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王安石以「法」解《詩》的詮釋精神與特質

并列篇名

The Spiri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ang An-Shi's 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 of Poetry with Law

DOI

10.6281/NTUCL.2014.12.47.02

作者

黃忠慎(Chung-Shen Huang)

关键词

王安石 ; 《詩經新義》 ; 《詩序》 ; 以法解《詩》 ; 以《禮》解《詩》 ; Wang An-shi,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 of Poetry ; The Commentary on the Classic of Poetry ; to interpret the Classic of Poetry with law ; to interpret the Classic of Poetry with the Rites

期刊名称

臺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7期(2014 / 12 / 01)

页次

47 - 8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政治史上的王安石是極具爭議性的人物,其引導的熙寧變法,規模宏大,但功過始終難以定論。《詩經》學史上的王安石以矜誇新義著稱,但論及其領銜著作的《詩經新義》之成就與價值,古今學者給予的評價並不一致,然整體而言仍以負面性的批判居多。由於《詩經新義》是熙寧變法下的產品,故本文探究王安石解《詩》的詮釋精神與特質,從政治史、學術史、經學史等多重面向來進行考察,不僅要關注《詩經新義》,也將《周禮新義》與《文集》視為重要文本,以求真相能真實浮現。根據本文的研究,王安石為了貫徹朝廷統一經義,以使義理歸一的要求,故《詩經新義》以「法」解《詩》的意圖相當明確;為了落實其經典致用化的理念,王安石一方面在解釋的細部內容中不斷自出新義,一方面又尊《序》以為解《詩》法式,且又將三百篇與《禮》結合,提出「《詩》、《禮》相解」的主張,而《詩》、《禮》相解也是王安石天道性命學說的發揮。當然,既要保守,又要創新,《詩經新義》中必然出現牽強附會的解釋,其引起研《詩》學者的譏評,也是可以預期的。

英文摘要

Wang An-Shih is a controversial figure in Chinese political history. His Xi-Ning Reform Movement is on a grand scale, but it is difficult to conclude whether it is a more positive or negative influence. In the history of Classic of Poetry studies, Wang is well-known for his pride in his innovative interpretation, but his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 of Poetry receives far more criticism than praise.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 New Interpretation is a product of the Xi-Ning Reform Movemen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its spirit and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aspects of political history, academic history, and history of studies on Confucian classics. Besides the New Interpretation, this study also scrutinizes Wang's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Rites of Zhou and the Collection of Wang An-Shi's Articles.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Wang An-Shi's intention of interpreting the Classic of Poetry with law is to carry out the imperial government's policy of unifying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lassic of Poetr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黃忠慎(2013)。《毛詩李黃集解》析論―以書寫體例與解釋方法為考察中心。臺大中文學報,42
    連結:
  2. 黃忠慎(2012)。尊《序》?反《序》?―析論《毛詩李黃集解》的解《詩》立場。臺大文史哲學報,76
    連結:
  3. 楊晉龍(2008)。明代學者〈秦風•蒹葭〉詮釋析論―明代詩經學史研究的進一步探討。臺北大學中文學報,5
    連結:
  4.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 (1984)。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 (1985)。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
  7. (1985)。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 (1985)。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9. (1985)。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0.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 (1985)。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2.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3. 方笑一:〈從「《詩》、《禮》相解」論王安石的《詩經》學――以《三經新義》之《詩義》為中心〉,網址:http://www.confucius2000.com/confucian/cslxjlwasdsjx3jxy.htm,檢索日期:2013 年 1 月 17 日。
  14.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5.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6. (1985)。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7. (1985)。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8. 元馬端臨(1986)。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
  19. 元脫脫(1977)。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20. 宋王安石、李之亮箋注(2005)。王荊公文集箋注。成都:巴蜀書社。
  21. 宋王安石、邱漢生輯校(1982)。詩義鉤沉。北京:中華書局。
  22. 宋朱熹(2008)。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
  23. 宋李燾(1995)。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24. 宋晁公武、孫猛校證(1990)。郡齋讀書志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5. 宋楊仲良、李之亮校點(2006)。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6. 宋詹大和、裴汝誠點校(2006)。王安石年譜三種。北京:中華書局。
  27.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1987)。朱子語類。臺北:華世出版社。
  28. 宋蘇軾、孔凡禮點校(1986)。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29. 東周管仲、黎翔鳳校注、梁運華整理(2004)。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30. 清王先謙編(1988)。皇清經解續編。上海:上海書店。
  31. 清皮錫瑞(1974)。經學通論。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32. 清皮錫瑞(2000)。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
  33. 清程廷祚(1970)。青溪集。臺北:力行書局。
  34. 清黃宗羲、全祖望補修、陳金生點校、梁運華點校(1986)。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
  35. 漢班固(1964)。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36. 漢許慎、清段玉裁注(1974)。說文解字。臺北:黎明文化公司。
  37. 中國詩經學會編(2002)。詩經要籍集成。北京:學苑出版社。
  38. 孔德凌(200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濟南,山東大學。
  39. 方笑一(2008)。北宋新學與文學:以王安石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0.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1994)。緯書集成。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41. 成瀅(2006)。前理解與文本的解讀及翻譯。社科縱橫,21(6)
  42. 朱傑人編、嚴佐之編、劉永翔編(2002)。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3. 吳依凡(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44. 李家樹(1990)。詩經的歷史公案。臺北:大安出版社。
  45. 肖永明(2000)。荊公新學的兩個發展階段及其理論特點。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4(1),22-27。
  46. 阮元校刻(1976)。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47. 阮元校刻(1976)。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48. 阮元校刻(1976)。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49. 林菁菁(2012)。王安石對於典籍之詮釋與應用。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50. 林慶彰(2006)。鄭樵的《詩經》學。宋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51. 金生楊(2002)。王安石《易解》與《孟子》的關係芻議。四川師範學院學報,2002(5),85-88。
  52. 金生楊(2002)。論王安石《淮南雜說》中的異志思想。四川大學學報,2002(6),89-93。
  53. 侯外廬編(1980)。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54. 姚際恆(1977)。古今偽書考。臺北:開明書店。
  55. 洪湛侯(2002)。詩經學史。北京:中華書局。
  56. 夏長樸(1989)。李覯與王安石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
  57. 徐規、楊天保(2005)。走出「荊公新學」―對王安石學術演變形態的再勾勒。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5(1)
  58. 海德格爾、陳嘉映譯、王慶節譯(1987)。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
  59. 高克勤(2006)。王安石與北宋文學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60. 郜積意(2000)。經典的批判―西漢文學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
  61. 張潔(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太原,山西大學。
  62. 梁錫鋒(2005)。鄭玄以禮箋詩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
  63. 陳致平(1977)。中華通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64. 程元敏(1987)。三經新義輯考彙評。臺北:國立編譯館。
  65. 程元敏(1986)。三經新義輯考彙評。臺北:國立編譯館。
  66. 程勇(2005)。「經學」「經術」的分野與漢代經學文論話語的雙重性質。學術月刊,2005(7)
  67. 馮曉庭(2001)。宋初經學發展述論。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68. 黃忠慎(2013)。詩書教學與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69. 黃忠慎(2008)。嚴粲詩緝新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70. 楊天保(2007)。「內聖」還是「外王」―重新解析王安石講學金陵的學術建構。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7(3)
  71. 楊念群、黃興濤、毛丹(2003)。新史學。北京:中國大學人民出版社。
  72. 楊倩描(2003)。從《易解》看王安石早期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以〈井卦•九三〉為中心。中國文化研究,2003(1)
  73. 廖育菁(201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74. 漆俠(1959)。王安石變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75. 劉成國(2006)。荊公新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6. 劉成國(2003)。王安石江寧講學考述。中華文史論叢,上海:
  77. 劉復生(1991)。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臺北:文津出版社。
  78. 劉豐(2010)。王安石的禮樂論與心性論。中國哲學史,2010(2)
  79. 鄭曉江(2005)。論王安石的學術思想與變法實踐。求索,2005(3)
  80. 盧瑞容(1997)。儒家「還經致用」實踐之考察―以西漢朝廷「春秋決事」為中心的探討。臺大文史哲學報,47
  81. 錢鍾書(1979)。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
  82. 龍宇純(1972)。中國文字學。臺北:作者自印本。
  83. 戴維(2001)。詩經研究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84. 謝群(2009)。宋人詩歌法度觀綜評。文教資料,2009(10)
  85. 蹤凡(1999)。毛詩序作者考辨。中國韵文季刊,1999(2)
  86. 龔延明、祖慧(2005)。宋登科記考。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黃忠慎(2016)。王安石《詩經新義》的詮經進路及其以禮法解《詩》析評。中正漢學研究,27,1-26。
  2. 黃忠慎(2020)。林岊《毛詩講義》析論。國文學報,6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