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假笑意以寄筆端──論〈東陽夜怪錄〉諧讔書寫的價值與意義

并列篇名

The Writing Style and the Meaning of the "Record of Night Monsters in Dongyang"

DOI

10.6281/NTUCL.2015.12.51.03

作者

方韻慈(Yun-Cih Fang)

关键词

文學理論 ; 諧讔 ; 《文心雕龍》 ; 文備眾體 ; 東陽夜怪錄 ; literary theory ; amusing allusion ;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 a prose style containing various elements ; "Record of Night Monsters in Dongyang"

期刊名称

臺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51期(2015 / 12 / 01)

页次

99 - 14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太平廣記》收錄一系列「運思於諧辭讔語之間」的作品,於唐稗中自成一系。其中,以〈東陽夜怪錄〉最屬突出,篇幅既遠過同型作品,角色亦豐富多變。然而,學界對〈東陽夜怪錄〉之評價莫衷一是,此中歧異,頗值得探究。本文擬將〈東陽夜怪錄〉之評價問題,置於唐代小說融會諧讔的角度重新思考,從趙彥衛對於唐小說「文備眾體」說法出發,探討〈東陽夜怪錄〉中「形式」與「寄意」的關係,發掘唐小說吸收諧讔一脈所創變的文學特質,如何與唐代的社會現象相互映照。除了期許對〈東陽夜怪錄〉一文的價值與意義作出公允評斷,更希望藉此個案研究,促成小說史「中心」與「次中心」,甚至「邊陲地帶」的相互對話。本文得出結論如下:其一、諧讔以「虛醜」為修辭策略,若未理解該類手法特有的言意關係,則難以公允評判作品的藝術價值與書寫意義;其二、〈東陽夜怪錄〉在諧讔書寫的創變與缺失,雖採用遠過同型作品的多重讔語結構,卻因過度炫才,影響了以文達意的效果;在時代意義方面,首先,該文隱含唐人對於氏族的對抗,宜置於《玄怪錄》、《宣室志》的書寫脈絡,並與李德裕黨人筆下小說參照對讀;其次,顯示了士人以文逐利的反省,不同於韓愈《毛穎傳》書寫的士不遇傳統,更能代表晚唐士人的精神共相。

英文摘要

In this article, I reexamine the "Record of Night Monsters in Dongyang" and position it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literature. First of all, I delve into the xie-yin ‘amusing allusions’ style of the "Record" and build a set of criteria to define xieyin. Second, by applying Liu Xie’s method of inspecting the context of a text for perceiving the meaning, I find that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riddles designed by the writer of the "Record" reveal the thought of the literati at that time. There are also series of works of the xie-yin style written by famous literati involved in the political strife of the middle and the end of the Tang Dynasty such as Niu Seng-Ru and Zhang Du. In my opinion, the "Record of Night Monsters in Dongyang" is highly relative to these series of work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88).文心雕龍綜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 (五代)王定保,陽羨生(點校)(2012).唐摭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 (五代)劉昫, X.(1976).舊唐書.臺北=Taipei:鼎文書局=Ting-Wen.
  4. (西漢)司馬遷,瀧川資言(考證)(1972).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藝文印書館.
  5. (西漢)班固(1979).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6. (宋)李昉, F.(2006).太平廣記.北京=Beijing:商務出版社=Commercial Press.
  7. (宋)趙彥衛(1959).新校雲麓漫鈔.臺北:世界書局.
  8. (宋)歐陽修(1975).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9. (明)胡應麟(1986).少室山房筆叢.臺北:世界書局.
  10. (東晉)干寶,汪紹楹(校注)(1970).搜神記.臺北:里仁書局.
  11. (東晉)陶潛,汪紹楹(校注)(1981).搜神後記.北京:中華書局.
  12. (東晉)葛洪(1965).抱朴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3. (東漢)趙曄,(元)徐天祜(音注),苗麓(點校)(1999).吳越春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4. (唐)牛僧孺, S.-R.,程毅中(點校)(1989).玄怪錄.臺北=Taipei:文史哲出版社=Liberal Arts Press.
  15. (唐)李百藥(1980).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
  16. (唐)李延壽(1980).北史.臺北:鼎文書局.
  17. (唐)張讀, D.,蕭逸(點校)(2012).宣室志.上海=Shanghai:上海古籍出版社=Shanghai Ancient Books.
  18. (唐)劉知幾,(清)浦起龍(通釋),王煦華(整理)(2009).史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唐)韓愈,馬通伯(校注)(1957).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
  20. (梁)劉勰,(清)黃叔琳(校)(1985).文心雕龍注.臺北:開明書局.
  21. (梁)鍾嶸,曹旭(集注)(1996).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2. (清)阮元(1965).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23. (清)董誥(編)(2002).全唐文.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4. (隋)侯白,董志翹(箋注)(2014).啟顏錄箋注.北京:中華書局.
  25. Skinner, Quentin(2001).Why Laughing Mattered in the Renaissance?: the Second Henry Tudor Memorial Lecture.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22(3),418-447.
  26. Twitchett, Denis C.(1973).The Composition of the T’ang Ruling Class: New Evidence from Tunhuang.Perspectives on the T’ang,New Haven:
  27. 卞孝萱, X.-X.(2010).卞孝萱文集.南京=Nanjing:鳳凰出版社=Phoenix.
  28. 王汝濤,徐敏鴻(譯注),趙炯(譯注)(1985).全唐小說.濟南:齊魯書社.
  29. 王恆展(2004)。〈東陽夜怪錄〉散論。蒲松齡研究,2004(3)
  30. 王運熙(編),顧易生(編)(1991).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五南出版社.
  31. 王夢鷗, M.-O.(1978).唐人小說研究四集.臺北=Taipei:藝文印書館=Yee Wen.
  32. 王夢鷗, M.-O.(1983).唐人小說校釋.臺北=Taipei:正中書局=Cheng Chung.
  33. (日)吉川幸次郎:《唐宋傳奇集》,東京:弘文堂,1947年。
  34. 朱光潛(1987).朱光潛全集.合肥:安徽敎育社.
  35. 西格蒙特•佛洛伊德, Sigmund,張增武(譯),閻廣林(譯)(1989).機智與其無意識的關係.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36. 何德章(2000)。偽託望族與冒襲先祖─以北族人墓志為中心─讀北朝碑志札記之二。魏晉南北朝隋唐史,17
  37. 李劍國(1993).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38. 李劍國(編)(2007).唐宋傳奇品讀辭典.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39. 李錫鎮(1995)。揚雄賦論初探─賦篇諷諫的功能及其語言策略。中國文學理論與批評論文集,臺北:
  40. 李豐楙(2010).神話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
  41. 李鵬飛(2004).唐代非寫實小說之類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2. 汪辟疆︰《唐人小說》,上海:神州國光社,1929年。Wang, P.-J. (1929). Tang ren xiao shuo [The short stories in the Tang dynasty]. Shanghai: Shenzhou Guoguang.
  43. 周紹良(2001).唐傳奇箋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44. 周楞伽(編)(1985).插圖本唐代傳奇選譯.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45. 岡本不二明(2003)。唐代の小說と社會。東京:汲古書院。
  46. 岡本不二明(2011)。唐宋伝奇戲劇考。東京:汲古書院。
  47. 林驊(編),王淑艷(編)(2006).唐傳奇新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48. 前野直彬(1963)。唐代傳奇選。東京:平凡社。
  49. 前野直彬(1968)。六朝、唐、宋小說選。東京:平凡社。
  50. 禹克坤(編)(2007).唐宋傳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1. 韋勒克,沃倫,劉象愚(譯)(1984).文學理論.北京:三聯書店.
  52. 徐士年(1982).唐代小說選.鄭州:中州書畫社.
  53. 袁閭坤(2002).唐宋傳奇總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54. 高菊梅(2007)。論韓愈《毛穎傳》為代表的諧謔游戲文。河南農業,2007(12)
  55. 康韻梅(2014)。娛玩、逞才、托寓:唐小說精怪聚會賦詩敘事探析。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
  56. 康韻梅(2005).唐代小說承衍的敘事研究.臺北:里仁書局.
  57. 張友鶴(1982).唐宋傳奇選.臺北:明文書局.
  58. 張國風(2011).太平廣記會校.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59. 張溥(輯評),宋效永(校點)(1992).三曹集.長沙:岳麓書社.
  60. 張廣達(2005)。內藤湖南的唐宋變革說及其影響。唐研究,北京:
  61. 許芳(2012)。似真似幻的精怪世界─論《東陽夜怪錄》。青年文學家,2012(21)
  62. 陳玨(2014)。唐代傳奇文的概念成型研究─唐代傳奇文的「研究史」新探之一。漢學典範大轉移─杜希德與金萱會,新竹:
  63. 陳玲(2014)。唐人精怪小說中的諧隱藝術。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
  64. 陳弱水, R.-Sh.(2007)。從〈唐暄〉看唐代士族生活與心態的幾個方面。唐代的婦女文化與家庭生活,臺北=Taipei:
  65. 陳寅恪(1972).唐代政治史述論.臺北:樂天書局.
  66. 傅柯, Michael,林志明(譯)(2006).古典時代瘋狂史.北京:三聯書店.
  67. 傅璇琮(1986).唐代科舉與文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68. 曾棗莊(審閱),周晨(譯注)(1989).唐人傳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
  69. 程千帆(2001).程千帆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70. 程國賦(2000).唐代小說與中古文化.臺北:文津出版社.
  71. 黃永年(2000)。〈東陽夜怪錄〉王夢鷗注匡謬補闕。文史探微─黃永年自選集,北京:
  72. 黃進興(2006).後現代主義與史學研究.臺北:三民書局.
  73. 葉國良(2004).漢族成年禮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
  74. 虞冀野:《唐宋傳奇選》,長沙:商務印書館,1937年。
  75. 劉永濟(1961).文心雕龍校釋.臺北:正中書局.
  76. 劉苑如(1996)。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77. 劉苑如(1993)。《異苑》中的怪異書寫與諧謔精神研究─以陳郡謝氏家族的相關記載為主要線索。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14
  78. 劉開榮(1968).唐代小說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9. 劉寧(2004)。論韓愈《毛穎傳》的托諷旨意與俳諧藝術。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2)
  80. 魯迅(1998).中國小說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1. 魯迅:《唐宋傳奇集》,上海:新北書局,1927-28年。Lu, X. (1927-28). Tang song chuan qi ji [A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in the Tang and the Song dynasties]. Shanghai: Xinbei.
  82. 賴瑞和(2004).唐代基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83. 韓國磬(1979).隋唐五代史論集.北京:三聯書店.
  84. 簡宗梧(2004)。賦與讔語關係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8
  85. 羅龍治(1971).進士科與唐代的文學社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86. 嚴耕望(1951)。唐人多讀書山寺。大陸雜誌,2(4)
  87. 礪波護(1962)。中世貴族制的崩潰與辟召制。東洋史研究,21
被引用次数
  1. 陳平瑋(2021)。《宣室志》「諧隱精怪」類型故事之敘事策略與意涵考論。中國文學研究,51,77-116。
  2. 鄧郁生(2020)。鑄經史於怪談:《傳奇.甯茵》化典謀篇之知識體系探析。成大中文學報,70,37-74。
  3. 牟曉麗(2023)。作意好奇-唐傳奇中的「讔」體書寫。興大人文學報,71,33-57。
  4. 王志浩(2019)。中晚唐傳奇集所見政治危機與秩序重構。臺大中文學報,66,4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