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毛詩箋》「之言」術語析論

并列篇名

Terminlolgy analysis on "zhiyan" in "Maoshijian"

DOI

10.6281/NTUCL.2011.35.01

作者

劉文清(Wen-Ching Liu)

关键词

鄭玄 ; 毛詩箋 ; 訓詁術語 ; 之言 ; 聲訓 ; Zheng Xuan ; Maoshijian ; scholium terminology ; zhiyan ; sound glosses

期刊名称

臺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5期(2011 / 12 / 01)

页次

1 - 4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之言」一直被訓詁家視為探求語源的術語,然經由本文對鄭玄《毛詩箋》「之言」術語所作的統計分析發現,其術語之施用範圍雖遍及於語源、同源字、轉注字或轉語、假借字、以本字為訓、合音字等項,然主要作用在於文本釋義,偶或探源。揆其緣由,一則因鄭《箋》本為「隨文釋義」的訓詁專書,故其術語之運用主要出於訓詁學釋義的觀念。再則或受毛《傳》等訓詁家樸學的影響,而將《三禮注》中推源為主的「之言」術語轉化為釋義為主。自《毛詩箋》之後,「之言」術語由探源而釋義的消長之勢已然形成,從而影響後世訓詁家之運用「之言」術語、甚至聲訓,大多以釋義為主,可見鄭學影響之深遠。

英文摘要

While scholiasts usually define zhiyan (之言) as a term used to indicate the origin of a Chinese character, this study makes a different discovery with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zhiyan” in ”Maoshijian” (《毛詩箋》) of Zheng Xuan (鄭玄).Though ”zhiyan” may indicate the origins of characters, cognates (同源字), Zhuan Zhu characters (轉注字), derivative cognates(轉語) ,Jia Jie characters (假借字), original characters for glosses (以本字為訓), and combined-syllable characters(合音字), its primary function is to elaborate the meanings of texts, and only occasionally is it applied to origins of characters. This is because of two reasons. First, since ”Maoshijian” is a scholiastic book, the application of zhiyan is derived from the concept of scholium. Second, zhiyan in Zheng's ”Sanlizhu” (《三禮注》) is applied to origins of characters, but afterward it is applied to the meaning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ao's ”Chuan” (毛《傳》). Since the publication of ”Maoshijian”, ”zhiyan” has officially become a term applied to meanings of texts, causing the scholiasis of following generations to use ”zhiyan” and even sound glosses (聲訓) to indicate meanings. This transformation shows the profound significance of Zheng Xuan's doctrin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 清‧黃以周:〈答鄭康成學業次第問〉,《儆季文鈔》,清江蘇南菁講舍刊本,1895年。
  3.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 唐顏師古(1977)。漢書注。臺北:鼎文書局。
  6. 清段玉裁(2008)。經韻樓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 清陳奐(1957)。鄭氏箋考徵。臺北:世界書局。
  8. 清惠棟(1970)。松崖文鈔。臺北:藝文印書館。
  9. 清黃奭輯(1994)。緯書集成。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10. 漢班固、清陳立疏證(1997)。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
  11. 漢董仲舒(1991)。春秋繁露。北京:中華書局。
  12. 漢劉熙(1970)。釋名。臺北:育民出版社。
  13.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1976)。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4. 丁福保編纂、楊家駱重編(1983)。說文解字詁林正補合編。臺北:鼎文書局。
  15. 毛遠明(2002)。訓詁學新編。成都:巴蜀書社。
  16. 王力(1983)。同源字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7. 白兆麟(1996)。簡明訓詁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8. 宋金蘭(2001)。訓詁學新論。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19. 李玉平(2007)。簡析鄭玄《周禮注》「之言」類術語。現代語文(下旬刊─語言研究),2007(7)
  20. 李建國(2002)。漢語訓詁學史。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1. 周大璞(1987)。訓詁學初稿。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
  22. 洪麗娣(1998)。試談鄭玄箋注中「因聲求義」方法的運用。瀋陽師範學院學報,22(2)
  23. 胡楚生(1989)。訓詁學大綱。臺北:華正書局。
  24. 馬君花(2005)。鄭玄「因聲求義」的訓詁實踐及其訓詁原則。寧夏大學學報,27(2)
  25. 張以仁(1981)。聲訓的發展與儒家的關係。中國語文學論集,臺北:
  26. 張能甫(1998)。關於鄭玄注釋中「讀為」「讀如」的再思考。古漢語研究,1998(3)
  27. 張舜徽(2005)。鄭學叢著‧前言。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8. 陳紱(1990)。訓詁學基礎。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9. 陳新雄(1994)。訓詁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0. 陸宗達、王寧(1994)。訓詁與訓詁學。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31. 華敏(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京,南京師範大學。
  32. 馮浩菲(1987)。毛詩訓詁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33. 楊天宇(2007)。鄭玄三禮注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34. 楊端志(1997)。訓詁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35. 董俊彥(2002)。訓詁術語「之言」、「之為言」解─以鄭玄三禮注為例。國文學報,31
  36. 虞萬里(2001)。《三禮》漢讀、異文及其古音系統。榆枋齋學術論集,南京:
  37. 齊佩瑢(1984)。訓詁學概論。臺北:華正書局。
  38. 劉文清(2003)。《讀書雜志》「字異而義同」訓詁術語析論─兼論其術語意義之生成。臺大中文學報,19
  39. 劉文清(2011)。《毛詩箋》訓詁術語探究。「國科會中文學門小學類92-97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臺北:
  40. 劉文清(2004)。《讀書雜志》「之言」術語析論─兼論其「因聲求義」法。臺大中文學報,21
  41. 蔡信發(2004)。訓詁答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2. 鄧聲國(2001)。《毛詩箋》因聲求義法釋義例撰析。鎮江師專學報,2001(1)
  43. 鄧聲國(2002)。鄭玄《儀禮注》訓詁術語釋義例芻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3
  44. 鄧聲國(1999)。《毛詩箋》訓詁術語瑣論。中國語文通訊,51
  45. 龍宇純(2009)。論聲訓。絲竹軒小學論集,北京:
  46. 龍宇純(1982)。中國文字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7. 鍾明彥(199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48. 蘇新春(1992)。漢語詞義學。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劉文清(2013)。鄭玄《三禮注》「之言」訓詁術語析論-兼論其術語意義之演變。臺大中文學報,41,33-84。
  2. 劉文清(2022)。《毛詩正義》訓詁術語探析-兼論歷代訓詁術語之因革。臺大中文學報,78,5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