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聊齋誌異.黃英》在日流播:文本改寫與文化傳釋

并列篇名

The Rewriting and the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Huang Ying," Strange Stories from the Liao Studio in Japan

DOI

10.6281/NTUCL.2014.12.47.05

作者

陳翠英(Chui-Ying Chen)

关键词

《聊齋誌異.黃英》 ; 陶淵明 ; 菊花 ; 太宰治〈清貧譚〉 ; 詮釋 ; "Huang Ying" in the Strange Stories from the Liao Studio ; Tao Yuan-Ming ; chrysanthemum ; Osamu Dazai's Tale of Honorable Poverty ; interpretation

期刊名称

臺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7期(2014 / 12 / 01)

页次

185 - 187+189-23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在《聊齋誌異》傳世多年的接受之鏈中,積累了豐富的閱讀回響,異國讀者不計其數;尤以東傳日本二百年所衍生的「次生文學」,堪稱流佈緜遠。本文以《聊齋誌異•黃英》為例,探研〈黃英〉在日歷經改編、評論之後所開展的多元意涵及異質新貌。論文首先剖析〈黃英〉全篇意蘊,涵括菊花花精「異體合構」的雙重身份、馬生與陶生的東籬/市井之辨、馬生與黃英的衝突分合,以及馬生的轉變歷程。進而據以比較文本東傳之後,在異國文化語境之中如何被重塑與詮釋。以日本作家太宰治改寫〈黃英〉之〈清貧譚〉為主軸,探究文本傳播過程中,其意義的轉化與重構,析論太宰治此文所引發日本學界的後續對話:論者或比較〈黃英〉與〈清貧譚〉的異同;或剖析改寫者太宰治所處時代的社會脈動、權力結構;或研探新編文本如何展現個人的生命情識、家國情懷。藉由〈黃英〉在日所衍發的多音交融,綜論經典在不同時空中的傳播與重生,抉發文本詮釋的異質化及多樣化,因此兼有重讀傳統典籍與轉探異國新學的雙重意義。

英文摘要

The Strange Stories from the Liao Studio has received numerous responses from domestic and foreign readers during its transmission. It is especially influential in Japan, where a new kind of literature is derived from it after its arrival two hundred years ago. The present paper explores Japan's adaptations and commentaries of the story in the Strange Stories "Huang Ying." First analyzed are its key parts, including the homology of the chrysanthemum fairy's dual identity, Ma and Tao's debate of hermitage and market place, and Ma's changing process. Then a text comparison will illustrate how the source text is re-shaped and interpreted in a foreign country. Based on "A Tale of Honorable Poverty," Japanese writer Osamu Dazai's rewrite of "Huang Ying," this paper will show how a literary text is reconstructed in the process of dissemination. It compares "Huang Ying" and "A Tale of Honorable Poverty," analyzes the social context and power structure where Dazai is situated, and explores how a rewritten text shows an individual's attitude towards his life and his community. The Japanese version of "Huang Ying" marks the rebirth of a literary classic in the process of transmission, indicates the heterogeneity and diversity of text interpretation, and represents literary creation and rereading of classic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高桂惠(2011)。「物趣」與「物論」:《聊齋誌異》物質書寫之美典初探。淡江中文學報,25
    連結:
  2. 陳明姿(2005)。太宰治的《竹青》與《聊齋誌異》的《竹青》。中外文學,34(5)
    連結:
  3. 劉苑如(2008)。從雞黍約到菊花約―一個死生交故事的中、日敘述比較。東華漢學,7
    連結:
  4. 蔡瑜(2010)。陶淵明的懷古意識與典範形塑。臺大文史哲學報,72
    連結:
  5. (日)岩上順一:〈太宰治の一面〉,《三田文學》第 16 卷第 2 号(1941 年)。
  6. (1997)。莊子哲學與神話思想―道家思想溯源。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
  7. (日)太宰治:〈清貧譚〉,《新潮》第卅八年第一號,昭和十六年(1941)1 月。
  8. 後晉劉昫(1997)。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9. 晉陶淵明、袁行霈(2003)。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
  10. 清蒲松齡、張友鶴輯校(1991)。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臺北:里仁書局。
  11. 清蒲松齡、盛偉編(1998)。蒲松齡全集。上海:學林出版社。
  12. 清蒲松齡、盛偉編(1998)。蒲松齡全集。上海:學林出版社。
  13. 清蒲松齡、路大荒整理(1986)。蒲松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4. 清蒲松齡、劉階平編(1975)。聊齋全集選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5. H.R. 姚斯、周寧譯、金元浦譯(1987)。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走向接受美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16. 久保田裕子(2008)。教科書の中の太宰治―教材としての「清貧譚」。國文學―解釈と教材の研究,53(4)
  17. 大野正博(1971)。聊斎志異「黄英」の研究―太宰治「清貧譚」との比較による作意の考察―。集刊東洋學
  18. 太宰治(1989)。太宰治全集。東京:筑摩書房。
  19. 太宰治、石榴紅文字工作坊譯(1995)。小說燈籠。臺北:花田文化出版社。
  20. 太宰治、高詹燦譯(2009)。人間失格。新北市:木馬文化出版社。
  21. 太宰治、湯家寧譯(2012)。御伽草紙。桃園:逗點文創結社。
  22. 太宰治、劉子倩譯(2013)。離人:太宰治的人生絮語。新北市:大牌。
  23. 木村小夜(2012)。太宰治「清貧譚」論―ロマンチシズムカら追放されなぃ男。香椎潟,56、57
  24. 王明道(2004)。儒家文化和市民文化的衝突與融合。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4(4)
  25. 王枝忠(2005)。論岡本不二明教授的《聊齋志異》研究―「近五十年日本聊齋學研究「之一。蒲松齡研究,2005(1)
  26. 王枝忠(2006)。近 50 年《聊齋志異》在日本的傳播和研究。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6)
  27. 王枝忠(2003)。聊齋東傳二百年史述略(上)。厦門教育學院學報,5(3)
  28. 王長順(2005)。士人價值標準的解構、重構與回歸―《聊齋志異•黃英》的文本文化解讀。咸陽師範學院學報,20(3)
  29. 王修志(2009)。《黃英》重複敘事修辭解構。蒲松齡研究,2009(2)
  30. 王國瓔(1999)。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論析。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
  31. 王啟元(2000)。日本蒲學研究新觀。蒲松齡研究,2000(1)
  32. 王啟元(2002)。日本短篇小說《清貧譚》與《聊齋志異》。蒲松齡研究,2002(4)
  33. 王慶節(2004)。解釋學、海德格爾與儒道今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4. 王曉平(2011)。《聊齋志異》日本翻案的跨文化操控。山東社會科學,2011(4)
  35. 王浄華(2006)。『清貧譚』と『竹青』について。国語の研究,32
  36. 吉田精一編(1972)。比較文学。東京:潮文社。
  37. 吉岡真緒(2004)。太宰治「清貧譚」論―物語の胎動―。曙光,2(2)
  38. 安岡章太郎(1980)。私說聊斎志異。東京:講談社。
  39. 安載鶴、孟慶樞(2009)。日本近年《聊齋志異》研究述評。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9(1)
  40. 米田幸代(2002)。太宰治「清貧譚」論。同志社国文学,56
  41. 佐古純一郎(1971)。在作家中所見的浪漫主義:太宰治(作家にみるロマン主義:太宰治)。国文学解釈と鑑賞,36(12)
  42. 余英時(1987)。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43. 志村有弘編(2005)。特集アジアの怪(中国編)。東京:勉誠。
  44. 李育霖(2009)。翻譯閾境:主體、倫理、美學。臺北:書林出版社。
  45. 李麗君、劉勉(2007)。陶淵明詩歌與菊花意象源流論。九江學院學報,2007(2)
  46. 汪曾祺(1998)。汪曾祺全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47. 岡本不二明(1982)。『聊斎志異』と菊。鹿兒島縣立短期大學紀要,33
  48. 松本和也(2013)。新体制(言説)のなかの太宰治「清貧譚」:菊を作ること∕売ること)。人文科学論集•文化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学科編,47
  49. 邵志華(2011)。跨文化語境中文化誤讀的鏡像認知。蘭州學刊,2011(1)
  50. 金元浦(1998)。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51. 阿爾維托•曼古埃爾、吳昌杰譯(1999)。閱讀地圖一部人類閱讀的歷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2. 埃斯卡皮、葉淑燕譯(1990)。文學社會學。臺北:遠流出版社。
  53. 孫旭芝(2006)。論《聊齋志異》中的「酒」與「醉」。蒲松齡研究,2006(4)
  54. 徐文翔(2010)。蒲松齡與酒。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10(4)
  55. 高橋宏宣(2005)。太宰治「清貧譚」における〈江戸〉。解釈,51(7、8)
  56. 曹順慶(2003)。比較文學論。臺北:揚智文化出版社。
  57. 陳愛陽(2010)。異文化の境目にある「自我意識」―「聊斎志異・黄英」から太宰の「清貧譚」へ。日本語日本文学,20
  58. 喬治•布萊、郭宏安譯(1993)。批評意識。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59. 彭美菁(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60. 程美秀(1997)。試論《聊齋志異》中的女經營者。蒲松齡研究,1997(3)
  61. 黃應貴編(1993)。人觀、意義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62. 黃麗卿(2011)。論《聊齋誌異》女性經濟活動之價值意涵。淡江大學中文系第十二屆文學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
  63. 黑島千代(198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64. 奧野健男(1995)。日本文學史―近代から現代へ。東京:中央公論社。
  65. 楊健平(2002)。文化誤讀中的証同審美效應。北方論叢,2002(5)
  66. 楊義(2004)。中國古典小說史論:新版圖志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67. 葉渭渠(2003)。日本文學思潮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68. 葉渭渠、唐月梅(2004)。20 世紀日本文學史。山東:青島出版社。
  69. 鈴木二三雄(1970)。太宰治と中国文学(二)―「清貧譚」と「竹青」―。立正大学国語国文,7
  70. 遠藤祐(2005)。菊の姉弟と人間との物語―「清貧譚」の登場人物たち。學苑,773
  71. 齊社祥、劉敬林(2003)。士與商兩種人格範式的整合與規訓―《聊齋志異•黃英》的文本解讀。婁底師專學報,2003(3)
  72. 榎本重男(2000)。太宰治の『清貧譚』考―『聊斎志異』の『黄英』と比較し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40
  73. 劉金宝(2011)。太宰治と中国古典(1)「清貧譚」と「聊齋志異」の「黃英」との比較。近代文學論集,37
  74. 劉美仔(198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
  75. 劉衍青(2004)。士魂商才的對話與整合―《黃英》的多聲話語論析。固原師專學報,25(4)
  76. 樂蘅軍(2004)。古典小說散論。臺北:大安出版社。
  77. 潘乃德、黃道琳譯(1991)。菊花與劍。臺北:桂冠圖書出版公司。
  78. 稻田孝(2001)。『聊斎志異』を読む妖怪と人の幻想劇。東京:講談社。
  79. 蔡瑜(2005)。從飲酒到自然―以陶詩為核心的探討。臺大中文學報,22
  80. 鴇田亨(1993)。太宰治「清貧譚」論。言文,40
  81. 謝國楨(2006)。明末清初的學風。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82. 藤田祐賢(1990)。《聊齋志異》的一個側面―特別是和日本文學的關係。慶應義塾創立一百周年紀念論文集
  83. 藤田祐賢、王枝忠譯(1990)。《聊齋志異》的一個側面―它和日本文學的關係。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3)
  84. 藤原耕作(2006)。太宰治文学と中国―「清貧譚」と「黄英」。敍説,2
  85. 蘇宏斌(2005)。現象學美學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