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道統意識與德行論述:荀子非難思、孟的旨趣重探

并列篇名

The Orthodox Transmission and the Moral Capacity: Reassessing Xunzi's Refutationgainst Zisi and Mencius

DOI

10.6281/NTUCL.2011.35.02

作者

伍振勳(Zhen-Xun Wu)

关键词

荀子 ; 子思 ; 孟子 ; 思孟學派 ; 五行 ; 儒效 ; 道統意識 ; 德行論述 ; Xunzi ; Zisi ; Mencius ; School of Zisi and Mencius ; Wuxing(Five Virtues) ; Confucianism ; moral capacity ; orthodox transmisson

期刊名称

臺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5期(2011 / 12 / 01)

页次

43 - 8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此文之作,係檢視竹、帛《五行》篇出土後學界關於荀子非難思孟旨趣的解讀,然後提問:荀子非難思孟是對其「德行觀念」的反駁,還是對其「德行論述」的譴責?重探方案則是:首先,分析「非十二子論」的語境,掌握寓於其間的儒者自我認同與道統意識。其次,觀照荀子的治學方法,對比孟、荀的詩書之學對於其成德之教的意義所在。又及,探討荀子的德行論述,闔述其間的行動意旨。乃知:荀子非難思、孟「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意謂思、孟既欠缺「統類之行」的道德行動能力,也欠缺「辨異而不過,推類而不悖」的辯說本事,因而無法有效抗衡當時的「家言邪說」,而這基本上就是斥責思、孟不是一個能以言行道的真正儒者。經由以上旨趣的辨明,乃得以彰顯荀子的德行論述特色,並且揭示他的道統意識,以及「非(難)」作為一種論述形式所具有的意義。

英文摘要

The excavation of the bamboo slips with the Wuxing (Five Virtues) manuscript on it gives rise to reassessments of Xunzi's refutation against Zisi and Mencius.Xunzi criticizes Zisi and Mencius' theories for lacking proper logical categories, satisfactory theoretical bases and adequate explanations. Their statements are in his opinion peculiar, unreasonable, mysterious, enigmatic, laconic and esoteric. He considers that differences should not be made to introduce errors and inferences should be made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tegory that the target belongs to. From this perspective, Zisi and Mencius are feeble opponents against the schools of heterodox learning and are unqualified transmitters of ancient kings' teachings. Beginning by examining the Confucianist self-identity in Xunzi's ”Criticism of Twelve Philosophers,” this paper verifies whether Xunzi's refutation is an objection against their concept of moral capacity or against their discourse on moral capacity. Zisi and Mencius’s methodology 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Xunzi, which exalts rituals and moral principles and gives less importance to the Odes and Documents. Also scrutinized is Xunzi’s intention in his remarks. With the above analysis, the author demarcates Xunzi’s notion of the orthodox transmission, his discourse on moral capacity, and the meaning of his refutation as a unique genr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伍振勳(2010)。「逝者」的意象:孟子、荀子思想中的流水、雲雨隱喻。成大中文學報,31
    連結:
  2. 陳平坤(2006)。荀子的「類」觀念及其通類之道。臺大哲學論評,31
    連結:
  3. 陳啟雲(2003)。漢初「子學沒落、儒學獨尊」的思想史底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2
    連結:
  4. 宋朱熹(1994)。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
  5. 清王先謙、沈嘯寰點校、王星賢點校(1988)。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6. 伍振勳(2009)。語言、社會與歷史意識─荀子思想探義。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7. 伍振勳(2010)。《荀子‧正名》釋義─語意學的詮釋取徑。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
  8. 牟宗三(1979)。名家與荀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9. 東方朔(2011)。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臺北:
  10. 韋政通(1992)。荀子與古代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 唐君毅(1986)。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2. 徐復觀(1982)。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3. 梁濤(2008)。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4. 陳大齊(1989)。荀子學說。臺北:文化大學出版社。
  15. 陳來(2008)。儒的自我理解─荀子說儒的意義。儒林,濟南:
  16. 陳來(2009)。竹帛《五行》與簡帛研究。北京:三聯書店。
  17. 陳昭瑛(2005)。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18. 黃俊傑(1991)。孟學思想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 黃俊傑(1997)。孟學思想史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 楊儒賓(1996)。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1. 漢娜‧阿倫特、王寅麗譯(2009)。人的境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2. 蔣年豐(1989)。荀子「隆禮義而殺詩書」涵義之重探─從「克明克類」的世界著眼。第一屆中國思想史研討會論文集─先秦儒法道思想之交融及其影響,臺中:
  23. 蔣年豐(2000)。文本與實踐(一)─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24. 龍宇純(1987)。荀子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5. 鍾彩鈞(1995)。孟子思想與聖賢傳統的關係。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
  26. 龐樸(2000)。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27. 譚宇權(2011)。孟子哲學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李尚軒(2014)。論荀子非難子思、孟軻之「五行」。輔仁國文學報,38,45-68。
  2. 伍振勳(2016)。先秦〈中庸〉文本的形成及解讀問題─「述者」文本的觀點。臺大中文學報,52,1-42。
  3. 伍振勳,伍振勳(2021)。先秦儒學文本形式與「儒道」論述的變異發展。臺大文史哲學報,96,1-36。
  4. 詹秉叡(2020)。解經系譜與主體之建構-再探朱熹集結《四書》之立意。成大中文學報,71,1-41。
  5. (2023)。先秦儒學的「知天」之道:政治論述的解讀角度。文與哲,43,4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