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夫子自道?」:以明清解者對於「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章的討論為中心

并列篇名

"The Master Speaks Himself ?" : A Study on the Interpretations of "At fifteen I set my heart on learning" by Scholar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DOI

10.6281/NTUCL.2017.06.57.07

作者

林啟屏(Lin, Chi-Ping)

关键词

孔子 ; 不惑 ; 天命 ; 耳順 ; 心 ; Confucius ; bu-huo 'to have no doubts,' tian-ming 'innate mission,' er-shun 'to have receptive ears,' xin 'mind'

期刊名称

臺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57期(2017 / 06 / 01)

页次

249 - 251+253-29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孔子是中國文化的象徵性人物,歷來學者對於其學說主張的探討,構成了中國思想中重要的成分。因此,進一步瞭解孔子的生命歷程與自我期許,有助於釐清思想史上各種儒學主張的得失。《論語》的〈為政〉中有「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章,正好是孔子自述其一生的文獻,尤其自三十歲之後,每隔十年的改變,都帶來新的境界,引發了歷代學者的討論。本文即以明清時期的解者如何詮釋此章,說明其中所可能有的意義。本文將從其「自道」的作者身分切入,說明孔子在被解釋的過程中,其個別作者身分已然轉成神聖集團之代言人。所以其自述一生的變化,就不再只是個人的心境抒發,而是代表儒者對於「人」的圓滿境界之理解。另外,本文將透過明清解者的說解論起,分述他們如何詮釋孔子各個階段的心境之改變。並且分析其中的可能原因,以及在思想上的意義。

英文摘要

The academic discussions around the symbolic figure in Chinese culture Confucius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hought. Therefore, further understanding Confucius's life and self-expectations helps to clarify the pros and cons of all the various Confucian in Chinese thought history. Confucius describes his life himself with the sentence led by "At fifteen, I had my mind bent on learning" in the "Governing," Analects. The changes of life phases every decade after the age of thirty in Confucius's description lead to discussions by scholars in different dynasti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ossible meanings of the sentence with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is chapter by the scholars of the Ming and the Qing dynasties. It indicates that the identity of Confucius has been turned from an individual author into a spokesman of a sacred group during the interpretation process. So his self-description is no longer only a personal expression but a Confucian understanding of the life phase of "fulfillment." This article also describes how the Ming-Qing scholars interpret the life phase changes of Confucius, analyzes the possible reasons of the comments, and explores their important meanings in Chinese though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徐聖心(2013)。論《論語》中孔子所體現的「心之無對性」。臺大中文學報,42
    連結:
  2. 鄭雅芬(2008)。蕅益大師《論語點睛》研究。興大中文學報,23
    連結:
  3. (1968)。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
  4. 匈博藍尼、浦洛施、彭淮棟譯(1984)。意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5. 宋朱熹(2003)。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6.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1987)。朱子語類。臺北:華世出版社。
  7. 明王陽明、吳光編校、錢明編校、董平編校、姚延福編校(1992)。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 明季本、朱湘鈺點校、鍾彩鈞校訂(2013)。四書私存。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9. 明張居正、姚永樸節抄(1966)。論語直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10. 明劉宗周、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編(2008)。論語學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1. 明蔡清(1966)。論語蒙引。臺北:藝文印書館。
  12. 明蕅益智旭(1997)。四書蕅益解。埔里:財團法人中台山佛教基金會。
  13. 明顧炎武、徐文珊點校(1979)。原抄本顧亭林日知錄。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4. 清方觀旭(1966)。論語偶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15. 清毛奇齡、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編(2013)。四書改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6. 清牛運震(1966)。論語隨筆。臺北:藝文印書館。
  17. 清王夫之、船山全書編輯委員會編(2011)。船山全書。長沙:嶽麓書社。
  18. 清王鳴盛、陳文和編(2010)。嘉定王鳴盛全集。北京:中華書局。
  19. 清王闓運、黃巽齋校點(2009)。論語訓。長沙:嶽麓書社。
  20. 清呂留良、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編(2013)。四書講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1. 清宋翔鳳、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編(2008)。論語說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2. 清李光地(1966)。讀論語剳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23. 清李顒、陳俊民點校(1996)。二曲集。北京:中華書局。
  24. 清阮元、鄧經元點校(2006)。揅經室集。北京:中華書局。
  25. 清姚際恆、林慶彰編、簡啟楨輯佚、江永川標點(1994)。姚際恆著作集。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6. 清梁章鉅(1966)。論語旁證。臺北:藝文印書館。
  27. 清陸隴其、彭忠德校注(2013)。松陽講義。北京:華夏出版社。
  28. 清焦袁熹(1967)。此木軒四書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9. 清焦循(1966)。論語補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0. 清劉寶楠(1998)。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31. 清戴望注、郭曉東校疏(2014)。戴氏注論語小疏。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32. 清顏元(2009)。顏元集。北京:中華書局。
  33. 《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4. 《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5.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2010)。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6. 王鴻凱(2005)。歷代論語著述綜錄。臺北:花木蘭文化工作坊。
  37.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8.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9. 永瑢編(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0. 何澤恆(2004)。先秦儒道舊義新知錄。臺北:大安出版社。
  41. 李明輝(2005)。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臺北=Taipei: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42. 林月惠(2008)。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43. 林安梧(1987)。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44. 林啟屏(2013)。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Taipei: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45. 林義正(1987)。孔子學說探微。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46. 林義正、國立編譯館編(2007)。孔學鉤沈。臺北:巨凱數位服務有限公司。
  47. 林維杰(2008)。朱熹與經典詮釋。臺北=Taipei: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48. 柳宏(2008)。清代《論語》詮釋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49. 徐復觀(1985)。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臺北=Taipei: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China Times。
  50. 張清泉(2008)。清代論語學。臺北:花木蘭文化工作坊。
  51. 張鼎國(2001)。「較好地」還是「不同地」理解:從詮釋學論爭看經典註疏中的詮釋定位與取向問題。中國經典詮釋傳統,臺北:
  52. 張壽安(1994)。以禮代理―凌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53. 陳來(2000)。朱子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54. 陳榮捷(1998)。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55. 陳漢生(1998)。中國古代的語言與邏輯。北京=Beijing: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56. 傅佩榮(1993)。儒家哲學新論。臺北:業強出版社。
  57. 勞思光(2006)。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Taipei:三民書局=San Min。
  58. 黃俊傑(2007)。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Taipei: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59. 楊伯峻(1982)。春秋左傳注。臺北:源流出版社。
  60. 溝口雄三、索介然譯、龔穎譯(1997)。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北京:中華書局。
  61. 路新生(2014)。中國近三百年疑古思潮史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62. 蔣秋華(2004)。求古?求是?―王鳴盛的治經方法。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與社會(學術思想篇),臺北:
  63. 蔡長林(2010)。從文士到經生―考據學風潮下的常州學派。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64. 鄭宗義(2000)。明清儒學轉型探析―從劉蕺山到戴東原。香港=Hong Kong:中文大學出版社=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65. 龔鵬程(2001)。文化符號學。臺北=Taipei:臺灣學生書局=Student。
被引用次数
  1. 王棕琦(2021)。「不動心」的本質是甚麼?-《孟子》〈知言養氣章〉的文理與義理。漢學研究,39(2),1-37。
  2. 謝昀儒(2023)。求道與體道:從「道德幸福」見荀子「幸福觀」及其與「孔顏之樂」的思想聯繫。臺北大學中文學報,34,14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