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由縫隙出發的歷史-旮旯牌聚落的形成與離散

并列篇名

A History from Within: A Case Study of the Galapai Settlement in Jianshi Township, Hsinchu County

DOI

10.6253/ntuhistory.202106_(67).0004

作者

羅文君(Lo, Wen-chun)

关键词

邊區研究 ; 地方 ; 摩擦 ; border studies ; place ; friction

期刊名称

臺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67期(2021 / 06 / 01)

页次

107 - 16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日治時期進入蕃界定居之漢人社群──旮旯牌為研究對象,透過史料與田野材料,一方面重構因學科分野而被遺落的人群的生活樣貌,映照出匯聚其上,更大尺度之帝國資本主義山林開發、區域經濟發展的變動過程,另一方面,旮旯牌作為在山地治理框架下應被排除的特例,本文亦嘗試探究其居民如何在制度與經濟開發計畫的結構縫隙間求生,並透過日常生活實踐,形塑其社群認同。旮旯牌位於現新竹縣尖石鄉嘉樂村內。本文首先梳理1920年代主導此區域開發邏輯的理蕃與林野政策。1921年,日本資本家早川鐵冶(1865-?)向總督府取得蕃界內的土地,從事造林與農作等開發活動。隨後數年,早川與其代理者招募大量漢人入山開墾,以土地使用權交換其勞動力,藉此克服蕃地事業的種種困難。旮旯牌即在此林野的資本主義化過程中逐步成形。本文隨後描繪旮旯牌居民的日常生活,討論他們如何透過維生物資與勞動力的交換,將早川的事業地打造成一片漢人集居地域。即便如此,進入戰後,由於居民遲遲無法取得土地所有權,導致旮旯牌的瓦解。本文回應學界對底層歷史書寫、邊界研究與民眾史等主題的呼聲,「從縫隙出發」,即在不否定現代國家與資本主義之力量的前提下,細究國家與資本打造之政經結構的孔洞與縫隙,從而聽見艾立克.沃爾夫(Eric R. Wolf, 1923-1999)所言「無史之人」的眾聲喧嘩。

英文摘要

Galapai was a Han settlement located in "Fandi, or savage land (蕃地),"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occupation. Due to difficulties of distinguishing and analyzing the people or ways of life in such a settlement, they seldom receive the critical attention of scholars. By using neglected archival materials, conducting fieldwork and having in-depth interviews,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s a case which reflects the changes of state governance and development plans in the mountain area. By studying the exceptionality of such a "savage land" settlement,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shed light on ways of making a living while living in an unregistered zone, which illu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daily life practices in the formation of community identity. Galapai was located in Fandi land in present-day Jiale Village, Jianshi Township, Hsinchu County. This article first examines the Fandi framework that was designed by the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in the 1920s to develop Taiwan's rinya or the forest and arable l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Galapai was related to a project proposed by the Japanese capitalist, Hayakawa Tetsuya who, in 1921, applied for a piece of land inside the "savage" area to conduc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In the following years, Hayakawa's team recruited dozens of Han people, provided them with equipment, and relied on their labors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of introducing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into Taiwan's savage land. This article then examines the daily life of the Galapai residents with a focus on how they turned Galapai into a thriving place and community through their exchanges of livelihood and labor. After World War II, however, because the residents were unable to secure their right to the land under the new government, the Galapai settlement dissolved. In keeping with the rising interest of scholars in writing history from below, border studies, and people's history, this article proposes what may be called "history from within." That said, without denying the all-embracing and totalizing power of the modern state and capitalism, such "history from within" studies seek to examines the gap that existed within and betwee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gimes manufactured by the state and the capitalist class, in hopes of hearing to the voices of what anthropologist Eric Wolf famously calls the "people without histor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何鳳嬌(2010)。戰後臺灣公產管理審議委員會的組成與運作(民國 38 年 11 月-42 年 9 月)。國史館館刊,25,115-156。
    連結:
  2. 詹素娟(2003)。贌社、地域與平埔社群的成立。臺大文史哲學報,59,117-242。
    連結:
  3. 〈函復新竹殖產公司所需造林資金土行本年已貸一萬五千元如該公司經營確有成績可由土行於頭寸稍裕時酌予增加貸放數額由〉(1950 年 12 月 15 日),《臺灣省政府檔案》。南投:臺灣省政府藏,後收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數位典藏整合查詢系統》,典藏號:0042632012246008。
  4. 〈徐阿夫與業主鍾番放領耕地糾紛〉(1955),《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藏,編號:0044 /造 A(一)1/238/0001/001。
  5. 〈竹東調查區:新竹州竹東郡及新竹郡〉(1926),《日治時期「要存置林野」及「準要存置林野」相關資料》。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藏,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圖資掃描。
  6. 〈竹塹郵筒/製腦會社之創設〉,《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1907 年 7 月 27 日,第 4版。
  7. 〈官有原野豫約賣渡許可地一部返地願並成功賣渡願許可ノ件(早川鐵治)〉(1933 年 3月 1 日),《總督府檔案》。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0004170002。
  8. 〈新竹通信/腦會社股金申入〉,《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1907 年 10 月 16 日,第 4版。
  9. 〈新竹煤礦局與中煤合併〉,《聯合報》,1959 年 1 月 6 日,第 5 版。
  10. 〈新竹殖產株式會社〉(1951),《財政部國有財產局》。臺北: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45-070603-0153。
  11. 〈蕃界拓殖〉,《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1910 年 3 月 24 日,第 3 版。
  12. 〈内地人小作人歡迎〉,《臺灣日日新報》,1924 年 12 月 20 日,第 5 版。
  13. 〈新竹番情種種片片〉,《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1911 年 2 月 17 日,第 2 版。
  14. (1950)。〈新竹縣桃園鎮民黃河沐為鍾番侵佔日產田山三百餘甲以種種方法暗中取利,請依公有土地放租辦法將土地改由原佃人承租陳情案,經省參議會電請參議員劉?才調查嗣檢具報告報會〉(1950 年 11 月 14 日),《臺灣省議會史料》。臺北:臺灣省參議會藏。
  15. 〈沈可夫等昨赴桃園指導間伐技術即轉往新竹尖石鄉〉,《聯合報》,1952 年 10 月12 日,第 6 版。
  16. 〈本刊實業彙載本年新竹製腦〉,《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1911 年 6 月 24 日,第 2版。
  17. China mail. Who’s who in the Far East, 1906-7. Hong Kong: China mail, 1906
  18. 〈嘉樂煤礦慘案俞物恆等判刑〉,《聯合報》,1956 年 10 月 9 日,第 3 版。
  19. Szonyi, Michael(2017).The Art of Being Governed: Everyday Politics in Late Imperial China.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 Tsing, Anna Lowenhaupt(2005).Friction: An Ethnography of Global Connecti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1. Tsing, Anna Lowenhaupt(2015).The Mushroom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On the Possibility of Life in Capitalist Ruins.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2. 人事興信所編,《人事興信録第 8 版(昭和 3 年)》。東京:人事興信所,1928。
  23. 子銘,〈鄉城小調林地變為田耕者不能承領〉,《聯合報》,1954 年 11 月 16 日,第 5 版。
  24. 山田毅一,〈噫!早川鐵冶翁〉,《南進》第 6 卷第 7 號,1941 年 7 月,東京,頁 6-9。
  25.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1954)。工作報告,5
  26. 井上伊之助,石井玲子(譯)(1997).上帝在編織.臺南:人光出版社.
  27. 王學新(2003).日據時期竹苗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8. 王學新(2003).日據時期竹苗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9. 矢內原忠雄,林明德(譯)(2014).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30. 交通部觀光局,〈尖石岩下方有座供奉尖石爺的小廟〉,http://taiwan.net.tw/m1.aspx?sNo=0001090&id=10367(2015 年 11 月 16 檢索)。
  31. 艾瑞克.沃夫,賈士蘅(譯)(2013).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臺北:麥田出版社.
  32. 何春蓀,徐鐵良(1951)。臺灣新竹縣嘉樂煤田地質。臺灣省地質調查所彙刊,3,1-22。
  33. 何翠萍,魏捷茲,黃淑莉(2011)。論 James Scott 高地東南亞新命名 Zomia 的意義與未來。歷史人類學學刊,9(1),77-100。
  34. 呂佩如(2009)。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35. 李文良(2001)。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36. 李青霖、劉廣義,〈尖石岩重見原始風貌艾利颱風前尖石爺搬到伯公廟廿多年廟宇拆遷一空〉,《聯合報》,2004 年 9 月 4 日,B1 版。
  37. 林玉茹(1999)。清代竹塹地區在地商人的活動與網絡(中)。臺灣風物,49(3),61-93。
  38. 林玉茹(1999)。清代竹塹地區在地商人的活動與網絡(下)。臺灣風物,49(4),61-89。
  39. 林玉茹(1999)。清代竹塹地區在地商人的活動與網絡(上)。臺灣風物,49(2),15-64。
  40. 林秀幸(2012)。縫隙中的抉擇:地方與國家交鋒下的象徵建構。臺灣社會學刊,49,103-146。
  41. 林欣宜(1998)。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42. 邱一帆(編)(2010).客語文學選集.新莊:客家臺灣文史工作室.
  43. 施添福(2007)。國家、賦役與地域社群:以清代臺灣北部的後壠社群為例。中研院臺史所週二學術演講,臺北:
  44. 柯志明(2003).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臺北:群學出版社.
  45. 洪廣冀(2003)。殖民化與地方化的辯證:日治時期山林治理架構的轉化與「中部」區域特性的形成。臺中縣開發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
  46. 洪廣冀(2004)。林學資本主義與邊區統治:日治時期林野調查與整理事業的再思考。臺灣史研究,11(2),77-144。
  47. 洪廣冀,羅文君,Istanda, Aliman,胡忠正(2019)。從「本島森林的主人翁」到「在自己的土地上流浪」:臺灣森林計畫事業區分調查的再思考。臺灣史研究,26(2),43-111。
  48. 原幹次郎,《自治制度改正十周年紀念人物史》。臺北:勤勞と富源社,1931。
  49. 袁明道(2005)。竹東林場的發展歷程。新竹文獻,20,30-48。
  50. 康培德(2011)。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地域」一詞的理解與討論。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施添福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
  51. 張正衡(2016)。根莖狀的社區:新自由主義下的日本地方社會。21 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臺北:
  52. 張乾榮(2005)。竹東林場沿革。新竹文獻,20,6-14。
  53. 連瑞枝(2016)。山鄉政治與人群流動──十五至十八世紀滇西北的土官與灶戶。新史學,27(3),1-61。
  54. 陳存恭(訪問),陳美惠(紀錄)(1993).趙正楷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55. 陳志豪(2019).清代北臺灣的移墾與「邊區」社會(1790-1895).臺北:南天書局.
  56. 陳秋坤(2009)。帝國邊區的客莊聚落:以清代屏東平原為中心(1700-1890)。臺灣史研究,16(1),1-29。
  57. 黃旺成,郭輝(1976).臺灣省新竹縣志.新竹:新竹縣文獻委員會.
  58. 新竹縣文獻委員會(1983).新竹文獻會通訊.臺北:成文出版社.
  59. 楊家彰,〈延伸專題──尖石鄉簡介〉,收入耕莘文教基金會,《泰雅四十典藏尖石:新竹縣尖石鄉泰雅部落老照片數位典藏專題》網站,http://www.meworks.net/userfile/80/yagi_new/monograph_01.html(2017 年 5 月 29 日檢索)。
  60. 葉爾建(2004)。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61.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98).臺灣原住民史料彙編 3:臺灣省政府公報中有關原住民法規政令彙編(3).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62. 臺灣省政府農林處林產管理局編,《臺灣林產管理概況》。臺北:臺灣省農林處林產管理局,1948。
  63. 臺灣礦業史編纂委員會(1966).臺灣礦業史.臺北:臺灣省礦業研究會.
  64. 鄭森松(2005).竹東鎮志—歷史篇.新竹:竹東鎮公所.
  65. 興南新聞社,《臺灣人士鑑》。臺北:興南新聞社,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