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氣的考古學-風、風氣與瑪納

并列篇名

The Archeology of Qi: Wind, Social Atmosphere, and Mana

DOI

10.6281/NTUCL.2017.06.57.03

作者

楊儒賓(Yang, Ru-Bin)

关键词

氣 ; 風 ; 瑪納 ; 風氣 ; 聖顯 ; qi ; wind ; mana ; social atmosphere ; hierophany

期刊名称

臺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57期(2017 / 06 / 01)

页次

59 - 10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氣」是中國文化史上極重要但也極難界定的詞彙,本文綜合宗教學與文獻學的角度,對「氣」的內涵作了知識考古學的工作。本文認為《說文解字》的「雲氣」的解釋雖有其理路,但仍不足以闡釋先秦時期氣的豐富內涵,氣的內涵在氣的文字學的涵義之外。本文從「風」、「氣」兩字在使用時高度重疊,指出風是原始之氣,在建構文明的工程中貢獻卓著,它建構了部分的時空秩序,也參與了「禮」的風土性格。風的作用後來被「氣」所接受,形成風顯氣隱的結構。氣後來更獨立發展,具有清晰的形上學與心性論的內涵。伴隨「風」、「氣」一體化的轉化過程,氣的版圖愈形擴大,並形成「氣」的精進版的「精氣」。「精氣」的神秘性功能可追溯至「瑪納」(mana)此一極早的宗教概念,「瑪納」概念帶有情動的巨大能量,亦即帶有「聖顯」與「力顯」的作用,它具足內在的動力,在歷史上持續發展。「氣」的前身因此可說是源於極早的神秘之力,後來才發展成重要的心性論與形上學的概念。瑪納是相當普遍性的概念,相對於世界其他地區,中國思想史中的「氣」概念造成的連續性思惟相當明顯。

英文摘要

Qi is one of the most complicate ideas in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 because it always has multiple meanings that can't be separated clearly.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contents of qi with an archeological metho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ligion and philology. The explanation of qi as air of cloud in Explaining Graphs and Analyzing Characters deeply influenc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taphysics and self-cultivation but it omits important metaphysical implications and the human nature. Beyond this traditional explanation, this article traces qi to the idea of "mana." In a primitive idea, mysterious inherent power, witches, and holy tools carry much more power of mana than ordinary people and things. The article also traces qi to R. Otto's idea of "luminosity" in his Idea of Holy, which means "mysterious calling." With examples such as feng-qi 'social atmosphere' and feng-su 'custom,' etc., this article is against the arguments that regard qi as an inert idea or a ceaseless transmigration of inner monism. Qi is not a comrade of Chinese tyrannical feudal system; on the contrary, it is a sympathetic and creative element in our nature. There are two kinds of qi, one naturalist and the other spiritual. Spiritual qi is composed of energetic elements while naturalist qi is constructed with material elements. The concept of qi in Chinese thought history features continuity more than other countri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畢來德、宋剛譯(2012)。莊子九札。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2(3)
    連結:
  2. 楊儒賓(2013)。時間形式、禮與恥感―火的原型象徵。清華學報,新43(4)
    連結:
  3. (1983)。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4. (1983)。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5.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6. (1965)。四部叢刊初編縮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 (1965)。四部叢刊初編縮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 (1965)。四部叢刊初編縮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9. (1965)。四部叢刊初編縮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0. (1965)。四部叢刊初編縮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 (1965)。四部叢刊初編縮本。臺北=Taipei:臺灣商務印書館=Commercial Press。
  12. (英)A. H. Keane, "Air and Gods of the Air", in James Hastings ed.,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and Ethics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1926), Vol.1, pp.252-257.
  13. 竺可楨:〈論以歲差定尚書堯典四仲中星之年代〉,《科學》11 卷12 期(1926年)。
  14. 宋張載(1978)。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
  15. 明羅欽順(1990)。困知記。北京:中華書局。
  16. 清顧炎武(1970)。原抄本日知錄。臺北:明倫出版社。
  17. 漢宋衷(1966)。世本•作。臺北:藝文印書館。
  18. 漢班固(1978)。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19. Eliade, M.(1974).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New York:New American Library.
  20. Lurker, M.、林捷譯(1983)。鷲と蛇。東京:法政大學出版局。
  21. 小野澤精一編(1978)。氣の思想。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22. 小野澤精一編、李慶譯(2007)。氣的思想。上海=Shanghai:上海人民出版社=Shanghai People's。
  23. 中國天文學史整理研究小組編(1983)。科技史文集。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4. 卡西勒、劉述先譯(1959)。論人。臺中:東海大學出版社。
  25. 史賓諾莎、溫錫增譯(1996)。神學政治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26. 宋鎮豪編、段志洪編(2001)。甲骨文獻集成•甲骨文考釋。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27. 李志庸(1988)。中國氣功史。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8. 李健民(2000)。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9. 李學勤(1985)。商代的四風與四時。中州學刊,1985(5)
  30. 李學勤編(2001)。十三經注疏整理本。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
  31. 李學勤編(2001)。十三經注疏整理本。臺北=Taipei:臺灣古籍出版社=Taiwan Classics。
  32. 和辻哲郎(1967)。風土。東京=Tokyo:岩波書店=Iwanami Shoten。
  33. 周法高編(1974)。金文詁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34. 屈萬里(1967)。詩經釋義。臺北:華岡出版部。
  35. 林惠祥(2012)。文化人類學。廈門=Xiamen:廈門大學出版社=Xiamen University Press。
  36. 洪興祖(1995)。楚辭補注。臺北=Taipei:大安出版社=Da An。
  37. 耶律亞德、吳靜宜譯、陳錦書譯(2015)。世界宗教理念史。臺北:商周出版社。
  38. 胡厚宣(1964)。甲骨文商族鳥圖騰的遺跡。歷史論叢,1964(1)
  39. 胡厚宣(1989)。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上海=Shanghai:上海書店=Shanghai。
  40. 胡輝平(2012)。國家圖書館藏「四方風」與大龜四版。中國書法,2012(6)
  41. 唐君毅(1975)。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香港:新亞研究所。
  42. 泰勒、蔡江濃譯(1988)。原始文化。杭州:浙江文化出版社。
  43. 張光直、郭淨譯(1988)。美術、神話與祭祀。瀋陽=Shenyang:遼寧教育出版社= Liaoning Education。
  44. 畢來德、宋剛譯(2015)。沉默的中國。高雄:無境文化事業公司。
  45. 郭沫若(1982)。郭沫若全集本•歷史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46. 陳來(2009)。竹帛《五行》與簡帛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47. 喬治•米德、趙月瑟譯(1992)。心靈、自我與社會。上海=Shanghai:上海譯文出版社=Shanghai People's。
  48. 馮時(2001)。出土古代天文學文獻研究。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
  49. 黃懷信(2003)。古文獻與古典。濟南:齊魯書社。
  50. 楊寬(1965)。古史新探。北京:中華書局。
  51. 楊儒賓(2012)。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52. 楊儒賓(2005)。黃帝與堯舜―先秦思想的兩種天子觀。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2(2)
  53. 楊儒賓編(1993)。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54. 楊樹達(1974)。積微居金文說甲文說。臺北:大通書局。
  55. 葉舒憲(1994)。詩經的文化詮釋。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56. 榮格、黃奇銘譯(1974)。尋求靈魂的現代人。臺北:志文出版社。
  57. 維柯、朱光潛譯(1989)。新科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58. 維特根什坦、牟宗三譯(1987)。名理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59. 劉福增編(1977)。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總論篇。臺北:牧童出版社。
  60. 鄭騫(1992)。龍淵述學。臺北:大安出版社。
  61. 鍾振宇(2016)。道家的氣化美學。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62. 龐樸(2005)。龐樸文集。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63. 嚴一萍(1957)。甲骨文字研究。臺北:藝文印書館。
  64. 蘇秉琦(2013)。中國文明起源新探。北京=Beijing:人民出版社=People's。
  65. 饒宗頤(1988)。四方風新義。中山大學學報,1988(4)
  66. 坂出祥伸(1985)。中国における風の観測と観測器具の発達。關西大學文學論集,35(1)
  67. 坂出祥伸(1989)。中国古代の気または雲気による占い―漢代以後における望気術の発達。関西大学中国文学会紀要,10
  68. 坂出祥伸(1985)。占風術のさまざま―中国古代における。關西大學文學論集,34(3、4)
被引用次数
  1. 彭美玲(2020)。借用當代新學試論《儀禮》尸祭禮意及人祖感通的可能性。輔仁宗教研究,40,1-35。
  2. 邱慧珠(2023)。社區發展的反思:風土倫理的觀點。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19(4),305-326。
  3. (2021)。論劉咸炘之理事説及其困境。人文中國學報,33,17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