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胡渭《易圖明辨》之論辨脈絡及經典詮釋

并列篇名

The Argument Context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lassics of Hu Wei's Clear Recognition of the Diagrams in the Book of Changes

DOI

10.6281/NTUCL.2016.09.54.04

作者

羅聖堡(Lo Sheng-Pao)

关键词

河圖 ; 洛書 ; 徐善 ; 通志堂經解 ; 揲蓍 ; Yellow River Diagram ; Luo River Diagram ; Xu Shan ; Commentaries of Chinese Classics from the Coherent-Aspiration Hall ; stalk divination

期刊名称

臺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54期(2016 / 09 / 01)

页次

159 - 22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胡渭(字胐明,1633-1714)《易圖明辨》為清初《易》學之名著。關於此書的學術史涵義,近代學者多從乾嘉漢學的角度,論其廓清舊說的價值,間接造成新學術的興起。本文則就學者個人的學術背景,《易圖明辨》之論辨特色,與其蘊含之經典詮釋,分析胐明的歷史定位。胐明生平主要是於徐乾學(1631-1694)幕府從事研究工作,徐乾學和納蘭性德編纂之《通志堂經解》,輯錄多種異於朱子學的《易》類論著,這導致圖書《易》學之學術公案,重新成為焦點問題。胐明與幕友徐善(1634-1691)的相關討論,是《易圖明辨》的撰作成因。析論全書的主要觀點,胐明認為,「河圖」、「洛書」可追溯至漢代流行之五行、九宮說;「先天圖」則與東漢以降之《參同契》或道教內丹學有關。對此,胐明的批評有所不同。他以五行、九宮、「河圖」、「洛書」為誤,但將《參同契》、內丹詮《易》、「先天圖.圓圖」視為《易》外別傳,部份接受《易》圖學說。另一方面,探賾《易圖明辨》之《易》學思想,《周易本義》釋〈繫辭傳〉「太極」、「兩儀」、「四象」、「八卦」諸語,兼有畫卦、揲蓍兩義,胐明反對畫卦之義,但取朱子揲蓍之法,重新詮釋經典內容;其對納甲圖說的討論,更是根據朱子說來考定舊圖、另作新詮。歸納全書的學說特徵,考辨「河圖」、「洛書」的部份,兼及批評漢代學說;在考辨「先天圖」與經典詮釋當中,實有接受朱子學之處。藉此判定《易圖明辨》的學術史涵義,胐明《易》學的歷史定位,當以過渡學者的特色為主。

英文摘要

A Clear Recognition of the Diagrams in the Book of Changes by Hu Wei is a famous study of the Book of Change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Modern scholars evaluate A Clear Recognition as an indirect cause of the rise of new academics.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historical role by examining Hu's academic career and A Clear Recognition's argument features and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Compiled by Xu Qian-Xue and Na-Lan Xing-De, the Commentaries of Chinese Classics from the Coherent-Aspiration Hall includes various commentaries of Book of Changes studies other than Zhu-Xi's, which brings the controversy of Book of Changes diagram book studies back into focus. As a researcher in Xu Qian-Xue's private bureaucracy, Hu has many discussions with his colleague Xu Shan, and this leads to the composition of A Clear Recognition. Hu analyzes the commentaries of A Clear Recognition and takes the view that the Yellow River Diagram and the Luo River Diagram originate from the theory of the five elements and the nine squares that has prevailed in the Han dynasty. He also deems that that the Prior Eight Trigrams is probably closely related to the Kinship of the Three or the internal alchemy in Daoism later tha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He sharply criticizes the correctness of the five elements, the nine squares, the Yellow River Diagram, and the Luo River Diagram. He considers the Kinship of the Three, the internal alchemy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of Changes, and the Prior Bagua Diagram as supplementary commentaries of the Book of Changes. In his concepts, the diagram-book interpretations can partly be accepted. On the other han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A Clear Recogni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 Wei and Zhu Xi's theories. The commentary Zhu makes on the Xi-Ci Commentary's terminology taiji 'supreme ultimate,' liang-yi 'two forms,' si-xiang 'four phenomena,' and ba-gua 'eight trigrams' explains both diagram drawing and divination. Hu opposes the diagram drawing part but reinterprets the Xi-Ci Commentary with Zhu's stalk divination method. He also makes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Taking Jia Diagram Theory on the basis of Zhu's exposition. A Clear Recognition shows that Hu does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Yellow River Diagram and the Luo River Diagram and criticizes the theories in the Han dynasty. But when it comes to the Prior Bagua Diagram, Hu's interpretation is influenced by Zhu X. Therefore, Hu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transition figure in the history of Book of Changes studi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2002)。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 (2010)。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 (1985)。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4. (1969)。通志堂經解。臺北:大通書局。
  5. (1985)。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6. (1969)。通志堂經解。臺北:大通書局。
  7. (1969)。通志堂經解。臺北:大通書局。
  8. (1969)。通志堂經解。臺北:大通書局。
  9. (1968)。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
  10.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 (1985)。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2.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3. (1985)。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4.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5.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6.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7. (1985)。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8. (1969)。通志堂經解。臺北:大通書局。
  19. (1969)。通志堂經解。臺北:大通書局。
  20. (2001)。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21.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2. (1969)。通志堂經解。臺北:大通書局。
  23.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4. (1998)。李儼錢寶琮科學史全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25.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6. (1969)。通志堂經解。臺北:大通書局。
  27. (1970)。張惠言易學十書。臺北:廣文書局。
  28. (2001)。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29. (1969)。通志堂經解。臺北:大通書局。
  30. (2001)。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1. (2001)。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2. (2001)。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3. 元袁桷、李軍校點、施賢明校點、張欣校點(2010)。袁桷集。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34. 宋朱熹(1999)。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
  35. 宋朱熹、陳俊民校編(2000)。朱子文集。臺北:富德文教基金會。
  36. 宋朱熹(1999)。周易本義。臺北=Taipei:大安出版社=Da An。
  37. 宋呂祖謙、黃靈庚編、吳戰壘編(2008)。呂祖謙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38. 宋邵雍、郭彧整理(2010)。邵雍集。北京:中華書局。
  39. 宋陳振孫、徐小蠻點校、顧美華點校(1987)。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0. 明余本(1997)。皇極經世觀物外篇釋義。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
  41. 明宋濂、羅月霞編(1999)。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42. 明趙仲全(1987)。道學正宗選錄。臺北:廣文書局。
  43. 明趙撝謙(1973)。六書本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4. 南朝宋范瞱、唐李賢注(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45. 唐李鼎祚集解、清李道平纂疏、潘雨廷點校(1994)。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
  46. 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趙幼文校箋(2001)。三國志校箋。成都:巴蜀書社。
  47. 秦呂不韋、漢高誘注、王利器疏(2002)。呂氏春秋注疏。成都:巴蜀書社。
  48. 清毛奇齡(1990)。仲氏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9. 清毛奇齡、鄭萬耕點校(2010)。毛奇齡易著四種。北京:中華書局。
  50. 清王聘珍(1986)。大戴禮記解詁。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51. 清王際華、清陸費墀、江慶柏整理(2009)。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52. 清永瑢、清紀昀(1965)。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3. 清皮錫瑞、周予同注(2004)。增註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
  54. 清朱彞尊(2008)。曝書亭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55. 清朱彞尊、許維萍點校、馮曉庭點校、江永川點校(1997)。點校補正經義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56. 清江藩、徐洪興編校(1998)。漢學師承記(外二種)。香港=Hong Kong:三聯書店有限公司=Joint。
  57. 清周中孚、黃曙輝點校、印曉峰點校(2009)。鄭堂讀書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58. 清胡渭、鄒逸麟點校(2013)。禹貢錐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9. 清胡渭、鄭萬耕點校(2008)。易圖明辨。北京=Beijing:中華書局=Zhonghua。
  60. 清孫希旦(1990)。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61. 清黃宗羲、吳光編(2005)。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62. 清黃宗羲、鄭萬耕點校(2010)。易學象數論(外二種)。北京=Beijing:中華書局=Zhonghua。
  63. 清閻若璩、黃懷信點校、呂翊欣點校(2013)。尚書古文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4. 清戴望、劉公純標點(1958)。顏氏學記。北京:中華書局。
  65. 清瞿鏞、瞿果行標點、瞿鳳起覆校(2000)。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6. 漢班固、清王先謙補注、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整理(2008)。漢書補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7. 漢揚雄、宋司馬光集注、劉韶軍點校(1998)。太玄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68. 王宏仁(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69. 任法融(2012)。周易參同契釋義。北京:東方出版社。
  70.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1981)。重修緯書集成。東京:明德出版社。
  71. 安徽省文物工作隊、阜陽地區博物館、阜陽縣文化局(1978)。阜陽雙古堆西漢汝陰侯墓發掘簡報。文物,1978(8)
  72.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2006)。凌家灘:田野考古發掘報告之一。北京:文物出版社。
  73. 朱伯崑(1991)。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74. 何澤恆(1987)。論周易卦變。毛子水先生九五壽慶論文集,臺北=Taipei:
  75. 束景南(2001)。朱熹年譜長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76. 李申(2000)。易圖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Peking University Press。
  77. 李海生(2006)。樸學思潮。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78. 尚小明(2005)。清代士人游幕表。北京:中華書局。
  79. 尚小明(1999)。學人幕府與清代學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80. 尚小明(1998)。徐乾學幕府研究。史學月刊,1998(3)
  81. 林忠軍(2005)。周易鄭氏學闡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2. 林慶彰編、蔣秋華編(2005)。通志堂經解研究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83. 林慶彰編、蔣秋華編(2005)。通志堂經解研究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84. 林慶彰編、蔣秋華編(2005)。通志堂經解研究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85. 林慶彰(1990)。清初的羣經辨偽學。臺北=Taipei:文津出版社=Wenchin。
  86. 胡自逢(2008)。周易鄭氏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87. 夏定域(1978)。清初胡朏明先生渭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8. 孫永如(1993)。明清書目研究。合肥:黃山書社。
  89. 孫劍秋(2001)。俞琰易學思想探微。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4
  90. 張敬國編(2006)。凌家灘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91. 梁啟超(1995)。清代學術概論。臺北:里仁書局。
  92. 梁啟超(1995)。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附《清代學術概論》)。臺北=Taipei:里仁書局=Le Jin。
  93. 陳伯适(2011)。義理、象數與圖書之兼綜─朱震易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94. 陳祖武(1992)。清初學術思辨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5. 陳訓慈、方祖猷(1991)。萬斯同年譜。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96. 陳惠美(2007)。徐乾學及其藏書刻書。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97. 章偉文(2005)。宋元道教易學初探。成都:巴蜀書社。
  98. 曾春海(1990)。朱熹易學析論。新北市:輔仁大學出版社。
  99. 欽偉剛(2008)。俞琰生年卒年考。宗教學研究,2008(2)
  100. 楊果霖(2005)。朱彞尊《經義考》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工作坊。
  101. 詹石窗(1989)。南宋金元的道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2. 路新生(2001)。中國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03. 路新生(2002)。理學清算與清初疑古思潮。哲學與文化月刊,29(12)
  104. 廖名春(1991)。周易研究史。長沙:湖南出版社。
  105. 漆永祥(2006)。江藩與《漢學師承記》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6. 劉保貞(2005)。五行、九宮與八卦─胡渭《易圖明辨》「五行、九宮」說述評。周易研究,2005(2)
  107. 鄭吉雄(2002)。易圖象與易詮釋。臺北=Taipei: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Himalaya Foundation。
  108. 鄧愛貞(199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香港,新亞研究所。
  109. 駒井和愛(1972)。樂浪:漢文化の殘像。東京:中央公論社。
  110. 盧國龍(1997)。道教易學論略。道家文化研究,北京:
  111. 蕭雅俐(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北市,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
  112. 錢穆(1995)。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Taipei:臺灣商務印書館=Commercial Press。
  113. 韓自強(2004)。阜陽漢簡《周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4. 蘇德昌(2013)。〈漢書•五行志〉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15. 顧頡剛編(2010)。古籍考辨叢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