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才女史評越扶桑-和刻本李晚芳《讀史管見》的出版與流傳

并列篇名

A Lady's Historical Comment across the Sea: The Printing and Transmission of Li Wanfang's Dushi guanjian in Nineteenth-century Japan

DOI

10.6253/ntuhistory.2015.55.04

作者

衣若蘭(Jo-Lan Yi)

关键词

《讀史管見》 ; 李晚芳 ; 池內陶所 ; 和刻漢籍 ; 中日書籍交流史 ; Dushi guanjian ; Li Wanfang ; Ikeuchi Tosho ; Kabusebori reprints of Chinese works ; History of Sino-Japanese book transmission

期刊名称

臺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55期(2015 / 06 / 01)

页次

173 - 21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讀史管見》為清代廣東女史李晚芳(1692-1767)所著,是一部議論司馬遷《史記》的史評著作。目前各大圖書館所藏之版本,多為日人池內陶所(1814-1863)於江戶末期校訂之和刻本。一位生活在18世紀廣東順德的女子,其著作為何會流傳至日本?在日本如何被翻刻?本文嘗試辨析和刻本《讀史管見》的出版與流傳,盼以此為例,一窺19世紀中日書籍與出版文化交流史,並省思書籍交流史研究之整合,以及專屬於「東亞」書籍史的可能性。

英文摘要

The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books to Japa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book culture in the Edo period of Japan. Much research has been done by Oba Osamu (1927-2002) on this subject. But relevant topic o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is still little has been known, especially on how a specific book has been circulated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This article traces Dushi guanjian (My Humble Opinions on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which was written by a talented lady Li Wanfang (1692-1767) in eighteenth-century Guangdong and was reprinted (Kabusebori) by Ikeuchi Tosho (1814-1863) in 1856, Osaka. The author takes this case study as an example to investigate book as a medium in the history of Sino-Japanese culture encounter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rough this study,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study of cultural exchange and that of history of books should be merged together tightly so that they will not only be considered a matter of trading. Last, we may reconsider if it is possible to build up a special field for doing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books in East Asia.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金程宇(2012)。《和刻本中國古逸書叢刊》前言。東華漢學,16,254-285。
    連結:
  2. 秦曼儀(2008)。書籍史方法論的反省與實踐—馬爾坦和夏提埃對於書籍、閱讀及書寫文化史的研究。臺大歷史學報,41,257-314。
    連結:
  3. 陳慧宏(2007)。「文化相遇的方法論」—評析中歐文化交流研究的新視野。臺大歷史學報,40,239-278。
    連結:
  4. 黃俊傑(2012)。東亞文化交流史中的「去脈絡化」與「再脈絡化」現象及其研究方法論問題。東亞觀念史集刊,2,55-77。
    連結:
  5. 楊果霖(2012)。《天祿琳琅書目》考辨古籍版本方法述評。國家圖書館館刊,101年(1),23-50。
    連結:
  6. 賴毓芝(2014)。清末石印的興起與上海日本畫譜類書籍的流通:以《點石齋叢畫》為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85,57-127。
    連結:
  7. 賴毓芝(2003)。伏流潛借—1870 年代上海的日本網絡與任伯年作品中的日本養分。美術史研究集刊,14,159-242+245。
    連結:
  8. 辻本雅史、田世民譯(2006)。談日本儒學「制度化」—以十七至十九世紀為中心。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3(1),257-276。
    連結:
  9. 〔清〕菉猗女史李氏(李晚芳),《讀史管見》。乾隆五十二年刻謐園藏版,清嘉慶年間印本;廣州中山大學圖書館藏。
  10. 〔日〕《鞅掌錄》,收入〔日〕早川純三郎、岩崎英重編,《會津藩廳記錄 原題公武御達並見聞集》。東京:日本史籍協會,1918-1926。
  11.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明清婦女著作數字計劃」,http://digital.library.mcgill.ca/mingqing/chinese/.
  12. 奈良女子大学所蔵資料電子画像集,http://www.lib.nara-wu.ac.jp/nwugdb/jindex.html.
  13. 〔清〕李晚芳,《李菉猗女史全書》。安徽建德:周氏師古堂,1937;廈門大學與北京國家圖書館藏。
  14. 江戸後期詩人たちの周辺,http://cogito.jp.net/kanshi/mado/suikodokenso.html
  15. (1978)。書目類編。臺北:成文出版社。
  16. 〔日〕池內陶所,《如射書院藏書目錄》(書內頁標示《誦芬齋藏書目錄》)。京都府立總合資料館藏。
  17. 〔日〕池內奉時(陶所),〈刻醉古堂劍掃敘〉,收入〔明〕陸紹珩,《醉古堂劍掃》,嘉永六年〔1853 〕和刻本, 見江戸後期詩人たちの周辺,http://cogito.jp.net/kanshi/mado/suikodokenso.html.
  18. 〔日〕德富猪一郎,《近世日本国民史——文久大勢—變.下篇》。東京:民友社,1934。
  19. 〔日〕樂善堂主人(岸田吟香),《樂善堂書目》。東京大學總和圖書館藏。
  20. 冼玉清,《廣東女子藝文考》。長沙:商務印書館,1941。
  21. 〔清〕李晚芳,《讀史管見》。日本安政三年(1856)浪華書林羣玉堂刻本;北京大學圖書館藏。
  22. 全國漢籍データベース(日本所藏中文古籍數據庫),http://kanji.zinbun.kyoto-u.ac.jp/kanseki。http://kanji.zinbun.kyoto-u.ac.jp/kanseki
  23. 清李晚芳、劉正剛整理(2014)。李菉猗女史全書。濟南:齊魯書社。
  24. 清李盛鐸編(2005)。木犀軒收藏舊本書目。北京:商務印書館。
  25. 清阮元修、江藩纂(1959)。廣東通志。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26. 清屠英修、胡森纂、江藩纂(1967)。肇慶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27. 清郭汝誠修、馮奉初纂(1974)。順德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28. 清陳志喆修、吳大猷纂(1967)。四會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29. 清黃遵憲(1968)。日本國志。臺北:文海出版社。
  30. 清黃瓉修、朱汝珍纂(1974)。陽山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31. 清楊霽修、陳蘭彬纂(1967)。高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32. 清瑞麟修、清戴肇辰修、史澄纂(1966)。廣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33. 清劉錦藻(1959)。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
  34. Berry, Mary Elizabeth.(2006).Japan in Print: Information and Nation in the Early Modern Perio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5. Brokaw, Cynthia J.(2007).Commerce in Culture: The Sibao Book Trade in the Qing and Republican Periods.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36. Brokaw, Cynthia J.(ed.),Chow, Kai-wing(ed.)(2005).Printing and Book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7. Chow, Kai-wing(2004).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odern China.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38. Darnton, Robert(1982).What Is the History of Books?.Daedalus,111(3),65-83.
  39. Hayashi, Nozomu(ed.),Kornicki, Peter(ed.)(1991).Early Japanese Books in Cambridge University Library: A Catalogue of the Aston, Satow, and Von Siebold Collection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0. Ho, Clara Wing-chung(ed.)(1998).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Women: The Qing Period, 1664-1911.New York:M.E. Sharpe.
  41. Hunt, Lynn(ed.)(1989).The New Cultural Histor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42. Kornicki, Peter(1998).The Book in Japan: A Cultural History from the Beginnings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Leiden:Brill.
  43. Meyer-Fong, Tobie(2007).The Printed World: Books, Publishing Culture,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66(3),787-817.
  44. Widmer, Ellen(2009).Guangdong's Talented Women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Text, Performance, and Gender i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Music: Essays in Honor of Wilt Idema,Leiden:
  45. 丁琴海(2001)。《史記》辨旨—關於《史記》創述宗旨三種觀點的現代解讀。東岳論叢,22(4),89-90。
  46. 大庭脩(1997)。漢籍輸入の文化史:聖德太子から吉宗へ。東京:?文出版。
  47. 大庭脩(1967)。江戶時代における唐船持渡書の硏究。吹田: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究所。
  48. 大庭脩編(1991)。安永九年安房千倉漂着南京船元順號資料。吹田:關西大學出版部。
  49. 大庭脩、徐世虹譯(1997)。江戶時代日中秘話。北京:中華書局。
  50. 大庭脩、戚印平譯、王勇譯、王寶平譯(1998)。江戶時代中國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51. 大澤顯浩編(2011)。東アジア書誌学への招待。東京:東方書店。
  52. 小林善八(1978)。日本出版文化史。東京:青裳堂書店。
  53. 山口佳代子(1995)。近世大坂における出版業界の展開—大坂本屋仲間の視点から。歴史評論,547,43-59。
  54. 山城喜憲(1983)。《史記評林》諸版本志稿。斯道文庫論集,20,345-392。
  55. 川邊雄大(2011)。幕末明治真宗僧的漢籍受容—以松本白華和北方心泉為例。印刷出版與知識環流:十六世紀以後的東亞,上海:
  56. 中山大學圖書館編(1982)。中山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廣州:中山大學圖書館。
  57. 中山步(200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
  58. 中囯古籍文化研究所編(2007)。中囯古籍流通学の確立:流通する古籍.流通する文化。東京:雄山閣。
  59. 井上進(2011)。明清学術変遷史:出版と伝統学術の臨界点。東京:平凡社。
  60. 巴兆祥(2008)。17-19 世紀中葉中日書籍交流史的經濟學分析:以地方志為例。清史研究,2008(2),37-48。
  61. 戶川芳郎(1996)。『史記評林』の版刻について。二松:大学院紀要,10,149-188。
  62. 水田紀久編、賴惟勤編(1968)。日本漢學。東京:大修館書店。
  63. 王勇(2003)。中日「書籍之路」研究。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64. 王勇(2005)。書物の中日交流史。東京:國際文化工房。
  65. 王勇編(1995)。中國館藏和刻本漢籍書目。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66. 王勇編(2012)。東亞座標中的書籍之路研究。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67. 王勇編(2009)。書籍之路與文化交流。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68. 王勇編、大庭修編(1996)。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69. 王慧榮(2012)。劉向『列女傳』在日本的流傳與影響。或問,22,87-93。
  70. 王寶平(2005)。清代中日学術交流の硏究。東京:汲古書院。
  71. 王寶平編(1996)。中國江南:尋繹日本文化的源流。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72. 北京大學圖書館編(1956)。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李氏書目。北京:北京大學圖書館。
  73. 永積洋子編(1987)。唐船輸出入品数量一覧1637~1833 年—復元唐船貨物改帳.帰帆荷物買渡帳—。東京:創文社。
  74. 田中謙二編、松浦章編(1986)。文政九年遠州漂著得泰船資料。吹田:關西大學出版部。
  75. 池澤滋子(2006)。日本的赤壁會和壽蘇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76. 米田彌太郎(1980)。貫名菘翁と池內陶所。書論,17,86-96。
  77. 米田彌太郎(1983)。池内陶所の江馬信成あて書簡より—貫名菘翁のことども—。書論,22,140-148。
  78. 吾妻重二(2012)。文化交涉与东亚世界的书院。東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別冊,8,41-48。
  79. 吳綺(2006)。清代廣東筆記五種。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80. 宋清秀(2005)。清代才女文化的地域性特點—以王照圓、李晚芳為例。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35-39。
  81. 李仁淵(2009)。閱讀史的課題與觀點:實踐、過程、效應。新文化史與中國近代史研究,上海:
  82. 李玉(1995)。北京大學圖書館日本古籍目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83. 李伯重(2001)。明清江南的出版印刷業。中國經濟史研究,2001(3),94-107+146。
  84. 李盛鐸、張玉範整理(1985)。木犀軒藏書題記及書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85. 宗政五十緒編、朝倉治彦編(1977)。京都書林行事上組重板類板出入済帳。東京:???書房。
  86. 杭州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編、神奈川大學人文學研究編(1999)。中日文化論叢—1997。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87. 松田美由貴、日下幸男(2005)。京都本屋仲間記録『上組済帳標目』の分析。龍谷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44,289-304。
  88. 松浦章(2011)。『清嘉録』の日本舶載と和刻本の流布。東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4,373-389。
  89. 松浦章(2007)。江戶時代唐船による日中文化交流。京都:思文閣。
  90. 長澤規矩也(1976)。和刻本漢籍分類目錄。東京:汲古書院。
  91. 長澤規矩也(1979)。書誌學序說。東京:吉川弘文館。
  92. 胡文楷編、張宏生增訂(2008)。歷代婦女著作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3. 范金民(2010)。縹囊緗帙—清代前期江南書籍的日本銷場。史林,2010(1),75-88+188-189。
  94. 孫殿起錄、雷夢水整理(1980)。販書偶記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5. 島田翰(2003)。古文舊書考。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96. 書誌硏究会編纂(1984)。近世後期書林蔵版書目集。東京:???書房。
  97. 高田時雄(2010)。「日本所藏中文古籍數據庫」介紹。漢學研究通訊,29(1),33-37。
  98. 高彥頤、李志生譯(2005)。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99. 高橋智(2005)。中国古籍流動史の確立を目指して。中国古籍文化研究,3,5-15。
  100. 涂豐恩(2012)。明清書籍史的研究回顧。新史學,20(1),181-215。
  101. 張伯偉(2014)。書籍環流與東亞詩學—以《清脾錄》為例。中國社會科學,2014(2),164-184。
  102. 張伯偉(2014)。明清時期女性詩文集在東亞的環流。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95-106。
  103. 張偉雄(1999)。文人外交官の明治日本:中国初代駐日公使団の異文化体験。東京:柏書房。
  104. 張聆雨(2012)。清代女性著述出版途徑考。古典文獻研究(第十五輯),15,146-167。
  105. 張惠寶、李國慶(1999)。中國圖書館所藏和刻本漢籍及其文獻價值。圖書館工作與研究,1999(2),45-47。
  106. 張寶三編、住吉朋彥編輯、蔡碧芳編(2008)。臺灣大學圖書館藏珍本東亞文獻目錄。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107. 戚昕(201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濟南,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
  108. 陳捷(2003)。明治前期日中学術交流の研究—清国駐日公使館の文化活動。東京:汲古書院。
  109. 陳捷(2005)。岸田吟香的樂善堂在中國的圖書出版和販賣活動。中國典籍與文化,2005(3),46-59。
  110. 陳捷(2011)。十九世紀七十、八十年代中國書畫家的日本遊歷。印刷出版與知識環流:十六世紀以後的東亞,上海:
  111. 陸堅編、王勇編(1990)。中國典籍在日本的流傳與影響。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112. 彭斐章編(1998)。中外圖書交流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13. 黃永年(2001)。古籍整理概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114. 黃俊傑(2010)。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合。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115. 賈啟勛(1989)。《史記》與日本文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116. 趙飛鵬(2007)。傳播與回流—「和刻本」漢籍的淵源與價值。東亞文獻研究資源論集,臺北:
  117. 趙益(2013)。從文獻史、書籍史到文獻文化史。南京大學學報,2013(3),110-121。
  118. 劉正剛、喬玉紅(2011)。清前期廣東才女李晚芳探析。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2),153-160。
  119. 劉詠聰(2003)。「婦德莫病於私」—論李晚芳《女學言行纂》的「去私」思想。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臺北:
  120. 劉詠聰編(2010)。中國婦女傳記辭典。悉尼=Sydney:悉尼大學出版社。
  121. 德富猪一郎(2010)。古籍流通的意義:善本和藏書史。中國典籍與文化,2010(1),96-108。
  122. 鄧洪波(2005)。中國書院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23. 嚴紹璗(1992)。漢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24. 坂本宗子(2001)。近世後期大坂本屋仲間における別家衆の動向—河内屋一統を中心に。大阪の歴史,57,21-59。
  125. 澁江全善、森立之(2009)。經籍訪古志。北京:學苑出版社。
  126. 辻本雅史、田世民譯(2004)。十八世紀後半期儒學的再檢討:以折衷派、正學派朱子學為中心。德川時代日本儒學史論集,臺北:
被引用次数
  1. 邱詩雯(2021)。運用SNA探討清代《史記》評點閱讀接受網絡。臺北大學中文學報,29,357-391。
  2. 王一樵(2016)。近二十年明清書籍、印刷與出版文化相關研究成果評述。明代研究,26,165-198。
  3. 鐘文伶(2023)。園藝、名物與圖譜:論《蔬果爭奇》在江戶時期的接受與出版。中正漢學研究,41,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