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爲「弘」字覆議

并列篇名

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Character Hong "弘"

DOI

10.6281/NTUCL.2008.28.01

作者

林宏佳(Horng-Jia Lin)

关键词

甲骨文 ; 金文 ; 異代同形 ; 毛公鼎 ; oracle bone inscription ; epigraphy ; ancient writing ; unrelated isomorphs ; Mao Gong Ding

期刊名称

臺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8期(2008 / 06 / 01)

页次

1 - 4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認爲甲金文□字應釋「弘」,□、□、□則都是「强」字。西周時「强」作「(弓口)」、「弘」作□;進入東周後,□的斜撇可能已經脫離弓體作「(弓口)」並延續到漢代,晉、楚系文字中的「强」因而加上區別符號作「□」。但漢代「强」字使用來自秦系文字的「强」遂造成漢代的「弘」字((弓口))、「引」(□)字分別和西周以前的「强」字((弓口))、「弘」字(□)同形,學者如果沒有考慮古文字在長期演變中「異代同形」的現象,僅以字形的相似做爲考釋的主要線索,即可能造成誤釋。 除了上述字形上的辨析,本文也分別解釋了□、□所在的甲金文辭例,指出在各辭例中,將上述二形分別釋爲「弘」、「强」都比釋爲「引」、「弘」更爲合理適切,宜可做爲□、□二形考釋的重要憑證。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at the oracle bone and bronze script character □ be interpreted as 弘, and that □, □, and □ all be interpreted as 强.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强 was written as (弓口) and 弘 as □. As it developed in the Eastern Zhou, the upward slanting element on the right of □ might have been separated off from the 弓element; as a result, 弘 was written as (弓口)-a convention which was passed on to the Han Dynasty. On the other hand, since 强 was also written as (弓口) in the Eastern Zhou, to make a distinction, in the writing systems of Jin and Chu dynasties an extra element was added to the original form to make the new character form □. In the Han dynasty, the 强 character was taken from the writing system of Qin. This led to the confusion between 弘 (written as (弓口)) of the Han and 强 (written as (弓口)) of the Western Zhou, as well as between 引 (written as □) of the Han and 弘 (written as □) of the Western Zhou. The confusion was due to the fact that different words might take the same character form. The character evolution can be seen clearly in the following table: (The from abridges) Misinterpretation may occur if scholars overlook the long-term evolution of character forms, especially when they ignore the phenomenon that two or more etymologically distinct character lineages might pass through the evolutionary stages in identical form. Aside from discussing the evolution of character forms, this article also examines the extant oracle bone and bronze inscription characters □ and □. It argues that in every instance of their occurrence, □ and □ are better interpreted as 弘 and 强 than as 引 and 弘. This interpretation may serve as important guidance for making sense the meanings of □ and □ in other texts and context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76)。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2. 宋呂大臨(1981)。考古圖。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
  3. 唐李鼎祚集解、張文智、汪啓明整理(2004)。周易集解。成都:巴蜀書社。
  4. 清王引之著、黃侃、楊樹達批本(1984)。經傳釋詞。長沙:岳麓書社。
  5. 清李道平著、潘雨廷點校(2004)。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
  6. 清段玉裁注(1992)。說文解字注。臺北:天工書局。
  7. 清孫詒讓(2000)。契文舉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8. 漢許慎著、宋徐鉉校定(1979)。四部叢刊·初編:說文解字。臺北:商務印書館。
  9. 于省吾主編、姚孝遂按語(1996)。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
  10. 于豪亮(1977)。說「引」字。考古,5
  11.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編(2004)。甲骨文編。北京:中華書局。
  12.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編(1984)。殷周金文集成。上海:中華書局。
  13.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編(1980)。小屯南地甲骨。上海:中華書局。
  14.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編(2001)。殷周金文集成釋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15. 王叔岷(1999)。莊子校詮。臺北:中研院史語所。
  16. 伍仕謙(1980)。秦公鐘考釋。四川大學學報,2
  17. 朱其智(2007)。兩周銘文篇章指同及其相關語法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18. 何琳儀(1998)。戰國古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
  19. 李守奎編著(2003)。楚文字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 李零(1983)。考古與文物叢刊:古文字論集(一)。西安:考古與文物編輯部。
  21. 李零(1998)。李零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2. 周法高(1982)。金文詁林補。臺北:中研院史語所。
  23. 季旭昇(1992)。說「弘」。大陸雜誌,84(4)
  24. 屈萬里(1984)。讀易三種。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25. 屈萬里(1983)。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26. 林宏佳、許進雄指導(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27. 容庚編著、張振林、馬國權摹補(1998)。金文褊。北京:中華書局。
  28. 徐中舒(1934)。弋射與弩之溯原及關於此類名物之考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4(4)
  29. 秦永龍(1992)。西周金文選注。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30.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1974)。馬王堆漢墓帛書。北京:文物出版社。
  31. 崔永東(1994)。西周金文虛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32. 常玉芝(1998)。殷商曆法研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33. 張玉金(2001)。甲骨文語法學。上海:學林出版社。
  34. 張玉金(2006)。西周漢語代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35. 張光裕、滕壬生、黃錫全主編(1996)。曾侯乙墓竹簡文字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36. 張亞初(2001)。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北京:中華書局。
  37. 張忠松(1981)。「說引字」質疑。考古,6
  38. 張頷、陶正剛、張守中著、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編(2006)。侯馬盟書:增訂本。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39. 梅廣、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語言組(2002)。古今通塞:漢語的歷史與發展。臺北:中研院語言所。
  40. 許進雄(1999)。甲骨第三期兆側刻辭。臺大中文學報,11
  41. 許進雄(2005)。簡明中國文字學。臺北:學海出版社。
  42. 郭沫若主編、中國社科院歷史所編(1977)。甲骨文合集。上海:中華書局。
  43. 陳奇猷校釋(1988)。呂氏春秋。臺北:華正書局。
  44. 陳松長編著、鄭曙斌、喻燕姣協編(2006)。馬王堆簡帛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
  45. 陳昭容(2003)。秦系文字研究:從漢字史的角度考察。臺北:中研院史語所。
  46. 陳夢家(1988)。殷虛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
  47. 陳劍(2007)。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
  48.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編(2000)。九店楚簡。北京:中華書局。
  49.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1991)。包山楚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50. 湖北省博物館編(1989)。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51. 湯餘惠主編、徐在國、吳良寶編纂(2001)。戰國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52. 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編(2001)。金文引得。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53. 黃壽祺、張善文(2002)。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4. 黃榮順、許進雄指導(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55. 黃儒宣、許錟輝指導(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56. 楊逢彬(2003)。殷墟甲骨刻辭詞類研究。廣州:花城出版社。
  57. 楊樹達(2004)。(增訂本)積微居金文說。北京:中華書局。
  58. 裘錫圭(1992)。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59. 裘錫圭(1992)。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60. 裘錫圭(1992)。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61. 廖名春(2004)。周易經傳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62.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1990)。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63. 臧克和(1999)。尚書文字校詁。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64. 趙誠(2002)。甲骨文的弘和引。古文字研究,23
  65. 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1985)。銀雀山漢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66. 劉釗(2006)。古文字構形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67. 潘玉坤(2005)。西周金文語序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68. 滕壬生(1995)。楚系簡帛文字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69. 蔡哲茂(1993)。卜辭生字再探。中研院史語所集刊,64(4)
  70. 駢宇騫編(2001)。銀雀山漢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
  71. 顧頡剛、劉起釪(2005)。尚書校釋譯論。北京:中華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林宏佳(2009)。訓「矧」。臺大中文學報,3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