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尚書.堯典》「納于大麓」試詮

并列篇名

An Exposition of "Being Sent to the Great Plains at the Foot of Hill" in the "Canon of Yao," Book of documents

DOI

10.6281/NTUCL.2014.12.47.01

作者

黃啟書(Huang Chi-Shu)

关键词

尚書 ; 堯典 ; 堯舜 ; 禪讓 ; 成年禮 ; Book of Documents ; "Canon of Yao" ; Yao and Shun ; abdication ; coming of age ceremony

期刊名称

臺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7期(2014 / 12 / 01)

页次

1 - 3+5-4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尚書•堯典》敘及堯舜禪讓有所謂「歷試政事」,凡言「慎徽五典」、「納于百揆」、「賓于四門」等,大致與政事相應。惟其文又云「納于大麓,烈風雷雨弗迷」者,似嫌荒誕。前人或就字面直釋、或言命舜為虞人、或以為大麓乃大錄之意等,各執所見,其解反益晦澀。據屈萬里所考:〈堯典〉乃戰國儒家述古之作,未可遽定為唐堯之史料。惟上古文獻記述,偶亦記錄先民傳聞神話面貌,或反映初民社會的現實需求與信仰。凡此,自未必皆如經學家依其當世觀念所能詮解,遑論融入其經學系統中。今人欲利用民族學、社會學的角度理解堯舜禪讓,是試圖求史實之真;經學家重新詮釋或合理化遠古傳說,使能切合於時用,乃是求其美。本文嘗試觀照此兩種角度,梳理諸家之說,冀能提出一種不同的考量。

英文摘要

The story of Yao's abdication to Shun is written in the "Canon of Yao," Book of Documents. Yao first tests Shun with educational and diplomatic affairs and Shun proves his ability with perfect performance. Yao then sends Shun to a great plains at a foot of hill where Shun has to face fierce wind, thunder, and rain, as the final phase of the test. Because this part is unrelated to politics and appears mythical, some scholars interpret it as an indication that Shun is appointed as official in charge of forests and waters or as prime minister. According to Qu Wan-Li's study, "Canon of Yao" is written by Confucian scholar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so it cannot be directly regarded as an evidential material of Yao's time. It is only to a certain degree that accounts of ancient times record legends or myths of ancient people and reveal real-life needs and beliefs of ancient society. Similarly, scholars with concepts contemporary with their times may not interpret the recounts correctly, not to mention integrating them into the system of classics studies. To apply historical records to reality, past scholars on classics studies reinterpret and rationalize ancientlegends; to find historical facts, current scholars study Yao's abdication to Shun with an ethnological or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se two perspectives and organizes related theories to provide a new point of view.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86)。皇清經解尚書類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2. (1985)。通志堂經解。臺北:漢京文化圖書公司。
  3.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 (1984)。尚書類聚初集。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5. (1986)。皇清經解尚書類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6. (2011)。顧炎武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 (1984)。尚書類聚初集。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8. (1986)。續經解尚書類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9. (1979)。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0.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 勞 榦:〈再論〈堯典〉著成時代〉,《禹貢半月刊》2 卷 10 期(1935 年)。
  12. (1986)。皇清經解尚書類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13. (1984)。尚書類聚初集。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14. (1985)。通志堂經解。臺北:漢京文化圖書公司。
  15. (1975)。四部叢刊三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6. (1984)。尚書類聚初集。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17. (1979)。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8. (1982)。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 (1985)。通志堂經解。臺北:漢京文化圖書公司。
  20. (1984)。尚書類聚初集。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21. (1985)。通志堂經解。臺北:漢京文化圖書公司。
  22. (2011)。船山全書。長沙:嶽麓書社。
  23. (2009)。《推十書》壬癸合輯。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4. (日)出石誠彥:《中國神話傳說の研究》,東京:中央公論社,昭和 18 年。
  25. 宋•陳經:《尚書詳解》,長沙: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 年,《叢書集成初編》本。
  26. (1988)。文史新探。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
  27. (1978)。阮刻《十三經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28. (1986)。皇清經解尚書類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29. 商承祚:《殷契佚存》,南京: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933 年,《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叢刊甲種》。
  30. (1984)。尚書類聚初集。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31.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2. (1979)。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3. (2004)。魏源全集。長沙:嶽麓書社。
  34. 北齊顔之推、王利器集解(1993)。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35.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1994)。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36. 宋蘇軾(1991)。東坡書傳。北京:中華書局。
  37. 明王文祿(1966)。龍興慈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38. 南朝宋范曄(1978)。後漢書。臺北:洪氏出版社。
  39. 唐柳宗元(1974)。柳河東集。臺北:河洛出版社。
  40. 晉陳壽(1984)。三國志。臺北:洪氏出版社。
  41. 清皮錫瑞、盛冬鈴點校、陳抗點校(2004)。今文尚書考證。北京:中華書局。
  42. 清牟庭(1981)。同文尚書。濟南:齊魯書社。
  43. 清段玉裁(1998)。古文尚書撰異。北京:中華書局。
  44. 清段玉裁(1974)。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45. 清孫希旦(1995)。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46. 清孫詒讓(1987)。墨子閒詁。臺北:華正書局。
  47. 清翁方綱(2006)。翁方綱經學手稿五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8. 清郭慶藩、王孝魚點校(1997)。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49. 清焦循、沈文倬點校(1998)。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50. 漢王充、黃暉校釋(1983)。論衡校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1. 漢司馬遷(1974)。史記。臺北:洪氏出版社。
  52. 漢班固(1991)。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53. 漢劉向編、晉顧愷之圖畫(1985)。古列女傳。北京:中華書局。
  54. 漢應劭、王利器注(1988)。風俗通義校注。臺北:明文書局。
  55. Campbell, Joseph、Moyers, Bill、Flowers, Betty Sueed.、朱侃如譯(1995)。神話。臺北:立?文化出版社。
  56. Campbell, Joseph、張承謨譯(2000)。千面英雄。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57. 丁山(1988)。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58. 丁山(2011)。古代神話與民族。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59. 王中江(2011)。〈唐虞之道〉與王權轉移的多重因素。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4),90-101。
  60. 王先謙(2011)。尚書孔傳參正。北京:中華書局。
  61. 王先謙(1997)。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62. 王孝廉編(1988)。神與神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63. 王國維(1984)。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64. 王曉毅、丁金龍(2004)。從陶寺遺址的考古新發現看堯舜禪讓。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31(3)
  65. 王樹民(1994)。堯、舜、禹禪讓的歷史真相。河北學刊,1994(4)
  66. 付希亮(2009)。中國禪讓制度是母系社會高辛女皇擇婿制度。理論界,2009(1)
  67. 弗雷澤、汪培基譯(1991)。金枝:巫術與宗敎之硏究。臺北:久大及桂冠圖書公司。
  68. 田哲益(2003)。台灣原住民生命禮俗。臺北:武陵出版社。
  69.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1967)。重修緯書集成。東京:明德出版社。
  70. 朱廷獻(1981)。《尚書•堯典篇》著成時代。孔孟月刊,20(1)
  71. 江榮海編(2010)。中國政治思想史九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72. 牟宗三(1987)。政治與治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73. 吳則虞(1977)。晏子春秋集釋。臺北:鼎文書局。
  74. 吳國泰(2009)。尚書鉤沈。臺中:文听閣圖書公司。
  75. 吳康(2008)。尚書大綱。臺中:文听閣圖書公司。
  76. 李孝遷(2010)。日本「堯舜禹抹殺論」之爭議對民國古史學界的影響。史學史研究,2010(4)
  77. 李杜(1987)。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78. 李娟(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濟南,山東師範大學。
  79. 周鳳五(1989)。說巫。臺大中文學報,3
  80. 屈萬里(1985)。屈萬里先生文存。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81. 屈萬里(1983)。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82. 祁連休編、蕭莉編(1992)。中國傳說故事大辭典。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83. 金景芳(1983)。中國奴隸社會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84. 金景芳、呂文郁(1999)。論堯舜禹時代是由原始社會向國家過渡的中間環節。學習與探索,1999(3)
  85. 金景芳、呂紹綱(1996)。《尚書•虞夏書》新解。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
  86. 胡玉縉(1963)。許廎學林。臺北:世界書局。
  87. 香港聖經公會編(1986)。舊新約全書。香港:香港聖經公會。
  88. 徐中舒(1992)。先秦史論稿。成都:巴蜀書社。
  89. 袁珂(1989)。中國民族神話詞典。成都:四川社會科學院。
  90. 馬伯樂、馮沅君譯(2008)。書經中的神話。臺中:文听閣圖書公司。
  91. 馬承源編(2002)。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2. 馬興(200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長春,東北師範大學。
  93. 高本漢、陳舜政譯(1970)。高本漢書經注釋。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94. 高有鵬(2008)。古代禪讓政治的文化理想―關于中國神話傳說的堯舜禹時代。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2008(1)
  95. 郭沫若(1971)。殷契粹編。臺北:大通書局。
  96. 郭沫若(2001)。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97. 陳奇猷(1988)。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
  98. 陳奇猷(1987)。韓非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
  99. 陳泳超(2000)。堯舜傳說硏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
  100. 陳星燦(1995)。「歷試諸難」與中國上古的成年禮。中國文化,1995(2)
  101. 陳登原(1984)。國史舊聞。臺北:明文書局。
  102. 陳新雄(1986)。尚書堯典納于大麓解。中國學術年刊,1986(8)
  103. 陳夢家(2000)。尚書通論(外二種)。石家莊:河北?育出版社。
  104. 章太炎講、諸祖耿整理(2013)。太炎先生尚書說。北京:中華書局。
  105. 彭邦本(2003)。楚簡〈唐虞之道〉與古代禪讓傳說。學術月刊,2003(1)
  106. 森安太郎、王孝廉譯(1974)。中國古代神話硏究。臺北:地平線出版社。
  107. 程元敏(1986)。三經新義輯考彙評。臺北:國立編譯館。
  108. 黃懷信(2002)。尚書注訓。濟南:齊魯書社。
  109. 楊伯峻(1986)。春秋左傳會注。臺北:復文書局。
  110. 楊希枚(1995)。先秦文化史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11. 楊筠如(2009)。尚書覈詁。臺中:文听閣圖書公司。
  112. 劉起釪(1994)。現代日本的《尚書》研究。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4(2)
  113. 魯瑞菁(2006)。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子羔〉感生神話內容析論:兼論其與兩漢經說的關係。傳統中國研究集刊,1
  114. 錢穆(1995)。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15. 錢耀鵬(2000)。堯舜禪讓故事與中原社會政治的演進。中州學刊,2000(3)
  116. 魏哲銘、李敏(2004)。論堯舜禹的婚姻與父權制的確立。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4(2)
  117. 羅新慧(2003)。〈容成氏〉、〈唐虞之道〉與戰國時期禪讓學說。齊魯學刊,2003(6)
  118. 蘇雪林(1992)。天問正簡。臺北:文津出版社。
  119. 蘇輿、鍾哲點校(1992)。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
  120. 顧頡剛(2008)。尚書研究講義。臺中:文听閣圖書公司。
  121. 顧頡剛、劉起釪(2005)。尚書校釋譯論。北京:中華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古育安(2022)。試說清華簡〈成人〉「刑之無赦」的觀念背景-兼談《尚書大傳》的「五刑」之說。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2(1),75-99。
  2. 何威萱(2018)。〈堯典〉「釐降」偽孔《傳》、朱子二解蠡探―兼論其時代背景。臺大中文學報,60,1-44。
  3. (2021)。禮學詮釋與政治訴求—北宋仁、英之際禮儀爭議與濮議新考。早期中國史研究,13,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