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易道主剛

并列篇名

An Argument for Yang Being the Ultimate Force of Change in the Yijing

DOI

10.6281/NTUCL.2007.26.04

作者

鄭吉雄(Dennis Chi-Hsiung Cheng)

关键词

易 ; 剛柔 ; 乾坤 ; 陰陽 ; 二分二至 ; 陽實陰虛 ; qian kun ; yin yang ; Yijing ; I Ching ; Zhou Yi ; changcs

期刊名称

臺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6期(2007 / 06 / 01)

页次

89 - 11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古今《易》學家頗用「日光之有無」來解釋「陰」、「陽」二字的本義,論《易傳》則著意從「氣」的層次闡釋《易傳》宇宙論中的「陰」與「陽」之關係,不復考慮日光的問題。本文首先指出「易」原理即爲日光的顯隱,「一天」由白天與黑夜循環一次而成,而白天與黑夜的轉變,即取決於太陽的顯現和隱沒。「一年」由春夏秋冬循環一次而成,而寒暑的往來,亦取決於日照的強與弱。地軸線以23.5度傾斜自轉,導致地球有四季亦即陰陽的變化。陰陽的遞嬗循環,氣候的寒燥循環,主要取決於「陽」的壯盛與否。《易》理以「陽」、「剛」爲主不以「陰」、「柔」爲主,其故在此。本文從科學原理分析「易」理「主陽」觀念的形成原因後,進一步認爲卦爻辭已確立了陽大陰小、陽吉陰凶的觀念。其後《易傳》、董仲舒、苟爽、王弼、張載、朱熹等哲學家加以分析、演繹,都將乾坤、剛柔、陰陽的關係指向以「乾」、「剛」、「陽」爲主的方向,對「易道主剛」概念作不同的發揮,包括陽貴陰賤、陽尊陰卑、陽主陰從、陽義陰利等思想。本文理念,雖似尖新,但也許可以替「易」的原理多提供一個思考的角度。

英文摘要

In the last few centuries, many Yijing scholars explained Dao (the Way) in terms of the interaction of yin and yang. They assumed that the two material forces are coequal and play the same role in the Yijing. But in the early Yijing tradition, yang is considered to be a more important force of change. The reason is that the Yijing describes a solar-centered universe. In the Yijingtext, the references to day and light, and the four seasons are actually reflections of the cyclical movement of sunlight on the north and south hemispheres. To describe the change in sunlight, yang means sunshine and yin means shade or coldness caused by the lack of sunlight. Either way, yangis the ultimate force that causes changes to take place. In this paper, I will demonstrate how this solar-based cosmology is presented in the Yijing and how it is developed into a system of thought by commentators such as Dong Zhongshu, Xun Shuang, Wang Bi, and Zhu Xi.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鄭吉雄(2006)。從卦爻辭字義的演繹論《易傳》對《易經》的詮釋。漢學研究,24(1),1-33。
    連結:
  2. 宋朱熹(1999)。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
  3. 宋邢昺疏(1979)。爾雅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4. 宋張載(1978)。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
  5. 唐孔穎達疏(1979)。春秋左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6. 唐孔穎達疏(1979)。周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7. 唐孔穎達疏(1979)。尚書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8. 唐孔穎達疏(1979)。毛詩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9. 清段玉裁注(1983)。說文解字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0. 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11. 清蘇輿義證(1992)。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
  12. 漢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13. 漢劉安(1959)。淮南子。臺北:藝文印書館。
  14. 魏王弼、韓康伯(1999)。周易王韓注。臺北:大安出版社。
  15. 丁若鏞。與猶堂全書:中庸講義。漢城:茶山學術財團。
  16. 朱伯崑(1995)。易學哲學史。北京:華夏出版社。
  17. 朱伯崑主編(2004)。周易通釋。北京:昆侖出版社。
  18. 余敦康(2005)。易學今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9. 季旭昇(2002)。說文新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0. 屈萬里(1969)。先秦漢魏易例述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1. 徐志銳、朱伯崑主編(1996)。國際易學研究。北京:華夏出版社。
  22. 徐復觀(1961)。陰陽五行觀念之演變及若干有關文獻的成立時代與解釋的問題。臺北:民主評論社。
  23. 高亨(1984)。周易古經今注。北京:中華書局。
  24. 高亨(1983)。周易大傳今注。濟南:齊魯書社。
  25. 曾春海(2003)。易經的哲學原理。臺北:文津出版社。
  26. 馮友蘭(1999)。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27. 馮友蘭(1999)。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28. 馮友蘭(1999)。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29. 黃沛榮(2001)。《易經》形式結構中所蘊涵之義理。漢學研究,19(1),1-22。
  30. 黃沛榮(1998)。易學乾坤。臺北:大安出版社。
  31. 鄭吉雄(2003)。清華學報。新竹:清華大學。
  32. 鄭吉雄(2006)。「易」占に本フ〈儒道思想の起源に關する試論―併せて易の乾坤陰陽の字義を論ず〉。中國哲學,34,1-48。
  33. 蕭元主編、廖名春副主編(1991)。周易大辭典。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
  34. 戴璉璋(1989)。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
  35. 鄺芷人(1998)。陰陽五行及其體系。臺北:文津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林素娟(2017)。天秩有禮、觀象制文─戰國儒家的德之體驗及禮文化成。清華學報,47(3),433-471。
  2. 梅廣(2021)。《中庸》新編分章解義。臺大中文學報,75,1-3+5。
  3. 鄭吉雄(2010)。從遺民到隱逸:道家思想溯源—兼論孔子的身分認同。東海中文學報,22,125-156。
  4. 鄭吉雄(2015)。釋「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6,63-99。
  5. 鄭吉雄、劉承慧、楊秀芳、朱歧祥(2009)。先秦經典「行」字字義的原始與變遷——兼論「五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5,89-127。
  6. 周欣婷(2012)。王弼《易》注的政治觀探析─以「時」與「位」為研究焦點。淡江中文學報,27,191-224。
  7. (2016)。《歸藏》平議。文與哲,29,3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