺廟信仰初探。臺灣文獻,44(2、3),57-74。
  40. 韋慶遠(1986)。康熙時期對「生息銀兩」制度的初創和運用─對清代「生息銀兩」制度興衰過程研究之一。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6(3),60-69。
  41. 韋慶遠(1987)。雍正時期對「生息銀兩」制度的整頓和政策演變—對清代「生息銀兩」制度興衰研究之二。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7(3),30-44。
  42. 韋慶遠(1988)。乾隆時期「生息銀兩」制度的衰敗和「收撤」─對清代「生息銀兩」制度興衰研究之三。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8(3),8-17。
  43. 涂豐恩(2011)。善化地區的環境變遷、土地開發與地權糾紛(1890-1920)。第六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
  44.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1982)。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45. 許雪姬(1993)。北京的辮子:清代臺灣的官僚體系。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46. 陳正祥(1959)。臺灣地誌。臺北: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
  47. 陳岫傑(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48. 陳素雯(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49. 陳雲林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編(2009)。明清宮藏台灣檔案匯編。北京:九州出版社。
  50. 陳雲林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編(2009)。明清宮藏台灣檔案匯編。北京:九州出版社。
  51. 黃典權修(1958)。臺南市志稿。臺南:臺南市政府。
  52. 黃嘉謨(1966)。美國與臺灣:一七八四至一八九五。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53. 葉振輝(2004)。一八六〇年怡和檔臺灣史料輯要。高市文獻,17(3),1-16。
  5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2)。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5.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2)。臺灣府賦役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6)。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7.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3)。臺灣私法物權篇。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8. 蔡長安(2010)。東石源利族人徙台貨殖書契。廈門:廈門大學出版。
  59. 鄭博文(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60. 盧嘉興(1962)。曾文溪與國賽港。南瀛文獻,第 8 輯,1-28。
  61. 盧嘉興(1964)。八掌溪與青峰闕。南瀛文獻,第 9 輯,11-40。
  62. 盧德嘉(1960)。鳳山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3. 瞿同祖(2003)。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
  64. 顏興(1961)。臺江續考。南瀛文獻,7,1-11。
  65. 顏興(1952)。臺江考。臺南文化,2(1),40-50。
被引用次数
  1. 李文良、李文良(2017)。清嘉慶年間蔡牽事件與臺灣府城社會的變化。臺大文史哲學報,86,127-157。
  2. 林文凱(2018)。晚清臺灣的財政─劉銘傳財政改革的歷史制度分析。臺大歷史學報,61,341-392。
  3. (2018)。商民樂從?臺灣釐金制度與官商利益結構(1857-1886)。臺灣史研究,25(2),61-95。
  4. (2019)。積泥成埔:清代臺江內海「港口濕地」的築塭與認墾。臺灣史研究,26(3),1-37。
  5. (2019)。近代溫州的龍舟競渡與地方自治傳統。歷史人類學學刊,17(1),31-65。
  6. (2021)。消失的荷苞嶼潭:嘉南平原的水域治理與湖泊之商品化經營(1640s-1910s)。臺灣史研究,28(1),1-42。
  7. (2024)。清領至日治初期臺灣漁業的發展與變遷。臺灣學研究,30,1-59。
  8. (2024)。由商業習慣到國際法: 郊商在東亞貿易中的紛爭和因應(1860-1905)。臺灣史研究,31(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