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穿著」義動詞「上」及其在閩語的反映

并列篇名

The Shang 'To Put On' and Its Reflection in Modern Min Chinese

DOI

10.6281/NTUCL.2016.09.54.01

作者

楊秀芳(Yang Hsiu-Fang)

关键词

同源詞 ; 比較研究 ; 層次分析 ; 東陽合韻 ; 形態變化 ; cognate ; comparative study ; strata analysis ; dong-yang co-riming ; morphological derivations

期刊名称

臺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54期(2016 / 09 / 01)

页次

1 - 5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整合文獻及方言語料,從音、義兩方面說明閩語「穿著」義動詞來源自古漢語的「上」。古漢語「上」具有複雜的形態變化,這些音義區別多半還保留在閩語中。古今用法能夠互證,說明了閩語與古漢語「上」的同源承繼關係。至於「上」之能夠具有「穿著」義,係來自「加上」義的特指用法,指「加上衣物」。這種語義的發展,可於文獻中「服」「著」的平行表現獲得旁證,因此本文比較「服」「著」的用法,說明「施加於上」可以產生「穿著」義,藉此說明古漢語「上」引申出「穿著」義具有普遍性及合理性。

英文摘要

With evidence of classics and dialect data, this study argu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ound and meaning that the verb chuan-zhuo 'to put on' in modern Min Chinese comes from the old Chinese verb shang. Shang has very complicated morphological derivations and some of these derivations remain in Min Chinese. The mutual verif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dialects demonstrate old Chinese's traces in Min Chinese. Shang's meaning "to put on" originates from its usage "to add," which turns into the meaning "to put on clothes." This kind of semantic development can be proved by parallel examples, e.g. the Chinese words fu and zhuo.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91).Languages and Dialects of China.
  2. (1983)。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3. Douglas, Carstairs.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 with the Principal Variations of the Chang-chew and Chin-chew Dialects.(廈英大辭典)London. 1873.
  4. 宋丁度(1986)。集韻。臺北:學海出版社。
  5. 宋朱熹集註(1961)。詩集傳。香港九龍:中華書局。
  6. 宋陳彭年(1970)。校正宋本廣韻。臺北:藝文印書館。
  7.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2000)。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8. 南朝宋劉義慶、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2007)。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
  9. 南朝梁蕭子顯(1972)。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
  10. 南朝梁顧野王(1987)。大廣益會玉篇。北京:中華書局。
  11. 南朝陳徐陵編、清吳北宜注、清程琰刪補、穆克宏點校(1988)。玉臺新詠箋注。臺北:明文書局。
  12. 唐陸德明(1972)。經典釋文。臺北:鼎文書局。
  13. 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勛疏(2000)。春秋穀梁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4.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2000)。爾雅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5. 清王先謙(1988)。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6. 清朱駿聲(1994)。說文通訓定聲。臺北:藝文印書館。
  17. 清段玉裁(1999)。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18. 清孫詒讓(1975)。墨子閒詁。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19. 清郭慶藩(1974)。莊子集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20.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2000)。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1.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2000)。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2. 漢司馬遷、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1977)。史記。臺北:鼎文書局。
  23. 漢班固、唐顏師古注(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24.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2000)。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5.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2000)。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6.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2000)。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7.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2000)。儀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8.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2000)。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9.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2000)。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0. 魏何晏集解、梁皇侃疏(1966)。論語義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1. Ting, Pang-hsin(1975).Chinese Phonology of the Wei-Chin Period: Reconstruction of the Finals as Reflected in Poetry.Taipei, Republic of China: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32. 方述鑫編、林小安編、常正光編、彭裕商編(1993)。甲骨金文字典。成都:巴蜀書社。
  33. 仙游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1995)。仙游縣志。北京:方志出版社。
  34. 永泰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1992)。永泰縣志。北京:新華出版社。
  35. 白宛如(1998)。廣州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36.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北京=Beijing:商務印書館=Commercial Press。
  37. 老舍(1992)。茶館。新北市:駱駝出版社。
  38. 李方桂(1998)。上古音研究。北京=Beijing:商務印書館=Language and Culture Press。
  39. 李如龍(2001)。福建縣市方言志12 種。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40. 李如龍、潘渭水(1998)。建甌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41. 李行健編(2012)。兩岸常用詞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2. 杜佳倫(2014)。閩語歷史層次分析與相關音變探討。上海=Shanghai:中西書局=Zhongxi。
  43. 沙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1992)。沙縣志。北京:中華科學技術出版社。
  44. 屈萬里(1968)。尚書釋義。臺北:華岡書局。
  45. 林倫倫(2006)。粵西閩語雷州話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46. 林連通(1993)。泉州市方言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47. 洪惟仁編(1993)。泉州方言韻書三種。臺北:武陵出版社。
  48. 秋谷裕幸(2008)。閩北區三縣市方言研究。臺北=Taipei: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Academia Sinica。
  49. 柘榮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1995)。柘榮縣志。北京:中華書局。
  50. 張振興(1992)。漳平方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1. 張振興、蔡葉青(1998)。雷州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52. 許維遹(1985)。呂氏春秋集釋。北京:北京市中國書店。
  53. 郭啟熹(1992)。龍巖方言研究。北京:縱橫出版社。
  54. 陳章太、李如龍(1991)。閩語研究。北京=Beijing:語文出版社=Language and Culture Press。
  55. 項楚編(2006)。敦煌變文選注(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
  56. 馮愛珍(1998)。福州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57. 馮愛珍(1993)。福清方言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58. 黃雪貞(1995)。梅縣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59. 黃懷信(2005)。大戴禮記彙校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
  60. 楊秀芳(2001)。從漢語史觀點看「解」的音義和語法性質。語言暨語言學,2(2),261-297。
  61. 楊秀芳(1992)。從歷史語法的觀點論閩南語「著」及持續貌。漢學研究,10(1),349-394。
  62. 楊秀芳(2002)。論閩南語疑問代詞「當時」「著時」「底位」。南北是非:漢語方言的差異與變化,臺北=Taipei:
  63. 溫端政(1991)。蒼南方言志。北京:語文出版社。
  64. 葉祥苓(1993)。蘇州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65. 壽寧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1992)。壽寧縣志。廈門:鷺江出版社。
  66. 寧德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1995)。寧德市志。福州市:中華書局。
  67. 趙元任、丁邦新譯(1980)。中國話的文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68. 蔣紹愚(2001)。內動、外動和使動。語言學論叢
  69. 蔡俊明(1976)。潮語詞典。香港:萬有圖書公司。
  70. 鄭曉峯(2001)。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71. 謝紀鋒編(1992)。虛詞詁林。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72. 龔煌城(2011)。從漢藏語的比較看上古漢語的詞頭問題。龔煌城漢藏語比較研究論文集,臺北:
被引用次数
  1. 杜佳倫(2018)。析論閩語上古層異部多重同讀的複雜現象。漢學研究,36(3),163-207。
  2. 杜佳倫(2018)。再論閩南、閩東指稱男女性別的語詞來源-兼為吳守禮教授諸母、丈夫說補證。臺灣語文研究,13(2),155-200。
  3. 江敏華(2019)。論清濁別義及四聲別義在客家話中的表現。國文學報,65,43-73。
  4. 吳瑞文(2017)。論金門閩南語介詞ta2 的語法功能及相關問題。清華中文學報,18,27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