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中國哲學史」通史專書寫作的發展-從中日交流的視角談起

并列篇名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ritings on 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View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Japan Communication

DOI

10.6281/NTUCL.2017.09.58.04

作者

陳威瑨(Chen, Wei-Jin)

关键词

中國哲學史 ; 日本東洋學 ; 胡適 ; 馮友蘭 ; 勞思光 ; Chinese philosophy history ; Japanese Oriental studies ; Hu Shih ; Feng You-Lan ; Lao Sze-Kwang

期刊名称

臺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58期(2017 / 09 / 01)

页次

157 - 20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針對中國哲學史這門學科所必備的通史專書之寫作發展進行探討,首先從日本東洋學的角度,從這類書籍在日本的發端開始,介紹日本在1916年以前的相關表現,接著觀察清末民初,中國透過日本接觸到「中國哲學」及「中國哲學史」概念的情形,從1916年出現的第一本由謝无量撰寫的《中國哲學史》開始,依序就胡適、馮友蘭、勞思光等具有典範性意義的中國哲學史通史專書寫作的成果進行析論,探討其中得失。最後,本文試圖回答「重寫哲學史」的問題,思考未來的中國哲學通史寫作可以有哪些發展。筆者認為,今後可以重視不斷發展的其他斷代或主題式的研究成果,與思想史研究者密切合作,同時在保持中國哲學特性、進行同情理解的前提下,將跨文化對話納入寫作企圖中,以開顯出當代意義。

英文摘要

With this article, I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eneral history books of Chinese philosophy in Japan before 1916 and in Chinese academia after 1916. Fir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apanese Oriental studies, I introduce these writings from their appearance in Japan to 1916. Second, I observe China's access through Japan to the concepts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Chinese philosophy history." I then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features of the important works written by Hsieh Wu-Liang, Hu Shih, Feng You-Lan, and Lao Sze-Kwang. Third, I contemplate on writing directions of 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in the future. I point out that writers can attach importance to dynastic or thematic results of Chinese thought research. They can cooperate with the researchers and engage in cross-culture dialogue with other philosophers so as to keep the subjectivity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create contemporary meaning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陳瑋芬(2012)。「哲學」之創譯與演繹―兼論「哲學」與「理學」之辨。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9(2),1-42。
    連結:
  2. 廖曉煒(2013)。二十世紀《中國哲學史》寫作的背景、意義與缺失―以胡適、馮友蘭、勞思光為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3(4),169-199。
    連結:
  3. 翟志成(2004)。被弟子超越之後―胡適的馮友蘭情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5
    連結:
  4. 藤井倫明(2011)。被遺忘的漢學者:近代日本崎門朱子學者內田周平學思探析。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53-81。
    連結:
  5. (日)松本文三郎:《支那哲學史》,據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所收影像檔,未註明印行年,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899368。Matsumoto, B. (n.d.). Shina tetsugaku shi [A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Retrieved from 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899368
  6. (日)內田周平:《支那哲學史》,收入《哲學館講義錄》,東京:哲學館,出版年不詳。
  7. (日)中內義一:《支那哲學史》,東京:博文館,1903 年。
  8. (日)高瀨武次郎:《支那哲學史》,東京:文盛堂書店,1914 年。Takase, T. (1914). Shina tetsugaku shi [A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Tokyo: Bunseido
  9. (1989)。近代日本学術用語集成。東京:龍溪書舍。
  10. (日)遠藤隆吉:《支那哲學史》,東京:金港堂書籍株式會社,1900 年。Ento, R. (1900). Shina tetsugaku shi [A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Tokyo: Kinkodo
  11. 清俞樾(2010)。春在堂全書。南京:鳳凰出版社。
  12. 清章炳麟、朱維錚編校(1998)。訄書初刻本重訂本。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
  13. 下村寅太郎編、古田光編(1965)。哲学思想。東京:筑摩書房。
  14. 上海中西哲學與文化比較研究會編(2000)。20世紀末的文化審視。上海:學林出版社。
  15. 小島祐馬(1968)。中国思想史。東京=Tokyo:創文社=Sobunsha。
  16. 日本大辭典刊行會編(2001)。日本國語大辭典。東京:小學館。
  17. 王汎森(2003)。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8. 王國維、謝維揚編、房鑫亮編(2009)。王國維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 王國維、謝維揚編、房鑫亮編(2009)。王國維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 牟宗三(2003)。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1. 佐藤尚子編、蔭山雅博編、一見真理子編、橋本學編(2005)。中国近現代教育文献資料集。東京:日本?書????。
  22. 余英時(2014)。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臺北:中央研究院。
  23. 李明輝(2008)。省思中國哲學研究的危機―從中國哲學的「正當性問題」談起。思想,臺北:
  24. 李明輝(2007)。再論中國哲學的「創構」問題。拾薪集:「中國哲學」建構的當代反思與未來前瞻,北京:
  25. 町田三郎、連清吉譯(2002)。明治的漢學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6. 東京大学百年史編輯委員会編(1986)。東京大学百年史。東京:東京大?出版?。
  27. 林麗真主講、韋政通主講、楊祖漢主講、林宗益紀錄、簡光明紀錄(1991)。勞思光《中國哲學史》的檢討。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2)
  28. 狩野直喜(1981)。中國哲學史。東京:岩波書店。
  29. 胡適(1961)。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Taipei:臺灣商務印書館=Commercial Press。
  30. 唐君毅(1991)。唐君毅先生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1. 孫彬(2010)。論西周從「philosophy」到「哲學」一詞的翻譯過程。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5)
  32. 徐聖心(2010)。青天無處不同霞:明末清初三教會通管窺。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3. 桑兵(2010)。近代「中國哲學」發源。學術研究,2010(11)
  34. 狹間直樹編(1999)。共同研究梁啟超:西洋近代思想受容と明治日本。東京:???書房。
  35. 梁啟超(1989)。飲冰室合集。北京:中華書局。
  36. 梁啟超(1989)。飲冰室合集。北京:中華書局。
  37. 郭芳如(2014)。論勞思光先生之基源問題研究法。學燈,30
  38. 陳啟偉(2001)。「哲學」譯名考。哲學論叢,2001(3)
  39. 勞思光、劉國英編、張燦輝編(2001)。哲學問題源流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40. 勞思光(2012)。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Taipei: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San Min。
  41. 景海峰編(2007)。拾薪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2. 程艾藍(2013)。「漢學」:法國之發明?。視域交會中的儒學:近代的發展,臺北:
  43. 馮友蘭(1998)。三松堂自序。北京:人民出版社。
  44. 馮友蘭(2006)。中國哲學史。臺北=Taipei:臺灣商務印書館=Commercial Press。
  45. 馮天瑜(2008)。「哲學」:漢字文化圈創譯學科名目的範例。江海學刊,2008(5)
  46. 葉海煙(1994)。所謂「基源問題」―勞著《中國哲學史》的一項商議。東吳哲學傳習錄,3
  47. 葛兆光(2004)。思想史的寫法―中國思想史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48. 葛兆光(2006)。道統、系譜與歷史―關於中國思想史脈絡的來源與確立。西潮又東風:晚清民初思想、宗教與學術十講,上海:
  49. 熊月之(2011)。從晚清「哲學」譯名確立過程看東亞人文特色。社會科學,2011(7)
  50. 翟志成(2008)。當代中國哲學第一人:五論馮友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1. 鄭宗義(2013)。中國近現代思想中的「哲學」。近代中國新知識的建構,臺北:
  52. 蕭振聲(2011)。論馮友蘭、張岱年、勞思光三家的哲學史觀。當代儒學研究,11
  53. 謝无量(1976)。中國哲學史。臺北=Taipei:臺灣中華書局=Chung Hwa。
  54. 鍾泰(1987)。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5. 龔鵬程(1997)。龔鵬程縱橫談―當代文化省思。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56. 坂出祥伸(1994)。東西シノロジー事情。東京=Tokyo:東方書店=Toho。
被引用次数
  1. 張文朝(2020)。明治、大正時期的經學研究:以京都帝國大學文科大學為說。漢學研究通訊,39(3),1-10。
  2. 張文朝(2020)。諸橋轍次《詩經研究》與謝无量之盜譯、抄襲及其影響。中國文哲研究集刊,56,101-147。
  3. (2024)。近現代日本朱子學研究流變析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4(2),73-92。