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清代宜蘭的官舉族長及其功能探討

并列篇名

The Function of Goverment-appointed Patriarch in Qing I-lan

DOI

10.6253/ntuhistory.2015.55.02

作者

李信成(Shinn-Cherng Lee)

关键词

清代 ; 宜蘭 ; 同姓認同 ; 官舉族長 ; 族正 ; Qing Dynasty ; I-lan ; surname identity ; government-appointed patriarch

期刊名称

臺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55期(2015 / 06 / 01)

页次

67 - 12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雍正年間,清政府開始在聚族而居地區由官府舉充族長,作為保甲制的補充,也是地方治理宗族的制度。臺灣是漢人移民新建立的社會,宗族並不發達,尤其是原稱為噶瑪蘭的宜蘭,直到嘉慶年間漢人才大舉入墾,更沒有足夠時間發展宗族。但是,清代宜蘭卻由官府於各姓舉充族長。既無宗族,為何舉充族長?而官舉族長的功能為何?是本文所擬探討的問題,盼能豐富我們對清代地方治理及族正制的瞭解。本研究有以下幾點發現:一、宜蘭雖是雜姓為主的社會,但漳州人占絕對多數,同姓意識突顯;二、宜蘭設治規劃時恰逢臺灣大規模漳泉械鬥後,政策上主張官舉族長以約束族人,宜蘭雖無聚居的宗族,但移民具同姓認同並推舉家長的習慣,官府乃加以利用,官舉族長遂成定制;三、宜蘭官舉族長的特色,為其約束對象是移民遷出地的同鄉同姓、不一定有血緣關係、非聚居的一群人,跨清代於大小姓普遍舉充,多由地主或商賈充任;四、官舉族長成為官府在地方治理上的幫手,協助約束具同姓認同的群體,理處這群人的內部事務;部分官舉族長強固了唐山祖組織,並積極參與地方公共事務,包括推動文治教化及地方信仰、為民請願等,扮演猶如士紳的角色。

英文摘要

The Qing government began to appoint patriarchs during the Yongzheng period in areas where patriarchal clans lived together, as a way to strengthen the Bao-jia system and govern the clans. Taiwan was a new settlement of Han immigrants, so the clans were not well developed. Notebly, in I-lan, where Han immigrants moved during the Jiaqing period, there was not enough time for them to propagate a clan. But, the present study found that the local government appointed many patriarchs for the different surnames in I-lan. The question arises: if there were no dominent clans, how and why were patriarchs appointed? What was the function of the government-appointed patriarchs? These are the questions which this study tries to answer, and which hopefully helps us to know more about the local governing system in the Qing Dynasty.This research has produced following foundings: 1. I-lan was a society of mixed surnames, but the Zhang-zhou immigrants were the majority, which caused the immigrants to have a stronger sense of identity besides having the same surname; 2. On the eve of I-lan becoming part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Taiwan local government had just approved the policy of appointing patriarchs. Although there were no clans that lived together in I-lan, the immigrants had surname identities and elected their patriarchs. The local officials utilized it, and the practice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appointing patriarchs became a policy of I-lan. 3.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I-lan government-appointed patriarchs was there was no real clan for a patriarch to run. They contained a group of immigrants who had surname identity while they did not live together. The government appointed patriarchs universally for the different surnames, and did so through entire 19th century. Most of the appointed patriarchs were landlords or rich merchants. 4. The government-appointed patriarchs became helpers of local government in governing. They helped to control and to solve internal disputes among those people who had the surname identity, some patriarchs were actively involved in public affairs just as they were as gentr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李信成(2009)。清代宜蘭的「保甲」與「清庄聯甲」之研究。興大人文學報,43,19-256。
    連結:
  2. 王世慶編,《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影本》。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
  3. 賴應揚,《賴姓族譜(一)》。宜蘭:宜蘭縣史館藏1968 手抄影印本。
  4. 戴炎輝,〈清代臺灣族長的選充〉,《臺灣文化》第3 卷第6 期,1948,臺北,頁14-16。
  5. 《林維新家族古文書》。宜蘭:宜蘭縣史館藏。
  6. (1986)。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7. 林錦榮,《林家族譜》。宜蘭:宜蘭縣史館藏1989 手抄影印本。
  8. (清)承啟等撰,《戶部則例一百卷》。臺北:國立臺灣圖書館藏同治四年(1865)校刊本。
  9.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10. 〔日〕下村宏編,《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
  11. 〔日〕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宜蘭廳管內埤圳調查書》。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5。
  12. 《國家圖書館館藏古文書》。臺北:國家圖書館藏。
  13. 林性派,《西河林氏大族譜》。宜蘭:宜蘭縣史館藏1971 手抄本。
  14. 《宜蘭縣史館館藏古文書》。宜蘭:宜蘭縣史館藏。
  15. 《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http://thdl.ntu.edu.tw/.
  16. 佚 名,《李仲信公派下家譜(代擬)(三)》。宜蘭:宜蘭縣史館藏1960 手抄影印本。
  17. 《全臺詩.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http://xdcm.nmtl.gov.tw/twp.。http://xdcm.nmtl.gov.tw/twp
  18. 游時中,《廣平游氏族譜》。宜蘭:宜蘭縣史館藏1911 石印影印本。
  19. 游永德,《漳州府詔安縣平石樓游氏盛衍堂族譜》。宜蘭:宜蘭縣史館藏1978 手抄本。
  20. 佚 名,《十六份張氏族譜(代擬)》。宜蘭:宜蘭縣史館藏2000 手抄影印本。
  21. 清丁曰健(1959)。治臺必告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2. 清王必昌(1961)。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3. 清余文儀(1962)。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4. 清周元文(1960)。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5. 清周鍾瑄(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6. 清周璽(1962)。彰化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7. 清姚瑩(1957)。東槎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8. 清姚瑩(1960)。中復堂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9. 清柯培元(1961)。噶瑪蘭志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0. 清崑岡(1991)。大清會典事例。北京:中華書局。
  31. 清清高宗(1987)。清朝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2. 清陳文達(1961)。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3. 清陳淑均(1963)。噶瑪蘭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4. 清劉良璧(196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5. Hsu, Cho-yun(1972)。I-lan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3,51-71。
  36. 元廷植(2001)。清中期福建的族正制。清史論叢,北京:
  37. 王世慶(1999)。結首制與噶瑪蘭的開發─兼論結首制起自荷蘭人之說。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
  38. 石奕龍(1997)。臺灣宜蘭與福建漳浦關係初探。「宜蘭研究」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
  39. 伊能嘉矩、江慶林譯(2011)。臺灣文化志。臺北:臺灣書房。
  40. 何培夫編(1999)。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41. 李訓樸(1983)。李氏族譜。自刊。
  42. 宜蘭縣文獻委員會編(1969)。宜蘭縣志。宜蘭:宜蘭縣文獻委員會。
  43. 宜蘭縣政府民政局文獻課編(1979)。宜蘭縣寺廟專輯。宜蘭:宜蘭縣政府民政局。
  44. 林玲玲(1997)。宜蘭縣文職機關之變革。宜蘭:宜蘭縣政府。
  45. 林美容(1989)。草屯鎮之聚落發展與宗族發展。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
  46. 林茂賢(1994)。蘭陽俚諺(七)。宜蘭文獻雜誌,10,83-84。
  47. 林萬榮(1976)。宜蘭鄉賢列傳。宜蘭:宜蘭縣政府民政局。
  48. 林衡道(1970)。宜蘭地方開拓史蹟。臺灣文獻,2(2),29-37。
  49. 邱水金編(1996)。宜蘭古文書。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50. 邱水金編(1995)。宜蘭古文書。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51. 邱水金編(1994)。宜蘭古文書。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52. 邱水金編(1998)。宜蘭古文書。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53. 施添福(1997)。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54. 胡台麗(1979)。南屯的字姓戲。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8,55-78。
  55. 凌昌武編、林焰瀧編(1986)。蘭陽史蹟文物圖鑑。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56. 徐雪霞(1984)。清代宜蘭的發展。臺北文獻,直字69,131-170。
  57. 財團法人蘭陽林姓興德會族譜編纂委員會編(1957)。宜蘭林姓追遠堂誌要。宜蘭:財團法人蘭陽林姓興德會。
  58. 常建華(1989)。清代族正制度考論。社會科學輯刊,64,91-96。
  59. 常建華(1990)。試論乾隆朝治理宗族的政策與實踐。學術界,21,61-67+96。
  60. 常建華(2008)。清代宗族「保甲鄉約化」的開端─雍正朝族正制出現過程新考。河北學刊,28(6),65-71。
  61. 常建華(2006)。近代閩臺族正制考述。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6(1),71-82。
  62. 常建華(2006)。鄉約.保甲.族正與清代鄉村治理─以凌燽《江西視臬紀事》為中心。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5(1),71-76。
  63. 常建華(1990)。清代族正問題的若干辨析。清史研究通訊,1990(1),32-37。
  64. 常建華(2006)。清代的國家與社會。北京:人民出版社。
  65. 淡新檔案校註出版編輯委員會編(1995)。淡新檔案:第一編 行政。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66. 祭祀公業李火德公祖祀會編(1981)。李氏敦本堂沿革。宜蘭:祭祀公業李火德公祖祀會。
  67. 莫里斯.弗里德曼、劉曉春譯(2000)。中國東南的宗族組織。上海:人民出版社。
  68. 莊英章(1985)。臺灣宗族組織的形成及其特性。現代化與中國化論集,臺北:
  69. 莊英章(1978)。臺灣漢人宗族發展的研究評述。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49-57。
  70. 莊英章(1973)。臺灣漢人宗族發展的若干問題:寺廟宗祠與竹山的墾殖型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13-140。
  71. 莊英章、吳文星(1985)。頭城鎮志。頭城:頭城鎮公所。
  72. 莊英章、吳文星(1985)。清代頭城的拓墾與發展。臺灣文獻,36(3/4),213-237。
  73. 莊英章、周靈芝(1984)。唐山到臺灣:一個客家宗族移民的研究。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
  74. 莊英章、陳運棟(1983)。清末臺灣北部中港溪流域的糖廍經營與社會發展:頭份陳家的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6,59-110。
  75. 陳支平(2004)。五百年來福建的家族與社會。臺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
  76. 陳文隆編(1991)。陳敬行世系源流。宜蘭:編者印行。
  77. 陳其南(1990)。家族與社會—臺灣與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理念。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78. 陳其南(1987)。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
  79. 陳金奇編(2004)。宜蘭古文書。宜蘭:宜蘭縣史館。
  80. 陳長城(1977)。蘭陽鄉賢列傳(四)。蘭陽,10,64-72。
  81. 陳長城(1976)。蘭陽鄉賢列傳(二)。蘭陽,8,59-74。
  82. 陳哲三(2000)。古文書在臺灣史研究的重要性─以「竹腳寮」、「阿拔泉」之地望的研究為例。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135-151。
  83. 陳紹馨、傅瑞德(1968)。臺灣人口之姓氏分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
  84. 陳進傳(1995)。宜蘭傳統漢人家族之研究。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85. 陳進傳(1990)。清代噶瑪蘭的拓墾社會。臺北文獻,直字92,1-50。
  86. 游永德(1980)。游氏追遠堂族譜。
  87. 游有財(1970)。游氏大族譜。臺中:創譯出版社。
  88. 馮爾康(2011)。政府規制與民間輿情的互動─以清代族正制的制度內涵及存廢推展為中心。社會科學輯刊,193,120-125。
  89. 楊國安(2004)。明清兩湖地區基層組織與鄉村社會研究。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
  90. 廖正雄編(2010)。宜蘭古文書。宜蘭:宜蘭縣史館。
  91. 廖正雄編(2011)。宜蘭古文書。宜蘭:宜蘭縣史館。
  92. 廖風德(1990)。清代之噶瑪蘭。臺北:正中書局。
  9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7)。漳州府志選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6)。清會典臺灣事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5.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3)。臺案彙錄丙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7)。清耆獻類徵選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7.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4)。臺案彙錄己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8.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4)。清宣宗實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3)。臺灣私法物權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00.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71)。淡新檔案選錄行政編初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01.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4)。福建省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02. 劉澤民編(2002)。平埔百社古文書。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103. 鄭振滿(2009)。鄉族與國家:多元視野中的閩臺傳統社會。北京:三聯書店。
  104. 蕭公權、張皓譯、張升譯(2014)。中國鄉村─論19 世紀的帝國控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105. 戴炎輝(1998)。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許慧娟(2019)。細說宜蘭漳州腔hun^(55[33])su^(55)的成因及其相關議題。清華學報,49(2),337-398。
  2. (2023)。步入界外:嘉慶朝蛤仔難地圖繪製及其知識傳承。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2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