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郭店與上博楚簡諸篇陰聲韻部通假關係試探

并列篇名

A Phonological Study of the Interchangeable Characters from the vowel/stop-ended rhyme Divisions in the Chu Bamboo Slip Texts of Guodian and Shangbo

DOI

10.6281/NTUCL.2008.29.03

作者

李存智(Chun-Chih Lee)

关键词

上古音 ; 陰聲韻部 ; 通假 ; 合韻 ; 陰陽對轉 ; 音韻層次 ; Archaic Chincsc sound systcm ; vowcl/stop-cndcd rhymc divisions ; charactcr intcrchangcability ; rhymc mcrgcr ; switch of vowcl/stop-cndcd and nasal-cndcd rhymcs ; phonological stratum

期刊名称

臺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9期(2008 / 12 / 01)

页次

71 - 12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透過出土文獻的通假字與傳世詩歌押韻相互參證,並借助歷史比較法的層次分析來研究漢語的上古音韻。漢語音韻史的研究,特別在古韻部系統的分布不平衡、上古元音的數量與元音圖上所呈現的類型、音值的構擬、合韻、跨韻部通假、韻尾變化……等問題上,一直存在較多的爭議。郭店與上博楚簡諸篇的通假字,反映了我們在以往的研究中也發現的問題,如跨韻部的通假,在陰聲韻部可見之幽、之魚、之脂、之歌、脂魚、脂微、脂歌、支歌、侯魚、幽侯等通假字例;陽聲韻部有真文、文元、真元、耕真、歌元、侵談、冬東、冬侵……等現象。這些紛繁的異部通假現象,也出現在先秦兩漢的詩歌合韻,既有的上古音系架構無法解釋它們頻繁接觸的語音基礎。研究楚簡通假字,有助於檢測上古音系的擬測,亦有利於上古音的分時、分域研究,開展漢語方言史。除去幽、宵、侯、魚四部,本文探討其餘陰聲韻部的通假關係,而楚簡諸篇通假字的聲母、陽聲韻部亦將另文討論。 本文主要的結論是:異部通假與合韻應以層次異讀來解釋,一個音讀層次可能反映或時代、或地域、或演變類型的因素。從異部通假與合韻來看,上古之、脂、支韻部應有一個低元音的音讀層次,不限於楚地;脂、微韻部的關係有別於前輩學者所提的先秦分、兩漢合之說;發生在通假或合韻的陰陽對轉現象,陽聲韻部讀鼻化韻,入聲韻部讀喉塞韻,是有別於鼻尾韻、塞尾韻的另一個音讀層次;楚地的祭部應已獨立;魚、歌通假反映較早的低元音層次格局。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nterchangeable characters in certain Chu bamboo slips of Guodian and Shangbo. This paper shows that a study of the interchangeable characters in these texts can help to solve some long-standing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interchangeability of characters and rhyme merger. This paper will specifically discuss the interchangeability of characters from the vowel/stop-ended rhyme division except the divisions of you, xiao, hou, and yu. The primary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s that the interchangeability of different divisions and rhyme merger are the result of convergence of readings from different strata. The interchangeability of different divisions and rhyme merger indicates that the rhyme divisions zhi(支) zhi(脂), and zhi(支) should have a low vowel stratum. The switch of the vowel/stop-ended rhymes and the nasal-ended rhymes that occurs in the interchangeable characters and rhyme merger arises from a different reading stratum. The ji(祭) division should have been an independent division. The interchangeability of yu(魚) and ge(歌) reflects an earlier low vowel stratum.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王力(2000)。王力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連結:
  2. 宋朱熹撰(1983)。楚辭集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3. 宋陸游(1979)。唐宋史料筆記叢刊:老學庵筆記。北京:中華書局。
  4. 清洪興祖撰(1977)。楚辭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5. 漢鄭玄箋(1981)。毛詩鄭箋。臺北:新興書局有限公司。
  6. 丁邦新(1998)。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7. 丁邦新主編(2007)。歷史層次與方言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8. 王力(1986)。王力文集:詩經韻讀楚辭韻讀。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9. 史存直(1984)。音韻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10. 吳廣平編注(2001)。宋玉集。長沙:岳麓書社。
  11. 李方桂(1980)。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12. 李玉(1994)。秦漢簡牘帛書音韻研究。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13. 李存智(2004)。之職蒸,脂質真、支錫耕韻部關係再探。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第二八九次學術討論會論文
  14. 李存智(2004)。漢藏語研究:龔煌城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15. 李存智(1995)。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6. 李恕豪(2003)。揚雄《方言》與方言地理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17. 李葆嘉(1995)。高本漢直線型研究模式述論-漢語史研究理論模式論之一。《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58-60。
  18. 李葆嘉(2002)。漢語起源演化模式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19. 汪啓明(1998)。先秦兩漢齊語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20. 周祖謨(2004)。爾雅校箋。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21. 周祖謨(1984)。音韻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22.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1986)。信陽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23. 徐芳敏(1991)。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24. 徐通鏘(1991)。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25. 荊門市博物館(1998)。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26. 馬承源主編(2004)。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7. 馬承源主編(2002)。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8. 馬承源主編(2007)。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9. 馬承源主編(2003)。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0. 馬承源主編(2001)。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1. 馬承源主編(2005)。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2. 張光宇(1987)。漢語音韻史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33. 張光宇(1990)。切韻與方言。臺北:商務印書館。
  34. 張光宇(1987)。漢語音韻史論文集。武漢:華中工學院出版社。
  35. 張光宇(2006)。語言學論叢。北京:商務印書館。
  36. 郭錫良(1986)。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7. 陳忠敏、丁邦新主編(2007)。歷史層次與方言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38. 曾昱夫(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39.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1995)。望山楚簡。北京:中華書局。
  40.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2000)。九店楚簡。北京:中華書局。
  41.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1991)。包山楚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42. 湖北省博物館(1989)。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43. 逯欽立編(1983)。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
  44. 楊秀芳(198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45. 董同龢(1975)。上古音韻表稿。臺北:台聯國風出版社。
  46. 虞萬里(1994)。音韻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47. 趙彤(2006)。戰國楚方言音系。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48. 鄭張尚芳(2003)。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49. 橋本萬太郎著、余志鴻譯(1985)。語言地理類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50. 羅常培、周祖謨(1958)。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李存智(2009)。郭店與上博楚簡諸篇陽聲韻部通假關係研究。臺大中文學報,30,95-156。
  2. 李存智(2009)。音韻層次與韻部分合―以之脂支分合及相關音韻現象爲例。臺大中文學報,31,4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