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兩漢災害高峰期-天災、人禍與治亂盛衰的關聯性分析

并列篇名

Disaster Peaks of the Han Dynasty: A Political-Economic Analysis

DOI

10.6253/ntuhistory.2016.57.02

作者

陳彥良(Yen-Liang Chen)

关键词

漢代 ; 災荒 ; 王莽 ; 鄧太后 ; 政治經濟體制 ; the Han dynasty ; disasters ; Wang Mang ; Empress Deng ; political-economic systems

期刊名称

臺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57期(2016 / 06 / 01)

页次

47 - 11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探討漢代水、旱、蝗、疫造成饑饉、荒歉的災害史,及其與治亂興衰的關係。全文分三部分:一,利用文獻分析及統計,得出兩漢災荒的時間分布,以掌握各時期頻率的變化。二,以重大災害密集爆發為基準,呈現兩漢災荒史的4 個關鍵段落。三,藉由不同段落之間的比較,剖析災荒與政治經濟體制的關聯。以武帝元封四年(107 BC)「關東流民二百萬口」、王莽時期(11-24)農業崩潰與「陰陽錯謬」的關係,以及東漢安帝(106-125 在位)「水旱十載」3 次事件為例,釐清自然和人為因素在兩漢災荒史上的作用,及所隱含的意義。簡述本文論旨:一,災荒的發生頻率及程度輕重牽涉到兩漢治亂興衰,其間關係複雜,不能簡單的對應。二,氣候變化可以解釋災荒的發生,無法解釋造成破壞的程度。三,兩漢農業的全面崩潰與大蝗災密切相關,但蝗災是農業崩潰的結果,而非原因。四,王莽時期河患、枯旱霜蝗等災害無法解釋為其滅亡的主要理由;漢末之傾穨亦復如此。五,基於史實分析比較證明,良好的政治經濟體制得以減除災荒所造成的破壞,而決定朝代興亡的大規模災害,以人禍的因素居多。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history of floods, droughts, locusts, epidemics and other disaste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vicissitude of the empire in the Han dynasty (202 BC-AD 220).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touches upon the time distribution of the Han disasters and famines, as well as its frequency changes in each period; the second analyzes the complex disasters in four key periods; and the third discusses three great events and their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including the 2 million eastern refugees in the reign of Emperor Wu, the full collapse of agriculture in the Wang Mang period, and the "Ten Years of Serious Disasters" in the reign of Emperor An of the Eastern Han.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make the following arguments: (1) changes in disaster frequency did not simply correspond to the vicissitude of the Han dynasty; (2) the climate change can be accountable for the occurrence of famines, but it cannot explain why it caused so much damage; (3) the collapse of the Qin and Han agriculture was closely related to several big locust plagues, but these plagues were the result of the agricultural failure instead of the cause of it; (4) the Yellow River flood and natural disasters could not be used as valid reasons to explain the fall of Wang Mang’s regime; and (5) good political-economic institutions could reduce the natural disasters’ damages, but it is usually man-made factors that played the role behind the disaster-caused massive destruction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楊聯陞,〈從四民月令所見到的漢代家族的生產〉,《食貨(半月刊)》第 1 卷第6 期,1935,上海,頁8-11。
  2. 楊聯陞,〈東漢的豪族〉,《清華學報》第 11 卷第4 期,1936,北京,頁1007-1063。
  3. 宋司馬光編集、元胡三省音注、章鈺校記(1956)。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
  4. 宋李昉編纂、夏劍欽校點(1994)。太平御覽。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5. 宋馬端臨、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點校、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點校(2011)。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
  6. 明徐光啟、石聲漢校注(1979)。農政全書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 南朝宋范曄、李賢注(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8. 唐尹知章注、戴望校正(1972)。管子校正。臺北:世界書局。
  9. 晉袁宏、張烈點校(2002)。後漢紀。北京:中華書局。
  10. 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1963)。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11. 晉葛洪、周天游校注(2006)。西京雜記。西安:三秦出版社。
  12.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1965)。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13. 漢王充、黃暉校釋(1990)。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14. 漢司馬遷、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1972)。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15. 漢桓寬、王利器校注(1992)。鹽鐵論校注(定本)。北京:中華書局。
  16. 漢班固、顏師古注(1964)。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17. 漢劉珍、吳樹平校注(2008)。東觀漢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18. Bielenstein, Hans(1954).The Restoration of the Han Dynasty, I..Th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y,I(26),141-165.
  19. Twichett, Denis Crispin(edited),Loewe, Michael(edited)(1986).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1, The Ch'in and Han Empires, 221B.C.-A.D.22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 丁光勛(1993)。兩漢時期的災荒與荒政。歷史教學問題,1993(3),17-21。
  21. 卜風賢(2002)。周秦兩漢時期農業災害致災原因初探。農業考古,2002(1),290-294。
  22. 卜風賢(2005)。漢代「海溢」災害。史學月刊,2005(7),26-30。
  23. 卜風賢(2006)。周秦漢晉時期農業災害和農業減災方略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4. 卜風賢(2004)。周秦兩漢農業災害系統的要素構成。農業考古,2004(1),228-232。
  25. 王文濤(2007)。秦漢社會保障研究─以災害救助為中心的考察。北京:中華書局。
  26. 王毓銓(1979)。民數與漢代封建政權。中國史研究,1979(3),61-80。
  27.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薛英群注、何雙全注、李永良注(1988)。居延新簡釋粹。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
  28. 田餘慶(1984)。論輪臺詔。歷史研究,1984(2),3-20。
  29. 余英時(1956)。東漢政權的建立與士族大姓的關係。新亞學報,1(2),209-280。
  30. 余英時(1980)。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31. 呂思勉(1969)。秦漢史。臺北:開明書店。
  32. 林劍鳴(1989)。秦漢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3. 高文(1997)。漢碑集釋。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34. 崔向東(2012)。漢代豪族地域性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35. 張文華(2002)。漢代自然災害的發展趨勢及其特點。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5),669-673。
  36. 許倬雲、王勇譯(2005)。漢代農業─中國農業經濟的起源及特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37. 陳良佐(1991)。從春秋到兩漢我國古代的氣候變遷─兼論《管子.輕重》著作的年代。新史學,2(1),1-49。
  38. 陳良佐(1996)。再探戰國到兩漢的氣候變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7(2),323-381。
  39. 陳啟雲(2007)。漢儒與王莽:評述西方漢學界的幾項研究。史學集刊,2007(1),57-76。
  40. 陳業新(2004)。災害與兩漢社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41. 章義和(2008)。中國蝗災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42. 勞榦(2006)。古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上冊)。北京:中華書局。
  43. 森立之、郭秀梅校點(2003)。傷寒論考注。北京:學苑出版社。
  44. 游修齡(2003)。中國蝗災歷史和治蝗觀。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94-100。
  45. 黃今言(2004)。漢代專業農戶的商品生產與市場效益。安徽史學,2004(4),30-34。
  46. 楊振紅(1999)。漢代自然災害初探。中國史研究,1999(4),49-60。
  47. 葛劍雄(1986)。西漢人口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48. 劉春雨(2008)。東漢自然災害史研究綜述。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08(10),76-78。
  49. 劉修明(1986)。東漢宦官集團的社會基礎。史林,1986(1),14-21。
  50. 鄭雲飛(1990)。中國歷史上的蝗災分析。中國農史,1990(4),38-50。
  51. 鄧拓(1998)。中國救荒史。北京:北京出版社。
  52. 瞿同祖(2007)。漢代社會結構。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53. 羅彤華(1989)。漢代的流民問題。臺北:學生書局。
  54. 瀧川龜太郎(1977)。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洪氏出版社。
  55. 饒宗頤、李均明(1995)。新莽簡輯證。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