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竟陵派詩學視野中的《莊子》詮釋-譚元春《遇莊》論析

并列篇名

Tan Yuan-Chun's Yuzhua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Zhuangzi in the Jing-Ling School's Poetic Perspective

DOI

10.6281/NTUCL.2012.36.05

作者

謝明陽(Ming-Yang Hsieh)

关键词

莊子 ; 詩學 ; 竟陵派 ; 譚元春 ; 《遇莊》 ; Zhuangzi ; poetic ; Jing-Ling School ; Tan Yuan-Chun ; Yuzhuang

期刊名称

臺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6期(2012 / 03 / 01)

页次

157 - 19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譚元春晚年著有《遇莊》一書,此書的寫成意味著竟陵派詩學與《莊子》之間具有雙向會通的關係:一方面,鍾惺與譚元春建構竟陵派的詩歌理論時,曾化用了莊子與道冥合的思想;另一方面,待竟陵派的詩歌理論建構完成後,譚元春又將竟陵詩學的內蘊融入於《莊子》的解讀。本文以《遇莊》一書為討論對象,用意即在於探究竟陵派詩學視野中的《莊子》詮釋呈現何種樣貌,以及此一詮釋理路在《莊》學史上的特殊性。文章將先考察「《遇莊》的成書經過」,並釐清《遇莊》與譚元春評點《莊子南華真經》之間的關係;其次則以「藏去故我的閱《莊》態度」、「海中拾珠的詮《莊》方法」兩個面向,闡發《遇莊》中所提出與莊子精神相遇的門徑;最後以「孤迥而深情的莊子形象」作結,說明此一人格形象其實是譚元春處在與莊子精神合一的狀態中,自我生命的一種投影。

英文摘要

Tan Yuan-Chun writes the Yuzhuang in his late years, and its completion denotes a mutual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Zhuangzi and the poetics of the Jing-Ling school. While constructing the Jing-Ling poetics, Zhong Xing and Tan Yuan-Chun adopt Zhuangzi's thought ”fusing with Tao”; after the Jing-Ling poetics is completed, Tan interprets the Zhuangzi with it.With the Yuzhuang as the subject of discussion,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Zhuangz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Jing-Ling poetics and presents the particularity of this interpretation in the history of Zhuangzi studies. Firstly clarified are the writing process of the Yuzhuang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Yuzhuang and Tan's criticism on the Zhuangzi. The method in the Yuzhuang of experiencing the essence of the Zhuangzi's thought is secondly elaborated. The last part of this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solitary and affectionate Zhuangzi in Tan's opinion is actually an image he project himself on when he grasps the spirit of Zhuangzi's philosoph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72)。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2. (1993)。船山全書。長沙:嶽麓書社。
  3. (1974)。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4. (1985)。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5.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
  6. 明‧譚元春評:《莊子南華真經》,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崇禎刊本
  7. 宋姚勉(1989)。雪坡舍人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8. 宋羅大經(1997)。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
  9. 明焦竑(2008)。焦氏筆乘。北京:中華書局。
  10. 明鍾惺(1992)。隱秀軒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 明譚元春(1998)。譚元春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 明釋德清(2009)。莊子內篇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3. 南朝宋劉敬叔(1996)。異苑。北京:中華書局。
  14. 南朝宋劉義慶、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1993)。世說新語箋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5. 南朝梁鍾嶸、曹旭集注(1994)。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6. 唐杜甫、清仇兆鰲注(1980)。杜詩詳註。臺北:里仁書局。
  17. 唐房玄齡(1992)。晉書。臺北:鼎文書局。
  18. 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1998)。南華真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
  19. 清吳山嘉(1990)。復杜姓氏傳略。北京:中國書店。
  20. 清黃虞稷(1990)。千頃堂書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1.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輯委員會(1998)。中國古籍善本書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2. 王叔岷(1999)。莊子校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3. 王逢振編(1991)。最新西方文論選。桂林:漓江出版社。
  24. 哈羅德‧布魯姆、徐文博譯(2006)。影響的焦慮。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5. 徐復觀(1994)。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6. 張國光編(1987)。竟陵派與晚明文學革新思想。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7. 陳國球(2007)。明代復古派唐詩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8. 陳廣宏(2006)。竟陵派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9. 童慶炳(1994)。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30. 魯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堯譯、朱疆源譯(1998)。藝術與視知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劉芷瑋(2016)。一致性與多元性的詮釋策略:晚明莊子學研究回顧與展望(1977-2014)。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6(3),7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