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王陽明以鏡喻心之特色及其異說

并列篇名

The Mirror-as-Mind Metaphor in the Thought of Wang Yang-ming: On Its Features and Later Variations

DOI

10.6281/NTUCL.2007.26.06

作者

鄧克銘(Keh-Ming Deng)

关键词

王陽明 ; 心 ; 鏡 ; 朱子 ; 禪宗 ; Wang Yang-ming ; Chu Tzu ; Ch'an Buddhism ; mind ; mirror

期刊名称

臺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6期(2007 / 06 / 01)

页次

153 - 18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儒學傳統經籍中無「以鏡喻心」之記載,反而出現在《莊子》與佛教文獻中。宋儒曾用此喻表達心體之定靜,王陽明也多次使用。在陽明心學中,以鏡喻心大致具有兩個意義:一爲表示體用一源,一爲表示本體工夫合一。 王陽明借鏡比喻心之體用關係,其內容與程頤、朱子有異;在磨鏡之工夫論上,亦有不同。再則,禪宗文獻里之心如明鏡,著重心之無偏執的觀照作用,而王陽明雖亦主張心不能有主觀之分別,但更強調心之本體即天理,具有創造規範的能力,此則非心如明鏡所能充分表達。 陽明後學聶雙江、季本、羅近溪,反省陽明學在流傳中之弊病,對心鏡之喻有不同之說明,而分別提出新的主張,在陽明學之發展上是一值得注意的現象。 心如明鏡與磨鏡使明,雖然只是一個譬喻,但與陽明心學之主題有密切之聯繫。比較觀察與此喻有關之問題,對陽明學之特色與發展可有另一番了解。

英文摘要

The mirror-as-mind metaphor was first found not in Confucian texts, but in Lao Tzu, Chuang Tzu and certain Buddhist texts. During the Sung and Ming dynasties, Confucian scholars, most notably Wang Yang-ming, began to adopt the metaphor and used it to express the peace of mind. In Wang's usage, the metaphor has two connotations: that substance (ti) and function (yong) are of the same origin, and that substance and practice are united in harmony. When Wang used the metaphor to illum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stance and function as well as the practice of mirror-cleansing, he brought forth views that we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Chu Tzu. On the other hand, his views also marked apparent departure from Zen Buddhism. In Zen Buddhism, the mind-as-mirror metaphor was primarily used to highlight the critical, self-reflective function of an unbiased mind. In Wang's writings, by contrast, the meaning of the metaphor was extended to accommodate new emphasis: that the mind is in unity with the heavenly principle, and that it has norm-creating function. Later on, as Wang's followers pondered over the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ir master's thought, they also developed new elucidations on the mind-as-mirror metaphor. This development also constituted an important moment in the history of the Yang-ming school of thought. As much as ”mind-as-mirror” and ”mirror-cleansing” are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they however have crucial bearings on the essential problematic of Wang Yang-ming's philosophy of the mind. Accordingly, a comparative study on issues related to the metaphor will give us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features and development of Wang Yang-ming's philosoph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彭國翔(2003)。錢緒山語錄輯逸與校注。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3(2)
    連結:
  2. (1996)。劉宗周全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3. (2000)。王龍溪先生全集。臺北:廣文書局。
  4. (2004)。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
  5.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東廓鄒先生文集。臺南:莊嚴文化公司。
  6. (1986)。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7. (2000)。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
  8. (1997)。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元宗寶編(1983)。大正藏:六祖璮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0. 宋道原編(1981)。景德傳燈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1. 明羅近溪(1996)。盱壇直詮。臺北:廣文書局。
  12. 唐弘忍(1983)。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3. 唐宗密(1989)。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北京:中華書局。
  14. 唐淨覺(1983)。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5. 方東美(1985)。生生之德。臺北:黎明文化公司。
  16. 王汎森(2004)。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17. 冉雲華(1995)。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8. 古清美(2004)。慧菴存稿一:慧菴論學集。臺北:大安出版社。
  19. 印順(1981)。如來藏之研究。臺北:正聞出版社。
  20. 牟宗三(1981)。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
  21. 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2. 牟宗三(1981)。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
  23. 牟宗三(1979)。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4. 吳汝鈞(1994)。莊子的靈臺心與自然諧和論。哲學與文化,21(8)
  25. 吳震(2001)。聶豹、羅洪先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6. 林月惠(2005)。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27. 唐君毅(1984)。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8. 唐君毅(1977)。陽明學論文集。臺北:華岡出版公司。
  29. 唐君毅(1984)。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0. 徐復觀(1994)。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1. 秦家懿(1992)。王陽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32. 郭朋(1987)。(敦煌本)壇經校釋。臺北:文津出版社。
  33. 陳鼓應(2000)。老子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
  34. 陳鼓應(1999)。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5. 陳榮捷(1993)。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6. 麥仲貴(1973)。王門諸子致良知學之發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37. 勞思光(2003)。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38. 彭國翔(2003)。良知學的開展―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9. 楊惠男(1995)。禪史與禪思。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40. 楊曾文(2002)。新版敦煌新本(敦博本)六祖璮經。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41. 蒙培元、鍾彩鈞主編(1993)。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42. 劉述先(1995)。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3. 錢穆(1989)。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書局。
  44. 錢穆(1986)。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七)。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45. 釋聖嚴(1980)。禪門修證指要。臺北:東初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蔡岳璋(2021)。反思虛靜論-論王夫之釋《莊》。漢學研究,39(4),93-136。
  2. 何威萱(2014)。張居正理學思想初探:兼論與其禁毀書院的關係。東吳中文學報,28,105-136。
  3. 賀廣如(2012)。心學《易》中的陰陽與卜筮─以季本為核心。臺大文史哲學報,76,29-66。
  4. 馬雅貞(2011)。風俗、地方與帝國:《太平歡樂圖》的製作及其對「熙皞之象」的呈現。人文學報,45,141-194。
  5. 游騰達(2008)。慈湖學說在明代中葉的迴響—以陽明後學評騭「不起意」說為焦點。國文學報,43,75-107。
  6. 朱湘鈺(2010)。「雙江獨信『龍惕說』」考辨。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6,79-101。
  7. (2013)。《紅樓夢》中啟悟歷程的原型分析─以賈寶玉為中心。文與哲,23,293-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