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夷狄無百年之運-運數論與夷夏觀的分析

并列篇名

Non-Han Regimes Never Last over One Hundred Years: Analyzing a Prophe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ino-steppe Relationship

DOI

10.6253/ntuhistory.2017.60.04

作者

方震華(Fang, Cheng-hua)

关键词

運數 ; 夷夏觀 ; 南宋 ; 朱元璋 ; 元 ; destiny ; sino-steppe relationship ; Southern Song Dynasty ; Zhu Yuanzhang ; Yuan Dynasty

期刊名称

臺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60期(2017 / 12 / 01)

页次

159 - 19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一些以「運數」解釋政權興衰的說法。此類運數之說,多半針對個別政權而產生,流傳一段時間後,就為人所淡忘。不過,「夷狄無百年之運」恐怕是其中的例外。此一理念出現於南宋後期,後來廣泛被明代官員和文人引用,其影響力更及於中國之外的地區。就史實而言,外族政權存在的時間長短互異,並無規律可言,為何到了南宋,會有人認為夷狄政權無法成立超過一百年?本文從分析「百年之運」一詞的意涵衍變入手,指出「夷狄無百年之運」的說法是因金朝的衰亡,而在南宋後期出現。南宋士人藉此運數之說,強調外夷政權不受上天庇祐,只有正統所在的南宋才能長期延續。元朝雖滅南宋,但並未干涉士人繼續傳播尊中國、貶外夷的觀念。等到元末大亂,朱元璋以「胡無百年之運」進行宣傳,指蒙元的運數已盡,漢人將重掌政權,促成此一理念在明代的流行。滿洲人入主中國後,雖力圖打壓漢人的夷夏觀,仍不足以阻止「夷狄無百年之運」說法的流傳,清末的革命運動仍藉此宣稱滿清氣數已盡。「夷狄無百年之運」說法之所以能夠持續且廣泛的流傳,並非此說符合中國與外夷互動的「歷史規律」,而是因為此理念具有普遍性意涵,可在不同時代被政治人物利用;至於歷史真相為何,傳述此說者並不在意。因此,「夷狄無百年之運」說法在中國的流傳,正是政治宣傳影響歷史論述的一個實例。

英文摘要

In Chinese history, many historic interpretations were given after the end of each dynasty, which described the fall of a regime as the result of its predicted destiny rather than analyzing the substantial factors causing the dynastic extinction. This kind of prophecy usually became less popular after a short period, as later historians would never mention it in their writings. However, the concept that regimes ruled by non-Han tribes never last over one hundred years is an exception. This idea appeared around the 1230s, as the Southern Song literati enthusiastically witnessed the decline of their long term rival-the Jin Dynasty, which established by the Jurchens. Although the Jurchens once controlled northern China by their strong military forces, some Song literati argued, their state came to end in only one hundred years, contrasting the fact that the Song Dynasty which obtains the "orthodoxy" still exists. The extinction of Jin Dynasty provided the Song people confidence in the Heavenly support, and concluded a principle that no non-Han regime would ever obtain the good fortune to exist for over one hundred years. This statement became even more popular after the Yuan dynasty, as the rebellions overturned the Mongol regime during the time its rule over the whole China persisted less than one hundred years. In particular, the founder of the Ming Dynasty, Zhu Yuanzhang, used this concept for political propaganda to convince people that the decline of the Yuan Dynasty was inevitable. Thus, political propaganda is the primary factor causing this prophecy to last for a long time, and this fact also demonstrates how political agenda influenced historical discours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2004)。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
  2.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公司。
  4. 呂中,《皇朝中興大事記》。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清鈔本。
  5. (2004)。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
  6. (1969)。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 (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8.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9. (1996)。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公司。
  10. (1996)。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公司。
  11. (1988)。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12. 劉友益撰,《資治通鑑綱目書法》。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原北京圖書館藏元坊刊本殘本微捲。
  13. (1988)。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14. (1988)。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15. (1965)。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6. (1979)。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7. 鄭 真輯,《四明文獻》。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1935 年張壽鏞氏約園排印本。
  18. (1988)。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19.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0. (1996)。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公司。
  21. (2006)。文淵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
  22.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輯校(1964)。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3. 尹起莘(1998)。資治通鑑綱目發明。北京:學苑出版社。
  24. 方震華(199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25. 王汎森(2013)。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26. 王昶輯(1985)。金石萃編。北京:中國書店。
  27. 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28. 寺地遵、劉靜貞譯、李今芸譯(1995)。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
  29. 呂中、張其凡整理、白曉霞整理(2014)。類編皇朝中興大事記講義;類編皇朝大事記講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0. 呂毖輯(1981)。明朝小史。臺北:正中書局。
  31. 宋志英編(2011)。宋元方志人物傳記資料叢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32. 宋濂、羅月霞編(1999)。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33. 李心傳(1988)。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北京:中華書局。
  34. 李延壽(1975)。南史。北京:中華書局。
  35. 李昉編(1960)。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
  36. 李昉編(1966)。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
  37. 李德裕、傅璇琮校箋、周建國校箋(2000)。李德裕文集校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38. 李燾(1992)。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39. 杜佑(1988)。通典。北京:中華書局。
  40. 周少川(2011)。元代史學思想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41. 近藤一成(1979)。宋代永嘉學派葉適の華夷觀。史學雜誌,88(6),51-79。
  42. 徐松(1957)。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
  43. 班固(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44. 張廷玉(1997)。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45. 脫脫(1997)。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46. 莊吉發(2005)。他山之石─朝鮮君臣論盛清諸帝。郭廷以先生百歲冥誕紀念史學論文集,臺北:
  47. 陳子龍輯(1964)。皇明經世文編。臺北:國風出版社。
  48. 陳子龍、王英志輯校(2011)。陳子龍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49. 陳福康(2001)。井中奇書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50. 揭傒斯、李夢生標校(2012)。揭傒斯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1. 馮自由(1972)。革命逸史.中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2. 黃寬重(2012)。政策.對策:宋代政治史探索。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53. 葉適、劉公純點校、王孝魚點校、李哲夫點校(1961)。葉適集。北京:中華書局。
  54. 熊人霖增修(1992)。(崇禎)義烏縣志。北京:中國書店。
  55. 蒙思明(1980)。元代社會階級制度。北京:中華書局。
  56. 趙超編(2008)。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57. 劉克莊、王蓉貴校點、向以鮮校點(2008)。後村先生大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58. 劉浦江(2014)。元明革命的民族主義想像。中國史研究,2014(3),79-100。
  59. 歐陽玄、湯銳校點(2010)。歐陽玄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60. 鄭思肖、陳福康點校(1991)。鄭思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1. 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1986)。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62. 魏了翁(1979)。鶴山先生大全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3. 嚴耕望(1981)。治史經驗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被引用次数
  1. 方震華(2022)。運數說與南宋亡國論述。漢學研究,40(3),1-36。
  2. 張佳(2021)。元代的夷夏觀念潛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92(1),91-150。
  3. (2023)。十至十一世紀的前後蜀亡國徵應敘事。新亞學報,40(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