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論語》中孔子所體現的「心之無對性」

并列篇名

The Non-Oppositeness of Mind That Confucius Performs in "The Analects"

DOI

10.6281/NTUCL.2013.10.42.01

作者

徐聖心(Sheng-Hsin Hsu)

关键词

孔子 ; 《論語》 ; 心 ; 無對性 ; Confucius ; "The Analects" ; mind ; non-oppositeness

期刊名称

臺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2期(2013 / 10 / 01)

页次

1 - 5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為呈現孔子自身獨特的人格典範,及其所奠定儒學的基調,並發皇華夏文明特殊性格不朽的意義,本文聚焦於「心之無對性」作為《論語》新詮。「心之無對性」雖早經當代新儒家指點,然義末深闡,亦尚未成學界共識,故需再加深研。且為完整凸顯孔子個體生命特殊性,另藉哲學人類學為模型,分為四大主題: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自然、人與鬼神,其中包含細目共七個子題。在「人與自己」一項,又分為生存(貧富問題)、個體存在(生死問題)、及心志三個面向;在「個人與他人」一項,依中國傳統,又分就家庭中的「孝」及一般意義的安人(仁)立論。當「心」居於「有對」之境或狀態,有幾種狀態伴隨而生:因其必與對境互相聯屬,故必然落於「關係」;因對境足為心自由之礙,故必求超越性;因超越性原誕生於對境中,故此超越性仍繫屬於「關係」,故反而更形鞏固對境之實。若我們衡量任一存在的本性型態,乃以原初、渾成、獨立、在其自身四者為最高判準時,則以「心之無對性」最能呈現「心」之本性。是故,「心之無對性」,既展現孔子特殊而統整的人格狀態,亦足以顯發其所創闢的文化精神。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new explanation of ”The Analects” with the non-oppositeness of mind, to show Confucius's distinct exemplary personality and the basic thought he establishes for Confucianism, and to promote Chinese culture's extraordinary characteristics. Mind's non-oppositeness has early been discussed by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ists but still requires further exploration, for it has not been developed completely enough to become a consensus among scholars. This article, simultaneously presenting the unusualness of Confucius's life, models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and develops four dimensions of mind's non-oppositenes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ne and himself, one and other people, one and the nature, and one and the supernatur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e and himself involves the issues of rich and poor, life and death, and the mind itself. In Chinese tradi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e and other people includes filial piety and the benevolence of offering others peace and security. When the mind constantly corresponds to the environmen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ind and the environment creates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It becomes a barrier to mental freedom, and thus triggers one to transcend himself. The fact that this self-transcendence originates from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s, however, reinforces the environment's influence. Therefore , the essence of an existence can only be found when its original, natural, and independent status serves as the highest standard,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non-oppositeness of mind best presents the nature of mind. The non-oppositeness of mind not only displays Confucius's unique personality but also manifests the spirit of Confucian cultur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86)。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
  2. (1996)。船山全書。長沙:嶽麓書社。
  3.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
  4. (1994)。卍續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5. 宋朱熹(1984)。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鵝湖出版社。
  6. 宋張載(1983)。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7. 宋程顥、宋程頤(1986)。二程全書。臺北:中華書局。
  8. 宋黎靖德編(1987)。朱子語類。臺北:華世出版社。
  9. 明王畿(1986)。王龍溪語錄。臺北:廣文書局。
  10. 清方以智、龐樸注釋(2001)。東西均。北京:中華書局。
  11. 清王夫之(1985)。莊子解。香港:中華書局。
  12. 清郭慶藩(1984)。莊子集釋。臺北:莊嚴出版社。
  13. Freud, S.(1985).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London:Penguin Books.
  14. 下村湖人、林耀南譯(1978)。論語故事。臺北:協志工業叢書。
  15. 川田熊太郎、李世傑譯(1989)。華嚴思想。臺北:法爾出版社。
  16. 尹絲淳、洪軍譯(2007)。儒學作為「配慮」哲學的倫理傾向─對儒學現代性應用的一種嘗試。孔子研究,2007(4)
  17. 方東美(1985)。新儒家哲學十八講。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8. 方東美(1983)。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 王守常點校審訂整理、景海峰點校審訂整理、翟志成點校審訂整理(1993)。熊十力佚書九十六封。當代,81
  20. 安樂哲、羅思文(2003)。論語的哲學詮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1. 江文思編、安樂哲編(2005)。孟子心性之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2. 竹添光鴻(1999)。論語會箋(中)。臺北:廣文書局。
  23. 佛洛依德、廖運範譯(1985)。佛洛伊德自傳。臺北:志文出版社。
  24. 阮元(1985)。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25. 威廉.詹姆斯、尚新建譯(2005)。宗教經驗種種。北京:華夏出版社。
  26. 柯慶明(1977)。境界的再生。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27. 柏拉圖、侯健譯(1991)。理想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8. 柏拉圖、張東蓀譯(1982)。菲獨。臺北:九鼎出版社。
  29. 柏林、陳曉林譯(1986)。自由四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30. 約翰.加爾布雷斯、杜念中譯(1994)。不確定的年代。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31. 唐君毅(1984)。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
  32. 唐君毅(1989)。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3. 徐復觀(1994)。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4. 柴田篤、金培懿譯(2008)。「未知生,焉知死」再考─以《論語》之生死觀為中心。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
  35. 郝大維、安樂哲、何金俐譯(2005)。通過孔子而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6. 郝大維、安樂哲、施連忠譯(1999)。漢文化的思維特徵。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37. 馬一浮(1980)。泰和宜山會語合刻。臺北:廣文書局。
  38. 馬一浮(1979)。復性書院講錄。臺北:廣文書局。
  39. 張曼濤編(1978)。華嚴宗之判教及其發展。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40. 張曼濤編(1979)。天臺宗之判教與發展。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41.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臺北:粹文堂出版社。
  42. 梁漱溟(1981)。中國文化要義。臺北:問學出版社。
  43. 傅佩榮(1999)。論語。臺北:立緒文化出版社。
  44. 勞思光(1984)。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
  45. 喬治.李齊、陳建民譯(1988)。死亡九分鐘。臺北:中國主日學協會。
  46. 程樹德、程俊英點校、蔣見元點校(1997)。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47. 項退結(1994)。一個天主教哲學工作者眼中的死亡。哲學雜誌,8
  48. 馮友蘭(1999)。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9. 黑格爾、賀麟譯、王太慶譯(1997)。哲學史講演錄。北京:商務印書館。
  50. 楊伯峻(1980)。論語譯注。臺北:河洛圖書公司。
  51. 楊慶堃(1985)。儒家思想與中國宗教之間的功能關係。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
  52. 葛兆光(1998)。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53. 鈴木大拙、徐進夫譯(1986)。鈴木大拙禪論集:歷史發展。臺北:志文出版社。
  54. 趙東明(2001)。死亡意識的現象學研究。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上海:
  55. 錢穆(1988)。論語新解。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56. 錢穆(1983)。文化學大義。臺北:正中書局。
  57. 謝幼偉(1969)。孝與中國文化。國魂,288
  58. 羅伯.索科羅斯基、李維倫譯(2004)。現象十四講。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公司。
  59. 譚家哲(2002)。美與懿美。第二次「哲學與中西文化:反省與創新」學術研討會
  60. 譚家哲(1995)。論《論語》之「學」。東海哲學研究所集刊,第二輯
  61. 譚家哲(1994)。西方古文明性格略論。哲學雜誌,8
  62. 譚家哲(1993)。人不知而不慍。哲學雜誌,1993(6)
  63. 釋印順(1972)。我之宗教觀。臺北:正聞出版社。
  64. 釋慧開(2006)。《論語》之生死學義理疏論─以「季路問事鬼神」章為中心。儒佛生死學與哲學論文集,臺北:
  65. 顧立雅、王正義譯(2003)。孔子與中國之道。臺北:韋伯文化出版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高志成(2018)。《論語.為政》「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章芻議。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報,6,57-88。
  2. 林啟屏(2017)。「夫子自道?」:以明清解者對於「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章的討論為中心。臺大中文學報,57,24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