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李玉《北詞廣正譜》收錄北曲尾聲曲牌之類型變化及其實際運用

并列篇名

The Types, Change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the Qu Pieces of Northern Qu Music's Final Movements Collected in Li Yu's "Beiciguangzhengpu"

DOI

10.6281/NTUCL.2012.39.05

作者

李佳蓮(Jia-Lian Lee)

关键词

李玉 ; 《北詞廣正譜》 ; 北曲 ; 尾聲 ; 曲牌 ; Li Yu ; "Beiciguangzhengpu" ; northern qu ; final movements ; qu pieces

期刊名称

臺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9期(2012 / 12 / 01)

页次

161 - 21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北曲尾聲曲牌的重要性」為思考的出發點,透過《北詞廣正譜》與《太和正音譜》、《九宮大成北詞宮譜》、《北詞簡譜》、《北曲新譜》前後諸曲譜的比對校雔,觀察其格式上的衍變異同,歸納出《廣正譜》所收北尾,各宮調實有其堪為尾聲原型之正格曲牌,以此基本類型為基礎,進一步衍生變化為三種類型-鎔鑄集曲而成、正襯增減變化、出入宮調使然,以及綜合上述三種之複合式變化,因此形成琳瑯滿目的尾聲曲牌。進一步觀察這些北尾的來源出處,以及李玉十餘部傳奇作品中所運用的北曲尾聲曲牌,發現李玉兼收諸宮調、元明散劇曲,呈現出北曲吸收諸宮調時變化移異之跡;而其劇作運用與後世崑曲舞台所流行者,多有集中在少數幾曲的情況,和上述釐清體系之後的北尾曲牌不謀而合。因此,李玉《北詞廣正譜》顯得尾聲曲牌變化紛雜,恐怕是曲家為了盡力陳述與完整表現出由牌格式實際演變的各種可能狀況,其力求完備之態度雖值得嘉許,卻難免於繁瑣凌亂之譏。由此可知,北曲從元代到清代、從大漠漢北一路輾轉綿延到水鄉江南,時移世異之下,清初戲曲家所認知的北曲已經產生了實質上的變化。

英文摘要

Focu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qu pieces of northern qu music's final movements,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contrasts the ”Beiciguangzhengpu”, the ”Taihezhengyinpu”, the ”Jiugongdachengbeicipu”, the ”Beicijianpu”, and the ”Beiquxinpu”. Every qu pieces of the final movements collected in Qing scholar Li Yu's ”Beiciguangzhengpu” has its prototype qu piece; the diverse qu pieces are actually formed through combination, addition, subtraction, or variation of the prototype pieces. The origins these qu pieces and the qu pieces of the final movements in Li's chuanqi works prove that northern qu undergoes transformations with time and that Li assembles not only northern qu pieces but different qu pieces and Chinese opera pieces in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The condition of these qu pieces agrees with that of Li's Chinese operas and the few Kunqu operas that catch on after Li dies. The changes of the northern qu final movements are in fact made only for demonstrating all the possible changes of qu pieces. Li's pursuit of perfection is commendable, but it also makes his ”Beiciguangzhengpu” unsystematic and disorganized. The northern qu that the early Qing opera experts recognize, after traveling from the Yuan to the Qing Dynasty and from the northern to the southern China, has actually gone through essential changes that make it different from northern qu's original appearanc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李佳蓮(2011)。清初李玉傳奇作品之北曲聯套運用。戲曲學報,9
    連結:
  2. (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3. 許之衡 :《曲律易知》,民國壬戌 (十一年) 飲流齋刊本,現藏於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善本書室。
  4. (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5. (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6. (1987)。善本戲曲叢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7. (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8. 清李玉(1998)。北詞廣正譜。臺北:學海出版社。
  9. 清李玉、陳古虞點校、陳多點校、馬聖貴點校(2004)。李玉戲曲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音樂詞典》編輯部編(1984)。中國音樂詞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11. 王守泰(1997)。崑曲曲牌及套數範例集。上海:學林出版社。
  12. 王季思編(1999)。全元戲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3. 王學奇編(1994)。元曲選校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14. 吳梅(1997)。南北詞簡譜。臺北:學海出版社。
  15. 李佳蓮(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16. 李佳蓮(2012)。李玉《北詞廣正譜》所收北曲尾聲曲牌初探。「兩岸韻文學學術研討會」會議
  17. 周維培(1999)。曲譜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8. 俞為民(2005)。曲體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19. 許子漢(1999)。明傳奇排場三要素發展歷程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20. 郭英德(1997)。明清傳奇綜錄。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1. 葉慶炳(1951)。《北詞廣正譜》般涉【三煞】糾謬。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3
  22. 蔣菁(1995)。中國戲曲音樂。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23. 鄭因百(1972)。景午叢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24. 鄭因百(1973)。北曲新譜。臺北:藝文印書館。
  25. 龍建國(2004)。論諸宮對北曲的影響。井岡山師範學院學報,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