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歸去來』新解-談「歸去來」一類的語法問題

并列篇名

The Grammar of the gui qu lai Pattern: A New Interpretation

DOI

10.6281/NTUCL.2007.26.09

作者

郭維茹(Wei-Ju Kuo)

关键词

歸去來 ; 來 ; 座落 ; 第一人稱意願式 ; gui qu lai ; lai ; locus

期刊名称

臺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6期(2007 / 06 / 01)

页次

285 - 31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歸去來」究竟該如何解釋?語文界始終沒有定論。本文從語法史研究的角度,分析「歸去來」一類的句型,歸結出「來」具有指示說話者的特性及表示同座落的意涵。許多人以爲「歸去來」的「來」相當於現代的「罷(吧)」,「來」被「罷」所取代。筆者認爲後置詞「來」消亡的主因在於現代漢語使用另一前置的「來」,表達相同的語法意義。「歸去來」雖難用普通話直譯,卻相當於閩南話及客家話所說的「來去轉」或「轉來去」而內蒙古晉語仍然保留「去來」的用法,可以拿來跟「歸去來」相印證。此外,蒙古語和獨龍話也有表示第一人稱意願的設計,可見這種用法並非漢語的專利。

英文摘要

How should the phrase gui qu lai be interpreted? To this day, scholars have been unable to reach a consensus on this question.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sentences of the gui qu lai patter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grammar. This perspective leads us to take Jai as referring to the speaker and indicating the same locus. Some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word lai in gui qu lal is equivalent to the term In in the modern language and that lai has simply been replaced by ha. We believe that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postpositional lai in the modern language is the adoption of the identical word Jai as a preposition to fulfill the same grammatical function. While it is not possible to provide a direct translation of gui qu lai using Mandarin,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is phrase is equivalent to the phrases lai qu zhuan and zbuan lal qu in the Southern Mm and Hakka dialects. Likewise, this phrase can be juxtaposed with usage of the phrase qu lai that is preserved in the Jin dialects of Inner Mongolia. In addition, the fact that both Mongolian and Drun have what is referred to as the first person desiderative shows that this grammatical feature is not unique to Chines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83)。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 中央研究院漢籍文獻瀚典全文檢索系統。中央研究院。
  3. (1978)。老乞大諺解、朴通事諺解。臺北:聯經出版社。
  4. 元施耐庵、羅貫中著、王利器校訂(1991)。水滸全傳。臺北:貫雅文化。
  5. 元關漢卿(1973)。關漢卿戲曲集。臺北:宏業書局。
  6. 元魏吉迦夜、曇曜譯。雜寶藏經
  7. 北宋楊億。大正新修大藏經:景德傳燈錄
  8. 西漢劉向(1990)。戰國策。臺北:里仁出版社。
  9. 明吳承恩(1983)。西遊記。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10. 明笑笑生。繡像金瓶梅詞話。雪山圖書有限公司。
  11. 東晉佛陀跋陀羅、法顯譯。摩訶僧祇律
  12. 東漢曇果、康孟祥譯。佛說興起行經
  13. 南宋朱熹(1991)。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長安出版社。
  14. 南唐釋靜、釋筠(1996)。祖堂集。長沙:岳麓書社。
  15. 後秦弗若多羅、羅什譯。十誦律
  16. 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四分律
  17. 唐房玄齡(1993)。晉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8. 清曹雪芹、高鶚著、馮其庸校注(1984)。紅樓夢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19. 隋闍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
  20. 劉宋佛陀什譯。薩婆多部毘尼摩得勒伽
  21. John Lyons(1977)。Semantics。臺北: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2. 中華電子佛典線上藏經閣。大正新修大藏經。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23. 太田辰夫著、江藍生、白維國譯(1988)。漢語史通考。重慶:重慶出版社。
  24. 王錦慧(2004)。「往」「來」「去」歷史演變綜論。臺北:里仁書局。
  25. 李泰洙(2003)。老乞大四種版本語言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26. 李崇云(2002)。千古奇語求其解。雲南師範大學學報,34(1),123-127。
  27. 汪維輝(2005)。朝鮮時代漢語教科書叢刊。北京:中華書局。
  28. 辛承姬(1998)。連動結構中的「來」。語言研究,2,53-58。
  29. 邢向東(1994)。內蒙古晉語幾個趨向動詞的引申用法。前沿,10,52-55。
  30. 林立芳(1997)。梅縣方言的「來」。語文研究,2,43-47。
  31. 信應舉(1980)。古漢語語詞札記。中國語文,3,292-294。
  32. 俞光中、植田均(1999)。近代漢語語法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33. 孫錫信(1997)。漢語歷史語法叢稿。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34. 張月明(1998)。“去來”的性質及其「來」的演變。語言文字學研究,1,57-61。
  35. 梅祖麟(2000)。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36. 梅祖麟(1988)。北方方言中第一人稱代詞複數包括式和排除式對立的來源。語言學論叢,15
  37. 梅廣(1996)。獨龍語句尾詞研究。語言研究,1,151-175。
  38. 梅廣(2004)。《解析藏緬語的功能範疇體系-以羌語爲例》,《漢語史研究:龔煌城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
  39. 清格爾泰(1991)。蒙古語語法。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40. 郭維茹(2005)。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41. 黃靈庚(1981)。“去來”釋義商榷。中國語文,3,223。
  42. 逯欽立輯校(1995)。陶淵明集。北京:中華書局。
  43. 潘重規(1984)。敦煌變文集新書。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
  44. 鄭騫(1962)。校訂元刊雜劇三十種。臺北:世界書局。
  45. 錢穆(1985)。莊子纂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陳怡璇(2010)。台灣閩南語準句末助詞「去」的歷時語意發展。臺灣語文研究,5(1),129-144。
  2. 郭維茹(2011)。《朱子語類》能性述補結構中的幾個趨向補語-兼與閩南話相較。國文學報,49,107-134。
  3. 郭維茹(2015)。臺灣閩、客語使成述補結構中的虛指代詞「伊/佢」。臺大中文學報,50,117-153。
  4. 郭維茹(2019)。《客家社會生活對話》所見的時體標記「來loi2」」、「裡lè2」和「了liao3」。臺灣語文研究,14(1),45-79。
  5. (2018)。從幾種語法現象透視晉語對元白話的繼承和發展。語言暨語言學,19(3),473-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