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幾」的形態變化及其在閩南語的反映

并列篇名

Ji's Morphology and Its Reflexes in Southern Min

DOI

10.6281/NTUCL.2013.12.43.04

作者

楊秀芳(Hsiu-Fang Yang)

关键词

形態變化 ; 假借 ; 本字 ; 詞族 ; 閩南語 ; morphology ; loan character ; etymon ; word family ; Southern Min

期刊名称

臺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3期(2013 / 12 / 01)

页次

121 - 17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結合文獻資料與方言語料,剖析文獻中有關「幾」的音義及假借問題,並藉由對「幾」的認識,探討閩南語聚訟紛紜的本字問題。「幾」在漢語史上進行了複雜的音義發展變化,文獻所見,可以大別為四種不同的形態。「幾」的四類音義發展到今天,表示少量和疑問的上聲「幾」在共通語中還有活潑的用法,平聲「幾」則只用在「幾乎」、「庶幾」這類固定的文詞彙中。閩南語除保留上聲「幾」的用法之外,還保留平聲「幾」接數詞的用法,並且有創新的發展變化。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ji's original reading and its original phonetic loan forms with evidences from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modern dialects, thereby suggesting an explanation of the etymon of its reflexes in Southern Min.Ji has undergone drastic chan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While 4 types of morphology could be reconstructed, no particular dialect keeps them all today. Thus, the diminutive and interrogative form with rising (上聲) is active in colloquium Mandarin, but the form with level tone(平聲) could be found only in fossil lexicons such as jihu幾乎and shuji庶幾. Southern Min, on the other hand, keeps the level tone form used with quantifier and number words as well as the rising tone form. It is in Southern Min, furthermore, that ji got its innovative development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楊秀芳(2012)。《三六九小報.新聲律啟蒙》語言美學初探。臺灣文學研究集刊,11,85-120。
    連結:
  2. 楊秀芳(2004)。論「故」的虛化及其在閩方言中的表現。臺大文史哲學報,60,199-242。
    連結:
  3. (1988)。王力文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4. (2012)。四部叢刊。北京:中華書局。
  5. (1977)。石刻史料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6. (1983)。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7. (1987)。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8. (1998)。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9. (2001)。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10. (2004)。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11. 臺灣總督府:《臺日大辭典》,臺北:小塚本店印刷工場,1931 年 3 月。
  12. 教育部:http://twblg.dict.edu.tw《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13. 宋丁度(1986)。集韻。臺北:學海出版社。
  14. 宋朱熹(1986)。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
  15. 宋陳彭年(2002)。校正宋本廣韻。臺北:藝文印書館。
  16. 南朝宋范曄、唐李賢注(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17. 唐陸德明(1972)。經典釋文。臺北:鼎文書局。
  18. 清王先謙(2000)。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19. 清王念孫(2000)。讀書雜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20. 清王聘珍(1986)。大戴禮記解詁。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1. 清朱駿聲(1994)。說文通訓定聲。臺北:藝文印書館。
  22. 清阮元校刻(2000)。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3. 清阮元校刻(2000)。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4. 清阮元校刻(2000)。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5. 清阮元校刻(2000)。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6. 清阮元校刻(2000)。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7. 清阮元校刻(2000)。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8. 清阮元校刻(2000)。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9. 清阮元校刻(2000)。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0. 清阮元校刻(2000)。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1. 清阮元校刻(2000)。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2. 清段玉裁(1999)。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33. 清郭慶藩(1974)。莊子集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34. 漢班固、清王先謙補注(2008)。漢書補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5. 魏王弼注(1999)。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
  36. Douglas, Carstairs(1990).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 with the Principal Variations of the Chang-chew and Chin-chew Dialects.Taipei:SMC Publishing Inc..
  37. 太田辰夫、蔣紹愚譯、徐昌華譯(1987)。中國語歷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8. 方述鑫編、林小安編、常正光編、彭裕商編(1993)。甲骨金文字典。成都:巴蜀書社。
  39. 王力(1983)。同源字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40. 吳承仕(2008)。經典釋文序錄疏證。北京:中華書局。
  41. 周法高(1972)。中國古代語法.構詞編。臺北:台聯國風出版社。
  42. 周祖謨(1976)。四聲別義釋例─漢語文法形態之研究。問學集,臺北:
  43. 金理新(2006)。上古漢語形態研究。合肥:黃山書社。
  44. 孫玉文(2007)。漢語變調構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45. 孫機(2011)。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6. 徐元誥(2002)。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47. 張世超、孫凌安、金國泰、馬如森(1996)。金文形義通解。京都:中文出版社。
  48. 張相(2009)。詩詞曲語辭匯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9. 梅祖麟(1980)。四聲別義中的時間層次。中國語文,159,427-443。
  50. 許進雄(1995)。古文諧聲字根。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1. 楊秀芳(1991)。臺灣閩南語語法稿。臺北:大安出版社。
  52. 楊秀芳(2002)。論閩南語疑問代詞「當時」「著時」「底位」。南北是非:漢語方言的差異與變化,臺北:
  53. 楊秀芳(2001)。從漢語史觀點看「解」的音義和語法性質。語言暨語言學,2(2),261-297。
  54. 楊秀芳(1991)。從歷史語法的觀點論閩南語「了」的用法:兼論完成貌助詞「矣」(「也」)。臺大中文學報,4,213-283。
  55. 楊秀芳(1992)。從歷史語法的觀點論閩南語「著」及持續貌。漢學研究,10(1),349-394。
  56. 趙元任(1999)。語言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
  57. 劉鈞杰(1999)。同源字典補。北京:商務印書館。
  58. 潘重規(1983)。經典釋文韻編。臺北: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59. 戴維.克里斯特爾編、沈家煊譯、Crystal, David(2000)。現代語言學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60. 藤堂明保(1998)。漢字語源辭典。東京:學燈社。
  61. 瀧川龜太郎(1972)。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藝文印書館。
被引用次数
  1. 楊秀芳(2014)。古籍與方言所見「揭」的形態變化。東海中文學報,28,203-226。
  2. 楊秀芳(2014)。論「別」的形態變化及語法化。清華中文學報,1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