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左傳》「郭」、「郛」考

并列篇名

Guo and Fu in the "Commentary of Zuo"

DOI

10.6281/NTUCL.2013.10.42.02

作者

黃聖松(Sheng-Sung Huang)

关键词

《左傳》 ; 郭 ; 郛 ; 封 ; 疆 ; "Commentary of Zuo" ; guo ; fu ; feng ; jiang

期刊名称

臺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2期(2013 / 10 / 01)

页次

53 - 55+57-11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依據《左傳》記載,「郭」與「城」位置相臨,「郭」位於「城」之外圍以保護「城」。而依據考古探勘,春秋時代諸國都城,有時「郭」牆完全包圍「城」牆,有時「郭」偏於「城」之一側,有部分「城」牆與「郭」牆相連。由於「城」、「郭」相臨而互為依附,所以《左傳》常將合稱為「城郭」;有時單稱「郭」時亦包括「城」在內,因此形成「城郭」不分的情況。「郛」的位置在「國」與「野」之間,是「國」與「野」的界線。文獻中亦記載,「國」與「野」的分界稱為「封」,可知在空間上「郛」與「封」位置重疊。文獻中常將「封」、「疆」連用,但實則二者有所不同。「郛」與「封」之內稱為「國」、「郊」,「郛」與「封」之外則稱為「野」、「鄙」,而「野」、「鄙」的最外圍是「疆」。「封」作動詞時有冊封土地之意,亦有堆累土石之意;作為名詞則有界線、疆域之意。「封」與「郛」皆是「國」與「野」的界線,而「封」作為挖掘溝塹並堆累土石以為界線,在此意義上「封」可視為「郛」的建築結構。易言之,「郛」的建築有部分即以「封」建構,再配合自然山川形勢減省製作「封」的工事,亦可作為「郛」的天然憑障。「郛」出現早於「郭」,但白春秋時代開始,許多城邑在原本的「城」外再築「郭」以加強防禦。由於「郭」是夯土城牆結構,又較「郛」更具防禦功能,因此世人在較熟悉「郭」的情況下,逐漸與「郛」混同使用,導致「郛」的意義逐漸模糊而被學者遺漏。

英文摘要

The study differentiates between guo and fu in the ”Commentary of Zuo”. According to the Commentary, guo is designed to protect cheng, either surrounding or connecting with it. These two parts are close enough to be inseparable, thus often mentioned as a single word cheng-guo or guo in the Commentary. Fu is the boundary between guo (國) and ye, and in some documents this boundary is recorded as feng. Inside of fu or feng is guo (國) or jiao, outside of fu or feng is ye or bi, and the periphery of ye or bi is jiang. Feng means ”to grant a land” or ”to pile rocks up” when as a verb, and ”boundary” when as a noun. Judging from these definitions and the fact that the locations of feng and fu overlap, feng should be a part of fu constructed partially on natural terrain to save manpower. Guo appears later than fu, but many vassals builds it outside of cheng for defense since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Because guo is built with rammed earth and functions better than fu, people are more familiar with guo than fu and gradually confuse them. In consequence, fu gradually has a blurred meaning and becomes misused by scholar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86)。經解續經解春秋類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2. 三國韋昭注(1974)。國語韋昭註。臺北:藝文印書館。
  3. 北魏酈道元(2001)。水經注。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4. 春秋管仲、黎翔鳳校注、梁運華整理(2009)。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5. 晉杜預集解、唐孔穎達正義(1993)。春秋左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6. 清王引之(1979)。經義述聞。臺北:廣文書局。
  7. 清王筠(1998)。說文釋例。北京:中華書局。
  8. 清焦循(1995)。群經宮室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清顧棟高輯、吳樹平點校、李解民點校(1993)。春秋大事表。北京:中華書局。
  10. 漢公羊壽傳、何休解詁、唐徐彥疏(1993)。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1. 漢袁康、漢吳平、劉建國譯注(1997)。新譯越絕書。臺北:三民書局。
  12. 漢許慎、清段玉裁注(1994)。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公司。
  13.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1993)。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4. 漢劉向輯錄(1990)。戰國策。臺北:里仁書局。
  15.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1993)。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6.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注疏(1993)。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7.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注疏(1993)。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8. 戰國韓非、清王先慎集解、鐘哲點校(1998)。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9.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1993)。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20. 《中國軍事史》編寫組(1991)。中國軍事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21.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發掘隊(1959)。洛陽澗濱東周城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59(2)
  22. 王貴民(1989)。商周制度考信。臺北:明文書局。
  23. 司馬遷、瀧川龜太郎考證(1991)。史記會注考證。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24. 史念海(1998)。中國古都和文化。北京:中華書局。
  25. 曲英杰(1991)。先秦都城復原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6. 竹添光鴻(1998)。左傳會箋。臺北:天工書局。
  27. 何茲全(2001)。中國古代社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8. 何寧集釋(1998)。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29. 李索(2011)。左傳正宗。北京:華夏出版社。
  30. 李鑫(2012)。商周城市形態的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1. 杜正勝(1992)。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公司。
  32. 杜正勝(1979)。周代城邦。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33. 杜正勝(1984)。關於齊國建都與齊魯故城的討論(下)。食貨月刊,14(8),25-33。
  34. 肖夢龍(1996)。淹城吳都考。東南文化,1996(2),117-121。
  35. 林志方(2010)。淹城早期歷史探秘。江蘇地方志,2010(6),29-31。
  36. 侯外廬(2002)。中國古代社會史論。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37. 胡阿祥、彭安玉、郭黎安(2007)。兵家必爭之地─中國歷史軍事地理要覽。海口:海口出版社。
  38. 胡新生(2011)。西周春秋時期的國野制與部族國家形態。早期中國的政治與文明,北京:
  39. 袁行霈編、嚴文明編、張傳璽編、樓宇烈編(2006)。中華文明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0. 馬良民(1988)。試論戰國都城的變化。山東大學學報,1988(3),17-24。
  41. 馬承源(1988)。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北京:文物出版社。
  42. 張長壽編、殷瑋璋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2004)。中國考古學.兩周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3. 許倬雲(1994)。求古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44. 郭錫良(1986)。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5. 陳克炯(2004)。左傳詳解詞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46. 陳振中(2009)。先秦手工業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47. 彭適凡、李本明(2005)。三城河相套而成的古城典型─江蘇武進春秋淹城個案探析。考古與文物,2005(2),43-51。
  48. 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李學勤審定(1995)。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9. 楊伯峻(2000)。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
  50. 楊伯峻(1987)。春秋左傳詞典。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51. 楊寬(2006)。先秦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52. 楊寬(1993)。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3. 群立(1972)。臨淄齊國故城勘探紀要。文物,1972(5),45-54。
  54. 葛志毅(2004)。周代分封制度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55. 趙世超(1993)。周代國野關係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56. 劉文強(2004)。晉國伯業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57. 劉敘杰編(2009)。中國古代建築史。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58. 譚其驤編(1991)。中國歷史地圖集。臺北:曉園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黃聖松(2016)。《左傳》「州」芻議─兼論作州兵。成大中文學報,55,1-50。
  2. 黃聖松(2018)。《左傳》戰爭動員準備時間芻議。高雄師大國文學報,28,41-75。
  3. 黃聖松(2018)。成大中文系《左傳》課程之回顧與展望。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8(4),43-70。
  4. (2014)。《左傳》「郊」考。文與哲,25,13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