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晚明「情種」說之文化意涵及多重向度

并列篇名

Cultural Implications and Multiple Aspects of "Qing-Zhong"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DOI

10.6281/NTUCL.2013.41.05

作者

黃莘瑜(Sin-Yu Huang)

关键词

情種 ; 隱喻 ; 晚明文學 ; 儒學 ; 禪宗 ; qing-zhong ; metaphor ; late Ming literature ; Confucianism ; Zen

期刊名称

臺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1期(2013 / 06 / 01)

页次

177 - 22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晚明「情種」一詞已逐漸普及,其或為評論、創作之關鍵詞語,或為纂集文本的圖書標題。本文將以武林張琦的文本為軸心,並參酌活躍於同時期江湖地區之孟稱舜、宋存標的相關作品,藉由不同論述的梳理,檢視「情種」作為隱喻及概念之脈絡構成;並通過其歧義性,一方面分析其所關涉的文化基因,另一方面,也試圖開展明清文學及思想承續的多元線索。

英文摘要

As a keyword of commentaries and creative writings or as the title of anthologies, the word qing-zhong [sentimental people] has been ubiquitous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This article uses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discuss qing-zhong as a metaphor and concept, scrutinizing writings of Zhang Qi of Wu-Lin [martial world] when examining works of Zhang's contemporaries, Meng Cheng-Shun in Zhejiang and Song Cun-Biao in Jiangsu. With the ambiguity of the word,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ultural elements it relates to, and attempts to make a contribution to the diversity of studies on literature and thought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楊儒賓(2009)。理學的仁說:一種新生命哲學的誕生。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6(1),29-63。
    連結:
  2. 鄧育仁(2008)。隱喻與情理─孟學論辯放到西方哲學時。清華學報,新38(3),485-504。
    連結:
  3. (1988)。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新文豐書局。
  4.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 (1993)。馮夢龍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7. (1955)。古本戲曲叢刊。上海:商務印書館。
  8. (1996)。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9. (1976)。四部叢刊續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0. (1999)。周易二種。臺北:大安出版社。
  11. (1988)。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12. (1995)。古本戲曲叢刊。上海:商務印書館。
  13. 宋朱熹(1996)。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
  14. 宋朱熹(1991)。詩集傳。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5. 宋朱熹、朱傑人編、嚴佐之編、劉永翔編(2002)。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6. 宋程顥、宋程頤、王孝魚點校(2004)。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
  17. 明王守仁、吳光編校、董平編校、姚延福編校(1992)。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8. 明李贄(2009)。焚書。北京:中華書局。
  19. 明孟稱舜、朱穎輝輯校(2005)。孟稱舜集。北京:中華書局。
  20. 明湯顯祖、徐朔方箋校(1999)。湯顯祖全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21. 南朝宋劉義慶、徐震堮校箋(1989)。世說新語校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2. 唐法海、清丁福保箋註(1990)。六祖壇經箋註。臺北:文津出版社。
  23. 清吳敬梓(1986)。儒林外史。臺北:華正書局。
  24. 清孫希旦、沈嘯寰點校、王星賢點校(1990)。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5. 清曹雪芹、清高鶚、其庸校注(1984)。紅樓夢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26.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1991)。莊子集釋。臺北:群玉堂出版公司。
  27. 清黃百家纂輯、全祖望修定、何紹基校刊(1979)。足本宋元學案。臺北:廣文書局。
  28. 清黃宗羲、沈芝盈點校(2008)。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
  29. 清蒲松齡(1991)。聊齋誌異。臺北:里仁書局。
  30. 清戴震、張岱年編(1995)。戴震全集。合肥:黃山書社。
  31. 漢司馬遷、瀧川龜太郎考證(1997)。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32. 漢班固、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1996)。漢書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33. 漢鄭玄(1993)。毛詩鄭箋。臺北:新興書局。
  34. Burke, Peter(2008).What is Cultural History?.Cambridge:Polity Press.
  35. Lakoff, George,Johnson, Mark(1980).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6. Ortony, Andrew(ed.)(1993).Metaphor and Though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7. Reddy, William M.(2001).The Navigation of Feeling: A Framework for the History of Emotions.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8. 中國戲曲研究院編(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39. 中國戲劇研究院編(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40. 王璦玲(2005)。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41. 朱一玄編(2001)。紅樓夢資料彙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42. 余英時(1996)。論戴震與章學誠。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43. 李明輝(2008)。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44. 李越深(2006)。松江府宋氏家族世系及文學成就概述。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版),36(1),117-125。
  45. 李滌生(1979)。荀子集釋。臺北:學生書局。
  46. 汪家堂(2004)。隱喻詮釋學:修辭學與哲學的聯姻─從利科的隱喻理論談起。哲學研究,2004(9),71-77。
  47. 周世箴譯(2006)。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48. 保羅、利科、汪家堂譯(2004)。活的隱喻。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49. 保羅、利科、曾譽銘譯(2005)。作為認知、想像及情感的隱喻過程。江海學刊,2005(1),22-27。
  50. 哈利斯、汪家堂譯(2006)。隱喻的多重用法。江海學刊,2006(2),21-24。
  51. 徐復觀(1966)。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學生書局。
  52. 張文恆(2008)。宋存標、宋徵璧兄弟生卒年考。韓山師範學院學報,29(5),29-33。
  53. 張岱年、苑淑婭編(2005)。中國觀念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54. 郭玉雯(2006)。紅樓夢淵源論:從神話到明清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55. 郭英德(2001)。明清傳奇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56. 郭紹虞(1979)。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57. 郭紹虞編(1991)。中國歷代文論選(上)。臺北:華正書局。
  58. 陳寅恪(2001)。柳如是別傳。北京:三聯書店。
  59. 陶敏校注、陶紅雨校注(2003)。劉禹錫全集編年校注。長沙:嶽麓書社。
  60. 黃克武編、張哲嘉編(2000)。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61. 劉小楓編(1991)。二十世紀西方宗教哲學文選。上海:三聯書店。
  62. 鄭吉雄(2008)。戴東原思想詮釋的思想史探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63. 魏同賢編(1993)。馮夢龍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64. 蘇以文編|畢以峨編(2009)。語言與認知。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被引用次数
  1. 汪詩珮(2018)。以元劇為方法:再論《牡丹亭》之經典性。臺大中文學報,61,19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