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王叔岷《莊子校詮》勝義舉隅

并列篇名

Brilliant Insights from Wang Shu-Min's Revisal and Interpretations on Zhuangzi: Explored Through Some Examples

DOI

10.6281/NTUCL.2008.28.07

作者

謝明陽(Ming-Yang Hsieh)

关键词

王叔岷 ; 莊子校詮 ; 巵言 ; 養親 ; 坐馳 ; 通而不失於兌 ; Wang Shu-Min ; Revisa1 and Interpretations on Zhuangzi ; zhi yan ; yang qin ; zuo chi ; tong er bu shi yu dui

期刊名称

臺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8期(2008 / 06 / 01)

页次

197 - 22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王叔自民先生所撰《莊子校詮》爲歷代《莊子》注本中校勘最精審、訓詁最明確的一部鉅著。此書以堅實的考據爲基礎,進而上探莊子思想的精義,爲《莊子》書中千古未決的疑難文句,提供了諸多精彩的解答。本文將以〈寓言〉篇的「巵言」、〈養生主〉的「養親」、〈人問世〉的「坐馳」、〈德充符〉的「通而不失於兌」等四處難詞爲例,論析王叔眠先生的詮釋如何超越前代注家,以窺其書勝義之一斑。

英文摘要

Among the various commentaries on Zhuangzi, Mr. Wang Su-Min's Revisal and Interpretations on Zhuangzi stands out as a masterpiece due to its extraordinary accuracy in textual collation and precision in phi1010gical elucidation. Grounded in solid scholarship of textual research and criticism, the book also explores the quintessence of Zhuangzi's thought and provides a number of authoritative interpretations to resolve aged-old disputes over some difficu1t passages in Zhuangzi. In this essay, by way of discussing four abstruse passages in Zhuangzi, namely, ”zhi yan” in the Yuyan chapter, ”yang qin” in the Yangsheng zhu chapter, ”zuo chi” in the Renjian shi chapter, and ”tong er bu shi yu dui” in the Dechong fu chapter, I demonstrate how Mr. Wang surpasses his predecessors in his interpretations and thereby offer some glimpses into the bri11iant insights contained in his book.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陳恆嵩整理(2003)。王叔岷先生主要論著目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4(4)
    連結:
  2. 北齊劉晝(1993)。百子全書:劉子。長沙:嶽麓書社。
  3. 宋呂惠卿(1972)。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莊子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4. 宋林希逸著、周啓成校注(1997)。莊子鬳齋口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5. 宋褚伯秀(1985)。正統道藏:南華真經義海纂微。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6. 宋劉辰翁(1974)。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莊子南華真經點校。臺北:藝文印書館。
  7. 明憨山德清(1991)。莊子內篇註。臺北:廣文書局。
  8. 南朝梁蕭統編(1994)。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唐陸德明著、黃焯彙校(2006)。經典釋文彙校。北京:中華書局。
  10. 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1998)。南華真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
  11. 清方潛(1974)。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南華經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12. 清王夫之(1993)。船山全書:莊子解。長沙:嶽麓書社。
  13. 清王先慎(1983)。韓非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14. 清朱駿聲(1994)。說文通訓定聲。臺北:藝文印書館。
  15. 清吳汝綸(1972)。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莊子點勘。臺北:藝文印書館。
  16. 清阮元、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1989)。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17. 清姚鼐(1974)。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莊子章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18. 清宣穎(1978)。莊子南華經解。臺北:廣文書局。
  19. 清孫詒讓(1997)。續修四庫全書:札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 清馬其昶(1982)。無求備齋老莊列三子集成補編:莊子故。臺北:成文出版社。
  21. 清陳壽昌(1978)。南華真經正義。臺北:廣文書局。
  22. 清陶鴻慶(1975)。讀諸子札記。臺北:世界書局。
  23. 漢王充著、黃暉校釋(1995)。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24. 漢桓寬編、王利器校注(1992)。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25.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1983)。說文解字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26. 漢劉安編、何寧集釋(1998)。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27.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1989)。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28. 魏王弼、樓宇烈校釋(1992)。王弼集校釋:老子道德經注。臺北:華正書局。
  29. 方勇、陸永品(1998)。莊子詮評。成都:巴蜀書社。
  30. 王叔岷(1993)。莊子校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31. 王叔岷(1987)。校讎別錄。臺北:華正書局。
  32. 王叔岷(1978)。莊學管闚。臺北:藝文印書館。
  33. 王叔岷(1993)。慕廬憶往。臺北:華正書局。
  34. 王叔岷(1988)。慕廬雜著。臺北:華正書局。
  35. 王叔岷(1999)。莊子校詮:讀莊餘韻。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36. 王叔岷(1990)。古籍虛字廣義。臺北:華正書局。
  37. 王叔岷(1992)。先秦道法思想講稿。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38. 王叔岷(1995)。斠讎學。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39. 王叔岷(1999)。莊子校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40. 吳怡(2000)。新譯莊子內篇解義。臺北:三民書局。
  41. 胡遠濬(1996)。莊子詮詁。合肥:黃山書社。
  42. 奚侗(1974)。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莊子補註。臺北:藝文印書館。
  43. 高亨(2004)。高亨著作集林:莊子今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44. 高亨(2004)。高亨著作集林:文史述林。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45. 高亨(2004)。高亨著作集林:諸子新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46. 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1997)。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
  47. 張默生著、張翰勛校補(1996)。莊子新釋。濟南:齊魯書社。
  48. 曹礎基(1992)。莊子淺注。北京:中華書局。
  49. 章炳麟(1986)。章太炎全集:齊物論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0. 章炳麟(1974)。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莊子解故。臺北:藝文印書館。
  51. 黃錦鋐(1991)。莊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52. 楊儒賓、林明德策畫(2005)。中國文學新境界。臺北:立緒文化公司。
  53. 楊樹達(2006)。楊樹達文集:淮南子證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4. 葉舒憲(1997)。莊子的文化解析。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55. 裴學海(2004)。古書虛字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56. 蔣錫昌(1992)。民國叢書:莊子哲學。上海:上海書店。
  57. 錢穆(1994)。錢賓四先生全集:莊子纂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58. 鍾泰(2002)。莊子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9. 關鋒(1961)。莊子內篇譯解和批判。北京:中華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林凱(2021)。莊子「三言」與「道」之傳達。成大中文學報,75,1-31。
  2. 楊晉龍(2014)。引導與典範:王叔岷先生論著在臺灣學位論文的引述及意義探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4(3),11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